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有奴皇帝-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臣都有耳闻,要是查明是谁害得潘玉儿不能为他诞下皇嗣,就要灭门,诛九族,什么狠话都有。不管他如何过分地宠溺贵妃,做得对与不对吧,都已经成为过去,不能继续左右大齐,也就不必再追究,谁造的反,谁是罪魁祸首,谁要夺取大齐江山,谁害死的皇帝萧宝卷,才最重要。大家不得不承认,褚令璩就是最大的罪人。
至于萧衍和萧宝融的责任,当然不是没有,他们自己不提,皇宫都在他们的控制当中,谁还敢太较真。“既然衍王爷远在南康,是被褚皇后利用;融王爷以前根本不关心朝政,从来没有野心,一直随大溜,主要是和衍王爷的意见保持一致,倒也都有情可原,作为皇室宗亲,皇上最亲近的兄弟,实在不适宜格外加罪。”有大臣这样提议。萧衍安排下的宫人和老百姓紧随这个大臣的话,高声呼喊出他们的意见,有些震耳欲聋的味道,“衍王爷和融王爷无罪。衍王爷和融王爷有情可原,只是褚被皇后利用。”
第494章:朝议造反罪。
更新时间2015…2…12 10:36:27 字数:2157
也不是没有人不敢于直谏,他们有完全不同的观点,“如果说被人利用就有情可原,那么,褚皇后为求自保,才出此下策,谋逆造反,是不是也有情可原呢?如果衍王爷和融王爷不举兵,褚皇后再想起事,也是妄然,只能是想想,不可能付诸于行动,那么,皇上根本就不会有性命之攸,还活得好好的,大齐的江山也就依然稳固。要说最根本的罪根,最主要的责任恐怕还在衍王爷和融王爷身上。”
出现这种观点,就有人附和,而且挖掘得更深入,罪加得更重,必竟大家都不是傻子,有些人的眼睛是雪亮的,心思也如明镜一般,还耿直敢言,“造反真的是褚皇后主谋吗?可是,为什么皇上死了,主谋反而被关进冷宫,没有行动自由,衍王爷和融王爷却高高在上,在这大殿上,站在离皇位最近的地方,难道不令人怀疑、不能说明些问题?大家一看就可以明白,还用得着多说吗?。”
还有人提出,“皇太子萧诵,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他只有几岁,唯有他再怎么样都不可能直接参与谋反,就算他的母后褚皇后有罪,也是为了他,他本人并无任何过错,不应该让他连坐,必竟他还是个不可能有自己主张的几岁的孩子,大齐的皇位,理应就是他的。皇上既然立下萧诵为皇太子,想必皇上也是这个意思。”
这些话,一一被萧衍和他的人驳回,“萧诵的确是名义上的皇太子,可是,皇上在生前早就有重新废立皇太子的意思,皇上对诵皇太子根本没有好感,只因为他暂时是唯一的子嗣,才不得不勉强立储。如果皇上还没有驾崩,废除他的皇太子位,是早晚的事,恐怕现在就已经被废掉,皇子萧诵根本没有当上皇帝的可能性。
褚皇后就因为怕萧诵的皇太子位不能长久,为保住他的地位,也就是保住她自己的地位,才谋害皇上的其他子嗣,打掉贵妃娘娘肚子里的孩子,结果,造成贵妃娘娘终生不能再为皇上生孩子,皇上不可能原谅褚皇后,才大发雷霆,扬言要治元凶重罪,褚皇后这才要置死地而生、孤注一掷造的反。作为褚皇后造反起因的诵皇太子,母后造反,皇太子岂能无罪?他怎么能撇得开他的罪责,再被荣立为皇帝呢?。
还有,如果诵皇太子继承皇位,那么,褚皇后作为他的母后,理所应当就是皇太后,难道造反的罪魁祸首还可以当皇太后,这不是鼓励大家造反无罪、造反有理吗?!以后,我们大齐还不刮成一锅粥。褚皇后造反,就是自恃有诵皇太子,可以不再需要皇上,如果没有萧诵这个皇太子,她根本不可能造反,诵皇太子当然没有杀皇上,皇上却的确是因为他最终才走上绝路的,诵皇太子其实就是罪无可恕,岂能不但无罪,还再当什么皇帝,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至于到底谁才是造反的主谋,萧衍自己也有很多话要说,当然要趁这个机会大肆表白无辜,认罪,反而也就是胶罪,“我以前之所以没有公开褚皇后的罪行,自然是有顾虑,褚皇后写的信,我就是非不清地造反,我也有很大责任,我就是怕承担这份责任,才被褚皇后一再利用,什么都不敢说。
我打进皇宫以后,才发现褚皇后的所作所为,实在令人发指,我很担心有一天我也成为她对付的对象,我是怎样死的我自己恐怕都不知道。本来呢,我也只是一直揪着心,还是不敢反抗,不敢道出实情。
是地方上的军队打入京城,给我主心骨,褚皇后要我打退地方军,我反而另有主意,又造了褚皇后的反,为皇上报仇,皇上可是我和融王的皇帝哥哥,再亲再近不过就是我们这些手足兄弟,我们要是没良心,再置之度外,还能指望谁?。我们俩怎么能眼睁睁看着皇帝哥哥惨死,有机会报仇,还依然躲在后面,只为享受片刻的清静,就不闻不问,任由褚皇后为非作歹下去,就算有一线机会,也不能错过,要好好把握。这才冒死囚禁褚皇后,要伸张正义,为皇上雪恨,也维护大齐法纪的严明,保卫大齐不被褚皇后这帮子外戚所控制。”
许多大臣,都与萧衍交好,不止吃过他的饭那样简单,他们当中也有很多人替他和萧宝融说话,“衍王爷犯的错,也许不可轻易宽恕,可是,他在南康,和融王爷都不大了解皇宫内的真实情况,其实我们这些朝臣也一样,才被褚皇后的言词所哄骗,铸成大错,在所难免。而衍王爷和融王爷迷途知返,虽然挽不回皇上的生命,可是,能及时制止和纠正继续错下去,改正错误,囚禁褚皇后,就为我们大齐立下大功,不仅功可以抵过,还功不可殁,我们谁可以办得到替皇上伸冤,主持这个正义,保全我们大齐啊?只有衍王爷和融王爷可以。大家不可以太过于苛求,寒了忠心保国的人心哪,‘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就改,善莫大焉。’,放下屠刀,立地就可以成佛,岂能不给与皇上关系最亲最近的衍王爷和融王爷一个机会,一棍子就把人打死。”
“皇太子萧诵是皇上生前肯定很快就要废除的,褚皇后造反,皆因为有他这个皇太子可以当皇上,她就能当皇太后,才发起的,他就是罪大恶极的引子。总不能儿子当上皇帝,却定他母后的重罪,不治罪,褚皇后造反岂不逍遥法外,还额外获得最大殊荣,这样的话,谁都可以造反呗?。治罪,皇太子长大以后,亲了政,可不相信他的母后和他母后的妹妹残害过他的生母,也不认为褚皇后真的造过反,只会认定是我们在这个时候,怕他年幼,他的母后作为外戚要干政,便欺负他和他的母后,随便找个理由伤害他的母后,到那时候,肯定会报复在座的每一位的。”还有人抓住人性的弱点,从个人利益出发,进行说服教育。
第495章:朝议结果。被赶出皇宫。
更新时间2015…2…13 6:12:13 字数:2181
这种话可最有说服力,大家为大齐着想不假,可是,最在乎的,极大多数人,还是他们个人的安危,如果让萧诵当上皇帝,在以后的哪一天,指不定就要人头落地,还有可能祸及全家,自掘坟墓的事,可不能干。
最后,自然认定褚皇后就是这次造反,害死萧宝卷的罪魁祸首,小萧诵不懂事,却是起祝的根苗,同样罪恶滔天,“谋反是十恶不赦的大罪,褚家应该诛灭九族,原皇太子萧诵也不可以放过,同罪。”“千刀万剐褚皇后才是。”要狠,就最狠,这帮人还真下得去手,说得出口。
自己终于被放过,萧衍照样还是头疼,“诸位,褚皇后虽然罪大恶极,可是,必竟她是皇上的皇后,是皇上的未亡人,她抚养的也是皇上留下的唯一血脉——皇太子萧诵,如果皇上刚刚驾崩,我们就对皇上的皇后和皇太子处以极刑,老百姓知道的,是我们为皇上主持正义,秉公执法,大公无私;不知道,还以为皇上反正已经不在人世,就欺负皇上留下来的妇孺,大家看到的是我和融王一点事没有,造反成功的反而落得个最悲惨的下场,各位大人中间还有人不信认我们俩呢,我们在老百姓跟前岂不更被怀疑,要把造反的责任都推到我和融王头上,再敢怒不敢言吧,背地里也会骂我们的,让我们俩以后还怎么做人哪。倒不如大家宽宏大量些,不要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处理问题,还为皇上伸了冤,为大齐解决掉以后的祸患。”
“衍王爷大度,仁慈,可敬可佩,是我等学习的楷模。”从造反,到成为人人敬仰的“楷模”,原来如此简单,一蹴而就。“衍王爷有什么好主意?我们很想听听衍王爷的看法和建议。”大家的呼声还挺高的。
萧衍对处治褚令璩的具体办法,早就想好了,只差发表,“褚皇后造反,害死皇上,不可能不按律治罪,也不适宜太极端,否则天下人还不知道要议论些什么,依我看,我个人认为,这样最好,大家也议议。褚皇后,诵皇太子,以及美下嫔,废为庶人,赶出皇宫,皇上死得太惨,就让他们为皇上守灵、赎罪吧。至于褚家,养出这样一个女儿,自然罪责不轻,也不能放过,也省得他们接济褚令璩,使她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效果,反而让他们一家人团聚享福去,就流放他们一家老幼到大齐最偏远的地方服劳役去,下人变卖为奴。”
首先金銮宝殿外响起一片掌声,“赞成。”“同意。还是衍王仁义有佳,处理最得当,深得民心。”朝臣也没有异议,“衍王的主意,的确不错。”地方军将领互相看一眼,“我等愿意听从衍王爷的主张。”就是守南城的将军,也禁不住狐疑,真的是这么回事吗?萧衍攻打南城门的时候好凶残啊,真不象一个被褚令璩领导、受她蒙骗的从犯,可是,大家都持同样的意见,他个人岂能再有异议,只得与大家保持一致。
“衍王所言极是,这样处理最恰当不过。”就连始终没有吭过一声的国师,也表示赞同萧衍的处理意见,必竟,大齐的动乱,不应该再扩大下去,还是及早恢复和平,尽量维护和平的好,萧衍虽然用强硬甚至卑鄙的手段,夺得大齐皇权,可是,他的能力不比萧宝卷差,如果能够好好治理大齐,老百姓照样可以安居乐业,过上比较不错的生活,这样就还好。
朝议的结果,令萧衍很满意,一切尽在他的掌握当中。地方军将领向萧衍和萧宝融道歉,并且致以慰问,还自称有罪,一开始他们不了解真实情况,想必萧宝卷当时也被蒙在鼓里,他们爽快答应,有的主动提出,返回军营以后,立刻拔营起寨,带领各自的地方军,从哪儿来的,再回哪儿去,镇守各地方,不再闹事,以后随时听从朝廷调谴。
早朝一直上到中午,才算最后结束。大家不提,也很明显,萧宝卷唯一的皇嗣子萧诵不再是皇太子,被和褚令璩一起贬为庶人,自然不可能再妄想继承什么皇位,萧宝融作为跟他血缘最接近的亲兄弟,兄位弟继,皇位理所应当是属于他的,毫无疑问。但是,现在完全不用着急,且等一等,水到自然渠成。
朝臣还没有最后走,地方军将领也一样,褚令璩、褚令镁和萧诵就被太监在众人眼皮底下赶出皇宫,谴送去看守萧宝卷的皇陵。萧宝卷虽然并没有最后下葬,大齐全国和皇宫中尚在治丧期间,不过,他的皇陵还是早就有的,提前打造过一些,虽然只是浩大工程中的小一部分,但是,死得突然,只好一切因陋就简,还是有具体地点可以寻。褚令镁衣衫不整,是破的,皮肤上还有血痕,整个人还捏呆呆的,看见她的人们可不少,却没有一个过问这是怎么回事。褚令镁自己更羞于见人,她一直低垂下头,跟在手牵小萧诵的褚令璩后面,不抬一下。
“褚令镁是怎么搞的?”萧衍大皱眉头,看这样子,她昨天晚上莫非发生什么不测?小太监做得再隐秘,也有人了解实情啊,只是没有谁向萧衍报告,报告,一个太监强暴一个被废为庶人的女人,他也不在意吧,“小人不知,估计很有可能吧。”“这种人,可不能再打发她为皇上守灵,岂不给我们皇室抹黑,不允许她踏入皇陵半步,放她流落街头,任由她自己自生自灭吧。”不怕一万,就得以防万一,萧衍可不允许有什么女人玷污他们萧家皇室的尊严。
萧衍和萧宝融的流放令,比褚令璩早,先行到达的褚家。有朝议支持,大齐两位最重要的王的决定,当然就等同于圣旨。下人全部被卖为奴,就连侍妾、庶出的小姐也不放过,用绳子串起来,绑到集市去,象牲口一样处理掉。褚母当时就背过气去,没有缓上来,不多会儿,就停止呼吸,死了,死了倒也好,省得受流放的苦,只是生前没有能再见上让她风光多时、也最后害她受罪的褚令璩一面。
第496章:凭吊。锦绣前程谁舍得。
更新时间2015…2…14 12:30:39 字数:2187
褚父顿足捶胸,“这个祸害家、祸害父母、不忠不孝的死丫头,放着皇后不好好当,捅出这么天大的漏子,让一家人都跟她一起受罪。”就连生身老父亲,都认定褚令璩是造反的元凶,谁还会相信她另有什么隐情?。只可惜褚令璩,只落得个被贬为庶人,去执守萧宝卷皇陵的下场,最后还众叛亲离,可悲可叹。不过,这样倒好象圆了她要与萧宝卷长相厮守的夙愿。
褚家自然也被抄家。褚令璩、萧诵和褚令镁再来到褚府,褚家的人已经一个都没有,只剩下一片狼籍,还有官兵把守。褚母孤零零死在床上,褚令璩抱住她的尸体大哭,“娘啊,都是女儿不孝,害了你啊。”就连最后见父母一面的机会都没有。有没有又有什么关系,除去被误会,受责骂,两伤心,只恐怕什么安慰都得不到。
“褚令璩,家你已经回过,就是额外的恩典,还是赶紧按照衍王爷和融王爷的吩咐,守护皇上的皇陵去吧。”还留守在褚家的官兵这样指挥褚令璩。褚令璩怒了,她坚持,“我不能放我娘就这样暴尸在睡房内,我要把我娘下完葬再走。”“这个不用你操心。我们自会处理。”有官兵在褚家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