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清穿]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番外完结 >

第268部分

[清穿]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番外完结-第2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毓庆宫里的太子寝宫变得更有温馨气息,那二十个代表着汗阿玛深沉父爱的拂尘也都拆了。
  从成亲开始到现在,胤礽感悟到了一个夫妻情趣小秘诀。
  女人是要宠的,要哄的,宠好了哄好了,美滋滋的好日子就来了。
  新的一年,新的气象,康熙命钦天监择良辰吉日,册封太子福晋瓜尔佳氏为太子妃。
  册封太子妃后,胤礽的毓庆宫迎来了一阵狂风骤雨。
  众人好似都默认了立了妃就该立侧氏了,卯足了劲儿得想要给他后院塞贵女。
  从皇太后到各宫娘娘旁敲侧击的询问,瓜尔佳氏面对一后宫的女人,压力比胤礽还要大一些。
  没有女人希望与旁人分享心爱的人,哪怕从小就被教导得贤良淑德,只要太子不提,太子妃就硬着头皮顶着,死活不松口,令人毫无可乘之机。
  倒是总是对胤礽催生的康熙,在此事上态度与皇太后截然不同。
  “太子不好女色,并非不近女色,保成能够取得良妻,拥有嫡子,朕就谢天谢地了,至于像朕这样多子多孙,朕看玄。”
  果然,因总是被烦扰,太子携太子妃住进了畅春园,每当有朝会时宁愿早起来紫禁城,也不住回毓庆宫。
  皇太后听了康熙的话,不管这事儿了,没了老太太支持,想要走捷径通过后宫给太子塞侧妃的路子也就行不通了。
  今年,军队的改革进入尾声,而新的一路大改动也随之酝酿成形。
  此事并不是由太子主导,是身处农业部的四阿哥胤禛所提及,帝王对此大加赞赏,为大清的土地改革做下了动员。
  将人丁税,往田赋之税上倾斜,实行“摊丁入亩”以减轻贫民之苦,最终实现彻底取消人头税的目标,这也做也能令税收变得更加方便。
  动了军队以后动土地,似乎并不是那么令人意外。加之康熙自身意愿对此事积极,颇有想要将大清打造成真正的“太平盛世”之感。帝王向朝臣们提出了对于农民“永不加赋”的观点,减轻徭役税收对底层百姓的压迫,并且,将手中的刀子对准了各地的豪强地绅们。
  这是一场席卷了全大清的大变故,原先开恩科招揽进来的一大批新人投入了此次行动之中,土地丈量、户籍核查之事令户部、农业部忙得飞起。
  毛驴们自发地动起来了,有朝臣忙前忙后,有弟弟们忙前忙后,别看国内改革热火朝天,汗阿玛的政务其实并未增加。
  胤礽感动地热泪盈眶。
  多少年了,孤终于体会到了有毛驴们自己动的快乐。
  原以为土地改革还需要费一些力气的,不过现在看来,手中有新军在,各地豪强地绅只能随波逐流,连水花都没溅起来。
  外洋人对大清国地“摊丁入亩”津津乐道:“再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东方古国这样在乎贫民的声音了,他们的皇帝为了让贫民能够吃饱饭、穿暖衣服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甚至不惜得罪豪强地绅。”
  只是,他们对商人在大清国的地位抱有“疑虑”。
  尤其是英格兰,他们的商人联合贵族推翻了原先的国王,如今是议会议员们共同投票决定政策方案。
  他们的政策无疑是重视商人,促进商人对贫民的剥削,也鼓励商人对海外进行贸易、殖民,从而掠夺其他国家的资源来养肥他们自己的国家。
  而法兰西国家来的外洋人,则将大清吹捧地天花乱坠。
  有使臣回到法兰西觐见路易十四时对他说道:“东方古国是国王理想中的国度,他们国家的所有一切都是皇上说了算,无论是军队、宗教、还是商人,全都听从康熙帝的命令。皇上要他们活,他们就能活下去,皇上要他们死,他们立即就会人头落地。”
  东方古国的疆土辽阔,其底蕴之深厚令人心惊。
  路易十四是忠实的君主专制拥护者,他极其在乎自己手中的君王权柄。
  他深入研究康熙帝在近些年的一系列动作,越是研究,越是惊叹、敬佩!
  康熙帝就是他国王生涯中的启明灯,为他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他要想办法与康熙皇帝面对面地握手,交谈!
  他很想要照着康熙皇帝的手段来为国家进行改革,从军队到商业,从农业到工业。他想要从军队、文化、宗教、学校各个地方加强对法兰西的掌控。
  可惜,他最看重的财政大臣去世了。
  悲惨的事发生了,法兰西在大同盟之战中与各国拼了个两败俱伤,而国内经济凋敝,土地歉收,眼看就要付不起军费了。
  长久的战事拖累了法兰西的国政,路易十四无法,只能暂时放弃了乘船去见康熙皇帝的打算。
  作者有话要说:    路易十四:我要去见偶像!
  继任财政大臣:国王陛下,我们没钱了。


第296章 
  路易十四面临着比前几年更为严峻的形势,法兰西国内因今年的大寒灾之中损失巨大,国内数不清的贫民因此而冻死。国内农业受到寒潮影响收获锐减,加之连续几年的打仗,国库之中的钱财越来越少,已经支撑不住下一轮的战争了。
  法兰西国王召集臣下们开启会议,大臣们都建议:恳请国王宣布停止战争。
  一旦停止战争,他们已经占据的德意志土地就得吐出来,费尽力气没能扩张底盘,反而将自己国内给伤了,可真令路易十四难受。
  “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很可惜国王陛下,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国家度过今年的冬天和明年的春天,这段时间是最为煎熬的,以为谷物欠收与寒冷,我们可能会死去更多的农民。没有了农民耕种粮食,恐怕之后的几年都无法进行打仗了。”
  否则只会使得国内的矛盾愈演愈烈,人们都活不下去了,国家遍体鳞伤,别说征服外面,可能路易十四自己屁股底下的王位都要不稳。
  “好在,不止我们一个国家遭遇了寒潮。”
  这一场寒潮经过的方向,陆陆续续将沿途不同的国家都影响了,他们国家损失惨重,荷兰也一样倒霉。
  原来的荷兰因为海外殖民,积累了大批财富,如今这一些财富不是在战争之中被损耗一大半,就是要用它们高价从别的地方购买粮食。
  于此同时,处于德意志范围内的部分国家运气稍好,没有受到寒流的影响,加之国家内部有谷物剩余,于是借此狠狠捞了一大笔!
  耗时许久的大同盟战争,因为天灾的原因而暂缓,法兰西、英格兰、荷兰等国家纷纷将注意力放回了国内。
  路易十四思索着应该从哪里获得粮食,荷兰、英格兰等地都纷纷从各自的渠道去获得粮食,从而使得他们能够度过最艰难的几个月。
  各国都被天灾困扰住,继任的财政大臣趁机告诉路易十四:“东方古国富饶,他们也许会愿意卖一些谷物给我们。”
  至于用什么与他们交换粮食?
  法兰西财政大臣联系上了大清的外交部。
  外交部派遣使者与法兰西使臣沟通,提出了用军火与他们换取粮食的要求。
  法兰西在大同盟之战中一国多抗多国,积累下来了丰富的经验,国内军工业发展,而科学家不断改良武器、军用,他们的士兵匹配了大量兵器,有火器又冷兵器,大清对此非常感兴趣。
  除此以外,他们想要以粮食为价格购买法兰西的先进技术,并且以跨国交流的名义,邀请皇家科学院最厉害的科学家到大清去“交流”一两年。
  大清有丰富的谷物粮仓,他们足够阔绰有才气,虽然他们国内也同样遭遇了寒潮,各地发生冻灾,以他们的国力,却是一边进行着赈灾重建,一边派人来问法兰西购买先进的东西。
  军工之生产,多需要用到矿的开采,若能从外面购入,则可减少本国之矿的消耗。
  于是,外交部官员商议之下,于朝会上递交奏折,先是与国库核算如今库存余量是否足够,接着提到用粮食换取外国军用、先进技术的问题。
  法兰西接到消息时,是大清再三讨论之下确定的最终结果。
  各地赈灾救寒灾,原本用来搞各类建设的储备倒是在这一场寒在之中先用来建立了“收容所”。
  大清的朝会井井有条地进行着,官员们对于“太子得天所授”的消息确信不疑。
  如果不是“得天所授”,太子殿下又怎么会对大寒灾一“预言”一个准呢?
  胤礽也不藏私,就将此前从胤禛、胤祯那儿搜集来的有关于之后几十年的信息,将十年内会出现的重大灾情皆做上标记,以小美的名义悄悄告诉汗阿玛:这是仙兽帮儿臣作弊得来的。
  只能预见十年之内,这样的神通广大,令人意料之外,又有些情理之中。
  康熙不仅没有派人将流言蜚语澄清,反而默认了对这些的传播。
  对于小美的存在,康熙确信不疑。
  他终于对小美改观了,说出了一句:“原来仙兽还是很有用的,倒是朕之前小瞧他了。”
  小美气得吹胡子瞪眼。
  康熙挑了挑眉,见胤礽嘴角憋笑,猜测道:“怎么,它生气了?”
  胤礽无奈道:“您知道它会生气,就别逗它了,它还小呢!”
  这么多年过去,胤礽已经从小朋友长大成为大朋友了,而小美呢?还是与以前一样。
  胤礽对小美比小的时候更加包容有耐心,半点也没有嫌弃它。
  康熙无所谓道:“有本事它出现在朕的面前,让朕瞧见它。”
  帝王那是在用激将法呢!
  但显然,已经绑定在胤礽身上的小美康熙是看不见的。
  帝王只能作罢。
  康熙与胤礽说完了救寒灾之事,于是改变了话题:“最近有人来问朕,怎么不给你指侧妃。”
  胤礽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他不想在正与福晋培养感情的时候出现第三者,那会让他有一种雄狮的领地被别人触犯的感觉。
  即使那个别人是别的姑娘也不行。
  胤礽平静地问道:“那汗阿玛打算给儿臣指侧妃了吗?”
  康熙干脆利落道:“不指,指了你就跑了,朕指给谁去?”
  好不容易将太子的婚事给落实了,让差点出家成仙的儿子“改邪归正”老老实实地成亲,康熙已经废了很大的劲儿了。
  胤礽面露惊讶之色:您怎么知道儿臣会跑?
  康熙这回不生气了,而是和颜悦色地告诉胤礽:“你早一些给朕生个皇孙,朕就不催促你了。侧妃之类是联姻,你要是想要收谁,你自己去收,朕不逼你。八旗之制都给废了,还联什么姻呢?如今聚集在你身边的大臣,他们之家若是有合适的女儿,你倒是可以考虑考虑。”
  胤礽:“多谢汗阿玛,儿臣还没到要靠联姻收揽人心的地步。”
  康熙摇了摇头:“你倒是专情,朕平日里也没见你对太子妃有多么深情。”所以果真还是因为太子清心寡欲吗?
  他不由暗暗忧心。
  胤礽沉默片刻,疑惑脸:“儿臣冷落太子妃了吗?”
  在康熙的眼中,胤礽却是对后院不甚关心。
  平日里多是在外处理政务,有时候忙起来留宿在部院之中,就算回了毓庆宫,与太子妃同进同出的时间也少。
  两人独处时,从外人看来是相敬如宾。
  宫中就有传言称:太子妃端庄贤淑,太子清冷尊贵,二人一个仙女一个仙男,皆是正经人,哪里会像寻常人家的夫妻那么相处?
  哦对,还有避孕之事,太子不想要孩子,可不就表现出对太子妃的冷淡?
  康熙提醒他多与太子妃相处,别总是待在外头不回去。
  胤礽:孤那么忙究竟是为了谁啊?!
  他对康熙强调:“儿臣对汗阿玛为儿臣指的太子妃很满意,夫妻之间也相处得很好,汗阿玛不用担心这些,流言蜚语都是假的。”
  夫妻二人相处又不是每时每刻都唠唠叨叨说话,他与太子妃相处一室有时候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就算不发一言,也一样温馨自在,怎么在外人眼中就成了夫妻“相敬如宾”?
  康熙缓缓道:“老大福晋已经有消息了,你早一些诞下嫡子,也就没人会说你不孝了。”
  帝王的要求已经放得特别低了,只求清心寡欲的太子能生下个继承人就谢天谢地。
  “多余的朕就不唠叨了,免得你嫌弃朕啰嗦,”康熙作为阿玛时看得较开,他也将自己的观念灌输给胤礽:正妻端庄,小妾貌美,喜欢什么样就纳什么样。
  各种各样的口味都纳一个,侧妃六个,再来几个庶妃,加之通房侍妾每个风味不同,尽享齐人之福,岂不美哉?
  今日胤礽就要当一回不孝子,在心里重重地腹诽一句大实话:汗阿玛是大清历代帝王以来最好色的!
  算了算了,他作为儿子,又不能管汗阿玛宠幸谁,汗阿玛后宫有多少妃嫔,又给他纳了几个“小妈”,管他什么事?
  汗阿玛后宫里的年轻答应,有的刚入宫时年龄比胤礽还小。
  胤礽叹息一声,反过来劝说康熙一句:儿臣知道您很厉害,但是您也要顾全自己身体。
  好在,上一世的十五阿哥,如今的十四阿哥胤禑已经钻入了王氏的肚子里,可见汗阿玛并非是不行了,而是因为政务太忙,这才传出了这些流言蜚语。
  如今王氏有孕,那些流言自然不攻自破。
  如果汗阿玛与儿子、女儿们的缘分还是如上一世一样,那么,他最小的儿子胤秘将在他六十二岁那一年出生。
  六十二岁,第二十四个儿子,多么强大,东方的阿波罗将从此封神!
  以后或许还会出现孙子比儿子年龄还大的局面,那上书房可就热闹了,胤礽想了想,顿时就乐了。
  父子二人说了一会儿闲话,各自起身活动筋骨走动便又回到御前继续政务。西方各国凋敝,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还大呢!
  问他们购买粮食,他们确实不会狮子大开口,却也不是毫无算计。
  国与国之间只谈利益买卖,我助你度过困难,你付出代价来回馈于我,日后有来有往。
  自法兰西答应大清将军用与最新技术卖给他们以换取谷物解除困境时,其他的西方国家也陆续向大清提出了希望购买粮食的请求。
  农业发达的粮食大国在和平的日子里积累下来了大量的粮食,因今年寒灾会提前来临,许多粮食是提早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