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倾宋 >

第411部分

倾宋-第411部分

小说: 倾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京兆府本来就是汉唐故都,城池庞大,神策军骑兵派出去,还有一个厢在潼关和蒲坂等要冲守卫后路,所以散在各处实际上兵力已经捉襟见肘,王进也没有办法出城进攻,只能闭门死守,眼睁睁看着蒙古人在城池外围修筑营寨制造器械。

    只是蒙古人一直没有动作,凡倒是让王进在加固城防之余,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或许蒙古鞑子还在等着南面的消息,或者幻想着能够围点打援。然而直到现在,王进才明白,蒙古鞑子并没有在真金太子去世的仇恨当中失去理智,他们依然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属于他们的京兆大战。

    就像是草原上的狼群面对一只爪牙毕露的猛虎,并没有因为头狼的战死而不知所措,反而不断的发起一浪又一浪的进攻。一只狼虽然远远比不上猛虎,但是当狼群的数量足够多的时候,再厉害的猛虎也会因为没有办法对付从四面八方压迫上来的敌人而精疲力竭,不断地被撕扯掉皮肉。

    眼前被包围的京兆府和神策军,就是那只猛虎。

    而这些草原上的狼第一口想要吃下的,就是京兆府的明军骑兵。

    王进能够揣摩到蒙古鞑子的意图,骑兵无疑是神策军中唯一能够从蒙古的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突围的军队,而且一旦他们携带大量的火器,甚至有可能反咬蒙古一口,所以蒙古的目标对准了神策军骑兵,合情合理。

    更主要的是,蒙古先对付骑兵,说明他们对于整个京兆府和京兆府当中的神策军,势在必得,甚至没有打算留活口。

    屠城这事,同样是世界上蒙古人认第二,没有人敢认第一。

    牙关咬得咯吱咯吱作响,王进攥紧拳头,因为他知道自己现在实际上已经顾不得骑兵了,蒙古既然开始攻城,必然会展开猛烈的攻势,从而使得明军根本没有功夫再顾及城外守军。

    走,去北门!王进沉声喝道,顺着城墙向北面跑去。

    而咚咚的鼓声已经将沉寂中的京兆府唤醒,大队的明军士卒冲出了营房,床子弩飞雷炮依次搬上城头,而投石机也开始调试。

    小心!一名都头大吼一声。

    几道明亮的抛物线出现在空中,外面裹着火焰的石弹重重敲击在城墙上,正在快步上城的士卒被这突如其来的石弹横扫,一时间死伤惨重。王进顿时轻轻吸了一口气,没有想到蒙古的回回炮已经进行了这样的改进,被这样的石弹砸中,要比普通石弹威力大多了。

    浓烟滚滚,在城头燃烧,还没有跑到北面城墙,就能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热浪,甚至就连城上多年来一直没有人清理的荒草,这一刻也都被火星点燃,很快燃烧成灰烬。

    把飞雷炮抬上来,占据敌台和马面!王进沉声喝道。

    城下黑压压的蒙古大军已经开始集结,而第二批石弹呼啸破空而来。

    下意识回头看了一眼灞桥方向,王进心中暗暗祈祷。

    汉霄,蒙古鞑子攻城,来势凶猛,某恐怕没有办法救你了,你死了,某王进死了,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守住脚下这座城。

    这座城,不但是汉唐的故都,是曾经逝去荣光的象征,更是神策军在这黑色浪潮之中唯一的依凭。只有据城待援,才能够搏得一线生机。看着那黑压压扑上来的蒙古军,王进第一次失去了和他们在野外决一胜负的信心。

    不过好在京兆府虽然年久失修甚至城头上都长满了荒草,但是毕竟也是当年前宋对战西夏时候在后方屯兵的重地,也是关中的中心所在,所以城池也曾经有过修缮,尤其是增加了很多浓郁的宋朝风格。

    众所周知,南北宋在和异族的大战中,多数都是采取守势,只有熙河开边少数的几次主动对外扩张,所以论进攻城池,宋军或许在历朝历代军队中都得垫底,但是说到守城,那绝对是占据巅峰的。

    神臂弩三弓床弩甚至火器等等大中型守城器械,都是在宋军一次一次依托城垣浴血奋战中发明出来的。相对的,除了先进锋利的器械,南北宋对于城池的修筑也是独具一格。

    因为宋室的富裕,所以大多数城墙上面都是不惜人力物力构造大量的敌台和马面。

    敌台者,城墙上某一段高于其余城墙的台子,从而使得城墙一段沦陷之后,守军可以退到敌台上居高临下还击甚至打退敌人,同时也是将领站在高处指挥的不二选择。

    马面者,城墙向外凸出的部分,宋军喜欢在马面上布置三弓床弩,然后在两侧布置弓弩手,一来可以变相的增加床子弩射程,二来也可以通过两侧弓弩手射击帖在城墙下意图攀登的攻城敌军,是城墙的防御更有韧性,也能够顾及到更多的死角。

    作为曾经北宋在关中的第一重镇,京兆府的城墙上自然不缺的就是起伏的敌台和大量前凸的马面。虽然遍生荒草,但是不代表它们不堪一击。

 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将胆气豪

    听到京兆府北面的呼喊声,唐震就明白发生了什么

    蒙古鞑子的意图他已经揣摩清楚了,自己等于是带着这五千骑兵走上了绝路,到时候一旦蒙古大军将京兆府合围,这些骑兵从灞桥撤退回去,也没有办法入城,王进绝对不是那种意气用事到不顾整个城的死活,专门来救骑兵的人。

    现在能够靠得住的只有自己,还有身边这三千多骑兵了。

    两路骑兵已经在灞原上汇合,实际上持续了也就只有小半个时辰的交手,使得明军这损了一千多人,而蒙古那边的损失显然也不在少数,尤其是充当诱饵的那两个千人队,现在看上去足足缩水了一半。

    蒙古人的骑兵在灞原下迅速的汇聚,他们根本没有把临潼城放在眼里,这样一个只有数百名守军的小城,等到解决了灞原上的明军骑兵主力,倒是可以当做一个不错的饭后甜品。

    只不过蒙古人没有想到,明军骑兵这一次并没有利用灞原的地势冲下来和他们决战,反而层层布防,守卫在灞桥的两侧,只要蒙古骑兵向着灞原上冲击,明军就毫不犹豫的用箭矢和火器招呼,使得并不想用死伤人数比对方还多的代价换来胜利的蒙古骑兵,一时间也不敢轻易上前。

    双方就这样对峙着,相互****伤口。

    虞侯,咱们真的不撤退过去?一名都头站在唐震身边,手中端着弓弩,目光之中带着浓烈的杀意。

    唐震沉声说道:京兆府那边已经打起来了,蒙古鞑子的主力很快就会包围上来,咱们现在根本没有撤退过去的时间,更主要的是,用三千多骑兵牵制住蒙古鞑子的主力骑兵,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都头微微一怔,旋即点了点头。

    而唐震看着灞原下来回徘徊的蒙古骑兵,喃喃说道:现在就是相互拼耐心,蒙古鞑子知道咱们居高临下,害怕伤亡过重,所以不敢轻易进攻,现在是死是活,决定权已经不在你我的手中了。

    后面京兆府那边传来飞雷炮隆隆的炮声,说明蒙古鞑子已经开始攻城了,而且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大量的步卒出现在距离灞桥不远处,一面面黑色象征着蒙古的旗帜招展,只不过这支军队并没有丝毫想要佯攻城池的意思,反而大多数人都是面对灞桥列阵。

    显然他们的任务更多的是防止明军骑兵杀过来。

    灞水南岸的蒙古鞑子动了!一名都头突然间惊叫道。

    一排一排的蒙古步卒在鼓号声中开始向前移动,只留下两个千人队盯紧城门,使得城中的守军不敢轻举妄动。

    唐震心头被揪了一下,显然蒙古鞑子已经不打算将自己这支骑兵留下来了,毕竟对于他们来说,抽调大量的骑兵和步卒监视这么一支明军骑兵并不是什么划算的买卖。

    与此同时,灞原下的蒙古骑兵也开始缓缓调动,三个千人队分成三个方向准备进攻,而另外三个千人队也收拢队伍,只要前面支撑不住,他们随时可以顶上去,从而对明军形成持续不断的压迫性进攻。

    不能再等了!唐震低声说道。

    原来三千骑兵在这灞原上还很是安全,但是如果现在步卒也杀过来,前后夹击,唐震手中的三千骑兵就会疲于奔命,毕竟三千骑兵战力再强,也不可能抵挡与三四倍以上的敌人血战。

    尤其是蒙古想要将这支明军彻底吞并的前提下。

    传令下去,分开两队,从蒙古三个进攻队列之间突进,直指摆脱敌人未止,向东,向渭南方向!唐震沉声下令,霍然抽出马刀。

    伤痕累累的唐字将旗在他的头顶上猎猎飞舞,所有的士卒在这一刻微微躬身,目光之中绽放出浓烈的杀意。一匹匹战马低低嘶鸣,这一会儿的喘息已经让这些遴选出来的精良战马恢复了不少体力,只要主人鞭策,它们依旧可以昂首破风。

    杀!唐震牙关之中猛地爆发出一个字。

    寒风呼啸,刺骨的杀意平地而起!

    原本一直处于静止的明军骑兵,同时催动战马,马槊和战刀在这一刻闪动着粼粼雪光。

    正准备发动攻击的蒙古骑兵没有想到明军会突然杀下来,队形顿时有些混乱。后面的三支千人队急忙上前阻拦,只不过队形稀稀落落的,而且大多数的人都是惶急之下冲出来,甚至来不及张弓搭箭。

    明军的箭矢就已经扑面而来。

    不得不说唐震确实挑选了一个好机会,蒙古人为了减少火器和箭矢的杀伤,并没有拉开太长的队列,所以三支队列当中留下了很大的空隙,明军选择突击方向正是这两个空隙,只要能够在蒙古骑兵阻拦之前撕开一道口子,那么之后就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明军是从灞原上冲下来的,占据速度优势,而蒙古骑兵又需要调转马头,所以等到蒙古转过身来的时候,已经追不上明军骑兵了。

    唐震手中佩刀猛地砸在一名蒙古骑兵肩头,鲜血迸溅,那骑兵吃痛之下已经向一侧躲开,而唐震径直从两名骑兵之间冲过去,身后的亲卫手起刀落将那两名骑兵砍落马下。

    后面大队的明军骑兵不断向前突击,卷动泥泞和雪尘,将这个小小的缺口一倍一倍的扩大。

    蒙古骑兵也反应过来,不得不说统率这支骑兵的蒙古将领还是有几分本事的,蒙古骑兵并没有直接调转马头追赶已经杀出去的明军,而是纵马在前面兜了一个圈子,从而可以使马速不减,同时依凭他们这几天休息埋伏,所以明显要好过明军的战马体力,意图从两侧包抄过去。

    如果追赶上的话,就可以将这支令人头疼的明军骑兵彻底消灭在临潼城下,震慑临潼守军,甚至达到使城池不战而降的结局;如果追赶不上的话,也可以堵住明军骑兵向两翼撤退的可能,逼迫其在调头和蒙古拼命以及直接退入城中之间选择。

    蒙古人更巴不得他们直接退入城中,在重兵追击下入城,绝对是险而又险的举动,需要入城部队和守军极高的配合,否则很容易就露出破绽,然后被呼啸而来的敌人趁着这个机会分割包围甚至趁机杀入城中。

    看着从两侧重新包围上来的蒙古骑兵,唐震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蒙古鞑子的意思他一眼就看出来了,但是这却是一个无解的答案。胯下的战马喘着沉重粗气,刚才短暂的休息根本没有使它们完全恢复体力,继续向前的话唐震估计冲不到临潼城下,就会被两侧的蒙古骑兵兜上来包围。

    死死咬着牙,唐震感受得到周围都头和虞侯们投过来的目光,显然他们也看清楚了现在的局势,迫切的希望唐震能够带着他们杀出去。而唐震却是清楚,自己不过是带着这么多弟兄从一个绝路走向了另外一个绝路。

    前面的临潼城不能进,临潼城小,本来存储的粮草和火器就不足,如果再平白多了三千人,实际上根本支撑不了一两天。更主要的是城中的几百守军打开城门,后面的蒙古骑兵肯定会一窝蜂的涌上去。

    这些蒙古人就像草原上杀红了眼睛的狼,什么都有可能做得出来。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分散突围,能跑出去一个是一个,至少留下种子以后重建这支部队。蒙古鞑子虽然人多,但是为了能够保证消灭几支人数比较多的明军骑兵,必然会放过那些人数较少的游兵散勇。

    唐震紧紧咬着牙关,自己已经别无选择。而就当他刚准备下达命令,远处却是传来战马的嘶鸣声。马蹄踏动大地的颤抖比之前要剧烈很多,显然有一支骑兵正在飞快的接近。

    难不成还有蒙古鞑子的骑兵?

    周围的将领们脸色大变,如果还有蒙古骑兵在外围游荡的话,那就算是分散突围,杀开第一层包围,迎接他们的还有第二层。在外围的蒙古骑兵,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漏网之鱼的。

    只不过唐震很快发现在两侧越来越近的蒙古骑兵竟然缓缓慢了下来。

    一名都头声音颤抖的说道:都虞候,你快看!

    目光投向马蹄声动的方向,唐震相信这一幕自己一生都不会遗忘。

    赤色的旗帜跃出白色的原野,黑压压的骑兵铺天盖地而来,就像是锋利的铁矛,刺穿猝不及防的蒙古骑兵队列,密集如雨的火铳声宣告这支骑兵的有备而来。

    更主要的是,当先的赤色旗帜迎风招展,上面的叶字即使是隔着这么远也能够看的一清二楚。

    普天之下,能够批量装备火铳这等先进单兵火器,并且以王室之姓作为将旗的,也就只有一个人了。无数的明军骑兵停下步伐,怔怔地看着这支距离自己越来越近的袍泽将士。

    他们都已经回过神来,明白来的是谁。

    而周围在重击之下如同浪花般破碎的蒙古骑兵,也在无形之中告诉明军将士们,他们已经死里逃生。

    弟兄们,明王殿下亲自率军前来,是我辈之荣膺,随某冲!唐震的声音有些喑哑和哽咽,这种柳暗花明的感觉自然是难以言表,但是在大敌当前,他还没有丧失理智。

    现在虽然蒙古骑兵已经被打乱了阵脚,但是毕竟他们人数不少,而援兵又是长途跋涉前来,必然人马疲惫,所以最多也就是凭借这甫一照面的突然袭击,可以打蒙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