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清穿]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番外完结 >

第94部分

[清穿]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番外完结-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外保险这东西,对于走南闯北的商人而言,是个很重要的保障,尤其是等郑经后人投降后,大清收复台湾,帝王还有解除海禁的打算。
  【其实大清的仓政制度不仅有控制粮价的作用,其中还涉及了粮种的借贷,若是将之运用到其他方面,或许又是一道可以促使社会稳定的政令。】胤礽参政议政能力经帝王与系统双重培养,已经具备了将太过先进的思想,联合大清国情来思索的意识。
  也许未来有更多的举措,可行与不可行,不可行却不得不行,甚至有一些,做之有利于大清的发展,可必定会触及到众多人的利益。
  而这一些,都需要他学会去权衡,去与汗阿玛沟通。
  夹在小美与康熙之间,小小的胤礽感悟到了别样的责任感。他与小美有这一场缘分,虽然是他上一世造成的因果,但是若到了这一世不做些什么,那就太对不起上辈子的他良苦用心啦!
  小美从不隐瞒他关于上一世的字眼,胤礽问的时候,它又惊恐地捂住虎嘴嘤嘤叫着“小美不能说。”
  这更加引起了胤礽对自己上一世的探究与猜测,联想到他对于紫禁城莫名的熟悉,对许多知识与帝王之道的熟悉,胤礽可以大胆猜测:也许孤上辈子是个像汗阿玛这样的社畜,说不定还是累死的。
  帝王点了点胤礽发呆中的脑袋,这孩子,尽会给他找事干,但想一想其中打开的思路,康熙无奈地反过来夸奖了胤礽与仙兽一遍。
  小美还挺得意自己派上了用处。
  这事儿暂时在康熙这里告一段落,帝王将此事委任给了心腹重臣来做,却并没有让王熙来接手。
  “这事儿是王大人提出来的,汗阿玛为何不让王大人去做这件事呢?”
  “王熙是朕最宠幸的臣子,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来做,保成,朕日理万机,而养老保险之事,不过是万机中其中之一,切勿将一事钻研到底,比起这事,大清面临的边境危机,才是朕认为重重之重的。”
  “朕初继位时,以三藩、漕运、河道认为三项重事,平三藩后台湾又成重患,而今台湾将平,沿海将再无忧虑,禁止已久的海禁之制将开,另有龙兴之地从北面来的敌人,而西边的噶尔丹汗国即将一统西域,有东进之患。保成,储君应懂小节与大节之分,轻重缓急之分。”
  康熙语重心长教育胤礽,又就他所提到问题,多次召见不同“最宠幸的臣子”入宫商谈政务,布置下达任务,而后又召见六部,六部尚书每一个人都是他“最宠幸的臣子”。
  胤礽表情古怪,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憋着小红脸没有说出口。
  他悄悄在心里腹诽:汗阿玛“最宠幸的臣子”,好像有点多。
  所以,汗阿玛时常挂在嘴边的“你是朕最宠爱的儿子”,这句话好像也不是那么可信了。
  “你在想什么?”
  “在想谁才是汗阿玛最宠幸的臣子?”
  “嗯?”康熙被问得一愣,思索了片刻,回答了胤礽一连串的人名。
  “在内阁大学士中朕最宠幸王熙,吏部最宠幸黄机,兵部的话抗艾能力不错……诗文最得朕心意的是容若,评析书画时朕最宠幸高士奇……”
  小美爆笑出声。
  【还有揍孩子的时候,皇上最宠幸小朋友!】
  胤礽恍然大悟:“儿臣明白了。”
  原来这就是帝王之道的终极秘诀!
  康熙疑惑问他:“你明白什么了?终于明白什么是正经事儿了?”
  “儿臣明白了汗阿玛心胸宽大,博爱世人,这就是汗阿玛的帝王之道。”
  康熙怔了怔,总觉得哪里不对,又听儿子是在夸奖自己,回忆起之前的对话,没觉得哪里出现问题了。
  做帝王确实要心胸宽大,格局要开阔,而不能只注重眼前的小事小利。
  康熙反而还教导起了胤礽:“来,保成,将《说苑·君道篇》背诵出来。”
  胤礽稍稍一回忆便脱口而出:“人君之道……”
  【原来,人君之道,讲的是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海王,小朋友爸爸的教导果然充满了君主哲理。】“汗阿玛教的对,儿臣悟了,儿臣会了!”胤礽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
  所以他最爱的人是汗阿玛,与最爱三姥爷,最爱图图哥哥,最爱阿珍一点都不冲突。
  因为在与哥哥玩的时候,他最爱图图哥哥,一起搞事的时候,他最爱阿珍,需要人收拾烂摊子的时候,最爱的是汗阿玛……
  这不是渣,之前他因为看了动画片,懂得了渣男这个字眼的意思,再也没有对谁谁谁说过“保成最爱您了”,害得他都没有机会对杜太师傅说一句“保成爱您”。
  原来这不是渣男,这是博爱无疆,是帝王之道啊!
  孤会啦!
  康熙瞧他那样,不对劲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之前兴致勃勃教导孩子的心情顿时就熄了火。
  作者有话要说:    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欲,不拘系于左右,廓然远见,踔然独立,屡省考绩,以临臣下……
  ——《说苑·君道篇》
  胤礽:哎,汗阿玛与小美之间又到了互相吹捧的蜜月期,孤为什么要做夹心饼干?
  康熙:朕怎么感觉教错了?(不祥的预感


第104章 
  康熙问他:“你又会什么了?”
  “博爱无疆,”胤礽深情赞颂:“汗阿玛是博爱的好阿玛,您带着儿臣学习了那么久,可不能忘记了大哥呀,大哥他之前当着儿臣的面对您说未来想要做大将军,现在大哥已经十多岁了,是个男子汉啦!您又说边境有外患,汗阿玛培养儿臣如何当储君,是不是能带上大哥,培养他当大将军呢?”
  “哦?”帝王高深莫测地目光落在胤礽身上,隐含着打量与审视,看得他几乎要炸起浑身的毛毛,这才轻哼一声,冷笑道:“说了半天,你是嫌朕管你太多,想要将兄长也一起拉来转移朕目光是吧?”
  胤礽如遭雷劈,惊骇地瞪圆了眼:汗阿玛竟看穿了孤的想法,天呐!
  杜太师傅教导胤礽,为君之道,应当喜怒不形于色,不可令人猜测到内心想法,更不能单纯得将什么都摆到脸上,如果做不到这些,那就尽量做到神色自如有风度,或面无表情,或面带微笑。
  胤礽已经很努力在控制自己有“风度”了,在朝会上他控制的就很好,汗阿玛召见朝臣的时候他也控制的很好,可是面对“老谋深算”的汗阿玛,每每破功,被看穿内心真实想法。
  胤礽:汗阿玛真是孤肚子里的蛔虫,他轻而易举就能猜测到孤的内心,孤就像在汗阿玛面前果奔,如同剥开外壳的洋葱,褪去果皮的橘子,没有毛的小鸡。
  【……】
  康熙见儿子这般心无城府,心中摇头叹息。
  “朕教你帝王之道,你若是能学进去一半,朕就心满意足了,保成在其他事上聪颖,唯独对人心的了解,太嫩着呢,”康熙想了想,如何才能教导会保成帝王心术?
  “既然保成已经将《资治通鉴》学会,今日起,朕将要教导你号称‘小资治通鉴’的一本书,名为《反经》。”
  康熙手中有《反经》的手抄本,他命人去自己的书房,将那本《反经》拿来,递到胤礽手中。
  “此书为自古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所重视,原名为《长短经》,唐人赵蕤所著,先帝曰,‘以谋略为经,历史为纬……’书中将长短得失分析地清清楚楚,是帝王之道的最佳品鉴书目,之前念在你年纪小,或许难以理解其中深奥晦涩内容,而今有《资治通鉴》做底,学习《反经》也该提上日程了。”
  “古往今来,史书多以成败论英雄,而《反经》另辟蹊径,以智谋权术来解,”康熙将厚厚的一本新书塞到胤礽手中,慈祥地抚摸儿子狗头:“保成晚上没事干,记得将此书反复背诵,仔细琢磨。”
  胤礽呆呆地抱住了《反经》一书,心里一下子空落落的。
  孤的动画片……
  康熙对胤礽想要拉上胤禔的事情轻描淡写地带过,而是告诉胤礽:“此书若你读不会,不如趁着杜立德还在的最后两天,多去问问这位老太师吧!”
  杜立德三个字,在胤礽心目中的分量非同小可,之前他还有些伤心失落于失去了看动画片的时间,听见杜立德还有最后两天待在这儿,顿时就将动画片给抛弃在了脑后。
  “太师傅,他是要回家乡去了吗?”
  “年迈祈休,自是会家乡颐养天年,子孙后代承欢膝下,教桃李满园,享宁静生活。”
  康熙似有似无地感慨道:“朕还不知几时有杜立德这样的福气。”
  说着,他又去瞅胤礽,就像是在打量一只小毛驴,评估它几时可以上岗就业,勤恳拉磨。
  胤礽僵了僵,好话不要钱似的恭维起了老父亲:“汗阿玛雄心壮志,正即将走向巅峰壮年,正是心中志向得以实现的好时候,您现在就想要退休,太早了点,您还说要做青史留名的圣君呢!”
  康熙不置可否地轻轻“嗯”了一声,向他摆了摆手:“还不快去学习?”
  咦?今天这么早就放他走了?
  胤礽看看天色,再问小美确切时间。
  【下午三点多啦!到了小朋友爸爸的娱乐时间。】康熙的娱乐大约是吟诗作画、招妃嫔听乐听戏,享受一下捏捏肩膀、捶捶背。
  胤礽:也就是说,如果孤快些去学,高效率地学习,晚上还是能挤出时间来看动画片的?
  有了这个动力,他立即带着自己新得到的书,屁颠颠就前往上书房去找杜立德。
  杜立德即将反回家乡,所修撰的书目做最后的校对,就能问于世了。
  老太师垂垂老矣,精神倒是不错,太医诊治后,提醒杜立德多运动少吃肉,如此可以再活十余年。
  十余年啊,活到八十多岁,那可成真正的老寿星了。
  杜立德抚摸胡须,感觉还挺满意。
  胤礽前来找时,正巧听见太医与杜立德说话,喜上眉梢,见杜立德看他,朗声叫道:“太师傅!”
  杜立德笑起来,让太医先行离去:“哟?今儿皇上没留殿下好好学习?倒是有空来臣这儿了。”
  “汗阿玛让孤来跟杜太师傅最后学两天,您之后要回家乡了,孤能见到您的机会就很少啦!”胤礽将手中的《反经》拿出,问杜立德道:“太师傅知道这本书吗?”
  杜立德惊讶道:“原来是《长短经》,难怪皇上让殿下来找老臣学习。”
  他笑呵呵将书本还给胤礽:“当年皇上学习《长短经》时,也是老臣教的呢!”
  回忆起往事,杜立德感触良多,他历经四朝,经历先帝从少年到病逝,又亲眼看着如今的皇上从孤弱幼狮,长成如今雄韬伟略的雄狮模样,而今皇上又让他有机会教导太子,在老太师的眼中,太子地位堪比重孙,加之喜悦其天分,畅想其未来为帝风采,杜立德教授胤礽时,用心良多。
  甚至于,在临别以前,老太师冒着大不韪,单独留胤礽,低声劝告他。
  “殿下如今并无争夺权力之心,而您自己没有,却不代表别人没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却也不可太过防备,否则即多疑而优柔寡断。权衡权力之心,适当满足臣下贪欲,是帝王心术最重要的环节,有的时候,为君者需懂得难得糊涂,因为权衡利弊之下,装作糊涂比较真时或许收益更大。”
  “帝之心术讲究平衡,对错是非在帝王眼中,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在事件中获得了什么。”
  “而人皆有私欲,无欲无求之人才是最为可怕的。”
  “此外,您如今无权利之心,也许未来会有,因为皇上希望您有,如此才是一位合格的储君。皇上如今有八位皇子,未来将会有十几位,二十几位,甚至更多,天家父子,天家兄弟,生来就浸染权势,趋于利益,本就不会像寻常百姓人家那样纯粹。真心相交可以,最为牢不可摧的却是以利益根,情感为纽带的联盟。您是储君,您自己要稳住,总是兄弟再多,皇上总是希望他的儿子们能够兄友弟恭,不起纷争的。作为太子,作为继承人,您唯有善待其他皇子,皇上才会满意。”
  杜立德悄悄在胤礽耳边,殷殷嘱咐:“但皇上终究是帝王,他自己亦有权力之心,您的尊荣显贵,皆来自于皇上。您是太子,若无大差错必将是下一任帝王,自古以来,太子被废而身死者,皆因叛君不孝。当您于若干年后升起权力之心时,且记得,父子之情定要大于您的私欲,如此方能保持清醒。也许到那时候,老臣已成一捧黄土埋入地底。若您于未来被权势迷了眼,哪怕能记得今时今日老臣所说十之一二,都将受益无穷。”
  杜立德说的时候,贴着胤礽的耳朵轻轻低语,那股热气喷洒在他的耳垂上,刺得胤礽打了个激灵。
  待他蓦然抬起头来,望进杜立德那深邃睿智的眼眸中,其中诸多期盼慈爱,言语道不尽。
  两天的时间不足以胤礽跟着杜立德将《反经》学习透彻,但是杜立德冒着危险与他这些,其中的期盼他接收到了。
  他甚至暗示着以隐晦的古语:虎不食子,只要您不搞叛乱背叛皇上,纵使犯了天大的错误,都不会惹来杀身之祸。
  杜立德一生走过的路比胤礽吃过的饭还要多,他所感悟出来,所远见的未来,并非没有可能。
  胤礽乖乖点头,告诉杜立德:“太师傅放心,您的苦心孤都明白,您是好师傅,保成最爱您啦!”
  “嚯,”杜立德吃惊地微微一怔,他以良苦叮咛,也没指望胤礽能听进去多少,却没想到小家伙以最大的热情回报自己,顿时哑然失笑:“太子殿下,您不必如此将喜爱宣之于口,臣能理解您,还是要含蓄一些。”
  “杜太师傅都要走了,孤可不想留下遗憾,您的教导孤都明白,孤不笨的。”胤礽笑了起来,也悄悄告诉杜立德一个好消息:“也许近一年台湾就能平定了,沿海没有了反叛势力的威胁,汗阿玛打算开通商口岸呢!”
  “朝廷重事,老臣已不再参与,但若开海禁,于大清而言有长远好处,”杜立德笑着抚了抚眼镜,对胤礽道:“老臣有一子,名恭俊,现任江西按察使、广信知府,孙儿课业不错,也许未来有望中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