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位面淘宝主-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是每个月了,这活计又不难,一个月一块钱就是白捡啊。”
其余人也很是心动。
一块钱看起来不多,也无法支撑太久的生活,但这个时候一块钱能买到八/九斤大米,要是换成粗粮的话,还能买到更多。
对于除了种田几乎没有额外收入的农家,每个月额外能有一块钱的收入已经算不错了。
“如果有人不大会,就跟村里其他人学,要赚钱,就该大家一起赚,要是让我发现有人交上来的是不好的东西,下次这笔钱你也不要赚了。”
这个年代,村长在村里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他的眼光要比普通村民放的更大。
虽然这项活计接下来之后,每户人家每月都只能赚到一块钱,但就是这一块钱绝对会给他们村子带来不一样的变化。
为了村子的未来,他必须在这个时候扮黑脸。
“娘,我的绣活不好,剪纸也不好,以后这项活计就交给你了。”花儿突然想到什么,连忙对身旁的老人说道。
“这句话你倒是说对了,论手工活,村子里可没有人比得上我。”老人骄傲道,想她年轻的时候也是村里有名的心灵手巧。
“对了,花儿娘,你年轻的时候,可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巧媳妇,说到剪纸和绣花,我们村其他人可没有你这么在行,回头拿到活计了,你可要教教我,我让我家那口子给你干农活。”
“还有我,我也让我家那口子给你干农活,也教教我怎么做呗。”
“行,都教,都教!”老人笑呵呵道,喉咙深处的不爽利似乎突然消失不见。
花儿坐在一旁听着,看到她娘高兴的模样,也忍不住笑了。
这日子,可真美!
这一天,县内所有的村子都召开了轰轰烈烈的全村大会,会议结束,这个全国有名的贫困县也悄然发生了改变,不仅仅是环境发生了改变,大家的心也开始改变。
很多年以后,当有人来采访,询问他们的生活转折点时,几乎所有人都提到了这一天。
“虽然只是一块钱的活计,可心里就是觉得踏实,从那一天开始,我坚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好!”
第二十一章 电子产品
两人刚回到京城不久,或者说是车子刚刚停下,就遇到了张朋三人。
“我说你们两个不厚道啊,跑出去了也不叫上我们。”张朋调侃道。
“这不是看张哥你们大过年的没空么。”楚宣轻笑。
“啧,不想带我们就直说,找什么借口,我还不知道你!”张朋看了楚宣一眼,显然对楚宣什么性格心知肚明。
“可不是,不过也该带小安出去见见世面,正好,这几天京城有一场私底下的交易大会,去看看?”赵远飞兴致勃勃说道,显然对这场交易大会很感兴趣。
“这种交易大会有什么好看的?”张朋皱眉,“还不如多跑几趟古玩市场。”
“那可不一样,”赵远飞嘿嘿一笑,“这次交易大会上卖的可不是什么古董,而是外国佬的电子产品,据说都是从国外走私进来的,怎么样,现在还有没有兴趣?”
“国外的电子产品啊,”罗杨鸿摸着下巴,看向楚宣,“小楚,你不是刚从国外回来吗?果然的电子产品真的有那么好?”
“那些东西我没什么兴趣,更何况,那些东西就算拿回来了,你们能不能用还不一定。”楚宣摊手。
“怎么着?外国佬卖给我们的东西还不能用?”赵远飞脾气暴躁,立即反问。
“这倒不是,”楚宣轻笑,“有些东西在国外能用,不代表在国内也能用,更何况,赵哥外文好吗?”
“不就是外国佬的话么……”赵远飞这么说着,但声线明显降低了不少。
“就是这样,当然,不仅仅只是这个原因,”楚宣说道,“就拿外国人的移动通讯器来说,必须要有一个中间站作为传递信号的工具,目前国内还没有这样的设备,因此就算赵哥把东西拿回来了,也没法用。”
云安在脑海中搜索了一下,国内第一个传呼台要在1983年才建立,直到那时,才有最初的传呼工具,也就是BP机出现,现在国外的科技文明发现明显比国内高出一大截,就算有人买得起国外的设备,可国内的基建不完善,买得起的那批人想用也没法用。
不过这种事在这个年代,也只有国家才能办。
至于举例,例子也很简单,比如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
“他奶奶的,还以为是什么好东西呢,”赵远飞忍不住爆粗口,“那那些外国货都没什么用了?”
“倒也不是,”楚宣笑了,“只是既然赵哥想买外国货也不用去这种地方,”他的声音压低,“再过一个月左右,会有一艘从国外来的货船,上面有一船货。”
听到楚宣的话,赵远飞的眼神突然亮了起来,炙热地盯着他:“你的意思是,你手上会到一批外国货?”
“不知道赵哥有没有兴趣?”
“有,当然有!”赵远飞斩钉截铁道。
罗杨鸿在一旁推了推眼镜:“小楚从来不做亏本买卖,有什么条件不如一次性摆出来。”
“条件?”赵远飞像是突然才想到这一点,茫然看向两人,“什么条件?”
“你个笨蛋,做事能不能走点心,我真怀疑跟你一起做生意到底是对是错。”罗杨鸿皱眉道,对赵远飞的大条很是看不惯。
云安也有些诧异,在他记忆中,赵远飞是赵氏集团的老板,赵氏旗下的房子不管是质量、服务都一流,按理说能够撑起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的人,性格应该比较严谨。
只是偏偏在他跟三人的接触中,赵远飞是其中最跳的一个人,也是最不靠谱的一个人,这样的人真的能撑起后世庞大的赵氏集团吗?
云安忍不住有点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记忆出错了,或许赵氏集团的赵远飞跟眼前这个傻乎乎的赵远飞并不是同一个人。
也许是同名同姓又长得像的两个人?
“杨鸿说的对,小楚你有什么条件直说吧,我们之间的关系不需要拐弯抹角。”张朋也说道。
“那我就不客气了,”楚宣笑道,“其实这次我从国外运回来了整整一船货物,只是关于这批货怎么出,我还在考虑当中。”
“这个没问题,现在国内的洋货市场有钱的人不少,少的是东西,我保证你那批货到了之后,一定会引起争抢!”赵远飞拍着胸脯说道,一副全都包在他身上的骄傲模样。
“有赵哥帮忙,那就再好不过了,不过那批货现在还没到,赵哥也不用急,等货到了我们再商议也好。”楚宣说道。
“那也行,货到了生意也好做。”赵远飞点头。
张朋点头,眼角的余光却突然瞥到一直乖乖坐在一旁的云安,忍不住道:“小安,你也不要介意,我们就是这样,谈起生意来总也没有个度,下次你要是觉得无聊,可以带书过来。”
云安嘴角微微抽搐,他一个几十岁的人了,还被人当成小朋友还真是不习惯:“我知道了,张哥。”
“哎,”张朋应声,脸上立即露出了笑容,“现在像小安你这么认真的人已经很少见了,不过你现在还是高中生,就该以学业为主,小楚带你出去长长见识没错,但你也不能总是跟他出去,他这人心黑,你总跟他在一起也要学坏。”
听到张朋的话,云安忍不住看向楚宣,眼里满是笑意。
楚宣被云安看着,老脸不禁有些热:“张哥,这些事你就不要跟小安说了吧。”
“怎么能不说,小安这么好的孩子现在可难找,”张朋瞪了他一眼,“你这人也真是,就算想要锻炼小安也不是现在,他年纪小,过几年再接触生意上的事也不迟,赚钱的事不还有我们么。”
张朋心里坚定地认为楚宣把云安当成了弟弟,而在他心里,对弟弟就该疼着宠着,赚钱的事是哥哥该做的,哪有让弟弟辛苦的道理。
“张哥你可冤枉我了,我可没让小安干活。”楚宣忍不住道。
“如果真是这样,那是最好不过了,”张朋说道,又看向云安,“小楚是我们看着长大的,下次要是小楚欺负你,就直接来找我们,知道吗?”
“知道了,谢谢张哥。”云安认真道谢,对于张朋的好意,他打从心底感谢。
只是,什么事都让楚宣做了,他还能做什么?
云安在心里长叹一口气,再这样下去,他一定会被楚宣养废了不可。
“对了,差点忘了,我这次从国外带了几只手表,正好送给你们。”说完,楚宣打开车门,从车子里拿了一只袋子下来。
楚宣口中的几只,其实是二十几块,他们有五个人,楚宣一人分了四块手表,剩下多出来的,都被他交到了赵远飞手里。
“我要这么多手表做什么?”赵远飞茫然道。
“你帮我谈生意的报酬,”楚宣笑道,“除了这些手表之外,到时候生意谈成,你还可以从那船货物中随便挑一件。”
“真的任我挑?随便挑什么都可以?”赵远飞激动道。
“当然,大丈夫一言九鼎!”
“好,这桩生意我做了!”
在两人对话时,云安低头看着自己手里的东西。
说实话,楚宣这次买来的手表质量并不怎么样,大概是国外便宜的大街货,所以他才能一口气买二十几只,然后眼睛一眨不眨送出去。
真正高档的手表,就算是这个时代,恐怕也要几万块钱才能买到,恐怕国内几乎没有人愿意花这么多钱买一只如此昂贵的高档手表。
反而是这些国外的大街货,每一只都能在国内卖出三四十块的高价,以平均工资而言,一个人需要两到三个月不吃不喝,他的工资才能买到这么一只手表。
楚宣每人都送了四只手表,相当于送出了一百多块钱的礼物。
“你在想什么?”楚宣走到云安身旁,低声问道。
“没什么,”云安抬头,“楚哥这次买了很多手表吗?”
“这倒没有,我这次买的手表就只有我身上这些,这些手表看上去不怎么样,在国外也不好买,他们的生产线根本没办法满足普通民众的需求,这些东西的价格一直没法降下去。”楚宣摇头,哪里像后世,全世界都是“Made in China”,同样的工艺,同样的产品,后世通货膨胀后的普通手表价格还没有现在贵。
不止是楚宣想到了这一点,云安同样想到了这一点。
重生后,他意外得到了位面淘宝交易器,其中有一个世界就是连通未来的,只是很可惜,今后几十年,通货膨胀太过严重,两个时间的货物价格极其不平均。
以大米为例,如果在两地交易大米,他在交易器上购买大米价格是几块钱一斤,可是到了这里,却只能卖到几毛钱一斤,怎么算,这桩买卖都不划算。
那么有什么东西是现在比以后还贵的?
之前云安一直没想到,看到手里的手表,他突然想到了,这个时候电子产品生意应该很好做。
八零年,这样一只普通的手表,就能卖出几十块的价格,可在2018年,类似这样的手表,在淘宝上的售价只需要六块钱。
当然,还有其他电子产品,比如说手机,他相信就算他在淘宝购买一两百块的老年机,也能在这个时候卖出几千甚至上万的价格。
不过这桩生意恐怕要等国内的移动通讯市场运转起来才能实现。
现在来说,以未来的六块钱换取现在的几十块钱,怎么算这笔买卖都很划算。
只要有了第一笔流通资金,他就可以将自己的生意运转起来,不依附于楚宣,真正自己来运作这桩生意。
第二十二章 偶遇旧友
80年的春节很快过去,元宵节一过,云安就重新回到了学校。
对于记忆中的学校生活,云安的情绪很复杂。
从小跟着外公离开,直到十二岁才回到京城,他的口音并不是京城口音,而是带着浓浓的地方味道,说的难听些,他讲话时的口音很土。
他一回来就进入京城的某所初中,得到的结果显而易见。
年轻的学生们总是带着一些自以为是的冲动,他们视嘲笑别人为乐趣,甚至觉得嘲笑别人会让自己高人一等。
三年前,动荡刚刚过去,从偏远地区回到京城的人不少,而每个班里,都自然分成两个派系。
刚刚回到京城的时候,云安很不习惯,好在他的性子让他不会那么轻易受到欺负。
只要有人欺负他,他就会立刻打回去,只是每一次他动手都是私底下悄悄进行的,久而久之,自封为京城派的众人们不敢对他下手,而是将欺负的目光对准了另一些从外归来的人。
时间一长,云安被京城派系的人排斥,也被那些从外归来的人排斥。
就是在这样安静的环境中,云安升到了高中。
一年多的时间,他的口音已经被彻底扭转过来,一开口就是标准的京腔,再也没有任何歧视的声音。
只是高中的生活对云安而言同样平静。
不同于初中时被排斥,升上了高中的云安就带着那张看上去乖巧的脸坐在教室里,再加上他身上一直都很干净,所以他跟任何人都不亲近,但也没有人欺负他。
前世,云安的高中生涯在一年半之后戛然而止,然而这一次,他却要以几十岁的高龄重新回到学校。
坐在教室中,云安像以前一样一个人坐在角落,其他人都热热闹闹的,唯独他一个人看上去很是安静。
大家对这样的事似乎也已经习惯了,知道云安寡言少语,也没人跟他说话。
没过多久,他们的班主任就来到了教室。
而直到这时,班级里还有不少人的座位空着。
春节过后是找工作的高峰期啊。
果然,班主任直接说了有些同学以后都不会再来上课,说完后,他的情绪也没有太多波动,正式开始叙述开学后的相关事项。
或许前世的自己也是这样,在班主任口中一笔带过,甚至连名字都没被提起。
云安看着窗外,破损不堪的操场上有人在打球。
他开始怀疑自己回到学校到底是对是错,不过是学习,在哪里都一样,课堂上的知识归根究底也不过是那些,他没必要一定要执着于学校。
“接下来,让我们欢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