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打飞机 >

第216部分

打飞机-第216部分

小说: 打飞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轰炸机及24架B…17重型轰炸机共架,这些机组都是美军各个重型轰炸机联队中的精锐,都是在前段时间在对德战略大轰炸中曾经有过良好表现的机组。
    “我是猎鹰,我是猎鹰,所有机组向我靠拢。”在这个关键时候,保罗。蒂贝茨中校再次担任起了重型轰炸机群的空中指挥官。平心而论,以保罗。蒂贝茨的资历及所立的战功,早就应该升为上校了,不过二战时期美军航空兵中挂少将军衔的人并不多,这直接使得航空兵中校级的军官难以像陆军中的校级军官那样快速提升。
    “我是猎鹰,所有机组注意,爬升至7千米高空,成纺锤密集队形,以巡航速度向比利时东南部阿登高原地区前进,各机的机枪手随时保持警戒。”蒂贝茨中校带领着一个中队的24架B…17重型轰炸机从巴黎地区的盟军机场起飞,同其它地区飞来的56架B…24远程轰炸机汇合后,就向着西北偏北方向整队飞去。没有战斗机护航,重型轰炸机只有在空中报成一团以密集队形飞行。像这种在没有战斗机护航下进行长途奔袭式的战略轰炸,美军重型轰炸机的机组人员也不是第一次了。能如此有持无恐,皆是因为美军重型轰炸机所具有的强悍对空火力并起战斗机来也不弱,B…17有1312。7mm重机枪。而B…24也有8~:轰炸机的飞行速度慢灵活性不足,但是当它们在空中集合在一起时对空火力是相当惊人地,再加上重型轰炸机的厚重装甲,要想击落它也要有被击落的觉悟。
    “报告司令,刚接到美军军部正式发来的通讯。”就在蒙特等人在作战指挥中心焦急地等待着紧急派出的这个轰炸机群的作战结果时,美航空兵司令部收到了来自美军军部的晋升通告,佩斯特少将为大家大致地念了一下:“由美国海军军部提出,由美国国会投票通过,海军的莱希、金、尼米兹和哈尔西,陆军的马歇尔、阿诺德、麦克阿瑟和艾森豪威尔8晋升为五星上将。”
    “呵呵。希望这份晋升的通告,能够提高前线地士兵的士气,把它转告给我军所有的航空联队。”这个时候晋升的命令传达到部队,真是有点讽刺。美国的军衔制度比较特殊,四星上将就相当于英国的元帅,而五星上将就相当与德国的帝国元帅,五星上将只能在战时才能够颁发。这毕竟是件大事,蒙特获知后马上指示佩斯特把这则通告传达给下属的所有航空联队。
    而偏偏就在这时,美军在阿登地区正面战场上的战况迅速恶化,上午的时候。连续传来了美军第99、第106、第284相继被德军击溃地消息,种种情况表明。战况对于盟军来说极为不利。
    “大家放心,这只是德军回光反照式的反击,量他们再怎么厉害也打不到巴黎来。”为了缓和指挥中心里地紧张气氛,蒙特故意幽默地说到:“德军进攻得越厉害,消耗的弹药也就越多,德军推进得越快,消耗的汽油也就越多,德军这是在自寻死路。”
    “对,就前段时间我们所取得的战略大轰炸的效果来分析,德军现有的物资。不足以支持庞大的部队长时间的战斗,我相信只要陆军能够抵挡得住一个星期,德军就将后继无力。”弗朗西斯少将也点头同意蒙特的观点,说到:“本来以德军的有限资源。如果全力防御地话或许能坚持很久,但如今却反其道而行之进行全力的反击,只要能挫败这一次反击。那么德军的末日就将提前到来。”
    “话虽是这么说,但还要盟军的地面部队能够抵挡得住德军头一个星期地攻击才行。”还是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佩斯特少将显然没有那么乐观。
    “请对我们的部队有信心,现在不是打口水仗的时候,我们还是来商讨一下一但天气转晴,航空兵应该如何配合地面部队做好各项运输工作。”德军地部队会出现物资短缺的问题,盟军的部队也同样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德军选择在阿登山区发动反击,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夺取安特卫普港,如果阿登地区的交通枢纽被德军攻陷,阿登
    南的美军部队的补给线就会被切断。杜立特少将认算,以应不测。
    后方的美军航空兵司令部还在商讨进一步的应变对策,由蒂贝茨中校所带领的重型轰炸机群已经飞越几百公里,出现在阿登地区的七千米高空之上。
    “我是猎鹰,各单位注意,所有B…24机组先行下降到5000米高空,所有B…17的机组继续维持在7000米飞行。注意保持密集队形飞行,一旦遇到敌战斗机拦截,各中队应互相配合防御。”看了看飞机仪表板上的经纬仪,又参照了一下军事地图,机群距离阿登山口的位置大概还有20分钟的路程,蒂贝茨中校遂向机群下达了战术命令。
    在战略轰炸德国本土的作战中,美军重型轰炸机群已经形成了一套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同德军战斗机周旋的行之有效的方案。整套方案中最重要的就是控制机群在空中的高度,通常高空水平轰炸会在千到5米的高度实施。于德军的战斗机主要是BF109战斗机及FW斗机,它们的最佳战斗高度正好也在3到5千米之间。为了避免出现小飞机炸大飞机的情况出现(就是德军的轻型战斗机利用其灵活性飞到美军的重型轰炸机之上投炸弹,对付美军厚装甲的重型轰炸机这种办法比起用机枪射要更有效。),美军的重型轰炸机群通常都会以5米的高度进入战场,并且保留一部分飞机在更高的空中侦察戒备,能及时发现敌人的战机。
    为了配合德国陆军的大反攻,从新掌权的德国空军司令戈林,调集了超过1000架的各种飞机参战,这已经++飞机了。
    阿登山口作为德军地面大部队进入阿登地区的必经咽喉,是德军战斗机重点保护的对象。美军的56架B…24程轰炸机下降到5米的高度后不久,就被德军在附近巡逻的战斗机分队发现了,一边向德军的其它战斗机分队呼叫增援一边向美军的轰炸机群发动了空中拦截,企图拖延美军的飞机。
    德军的这个战斗机分队大概有15架BF109斗机,原本在4000的雨云层上空飞行,为了拦截美军的轰炸机群,立即向上拉升从正面强行发动进攻。凭借BF109战斗机机头的两挺20mm航炮,一边射
    —
    美军机群早就预计到会有敌人的战机前来拦截,按照预定的作战方案,两个B…24程轰炸机中队不等敌人飞近,便主动一个中队向左侧飞,一个中队向右侧飞,避开德军战斗机机头航炮的扫射。美军的轰炸机侧飞后,其安装在机身两侧及机尾的重机枪,也同时一起向德军前来拦截的战斗机开火。这么一来美军众多的B…24程轰炸机就对正面而来的德军战斗机呈现倒“八”字的夹击,这样的打法也只有轰炸机才能用,战斗机在机身侧翼和尾翼是没机枪的。
    面对美军重型轰炸机这样的反击,德军的战斗机分队唯有二者选其一,掉转方向向左边的美军重型轰炸机实施追击拦截。而在这时蒂贝茨中校率领着24架B…17重型轰炸机,从七千米的高空俯冲而下,利用机头和机翼的机枪,向德军战斗机分队居高临下地实施了反突击。轰炸机的体积虽然大,但是俯冲而下的时候其速度却不会慢,顿时打得对方措手不及,再加上其它飞机两边夹击,有五架德军的BF109战斗机被打个地面坠去,德军战斗机分队的队形也被打乱了。
    美军重型轰炸机群对抗德军战斗机群,一是靠数量取胜,80占了很大的便宜,二是靠战术配合,美军这种两边张开,上面俯冲的三面夹击战术,是从实战中总结出来的最有效的反拦截战术,是专门为重型轰炸机群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而设计的方案。这样的方法尤其适用于二战后期盟军飞机数量占绝对优势时使用,就算德军事先知道美军的打法,也没有办法破解。
    “我是猎鹰,我是猎鹰,所有机组注意了,中队为单位,下降到4000米高空,对阿登山口地段实施高空的第一道空中防线后,蒂贝茨中校立即向轰炸机群下达了轰炸的命令,必须抓紧时间趁敌人其它的战斗机到来前,下降到足够的高度执行轰炸爆击战略目标的任务。
    正文 第三百零三章 挫败纳粹最后的反击(四)
     更新时间:2009…2…1 19:45:19 本章字数:3327
    打散了德军前来拦截的战斗机分队,美军重型轰炸机群在蒂贝茨中校的指挥下立即继续下降空中高度,降到雨云层的上面,差不多米左右的空中。而被打散的德军BF109战斗机也在混乱过后从新衔尾追来,美军的重型轰炸机纷纷以机尾上的重型机枪,对德军的战斗机实施无差别射击,众多的机枪子弹在空中组成了一张大大的火力网,就等那些贪功好狠的德军战斗机自己撞入弹网之中。
    随着蒂贝茨中校一声令下,已经一分为三的美军重型轰炸机群,以中队为单位,在空中各自转变成有利于轰炸的两路纵队的队形,向这次轰炸的目标阿登山口上空飞去。
    阿登山口实际上是由阿登高原的山脉延伸而来,在德国边境同艾费尔高原的山脉交汇的接合处,是典型的高原通道地形(有点像中国进入四川的山区通道。),在这里两个高原的山脉刚好彼此错开,形成了较为宽阔的开口,有点像是一座天然的关口门户。而德军在西线边境地区修筑的齐格菲防线,从功效来说有点像中国的长城。
    从四千米的高度从雨云层之上进行高空水平轰炸投弹,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精确可言,从空中向地面看甚至都被雨云遮挡看不见地上的情况。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盲投,重型轰炸机的飞行员们仅仅是根据飞机上的仪表读取的经纬度数,精确到最少单位,再同军用地图上标识阿登山口地坐标进行比较核对,控制重型轰炸机飞到该坐标的空中。投弹手就操纵打开飞机的弹舱,把炸弹从极高的空中往下扔,由于下落飘飞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炸弹的落点误差范围相对大一些,通常只要轰炸大型目标时或者下方对空火力猛烈时才会使用这种投弹法。不过这种投弹法也是高科技技术含量最大的方法,也只有像B…17。B…24及后来的B样的安装了多用途雷达的重型轰炸机,才能不分昼夜不分气候,通过雷达进行导航及空中瞄准锁定目标,才能使云层之上投弹成为有效地轰炸手段,而不是奢侈的天女散花。
    对一个地区目标使用80架重型轰炸机进行轰炸。这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了。为了达到这次轰炸的战略要求,所有参战的重型轰炸机都选挂了42000重的爆击用重磅炸弹,无论是B…17还是B…24几乎达到了它们的载弹上限。(想飞得越远,载弹数就越少,这里指的载弹上限是针对要轰炸阿登山口的距离而言。)也就是说这时每架重型轰炸机的载弹量大概是3。6吨,80架重型轰炸机全部投弹的话。重型轰炸机都投弹成功的话,其破坏力也是很大地。
    在蒂贝茨中校的指挥下,两个B…24程轰炸机中队先进行投弹,B…1重型轰炸机中队后投弹。在云层之上列队轰炸,无论下方下不下雨对于重型轰炸机投弹的动作都不会有什么影响。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高空中的气流。下方正在下雨,高空中的气流变化会比较大一些。再加上需要小心提防从后面紧追而来的又或者从其它地方增援而来的德军战斗机,美军的重型轰炸机难以像平时训练时那么轻松地投弹。大部分美军飞机都是一边开枪射击一边进行投弹作业的。之所以让B…17中队殿后,完全是因为B…17地机背上也安装了两挺12。7mm的重机枪,在降低高度投弹时,能够同时对上方追击而来的德军战斗机实施还击。不至于出现从前那种小飞机炸大飞机的闹剧。
    美军重型轰炸机地高空中投弹,顿时让在阿登山口附近行进的德军部队感到了威胁,虽然弹雨并不密集,但每一枚都极具分量。重磅炸弹从高空中高速落下来,落在山峰上砸在山脊里,爆炸地声音能传出十多公里远。这样的轰炸虽然对行进在山间通道中的德军实际的杀伤并不大,但所产生的震撼还是很强烈的。更何况杀伤德军的有生力量并不是这次轰炸的目的,爆击破坏阿登山口附近的山峰,造成山体的落石甚至滑坡。从而堵塞破坏阿登山口及附近的通道,这才是这次轰炸的目的所在。
    蒙特在制定这个紧急爆击方案的时候,就以智者的眼光。看出了德军发动的这次阿登反击战役的弱点命门,就是对阿登山口通道的过分依赖,德军所有的进攻部队都要从这条崎岖狭窄的通道经过,进入了阿登高原后才能依次展开。以德军喜好打
    的军事指导思想,只要随便破坏一下这条唯一的通道十万大军就难以快速通过阿登山口。冒险出动80架重型轰炸机进行爆击轰炸,只要能造成一两处通道堵塞,就能起到阻缓德军后续部队的行进速度,甚至是“腰斩”德军的补给线。
    —
    “我是猎鹰,所有单位注意,立即飞入云层下方,规避敌人来袭的战斗机。”当美军的两个B17重型轰炸机中队准备跟进轰炸时,近20架德军的FW190战斗机匆匆地赶来,余下的BF109战斗机对美军飞机进行拦截。见势不妙,蒂贝茨中校立即命令机群飞入到下方的雨云层之下,借此躲避德军战斗机的攻击。
    对于美军的重型轰炸机来说,宁愿飞入云层下方去面对风雨,也不愿意面对20架FW190战斗机的攻击。BF109战斗机只是装备了2挺20mm航炮,而FW190斗机除了数门航炮外还能挂4火箭弹,其威力足以把笨重的美军重型轰炸机击毁在空中。两者相比,飞入到风雨中会更安全一些,美军的重型轰炸机是全天候飞机,能够在一般的雨天里飞行,重型轰炸机飞机越大在恶劣天气下越能够保持平衡正常飞行,相反战斗机的体积较小,在风雨中飞行较易受到气流和雨水甚至是雷电的干扰。
    “我是猎鹰,已投弹的机组自行返航,没投弹的机组随我一起前往投弹。”对阿登山口的爆击轰炸绝对不能半途而废,临出发前司令部已经明确指出无论如何必须完成任务,哪怕为此付出较大的伤亡。蒂贝茨中校也不去理会德军的战斗机群是否也会下降高度追入到风雨之中,立即带领没有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