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宋-第6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提着自己还带鲜血的马槊沿着台阶向上走去,而明军将士不断地从他身边越过,冲入敌阵当中。
这不过百人的蒙古士卒很快就被有如潮水涌上来的明军吞没,只剩下那名看上去还有些骁勇的百夫长在苦苦坚持。江镐看了也不看这个百夫长,径直在他的身边走过。百夫长看着近在咫尺却又转瞬越过自己的这名明军大将,忍不住大吼一声便要纵身而上。
不过迎接他的不是江镐手中的马槊,而是另外两名明军都头,一人一脚踹在他的膝盖上,让百夫长吃痛跪倒在地,而另一人则是干脆利落的手起刀落,已经取了他的项上首级。
鲜血溅在两名都头身上,也溅在不远处江镐身上。江镐皱了皱眉,没有多说什么,踹开半掩的大殿殿门,大步迈入昏暗的大殿之中。这唯一一座还没有被大火吞噬的宫殿上,一道瘦削的身影孤单单的站在王座下。
“将军!”几名士卒同时握紧佩刀,警惕的环顾左右。
江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摆了摆手让他们退下,大步走过去,还没有靠近那人,手中的马槊便往旁边的柱子上狠狠一插,上下打量一番那人,淡淡说道:“不知道是蒙古哪位相公当面?”
伸手整了整衣襟,安童伸手抚胸行礼:“蒙古左丞相安童。”
“大明天武军将军江镐。”江镐饶有兴致的一拱手。
“老江,你别冲动!”就在这时,尹玉三步并作两步冲入大殿之中,看着互相行礼的两个人,当即吓了一跳,讪讪的看向旁边的江镐。
江镐一时间哭笑不得,自己在老搭档心里面留下的杀戮形象估计这辈子是抹不去了。而尹玉也平静下来,毕竟相比于江镐,他的心态更要稳重几分,刚才如果不是因为担心江镐将俘虏杀的干净,他绝对不会如此失态。
安童并没有笑,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又如何笑的出声。他默默的环顾四周,不久之前这里站满了蒙古的文武精英们,阿术、刘秉忠、伯颜、史天泽、真金太子、张柔、张弘范、阿塔海等等,可以说这是蒙古自成吉思汗之后最为辉煌的一代,而坐在上面汗位上的更是被看做“天之骄子”的忽必烈大汗。
可是这一切都随风烟消云散,曾几何时,现在只有安童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这里,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明军。这些象征着蒙古辉煌的文武英才,都已经随风飘散,再也难以寻觅到他们的踪影。
“只剩下某自己了啊”安童转过身,重新看向江镐,摇了摇头,“某心中所想,恐怕两位将军也能明白,这一次要多谢江将军成全了。久仰江将军大名,今日得见,果然是麒麟人物,某这一战,输的不怨。”
话音未落,安童已经抽出佩刀,干脆利落的在脖子上一横,一股血箭喷洒出来,斑斑点点,溅满江镐和尹玉面前的地面。尹玉刚想要上前,却被江镐伸手阻止了。轻轻叹了一口气,尹玉也明白过来:“难怪你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冲上去,因为你早就猜测到了他会选择这样的道路?”
“此人虽然难以力挽狂澜,但终究也算是一条值得尊敬的好汉了。”江镐摇了摇头,“忽必烈选出他来坐镇和林,倒是有几分眼光。让人妥善掩埋安置了吧。”
尹玉点了点头下去吩咐。而江镐径直迈步绕过安童的尸体,他的脚步在王座的台阶下停住,刚才安童就是站在这个位置。抬头看向那座传闻是从女真人的中都搬出来的王座,也看着那王座上散发出来的金灿灿光芒,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怎么了?”尹玉重新折回,看着怔在那里怔怔发呆的江镐,不由得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江镐轻笑一声,一努嘴说道:“某在想象忽必烈这个老儿当年坐在王位上是怎样的颐气指使,只是可怜一切都化为一黄土了。”
“什么时候你都这么动辄就思绪万千了?”尹玉忍不住打趣道,要知道在这之前,江镐最喜欢做的都是打打杀杀,就算是勉为其难动动脑子也是为了更好的打打杀杀,像这种忧思过往的情况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江镐转过身,一抹阳光洒入大殿之中,照亮半边大殿,也照亮了安童躺在地上的尸体,鲜血、尸体构成的末日景象,让江镐这种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人,也不由得眯了眯眼,良久之后,方才喃喃说道:
“当初他们嘲笑我们是天倾之下、不自量力,是负隅顽抗,而今日,我们站在这大殿上,正好告诉他们,什么是从未被征服。”
尹玉同样陷入沉默之中,随着江镐的目光看着那一抹阳光将弥漫着血腥味道的大殿照亮,不过转瞬又消散,太阳愈发偏西,黑夜即将来临。但是尹玉知道,今天的和林必然是一个不夜城。
这百年来,前赴后继倒下的将士们,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胜利,换来了这来之不易的光芒。他们在天倾之下苦苦支撑,他们在赤色旗帜下无所畏惧的向敌人冲锋,他们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策马奔驰这一道道身影汇聚成永恒不熄的生命中之河,涌动着向前,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就算是付出再多血肉代价,他们也不曾退缩,他们的子孙也未曾退缩。
正如江镐所言,这个民族,这个曾经一次又一次只能拥有半壁山河的民族,千百年来经历了太多的血火磨难,却从未被征服。
“启禀两位将军,蒙古鞑子正在从东门突围!”一名都头大步走过来说道,“从北门冲进来的陈将军已经带着一队人马追上去了。”
江镐怔了一下,下意识的回头看向不远处安童的尸体,摇了摇头说道:“这家伙或许还想拖住我们,可是他把一切都想得太简单了,如是没有提前布置,某又如何有耐心站在这里和他闲扯两句?”
尹玉轻笑一声,摇了摇头,你总共说了一句,也好意思说“闲扯两句”,也不嫌臊得慌。不过他这一次倒是没有揭穿江镐。毕竟对于江镐来说,能停下来扯一句就已经算不错的了。
而江镐并没有注意到自家的搭档脸上满满都是吐槽的神色,径直向着殿外走去:“老尹,虽然陈他们几个早就将蒙古鞑子最后这几条大鱼看成囊中之物,那咱们也不能让这几个家伙吃肉又喝汤,说不定还有些漏网之鱼,不管是多大的热闹,某江镐一定得帮帮场子!”
尹玉哈哈一笑,快步跟上江镐。
灭国大功,一辈子估计也就只有这一次,与其站在这里对这一具尸体长吁短叹,倒不如拼尽一切再去博取更多的功名。
战马嘶鸣之声不绝于耳,不断有蒙古士卒中箭倒下,整个东门内外已经被滚滚烟尘所笼罩。城外的阿塔海带着军队想要冲进来,而城内突围的蒙古军队也想杀出一道口子,可是落在明军手中的东门就像是镶嵌在万军丛中的一颗钉子,无论他们如何拼搏厮杀,都难以撼动。
一面满是箭孔的赤色旗帜骄傲的在城头上飞扬,而明军骑兵沿着城墙呼啸而来,同时刺入蒙古军队当中,无论百夫长和千夫长们如何嘶声怒吼呐喊,麾下的士卒都没有了抵抗的斗志。
这些护卫在王城的士卒一般都是王公贵族家的子弟,虽然蒙古人从小就要掌握的骑射等技能还是会的,但是大多数都已经变成和南宋禁军一样的花架子,和能够拉出去充当绝对主力的怯薛军有着很大的区别。怯薛军虽然也多是勋贵子弟组成,但是毕竟钢铁般的纪律和训练手段足够让他们保持不亚于前辈的战力。
如果说打顺风仗,这些家伙或许还算是可以,但是如此亡国之危机面前,大多数人已经没有斗志了。谁都知道继续向前只有死路一条,明军不断甩出的火器以及呼啸而来的箭矢,让很多实际上从小都没有怎么走出和林城的士卒肝胆俱裂。
“娘亲,娘亲。”年幼的阔阔出被察必皇后伸手搂住,死死抓着娘亲的衣服,厮杀和怒吼在年幼的蒙古可汗耳畔回响,更是让他下意识的往察必皇后怀里缩了缩。
“还好来的及时!”马蹄声愈发密集,一队明军骑兵从斜地里冲出,沿着明军和蒙古军队纠缠而打开的缺口直奔向车驾,周围护卫的蒙古士卒虽然都是精锐的怯薛军,可惜他们的数量实在是太少了,而迎面而来的江镐显然也没有打算给他们展现自己的机会。
火铳的沉闷响声接连不断,一名一名蒙古士卒惨叫着倒下,亲自驾车的阿里海牙看着迎面而来的明军骑兵,一把抽出佩刀,只不过他刚刚向前冲出两步,手中挥舞的马刀就被一把马槊拦住,尹玉哈哈一笑,手中马槊猛地向上一抬,那马刀直接被磕飞出去。
阿里海牙低呼一声,尹玉已经随手丢了马槊,手中持刀在手,策马向前一步,刺入他的胸膛。
这位蒙古怯薛军大将的尸体倒在车驾上,鲜血顺着车辕流入帘幕之内,而江镐眉毛一挑,并没有着急下手。等到陈带着一队骑兵飞快赶到,他才对着陈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陈苦笑一声,没有想到最后还是被这个家伙占了便宜,还得卖给他人情。不过此时陈也没有过多犹豫,两支马槊同时伸出,挑起车帘。
马车中察必皇后带着年幼的阔阔出汗低头伏倒,只是将印绶高高举起。
《倾宋》第九卷汉唐业 第六百七十八章 驭劲风长驱直跃
和林城万里之外,波斯湾,巴士拉。
巴士拉是波斯湾最古老的港口之一,在六百年前就已经有港口建设的记载,而现在更是伊尔汗国水师驻扎之地以及伊尔汗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
从海上而来的商船开入巴士拉港口,然后将各式各样的货物转运到报达今巴格达、大不里士等伊尔汗国的重镇,是伊尔汗国对外贸易的重要一环,也是伊尔汗国掌控下的最大港口,其于伊尔汗国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相当于泉州之于大明的地位。
而且巴士拉还是通向伊尔汗国冬季都城报达的南侧门户。伊尔汗国的军队主要集中在北侧和东西两侧,向北是为了防御一向和伊尔汗国不合并且时常爆发冲突的钦察汗国,而向东和向西自然不必说,一边是为了向外拓张,一边则是为了抵挡德里苏丹国和大明。
所以伊尔汗国最薄弱的地方,也恰恰是在这南侧,而巴士拉就是南侧防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这一天的巴士拉一如往常,万里晴空,从海上吹来的风中甚至都带着炎热的气息,虽然已经快到冬天,但是对于地处沙漠边缘的巴士拉来说,似乎并没有寒冷这种概念。
一艘艘商船来来往往,闷热的天气无法阻挡商人们交易和赶往下一站的。
“快看,那是什么?”一名码头上的扛包工惊讶的指着海天之间出现的庞大身影,“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船?”
码头上的人们有意无意的向着天边看去,当同样看到那一个庞大有如山岳一般缓缓向着这边移动的身影时候,码头上顿时安静下来。如此庞大的船,他们还从来没有见过。
有一名水手张了张嘴说道:“你们还记不记得,那些华夏来的人曾经说过,他们那里还有比咱们巴士拉的这些船大很多很多倍的船,会不会就是这些可是用这么大的船来运货,到底得能运多少?”
一面赤色的旗帜随着这一艘又一艘出现的大船而映入所有人的眼帘,赤旗上的金龙在天光之下张牙舞爪,有若腾云。
“还还真是华夏来的船,和他们那些商船上的旗帜差不多,只不过”一名商贾眯了眯眼睛,“只不过这旗帜似乎要更大一些啊,而且外面还镶嵌金边,这是这是战旗!”
“不好,华夏人和伊尔汗国开战,这些船十有是奔着巴士拉来的!”不知道是谁最先清醒过来,大吼一声,旋即整个码头上已经乱作一团。不断有人惊呼着向船上或者向城镇深处跑去。
而在一道道复杂目光的注视下,那一艘又一艘都快数不清了的巨大海船缓缓调转船头,在港口外排成整齐的弧线,正对着前方的港口。这伊尔汗国最大的港口在这整齐而连绵的船队阵列面前,显得是那么脆弱和渺小。至于那些在港口中的船只,更像是匍匐在大象脚下的阿猫阿狗。
一艘艘伊尔汗国水师的战船仓皇开出,毕竟是在战时,他们多少还是有些准备的。只不过这些甚至来不及集结布阵的战船,在这一艘艘宝船面前看上去脆弱的不堪一击。
咚咚鼓声在海风之中回响,而一艘艘宝船同时下碇,一扇扇炮窗打开,火炮缓缓推出,这些曾经将伊尔汗国水师主力送入海底的火炮,再一次找到了释放怒火的地方。
“这天气还真是闷热的可以。”一名明军将领伸手扯着领子扇风,他刚刚从炮舱跑上来,满头大汗。
而张贵瞥了他一眼,那将领打了一个哆嗦,急忙上前一步:“启禀将军,已经准备好了。”
点了点头,张贵抬头看了一眼尚且在东面的太阳,时候还早,留给海军的时间足够,那么接下来就把这巴士拉港口夷为平地吧。
一面信号旗紧跟在张贵的将旗后面升起,而咚咚的鼓声愈发的急促,一艘艘宝船上都是将领和士卒来往的呼喊声和奔跑声。
张贵伸手整了整衣领,实际上衣领已经被汗水湿透,但是对于现在的张贵来说,这更像是一个仪式,一个象征胜利的仪式:“开火!”
“开火!”身后的几名将领同时转身大声吼道。
旗舰上的牛皮大鼓之声骤然停止。
整个海天之间,突兀的安宁下来。
片刻之后,火炮沉闷的吼声和划破天空的锐啸声将一切都撕裂。整个天空都被炮弹的黑影所覆盖,而海洋和大地不断的颤抖,爆炸声和水柱呼啸升腾的声音接连起伏。
那几艘反应很快的伊尔汗国战船很快就消失了踪影,海面上被炮弹掀起的惊涛骇浪足够将这些战船直接卷入深渊。而火炮拉出的弹幕并没有在海面上停留太久,在狠狠的蹂躏了港口内外悬挂伊尔汗国旗帜的船只之后,旋即向码头上以及内陆延伸,大火冲天而起。
“飞剪快船突进,炮击码头上残余敌人,迅速扫清码头!”张贵站在船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