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宋-第2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思一转,贾似道一边迈动着步伐,一边压低声音不慌不忙的说道:“叶使君昨天夜里恐怕有贵客上门吧。或许叶使君以为这件事情能够做的无声无息,只是······”
贵客上门?叶应武脚步一顿,心中暗叫一声算你狠,不过脸上却是强作镇定:“倒是让贾相公失望了,前来拜访的正是陈御史,怎么鄙人私下里听说这位陈御史和贾相公还是有几分交情的?”
贾似道微笑着看向叶应武:“叶使君,叶相公,都是明白人,又何必打哑谜。陈与权前去拜访也是老夫的意思,毕竟同朝为官,都是为官家分忧的,使君初来乍到,自当拜访一下,这没有什么不妥。可是陈与权拜访的时候分明是下午,老夫刚才说的可是晚上。”
叶应武登时沉默了,这不过是几个时辰之前的事情,贾似道显然已经了如指掌,是谁说出来的?杨镇?虽然叶应武对于这位杨驸马了解不多,不过也知道杨镇绝对不是那种会背叛赵家倒向贾似道的人,而且颇为稳重,这消息绝对不是从他那里泄露出来。
那么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宫中还有贾似道密探,二是皇城司的人三更半夜不休息上街盯着。不过后者的可能性也不大,叶府到皇城这一段距离不远,靠近城墙有杨镇的人,靠近叶府有六扇门的人,所以虽然赵云舒是孤身前来,但是想要在这两股力量的监视下隐藏踪影,可没有那么容易。
那最大的可能就是宫中了。
叶应武轻轻呼了一口气,看着霍然呈现在眼前的南宋宫室,这规模并不大的宫城当中,又不知道暗含着多少杀机和鬼鬼祟祟的身影?
见到叶应武脸色阴沉,贾似道微微一笑,也没有多说什么。
细细想来,叶应武却感觉这件事情愈发蹊跷,按理说凭借全皇后的能耐,就算是赵云舒这个丫头察觉不到,她也会察觉到自家女儿宫室也有贾似道的眼线,否则也不可能凭借和贾似道没有半点儿关系的身份,在权力倾轧的后宫坐的这么安稳。
这么说来全皇后甚或者信安公主是故意让贾似道知道这件事情的了?
果然不等叶应武向前,贾似道从容的看了他一眼,已经越过一个身位,变成自己在前,叶应武在后的架势。而且在超过叶应武的时候,贾似道还不忘低低说道:“难道叶使君认为皇后娘娘有多大的能耐?”
叶应武悚然一惊,猛地抬头看向贾似道挺直的背影。
贾相公啊,贾相公!
这位皇后娘娘还真是有不小的能耐,竟然能够在一夜之间把你我二人同时卷了进来,而且还如此不动声色!
全皇后分明就是让贾似道知道她正在和叶应武偷偷联系,而对于贾似道来说,叶应武和全皇后之间明显是叶应武更好对付一些,毕竟全皇后还顶着当朝皇后的名字,是母仪天下、朝野认同的皇后,饶是贾似道有手段有能耐,也得掂量掂量收拾全皇后的难度。
而叶应武则不同,就算是现在身为沿江制置大使,统帅十余万儿郎,但是归根结底叶应武是“客场作战”,在贾似道这一亩三分地上,只要能够在朝堂上扳倒叶应武,那对于城外天武军,贾似道也没有什么好怕的。
沙场不行,官场上的阴谋、阳谋可正是贾似道吃饭的家伙!
这分明是全皇后看着叶应武和贾似道还在不断试探对方,认为火候不够,所以就往里面又添了一把柴,这把柴自然就是信安公主。想想赵云舒那个傲娇的性子,意识到自己也不过就是母后手中一枚棋子,也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看着前面越走越快的贾似道,叶应武无奈摇头叹息。
这被一个女人玩弄在手掌心的感觉也不怎么样。原本以为昨天夜里那一场风波能够置身事外,最后却发现无形之中真正置身事外的是全皇后,而叶应武和贾似道则像是两头被突然间踢入了一个牢笼的猛虎。
除了面对面撕咬,换去遍体鳞伤、一线生机,恐怕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而恐怕遍体鳞伤的无论是叶应武还是贾似道,对于全皇后来说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而那些见到两只老虎同时倒下的中间派、******官员,甚至还有那位荣王赵与芮,恐怕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只要能够获得官家的信任,等待他们的就将是从来没有想过的飞黄腾达。
看来自己是需要和这全皇后好好交流交流了。叶应武嘴角边泛起一丝冷笑,脚下步伐不由得加快。
第二回合,表面上贾似道赢了,实际上真正赢得人,不是叶应武也不是贾似道。
“诸大臣入殿参拜。”门口内侍高声喊道。
一声又一声,从汉白玉蟠龙石阶上一直传到石阶下。
贾似道站在台阶下,看着自己已经不知道有多久没有来过的文德殿,长吸了一口气,然后迈动脚步。只不过让贾似道吃惊的是,之前向来都是他迈上了台阶,文武百官才有胆量跟随。
这一次却是不同,另外两道身影同时毫不犹豫的跟了上去。
一边是已经年迈的荣王赵与芮,老人轻轻捋着胡须,拄着拐杖,却看不出来有多少手脚不便的老态。而另外一边则是刚才还不觉落后自己半步的叶应武,大宋沿江制置大使叶使君一点儿都没有在意自己的身份够不够和贾似道并驾齐驱,就这么直直迈了上去。
台阶之下鸦雀无声。
贾似道脸色微变,却始终就没有说话,依旧缓缓的向前走着。而一向只在正旦盛典等场合出现的大宗正赵与芮,好像也咽不下这一口气,紧紧追着贾似道的身影,就算是不争别的也要争一口气。
只不过一道身影却是走得飞快,叶应武三步并作两步已经站在了台阶顶端,脸不红心不跳,手中的笏板也是拿的工工整整。
抬头看着头顶上文德殿的匾额,叶应武忍不住流露出一丝笑容,猛地回转,贾似道和赵与芮不过才走了三分之二,而且因为年迈疲惫,所以越来越慢,而文武官员都没有这个胆量超过他们两个,只能憋屈的在后面跟着。
叶应武却也不再多管,而是径直迈动脚步,走入文德殿当中。
第三个回合,实际上他已经棋高一筹。
年轻力盛,这就是叶应武的本钱!就算是贾似道有再多的能耐,也终究难以在年龄上战胜叶应武,叶应武就算是别的什么都不动,只需要拖时间也能够让贾似道吃不了兜着走。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可不就是这个道理。
“年轻就是好啊。”登上最后一级台阶,赵与芮轻飘飘的说道,然后缓步走入大殿,留下身后贾似道面沉如水。
第二百八十三章 静听瓦釜鸣
PS:这两天与母上大人游玩苏城,今日且一更,望见谅
“年轻就是好啊。”赵与芮说的简单,但是对于贾似道来说却像是在耳畔炸响的惊雷!
这让他突然间意识到,叶应武对于自己已经不再只是威胁了,而且有很大可能取而代之。赵与芮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分明是在提醒自己,如果不抓紧把叶应武除去,对于他贾似道后患无穷。
为什么?
贾似道默然看着大殿内,阴沉沉的大殿当中叶应武一个人的身影显得孤单而又萧索,但是正是这一道孤零零的身影,当遮挡住视线,让人看不见官家龙椅的时候。贾似道有一种感觉,这个年轻人和龙椅已然合为一体。
莫不是赵与芮也察觉到了一旦给这个叶应武时间,他能够制造出来怎样的风潮?这个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却总能够在关键时候凭借他人之力步步高升的荣王殿下,这一次也是想要借助他贾似道的力量战胜叶应武么?
那想的未免有些简单了,老夫可不是你们老赵家的忠犬和走狗!不过这个叶应武,却是一个必须要除去的心头大患。
贾似道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终于还是一步迈进文德殿中,只不过和刚才台阶下的脸带笑容相比,此时已然是心事重重。
自然知道贾相公心事在何处的文武官员,都是保持沉默,这个时候即使是马光祖这样的官场老人,也不会上前找不痛快。甚至那些墙头草官员已经开始用心琢磨今天在这文德殿之前看到的精彩一幕,背后又象征着怎样或是明了或是潜藏的矛盾斗争。
尤其是一向不显山不露水、一副闲散王爷架势的荣王赵与芮,今天确实表现出来了一副和贾似道颇不对付的样子,这分明就是在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打脸,也难怪饶是贾相公,在登上台阶之后也是一段时间回不过气来。
这是不是意味着已经坐拥大统名位三百年的赵家皇室,终于后知后觉意识到了贾似道对他们的威胁?还是说他们原本就已经隐忍了太久,现在终于凭借着天武军入城、叶应武出现和贾似道分庭抗礼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抓紧上前插手,想要渔翁得利?
马光祖微微眯眼,却是一言不发,能够在贾似道的眼皮子底下呆那么久,他早就已经是处变不惊、风轻云淡的性格,能够争取到的就争取一下,难以争取到的连碰都不碰。所以对于眼前出现的这个巨大政治漩涡,已经是官场老人的马光祖分明是置身于事外的意思。
毕竟对于他这个年岁的人来说,就算是不离休也已经差不多了,没有必要在那自己剩下的不多时光来赌这一把,虽然成了或许她马光祖就不再是一个傀儡一般的参知政事,但是如果失败了,这一生拼搏努力的血汗都可能要付之东流了。马光祖就算不考虑毕生的心血,也不得不考虑着那些还在仰仗自己吃饭的儿孙。
见到参知政事马相公就跟没事人儿一般跟着走了进去,其他官员发怔的同时,也不得不赞叹还是马相公看得开啊!不过话说回来,面对现在已经分明两个阵营的叶应武和贾似道,还有隐隐自成一个阵营的荣王赵与芮,这些中间派官员们又很是犯愁了。
对于马光祖,这辈子能够走到参知政事这种两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就已经很成功了,在史书上也算是大宋的丞相,可是他们这些官员可还在下面努力攀爬,可不打算就在这样的职位上虚度了此生!
按理说这三个或明或暗的阵营当中,应该是贾似道的实力最大,毕竟在朝堂之上盘根错节这么多年,亲信遍地走。可是那叶应武也不是什么好对付的角色,不说他身为叶梦鼎的二衙内,自然而然的得到江万里一党甚至天下士林的拥戴,只是叶应武凭借着一己之力在赣北襄阳打下了一片天地,上一次还在江南弄得贾似道颇没面子,就知道这个年轻人就算是实力弱一些,却也有着不俗的手腕和能耐,完全足够和贾似道一较高下。
更何况临安城外可是有五千货真价实血战而归的天武军士卒,当朝大臣可都没有一个是傻瓜,除非把叶应武稳稳拿住,否则谁都不敢保证叶应武提兵进临安“清君侧”,会是怎样的后果,那些花拳绣腿的禁军士卒拿来蒙骗蒙骗百姓和官家还差不多,想要蒙骗他们可没有这么简单,大家谁不是心里看的一清二楚。
乱世有兵就是草头王,这叶应武也惹不起!
再加上今天分明是想要插一腿的荣王赵与芮,这赵与芮可也不是平常人啊,且不说这位大宗正亲王是当今圣上的亲生爹爹,单是被赵家皇室掌控的那些力量一旦发动起来,也是可以起到猝不及防作用的。尤其是在这赵家还没有丧尽民心的时候,谁能够得到皇室的支持,谁才能够占据道德制高点。
而且如果贾似道和叶应武斗一个你死我活,赵与芮趁虚而入的话,已经沉沦了太久的赵氏中兴,也不是没有可能。满朝文武,谁不愿意去做一个中兴之臣?想当初秦桧、虞允文,无论生前身后评价如何,也都是真真正正位极人臣的存在!
看着已经走入大殿的三前一后四道身影,所有官员都是忍不住心头一震,这是在逼着自己站队啊。倒是和马光祖差不多的陈宗礼一边捋着胡子,一边随意地看了一眼这些官员,信步走了进去。
贾似道已经昂首站在了文官之首,而叶应武则是走到了武官第二的位置,只不过枢密院副使吴革可没有这个胆量让叶使君站在自己下首,急忙微微侧身,挪到了叶应武另外一侧,叶应武一笑,看了不看对面贾似道显然有些诧异的表情,毫不犹豫的向前迈了一步,和贾似道面对面。
叶应武这分明是在告诉贾似道,看到没有,某这个位置是人家诚心诚意让给某的,不想某些人凭借着自己的权势走到这朝堂之上就占据文官之首的位置,也不看看别人眼里是什么样的目光。
不过贾似道却是整好以暇,对于这样小小的挑衅,他除了惊讶一下还不至于大惊失色,毕竟现在还不是找回场子的时候。而荣王赵与芮显然也没有打算继续刺激这两个从一见面就针锋相对、互相不对付的家伙,而是径直走到了龙椅之下,拐杖敲打着地板砖,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天下,还是赵家大宋的天下!赵与芮站在属于自己的大宗正位置上,微微眯眼,看也不看阶下明争暗斗的官员。而自有内侍快步为他搬来椅子,往大处说,这位是大宗正,是大宋皇室的一把手,就连皇帝陛下也得听从他的管教;往小处说,这可是官家的亲爹,实打实的“太上皇”。
无论是凭借那个,赵与芮都有资格坐在龙椅的下方。
“陛下到!”站在屏风一侧的内侍高声喊道。
原本还在看着前面几道身影窃窃私语的百官,顿时宁静下来,同时把目光看向自己手里的笏板,一副思考有什么大事要向皇帝陛下禀报的虔诚样子。倒是叶应武还是第一次拿着笏板穿着如此庄重上朝,所以有些好奇的东张西望。
前面传来脚步声,官家赵禥已经缓步走到龙椅侧,见到自家爹爹的身影,也是微微一怔,竟然有些胆怯的先行缩了缩“龙体”,这才轻手轻脚的坐到龙椅上。
紧接着文官之首的贾似道和武官之首的叶应武同时带着文武百官手持笏板向着赵禥一躬身:“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