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打飞机 >

第63部分

打飞机-第63部分

小说: 打飞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声响彻了整个蒙特机场。至此蒙特也不得不下令机场剩下的地面人员进入防空掩体,以防不测。
  “轰轰轰轰”隆加岬对开海面上又传来了战舰舰炮的轰鸣声,舰炮炮弹挟着破空而来的尖啸声,一颗接一颗地打在蒙特机场及其附近地区。这些炮弹正是日军的驱逐舰编队不顾一切,冒着被蒙特机场起飞的轰炸机炸沉的危险,也要迫近瓜岛进行对岸舰炮攻击。幸亏这时蒙特刚才命令起飞前往轰炸的俯冲轰炸机分队和鱼雷机分队已赶到日舰队所在海域,对其实施轰炸。日舰队不得不一边炮击,一边向后撤退。
  尽管这样还是有接近50发炮弹落在了蒙特机场及其附近的位置,部分在机场跑道上没来得及起飞的飞机遭到了破坏,并由此引起了大火,两个简易机库被烧毁。由于人员早一步撤离,伤亡的人数并不多。
  本来蒙特还想继续留在机场指挥塔指挥战斗的,柯比中士带着警卫班的士兵硬是把蒙特架离了指挥塔,进入了机场的防空掩体中,蒙特只得利用单兵背式短距离无线电通讯器来了解战斗情况。
  由于猎鹰战斗机中队及时发现并拦截了从拉包尔起飞前来轰炸的日本陆基轰炸机,再加上瓜岛上美军的对空炮火猛烈,日军的陆基轰炸机没能对蒙特机场构成太大的威胁。
  这是日军第一次集中海陆空三方面的力量,对瓜岛进行大规模反扑。这夜的地面战斗一直持续到天亮时分,仍然有零星的枪声。美军在蒙特机场背后的山岭上早已挖壕设垒,并在山岭上配备了700名突击队员。日本川口少将带着他那3000人的所谓精锐部队,在穿过泥泞不堪的沼泽和荆棘丛生的灌木丛林后,已经消耗了太多的体力。而当日军跌跌撞撞地穿过黑暗的热带森林,出现在他们眼前的却是美军坚固的防御工事。美军在山岭上部署了众多重武器,毁灭性的炮火一齐轰鸣,挡住了日军最疯狂的冲锋。日本士兵被炸的昏头转向,他们弄不清美军的阵地究竟是怎么设置的,个个被炸得粉身碎骨。当第二天天亮的时候,整个山岭高地看起来就像个人肉屠宰场,日军成了屠杀的对象,山岭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此后美军就将蒙特机场背后的这座山岭称为“血岭”。
  自“血岭”一战后,美军利用空中优势,对瓜岛上的日军进行严密封锁。蒙特精心制定了使用轰炸机对岛上的日军的藏身区域,实施一天一小轰,三天一大轰的疲劳轰炸战术策略。让岛上日军断粮1个多月,日军大多靠吃草根、苔藓、树上树叶的嫩芽和喝海水过活,有的日本士兵甚至靠吃日本士兵的尸体为生。
  从“血岭”余生的日军个个骨瘦如柴,黑黑的头发已经变成蜡黄色并大把大把地脱落,眉毛也已经脱光,牙齿也松动脱落。几乎整整3个星期他们谁也没有大便过。身体严重缺乏盐分,以至于连海水也觉得是甜的,喝了海水就想大便,但因身体太虚弱而排不出来,不得不互相用手指去挖。(大家没想过小日本也有这一天吧。都是拜蒙特的疲劳轰炸所赐。)
  (瓜岛上的陆战是十分惨烈的,但鉴于主角是机场指挥官,就不详细写了,不然书友又有意见。瓜岛拉锯战之后,将进入海陆空大决战,敬请大家关注。)
    正文 第九十二章 海陆空决战(一)
     更新时间:2009…2…1 19:43:13 本章字数:4282
  九月的瓜岛异常的炎热难受,这里是热带海洋气候。晴朗的时候阳光直照,温度直逼三十五、六摄氏度,人坐着不动也汗水直流。更糟糕的是雨季的到来,连续几天几夜下雨,季风狂吹,又湿又热,蚊虫滋生,岛上的美军和日军自然就成为这些吸血为生的生物的眼中美食。
  “还有没有驱蚊药水啊。这些飞来飞去的小虫子比我们的战斗机轰炸机还要厉害。”蒙特坐在机场指挥塔里,正同围着头上转的蚊子苍蝇进行搏斗。前两天山岭大战的后遗症现在逐渐显现了出来,由于日军死在山岭上的人接近一千人,尸体的残骸遍布整个山岭,两日内各种昆虫数量直线上升。美军为了处理日军的尸体伤透了脑筋,这些尸体可是滋生蚊虫,酝酿瘟疫的绝佳源头,火烧土埋什么办法都用了。
  “蒙特中校,这是最后一支驱蚊药水了,要是明天运输舰队还不送来给养,我们的麻烦就大了。”警卫班长柯比中士给蒙特拿来了一支驱蚊药水,一边颇为忧心地说到。
  “是啊,今天上午我才下了口粮配给减半的命令,把部分干粮给陆战队送去了。”平时蒙特在值勤的时候最喜欢喝一小杯咖啡或者热茶,现在这已经成了奢侈品了,连淡水也要配给。
  “听说陆战队那边的情况比我们机场的情况恶劣得多,平均五个人里面就有一个得疟疾的,现在战地临时医院里已是人满为患。再这样下去日本兵不来攻打我们,我们也要被这些蚊虫给整个半死。”蒙特一边在面上和手上涂了些驱蚊药,一边说到。
  “岛上的日本兵肯定比我们更糟糕,现在这样封锁他们,无水无粮我看铁人也得死。”柯比中士向蒙特机场背后的山岭看了看,心有余悸地回应着说,蒙特昨天派了机场一部分人员去山岭中帮助陆战队处理尸体,柯比中士就是其中一个,那种血淋淋的恐怖景象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嘿嘿,这怨不得人啊,谁叫他们跟咱们斗呢。”现在美军和日军在表面上看,好像是美军占了上风,但蒙特心里对这时的情况却看得很透彻,美军的优势在于蒙特机场掌握了瓜岛附近的制空权,而日军的优势在于其海军舰队的力量要比美军舰队强得多,掌握了瓜岛附近的制海权。无论是美军还是日军,想向瓜岛运输给养都要付出代价。这种互相掐住对方要害的微妙局势,绝对不会维持太久。越是僵持对日军越是不利,山本五十六绝不会蠢到看不出美军存心要同他打消耗战吧。以日本的那点国力,又怎能耗得过美国呢,就算在中国日本也耗不起。(毛爷爷就是看出了这点,才打出了论持久战的牌,把小日本一拖就拖了八年。)蒙特记得自己上次休假回华盛顿的时候,麦道先生为了完成美国政府的提前交货的要求,亲自到旗下的造船厂去督工建造“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麦道曾向蒙特透露过将会在四至六个月内令自己船厂内的两艘航空母舰下水试航。
  “蒙特中校,紧急军情。”正当蒙特胡思乱想,患得患失的时候,通信兵焦急的报告声把蒙特从沉思中拉了回来,伸手接过通信兵递来的军情电报。
  “‘黄蜂’号航空母舰遭日本潜艇鱼雷攻击沉没,运输舰队急需战机空中护航。方向瓜岛西南,坐标XXX,XXX。”一纸电文虽轻,拿在蒙特手里却重如千斤,蒙特看了后,几乎有点窒息的感觉。
  真是那壶不开提那壶,刚才还在担心运输舰队能不能及时到达,马上就来了这么一封要命的电报。“黄蜂”号被击沉,这就意味着第61特混舰队的3艘航空母舰都先后退出了战队序列和沉没了,瓜岛海域只剩下刚赶来参战的“大黄蜂”号,而刚大修完毕的“约克城”号还在美国旧金山进行飞机和人员的补给。
  “B…17重型轰炸机第一分队和B…25中型轰炸机第一分队立即起飞,前往护航运输舰队。轰炸机第二分队立即做好起飞准备。”蒙特迅速冷静下来,根据方位坐标在海图中对照找出运输舰队的大概位置,离瓜岛还比较远,只是刚到达B…17重型轰炸机的作战半径的边缘。只有马上命令一个B…17轰炸机分队率先起飞,在没有战斗机机的护航下,前往保护运输舰队,半小时后又命令一个B…25轰炸机分队起飞前往。蒙特机场在前天才刚受到炮击,部分轰炸机受损仍在修理当中,现在只能尽力而为了。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航空母舰沉了或许更能让美国政府的那些官僚引起重视。”见到前去护航的飞机逐一起飞后,蒙特才舒了口气,从新坐在高脚木凳上。“黄蜂”号航空母舰的意外沉没,令美军在瓜岛方向上的海空战斗力大为削弱。如何继续保持空中优势,牢牢掌握制空权,蒙特机场从中发挥的作用更加重要了,千斤重担压在了蒙特的肩膀之上。
  风起云涌,潮生浪灭,蒙特已经嗅到了大决战即将到来的气息,危机与压力并没有令蒙特感到困惑,相反恰恰激起了蒙特心中战斗的火焰。在机场指挥塔值班室来回踱步了几次后,蒙特毅然向太平洋司令部拍发了请求向蒙特机场增加补给飞机的催促电报。在蒙特看来,就算新机库没有建好,针对现在的情况飞机也应该先转场到来,堆也要把它堆在机场上。
  美运输舰队在蒙特机场起飞的轰炸机连续两天的轮流穿梭护航下,终于有惊无险地在瓜岛靠岸,给守岛美军运来了宝贵的给养,同时也运来了美海军陆战第7团近3000人的兵力。这无疑给守岛官兵注射了一针强心剂。
  通过直线电话,蒙特同范德格里夫特少将进行了几次商讨,针对岛上的情况制定应对措施。由于得到了补给又有兵源补充,范德格里夫特少将提出了要扩大阵地的计划,但蒙特对少将的这一计划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瓜岛之争,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机场之争,只要把我们的兵力集中在机场四周就已足够。没必要把兵力分散去防守滩头阵地。我个人认为要想通过建立更多的滩头阵地来防止日军的‘老鼠运输’,其成效不会太大。”蒙特同范德格里夫特少将一个多月来的接触相处,了解对方是个豪爽性直的人,和自己有几分相似之处,有什么事两人都是直接了当地说,这对于协调机场和陆战队的作战指挥十分有利。
  “蒙特你说得也太直接了吧,我只是想把日军早日赶下海去喂鲨鱼。”蒙特说得也有理,范德格里夫特少将只是抱怨了几句,还是采纳了蒙特的意见,把生力军补充到现有防御工事中,继续坚守蒙特机场。运输舰队在卸载完物资后,载上战地临时医院中的部分重伤病患者后便撤离了瓜岛。
  与瓜岛上守岛美军士气旺盛相比,悲观情绪却在美军后方的一些高级将领中弥散。一个月不到的时间,美军连续损伤三艘大型航空母舰,一沉两重伤,美军在整个太平洋海域暂时能够进行作战任务的航空母舰只剩下“大黄蜂”号一枝独秀了。包括麦克阿瑟、戈姆利、埃蒙斯以及陆军航空兵司令阿诺德等几位将军在内的一些人,都认为瓜岛必将在短期内得而复失。
  鉴于瓜岛方面的战事情况恶化,尼米兹上将决定亲临南太平洋战区了解情况,以便对形势作出实事求是的判断。9月28日下午,尼米兹上将乘坐水上飞机抵达盟军位于南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亚的努美阿基地,并随即召开了南太平洋战区联席会议。当尼米兹了解到海军和陆军都没有给瓜岛上的守岛美军提供足够的支援时,少有地声色具厉地责问了在坐的高级将领。为了进一步了解瓜岛的具体情况,尼米兹在第二天带着一种复杂的心绪,乘坐菲奇将军提供的B…17轰炸机飞赴瓜岛。
  倾盘的大雨一直下个不停,凛冽的海风刮得人面上生痛。在得到尼米兹上将亲自前来视察慰问的消息后,蒙特和范德格里夫特已经在蒙特机场等候多时。尼米兹上将乘坐的B…17轰炸机在三架P…40战斗机的护航下,在雨幕中缓缓降落在蒙特机场上。
  雨很大,蒙特打开雨具和范德格里夫特少将迎了上去,快步走到舷梯旁的范德格里夫特少将率先向尼米兹敬礼问候,蒙特也随在后面敬了一礼,用雨具给尼米兹挡住了瓢泼的大雨。尼米兹默默无言地向范德格里夫特和蒙特伸出手臂用力握了握,嘴唇动了动,想说些什么,终于还是什么也没说。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之中,对于身处险境的蒙特两人来说,现在需要的是真正具有实效的支持。
  在范德格里夫特少将和蒙特的陪同下,尼米兹上将冒着大雨视察了蒙特机场指挥塔上的飞行指挥中心、“流血岭”和陆战队防区的一些据点。他还专程探望了战地临时医院,慰问了重伤和患疟疾的士兵。
  “能见到前线官兵们的士气如此旺盛,确实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经过一番视察后,尼米兹马上感受到一种截然不同的气氛,这里充满了令人振奋的乐观情绪,和在努美亚基地司令部充斥着的失败主义悲观念头有着天壤之别,压在尼米兹心里的那种不快一扫而空,从新回到机场指挥中心的他显得轻松了很多。
  尼米兹站在指挥塔向远处的滩头阵地眺望了好一会后,转头向站在身旁的范德格里夫特问道:“你和你的陆战队员打算坚守这片滩头阵地吗?”
  “当然,为什么不呢?”范德格里夫特自信地反问道。
  “好,一个人愈接近战区,就愈有信心。不像那些躲在后方不明情况就瞎扯胡吹的人。”尼米兹伸手用力拍了拍范德格里夫特略为消瘦了的肩膀。
  “蒙特,你认为整个战局的关键之地在哪儿呢?”尼米兹又转头向站在另一边的蒙特询问到,现在他对蒙特的智勇双全已经印象十分深刻,这也是他亲自任命蒙特为机场指挥官的重要原因。
  “飞机场是整个战局的关键,谁控制了机场,谁就控制了瓜达尔卡纳尔岛。”蒙特毫不犹豫的回答到“据种种情报及一些迹象表明,敌人即将集结更多的兵力重新攻占机场。因此,用有限的兵力集中扼守蒙特机场,是最明智之举,而分散部队力量,则会招致危机。”这番话蒙特也曾向范德格里夫特说过,顿了顿又说“所以我希望上将能尽快批准同意向蒙特机场派驻更多的战机,以弥补航空母舰不足而出现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失控的危机。”
  “好,说得好。要是我军多几个像蒙特你这样上阵能打硬仗,幕后能出谋划策的人才,打败日军指日可待。”蒙特这一番话可谓一针见血,说到了尼米兹的心坎里,尼米兹用欣赏的眼光望向蒙特。“关于向蒙特机场增派战机的事情,回司令部后我会把它作为首要的事情来办。”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统帅,在亲自视察了瓜岛的实地情况后,当然也认识到加强蒙特机场战机实力的重要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