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剑三+七五]每天都被劝分手 完结+番外 >

第51部分

[剑三+七五]每天都被劝分手 完结+番外-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祯作为一国之主都跪下了,公堂上下没谁还敢站着,纷纷跪了一地,求着李太后宽宥赵祯。李太后却咬着牙丝毫不为所动。
    “包大人。”
    没想到会叫自己,包拯愣了一会儿才道:“包拯在。”
  ☆、第114章 打龙袍
    不知道李太后叫他有什么事情,包拯接话接的是诚惶诚恐。
    毕竟是夹在本朝两大BOSS中间,慕乔看的也是心惊胆战,十分能够理解包拯的感受,甚至还朝他投去了一个同情的眼神。她心中还不免有些庆幸:还好找的不是我。
    当然,慕乔暗戳戳的扫了一眼公堂,几乎每个人都有这种想法。她不由有了种包大人“牺牲小我,奉献大我”的感慨。
    嗯,今晚回去要通知食堂大婶,多给包大人做些压惊的菜。
    只是……慕乔又有些担心。李太后想让包大人做什么?会不会得罪皇上啊?
    李太后完全没察觉下面人的心思,道:“老身还未与皇家相认,便是普通百姓之身。包大人,若是民间妇人告儿子不孝不敬,该当何罪?”
    包拯愣了一下,虽然有准备太后娘娘不会出什么容易解决的问题,但如此刁钻的,他还是……没什么心理准备啊。
    包拯看向皇帝,一脸犹豫。
    赵祯义正言辞:“不管母后如何处置孩儿,孩儿都甘之如饴。包卿,太后娘娘说什么,你照做便是,不需疑惑!”
    包拯心中叹了口气,暗道你们母子二人的事为什么总要拉上旁边无辜的群众,但这话心中想想就好,说出来的必须是另外一番:“视情节而定,杖责十杖到三十杖不等。”
    李太后点点头:“那依包大人来看,老身的情况,儿子要受多少杖?”
    果然要动武!
    包拯犹豫了一下,道:“皇上之前对太……对老夫人的情况并不知情,不是主观上对老夫人不尽孝道,所以,包拯以为,应当为十杖。”
    李太后闻言也稍稍松了一口气。即便是盛怒之下,她也只是想给自己的儿子一点教训,并不希望他真的伤筋动骨。十杖既会让皇帝知道疼知道错,也不会让皇帝真的伤筋动骨,最多养两天就好了,毕竟从小锦衣玉食,没受过什么苦,好转还是很快的。
    于是李太后点头:“那就请包大人严正律法,以正视听。”
    包拯犯愁了。
    纵然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说句不好听的,天子犯法,何时与庶民同罪?特权阶级在哪里都是特权阶级,说远了从盘古开天辟地到现在,也没听说哪个臣子真的敢对皇帝动手的,他包拯也不比古代先贤,哪敢对仁宗动手啊?
    然而赵祯似乎丝毫体会不到包拯的麻烦,依旧道:“包卿,就按母后说的做,十杖,一杖都不能少!”
    包拯:“……微臣遵旨。”要命啊!当皇帝的能不能体谅一下他们这些臣下?能不能!
    然而既然赵祯已经这么说了,包拯就要做。但好在并不是他打,真的动起手来包拯也不会因为紧张而脑子发僵,很快道:“王朝马汉,你二人脱去皇上的龙袍!”
    王朝马汉有些迟疑,不是很懂包拯有何用意。皇帝的龙袍,那是说脱就能脱的吗?
    赵祯也奇怪的看着包拯:“包卿,你这是何意?”
    包拯义正言辞:“通常开封府中犯人受刑都会脱去他的官袍,皇上,得罪了。”
    赵祯倒不是很在意,摆摆手道:“你们脱吧。”
    有了赵祯这句话,王朝马汉勉强稳了稳手,上前温柔细致的脱去了赵祯的龙袍。赵祯被服侍惯了,一时还以为是在后宫要脱衣就寝,完全没有即将要挨打的紧张感。
    赵祯从小乖顺听话,先皇也没打过他,少数几次挨板子还是在童年时期,小孩儿心大早忘了,所以他一点都不紧张,甚至还有些奇异的跃跃欲试的感觉。
    但其他人就不一样了。
    听到包拯这么说,不管是李太后还是八贤王,都觉得包黑子这是要来真的了。李太后情急之下睁开了双目,看着包拯,但因为这话是自己说的,骑虎难下,不好说什么,八贤王直接开口道:“包拯,你这是要来真的?”
    包拯上前嘱咐了张龙赵虎几句,两人点点头,取来了木杖,让王朝马汉抓好了龙袍,对着龙袍“啪啪”打了起来,连打了十杖。龙袍布料柔软,木杖击打起来软弱无力,放在人身上会皮开肉绽的十杖,在这龙袍上一点事儿没有。
    八贤王这才反应过来,哈哈大笑,摸着胡子道:“包拯果然是包拯,以龙袍代天子,也亏你想得出来!”
    包拯拱手道:“不敢受王爷称赞。自盘古开天地以来,从未有过臣子打明君之事。然皇上嘱咐,微臣纵然诚惶诚恐,也不敢违抗皇命,是以想出以龙袍代天子之事,不知太后娘娘……可还满意?”
    言语之间,包拯已经对李太后换了称呼。
    不过显然,李太后对包拯这次的处理结果还是甚为满意的,点点头道:“包卿不愧为国之栋梁,果然才思敏捷,资质过人。皇儿,哀家要赏包卿,你没有意见吧?”
    李太后突然改口,简直让赵祯喜出望外,哪还有心思去关心这些——更何况包拯之前差点被庞太师害死,这事他还没来得及处置,还有陈州放粮的功劳也没有来得及算,再加上这次救了太后,于情于理,都该大大奖励。
    他道:“全听母后吩咐,儿臣绝无意见。”
    李太后满意的点点头:“你没有意见就好。包卿!”
    包拯道:“微臣在。”
    李太后道:“哀家今日便越俎代庖,封你为太子太保,赐你尚方宝剑,三宫六院你管定,满朝文武任你行,若是我那皇儿不听话……有哀家替你撑腰。”
    这简直是赵祯临朝以来的最大恩赐了,包拯当即跪下,开封府其他人刚站起来没站稳呢也跟着跪下。
    包拯道:“臣惶恐!”
    李太后心事了解,神情语气都十分轻松,道:“包卿,你一心为国,忠心护主,这是你应得的,不必推辞。皇儿。”
    赵祯道:“儿臣知道。李季。”
    一直跟在赵祯身边的太监立刻上前:“奴婢在。”
    赵祯道:“传令礼部,命其预备一柄尚方宝剑,明日上朝,朕要亲自赏赐包卿。”
    李季毕恭毕敬:“奴婢遵旨。”说完,他彻底松了一口气。
    当时念着陈林的一点旧恩,没有去给郭槐通风报信,这真是他这辈子做的最重要的决定之一!
  ☆、第115章 赐婚
    说完了包拯之后,李太后倒是没有忘了其他帮助她的人。
    她拍了拍赵祯的手背,道:“当年母后流落民间,对你过于思念,日夜垂泪,导致双目失明。那时候,是我那民间的干儿子,范宗华一直不辞辛劳,照顾母后,即便家中穷的已经一贫如洗,仍然没有抛弃母后。母后能活着回来寻你,他功不可没啊!”
    赵祯当即道:“是儿臣不孝,没能早日寻回母后,反要他人替儿臣尽孝。李季,拟纸,封范宗华为康慈郡王,赐宅邸一间,黄金千两!”
    李季略有些咂舌,但没说什么,恭敬的接下。
    李太后满意的点点头,继续道:“你也不知道此事,并非全是你的过错,这点上,母后不怪你。不过对于范宗华,你可以给钱、不可给权。他是一个忠厚善良的老实人,却并无什么雄才大略,但也没什么野心,让他当个富贵闲人便是了。”
    赵祯点头:“母后考虑的周到,儿臣懂得。”
    李太后道:“你明白就好。还有,母后的眼睛,是开封府一位能人治好的,你要好好谢谢人家。”
    赵祯惊奇道:“哦?公孙先生的医术当真是越发精进了,来人!”
    公孙策连忙上前一步,道:“回皇上,太后娘娘的眼睛并非卑职所医,是另有其人。”
    赵祯更加感兴趣了:“那是谁?站出来给朕瞧瞧。”他虽然不熟悉下层机构,但是开封府在案前出现的次数太多了,基本上有什么人他都了解,也知道,除了公孙策外,这个衙门并没有什么医术国手,那到底是谁,实在是有待深究了。能够让李太后多年沉珂在短短时间内恢复如初的,说不定日后能救人一命!
    李太后闻言又拍了赵祯一下:“人家是个女孩子,你说话注意点。”
    赵祯有些惊讶:“女孩子?”学医既苦又累,加上这年头大家都讲究传子不传女,学医的女人少,学的有成的就更少了。
    包拯上前道:“不错,治好太后娘娘的,是开封府日前刚刚进府的衙役,名叫‘慕乔’。”
    包拯说的时候,展昭拽了一下慕乔的袖子,把她往前推了一步,后者不甘愿的站到了赵祯面前。
    当然,这种不情愿在表面上完全看不出来,众人只见慕乔十分稳重的向赵祯行了个礼,道:“皇上,卑职便是慕乔。”
    在不知道慕乔底细的人来看,慕乔未免漂亮的过了头,眉眼太过精致反而有种凌厉的感觉。在帝王看来,这种美人,多半是应该生活在后宫的。
    赵祯虽然是个英明的皇帝,但男人嘛……甚少有不好色的,看到慕乔的时候也险些脱口而出“美人婚嫁否”的话来。
    不过他的自制力还是在的,清了两下嗓子,将话咽了回去。
    险些丢人啊……赵祯心中感慨。
    知子莫若母。即便赵祯同李太后一共也没见了几面,但对自己的儿子,她天然就有一种感知,更何况身为女人,她比男人还清楚慕乔那张脸杀伤力多大,于是接着补充道:“是展护卫的未婚妻。”
    美人果然有主了……不能为后宫再填一个人选,让赵祯眼底划过一丝失落。不过展昭的能力他很清楚,所以并没有准备做什么出格的事,甚至连什么不妥的表情都没做出来,温和的笑着道:“不错,才子佳人,两人很般配。母后的意思是要朕赐婚?”
    赵祯话音一落,慕乔就急的往前一步。她是喜欢展昭没错,可距离结婚还很远啊!更别提……她还不一定能一直在这个世界呢,现在赐婚是爽了,日后她跑了展昭怎么办?
    但是越着急越不知道要说什么,慕乔支支吾吾着急的样子,却让李太后理解成了害羞、不好意思,呵呵轻笑了两声,道:“是啊。在开封府中,这二位帮我良多,尤其是慕乔,哀家甚至当她女儿看待,也十分看好她和展护卫的这段良缘。”
    慕乔更着急了。
    然而出乎她意料的,展昭站了出来,却不是为了谢恩,而是拒绝。
    “谢皇上美意,然而卑职斗胆,恳请皇上收回成命。”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李太后对慕乔十分喜欢,一是她治好了自己的眼睛,让李太后瞎了十几年得以重见光明,二是慕乔十分识趣,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相当清楚,所以听到展昭这话后,李太后首先发难:“展护卫,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要对慕乔始乱终弃?”
    慕乔:“……”等等,太后娘娘你是不是误会了什么?她和展昭只是在谈恋爱,怎么就成了始乱终弃了?而且即便日后真的出现始乱终弃了……她怎么觉得罪魁祸首也一定是她不是展昭呢……
    展昭不为所动,神色平静道:“太后娘娘误会了,卑职并没有对慕乔始乱终弃。”
    李太后神色激动的还要说什么,赵祯挡住了。老太太现在还处于一种愤世嫉俗的态度,因着自己算是被先皇抛弃,所以对这类事情特别敏感,也特别易怒,更别提展昭这话还真像是玩完不认的那种,真要让老太太和展昭继续对话下去,李太后一怒之下杀了展昭都有可能,毕竟李太后已经将自己代入了“慕乔被抛弃”的身份设定中了。
    赵祯语气倒是很温和:“为何?展护卫难道对慕姑娘并无好感。”
    展昭道:“并非如此,卑职对慕乔确是一往情深。只是慕乔在进入开封府之前是个四处流浪的乞丐,卑职想,若是能够找到慕乔父母再来参加我二人的婚礼就更好了,所以还不急着和慕乔成亲,恳请皇上成全!”
    原来如此!
    整个公堂上所有人的面色都柔和了。两人平时无意间秀恩爱秀的太多,一旦说出这种话,众人都紧张起来,不过展昭如此说法,每个人都能接受,甚至要赞一声体贴。
    古代婚嫁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便是皇权凌驾其上,但父母若在,不让知道,不让来参加婚礼也是会遭人诟病的。慕乔的父母众人尚且不能确认是否已经去世,所以总要考虑,否则慕乔便会被人指点不孝。众人都没想到此处,只有展昭想到了,可见二人感情之深,展昭对慕乔的在意有多重,方才怀疑展昭的,多少都有些歉疚。
    李太后也是如此。不过她身为太后,自然不可能和展昭一个小小的御前四品带刀护卫认错,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道:“还是你考虑的周到。那好,等找到慕乔的父母,哀家再行赐婚。”
    展昭和慕乔自然是谢恩。
    之后,展昭回到刚刚站着的位置,路过慕乔时,听她低低的说了一声:“多谢。”
  ☆、第116章 账单
    多谢什么?展昭自然知道。她是在多谢自己,帮她解了一次围。
    只是展昭十分不解,为何两人明明是情投意合,慕乔却对成亲的事讳莫如深。他也有旁敲侧击的问过,可平日慕乔对他毫不设防,对此事却是防得滴水不漏,让他有种无力下手之感。
    算了,顺其自然吧。这种事,是没办法急的。之前急过几次都没什么好结局的展昭如是想。
    李太后不知道两人的纠葛,还在乐呵呵的说:“当时,包卿为了哀家进京不受人疑惑,在外说哀家是慕乔的母亲,其实哀家觉得……”
    经历过八贤王的一场问话,慕乔怎么可能不知道李太后要说什么,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抢白道:“是太后娘娘仁慈,不怪慕乔僭越之举,至于嘉奖慕乔愧不敢当。”
    李太后不明情况,还以为慕乔是瞎谦虚,笑着想说什么,知道内情的八贤王未免自己皇嫂尴尬,赶紧上前,道:“皇嫂,虽然慕姑娘谦虚,但能治好皇嫂的眼睛,也是有大恩于皇室,赏赐必不可少。臣弟以为,当升慕乔为五品校尉、供职太医院、赏黄金百两!”言下之意,就是将慕乔和李太后的关系掠过不提了。
    当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