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倾宋 >

第146部分

倾宋-第146部分

小说: 倾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等到快正午,叶应武和陆婉言才姗姗来迟,而且叶应武还一边搀扶着陆婉言。两个人走的很慢。见到人过来,本来一直有些微微皱眉的陈氏顿时喜笑颜开,尤其是看到小夫妻一颦一笑之间都流露出浓浓的恩爱意味,自然更加开心。

    按照常礼。陆婉言毕恭毕敬的端起茶杯递给陈氏,陈氏急忙站起来搀扶陆婉言,笑着说道:“好好,好孩子,早早地给老婆子生下来一个大胖孙子,才是主要的事情。老婆子看好你。”

    陆婉言顿时俏脸通红,低下头。而陈氏并没有察觉到她的羞涩,反倒是将目光在一侧绮琴等人身上划过,绮琴和杨絮微微一惊,急忙站起来,而王清惠虽然并没有入叶家家门,不过还是跟着站了起来。陈氏笑着说道:

    “惠娘刚刚及笄,暂且不算,琴儿,絮娘,你们两个呢,也好好好努力,老叶家香火一直不旺,以至于现在有可能只剩下远烈这一支单传,所以你们几个之间要携手一起,老婆子年纪老了,也没有那么多能够牵挂和担心的了,只是想好好地含饴弄孙。”

    绮琴几个不敢怠慢,急忙躬身。陈氏又看向文天祥的正室欧氏等人:“诸位之夫君,都是天武军的栋梁之才,也是我儿麾下能够依仗的人才,还希望诸位能做贤内助,好好辅佐夫君,维系之间的关系,也维系天武军的强盛。”

    “必当不负所托。”欧氏等人急忙躬身,能够让陈氏耳提面命,也算是她们的荣幸了,而这又何尝不代表着叶应武对于他们夫君的倚重和寄托。

    见到自家老娘把自己应该干的收买人心的事情全都做了,叶应武也只能无奈的苦笑一声,冲着老娘一拱手:“阿妈,孩儿现在提领兴州军政事务,来回江南已经有些时日,现在也耽误不起,还请阿妈在此处饮茶,孩儿先去前堂。”

    陈氏笑着点了点头,只是感慨了一句:“去吧,你和你爹爹啊,还真是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就是这处理政务,都是一样的。”

    叶应武一脚迈出门槛,听到这句话,险些打了一个踉跄,忍不住苦笑着摇了摇头,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伴随着凉爽的风,当真是韶光大好。叶应武深深吸了一口气,将胸膛之内积郁的气息似乎全都倾吐出来,自己现在已经成家,已经立业。

    再没有什么能够阻拦自己,向前。

    叶应武在阳光下眯了眯眼,脚下的步伐也已经不由得轻快起来。

    韶光大好,莫要辜负啊。

    ——————————————

    陆秀夫和谢枋得带着人坐在左侧文官的位置上,而江镐、王进等人则带着武将坐在右侧武官的位置上。文天祥作为叶应武的首席幕僚也是唯一一个幕僚,则是坐在叶应武的下手。

    这里原本是苏刘义的位置,而现在叶应武直接将天武军四厢副都指挥使的职位取消,并且由文天祥担任天武军四厢都虞候,实际上也就是天武军当中仅次于叶应武的二把手。

    这一点儿倒是没有引起异议,因为文天祥担任都虞候,实际上主要还是叶应武为了借助他状元的身份和文笔,进一步加强对于天武军精神的掌控和完善,同时当初叶应武第一次麻城之战。也是文天祥临危受命带领着天武军兼程北上,最终成功赶上去支援了差点儿陷入重围的百战都和苏刘义安吉军残部。

    那一次实战已经证明了文天祥不弱的统帅能力,更何况文天祥有着怎样的真才实学,作为他师弟的江镐、王进等人自然也是心知肚明。而一向和文天祥有交往的陆秀夫也是很清楚,所以自然也不会有什么人跳出来反对。

    见到叶应武走过来,而且精神很好,下面已经等得有些不耐烦的文武官员顿时正襟危坐,只不过江镐似乎对于昨天自己被叶应武反过来算计很是不爽。但是此时绝对不是报复的时候,所以只是用有些坏笑的目光看向叶应武,给人一种江镐正在揣摩叶应武为什么会来的这么晚的原因。

    叶应武狠狠瞪了他一眼,这个家伙还真是胆子不小,只不过对于像江镐、王进这些当初一起在临安三十六花街柳巷上浪荡的兄弟,叶应武还是很亲近的,毕竟这些家伙并不像自己前世的那些狐朋狗友那样只知道四处惹是生非,别看这些家伙在临安的时候放浪形骸,但是实际上都是白鹭洲书院的高材生,更何况实战也证明。这绝对不只是几个看上去就没有什么能力的纨绔。

    不过让叶应武最感动的还是,江镐等人并没有因为自己身份的不断水涨船高而有所收敛,毕竟像陆秀夫这些文官,在自己面前已经比原来拘束多了,再也不是那个可以互相打趣的人了,但是江镐等人并不同,他们照样敢一拥而上灌酒,照样敢在大堂上冲着叶应武坏笑。

    这些家伙,依旧童心未泯啊,这也是叶应武现在最珍惜的。也不知道以后随着大家成长、变老之后的漫长岁月里面,会不会还保持着这样的关系。

    “诸位都到了啊。”叶应武轻轻一笑。

    文天祥和江镐同时站起来,一众文武紧随其后:“属下参见使君!”

    叶应武点了点头:“某前去江南这么长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想必诸位在兴州也都已经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二了,一来整个镇江府都已经实际掌控在我们的手中,赵文义虽然名义上是镇江府的知府,但是现在某还是让郭昶和苏刘义将他架空,毕竟这个人虽然能力确实不错,但是还需要试探试探。”

    文天祥紧跟着说道:“使君打算此人最后如何使用?”

    叶应武沉吟片刻之后。方才说道:“赵知府虽然施政能力很强,但是指挥作战能力确实有所欠缺,所以经营咱们的后方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不会面对太大的冲突,又可以提供支援。当然,这也就意味着他必须要彻底的投效咱们。”

    叶应武话音未落,章诚已经站起身来,朗声说道:“还请使君放心,六扇门已经对赵知府家中上下有所监视,赵知府和自家妻妾想来关系亲密,此次前去镇江府的时候却是孤身一人,将一家人都留在了隆兴府,自家孩子更是直接送去了白鹭洲书院,此间深意,已经可见一斑,不过某等还是需要一段时间,以防赵知府使诈。”

    叶应武点了点头,章诚想来为人谨慎细致,让他负责这个事情还很算是找对了人。不再管章诚,叶应武接着看向马廷佑。马廷佑主管锦衣卫,见到叶应武看向自己,当下郑重的点头,站起来:

    “启禀使君,这一次江南锦衣卫受到不小的打击,不过已经紧急抽调精锐前去,镇江府、扬州等处的锦衣卫力量非但没有被削弱,而且还有所增强,并且不再是只依靠一家商贾的产业,渐渐形成一个编织在两淮的大网,两方的一举一动都可以看得清楚。”

    “襄阳呢?”说话的是陆秀夫,现在谁都知道天武军下一步必然是襄阳,所以在座的人关心的不再是两淮,而是襄阳。

    马廷佑没有犹豫,显然这些情况早就已经烂熟于心,笑着说道:“锦衣卫在襄阳以及北面邓州、唐州等处的人手依旧可以自由的来往传递情报消息,显然吕文德和阿术还没有彻底撕破脸,双方依旧在紧张的准备。现在可以很明确,阿术没有再分兵南下黄州或者西进潼川府的意思,大量的粮草器械也正在汇聚。”

    叶应武顿时脸色肃然:“这是要准备开打了,看来不在今年冬天就在来年开春,阿术大军的野战主力是蒙古骑兵,炎热的南方夏天显然不是这些骑兵能够作战的时候,所以想要在攻城之前尽可能的削弱城中守军的力量,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冬春时节趁着天气不炎热抓紧将吕文德主力诱惑出城,一举绞杀。”

    下面陆秀夫和江镐、王进等人都是郑重点头,阿术这么明显的战略企图任谁都是看得出来的,毕竟这也是他现在能够选择的唯一的做法,只不过摆在吕文德面前的难题是,他并不能准确估算到底有多久能够看到援军,所以若是能够一战击退蒙古军,确实是一个上上策。

    也就是说,即使是知道阿术想要绞杀自己的主力步骑,吕文德最好的选择依旧是和他硬碰硬。

    “这一战,胜负难料啊。”王进忍不住感慨一声。

    阿术手中有蒙古铁骑,而吕文德则是背靠襄阳坚城,若是能够将阿术拉扯到城下,那么城上密集的箭矢足够将任何的蒙古骑兵全都从世界上抹去。对于两边人来说,都是兵行险招。

    “咱们不可轻举妄动。”叶应武沉吟片刻,无奈的说道。

 第一百六十八章 军政错综几繁复

    “让阿术先走?”文天祥看向叶应武,有些吃惊。

    叶应武点了点头:“阿术的敌人至始至终都不是我们,而是吕文德,咱们索性就不要管他们两个,让他们去打他们的,咱们就专心的打咱们的,最后所为的,不是支援吕文德和襄阳,而是让阿术南来的大军受到重创,使得蒙古一时半会儿根本没有元气南来,甚至??????”

    “甚至迫使蒙古不得不选择另外南下的道路。”陆秀夫神情一震。

    从北方南下,实际上就只有三条道路,最西面一条是四川,经大散关、阳平关进入汉中,然后顺着汉水直下或者顺着蜀道平定川蜀,掌握大江上游,这是当初忽必烈的兄长蒙哥执意要走的一条道路,结果蒙古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杀入川蜀,一路横扫,最后却不料眼看这就要看见大江,却被王坚凭借着钓鱼城死死挡住。

    蒙哥战死,蒙古军北撤,川蜀道路崎岖,利于防守不利与进攻,而且也没有办法发挥蒙古骑兵强悍的平原冲击能力,所以在蒙哥付出了血的代价之后,忽必烈立马转变方向,改为走中路。

    中路实际上就是直下襄阳、鄂州,拦腰切断大江,这同时也是当初岳飞北伐的路线。在鄂州之战中忽必烈实际上马上就要成功了,最后却不得不会都抢夺汗位,成为蒙古大汗之后,他对此自然更是热衷,只不过南宋趁机整修襄阳防务,经营的铜墙铁壁一般,导致忽必烈不得不先修生养息,不敢轻易对这个带刺的东西下嘴。

    叶应武想要将阿术打败,就是为了逼迫忽必烈不得不再考虑最后一条道路的可行性。

    东线,东线实际上是南上北下的最平坦的道路,从山东河南直接可以冲入两淮,这也是当初南宋北伐和金国南下最常走的一条道路,两淮至今仍然是蒙古和南宋来往对峙的最前沿和最惨烈的地方。

    每一寸土地、每一座城池都已经在不知道是第几次易手。而南宋此时的两员大将李庭芝和夏贵,也都是身在两淮,正是凭借着这两员大将,南宋才能在两淮一直到胶东这一条线上打的有声有色。虽然进攻不足,但是让进攻的蒙古军吃瘪却是肯定的。

    如果中线不通,西线又已经早早地被否定,那么忽必烈就不得不选择双方力量犬牙交错、错综复杂的东线,沿着平坦的两淮南下。这意味着蒙古骑兵将会有足够的空间发挥他们的本领。但也意味着南宋的水师将会一路上毫不留情的打压。

    众人忍不住看向叶应武,这个难题就这么抛给忽必烈,倒还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是现在更重要的是,襄阳,应该怎么打。

    叶应武看向众人,片刻之后方才站起来,在身后的木图上接连敲了两下。叶应武的速度很快,但距离比较近的文天祥还是一眼看了出来,忍不住轻轻惊呼道:“潼川府,郢州!”

    “没错。两路出兵,天武军直接挺进到郢州,郢州城池同样坚固,而且依山傍水,易守难攻,这样的话我们有进攻和退后的余地,而且郢州频临汉水,水师随时可以北上支援。”叶应武缓缓说道,“而潼川府,是整个川蜀仅次于成都府的重镇。泸州若是水路同进,进攻潼川府的话,凭借刘整上一次已经被杀得丢盔弃甲的残兵败将,若是没有阿术的志愿很难坚守。”

    “成都府甚至整个川蜀都会被威胁。”一直沉默的章诚开口说道。“使君端得好算计。”

    叶应武却是苦笑一声:“不管是不是好算计,现在也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了,整个襄阳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某也没有太大的把握啊。更何况刘整这几个人也都算得上当世名将,岂是那么容易好对付的。”

    对视一眼,文天祥等人躬身说道:“还请使君放心。某等必当全力以赴。”

    叶应武摆了摆手:“襄阳还不会这么快就打起来,咱们先放在一边,现在还有重要的事情,就是整个兴州的民政。”

    文天祥冲着谢枋得使了一个眼色,谢枋得当下里也没有犹豫,径直站了起来:“启禀使君,自从黄州和蕲州等江北民众陆续迁移到兴州以来,兴州百姓已经逐渐上涨到将近二十万,再加上各处天武军和从江南西路各个州府抽调而来的壮丁,整个兴州三县之地上的百姓人数实际上已经到达二十七八万,虽然和那些腹地的州府没有办法相比,但是相较于之前,已经好了很多,但是这也意味着我们现在需要更多的荒地来安置这些百姓,并且需要更多的粮食以及一些布匹等来帮助他们度过第一年。”

    叶应武咬了咬牙,情况的复杂程度虽然还没有超出他的想象,但是叶应武也不得不承认之前自己的确有些低估了,毕竟从北面陆陆续续迁移过来的,实际上都是些老弱病残,真正的壮年男子不是战死在一次又一次的边境冲突上,就是不知道被哪边的人拉了壮丁,当然从现在来看十有八九是北面蒙古。

    对于现在的兴州,凭借着三县土地,实际上是很难供养着十万百姓的,即使是江南西路各个州府一直在拼命地向着兴州输送人力物力,真正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由叶应武和兴州文武努力。

    “都说说吧,现在也算是整个天武军和兴州的困难时期了,咱们必须咬着牙挺下去,还需要将襄阳一战顽强地打下来。”叶应武缓缓说道,他并不想发表自己的意见,一来叶应武的意见肯定带着浓浓的未来想法,叶应武并不清楚这到底是不是和现在的实际情况符合,二来叶应武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