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六零小仙女 >

第51部分

六零小仙女-第51部分

小说: 六零小仙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红军这时候出来解释,凭借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把荣锦说成了一个应天而生救苦救难的具有菩萨心肠的神仙。
  说她为了换取李家村以后平静安宁的生活,为了拯救外面的劳苦大众,才不得不出去走一趟。
  “但是乡亲们,你们要相信,小仙女出去救好了他们之后,还会回来的,她一直都会是咱们村供奉的小神仙,不会抛下咱们的!”
  李红军这番话顺利安抚下了在场所有神情激动的村民,让他们对小仙女更为信服崇拜,信仰力不要钱地往外冒。
  在还没赚到功德的情况下,荣锦对此也是不嫌弃的,有一丝吸收一丝,一点不浪费。
  第二天,李家村别开生面的拜神活动继续,十里八乡都开始往这里跑,村里做的供香都赶不上香客消耗,供品摞了一麻袋又一麻袋。
  最后,供品实在吃不完,李婆子就想了个为宝贝孙女赚名声的好事,她把家里吃不完的供品拿出来做成一份一份的,分发给远道而来饥饿难耐的拜神香客。
  每到中午散场时,那些衣衫褴褛的人就能上前领一份吃食再走。
  但若是有捣乱强抢的,保准被巡逻队赶过来拿下,除了胖揍一顿还要去山里抓野物,一不小心就断胳膊断腿了。
  有了这个类似布施的活动在,李家村周围倒是平静了很多,极少有逃荒者再不长眼地闯进来偷东西什么的了。
  就在李家村慢慢地走在稳定繁荣的道路上时,刘部长那边紧赶慢赶把照片洗了出来,报告也打好了,和着宝贵的箱子一起,被十万火急地送往京都,还走的特殊通道,相信不日就能到达那位手中。
  剩下的就是等了。
  刘部长闲不住,特别是亲眼见过灾荒下人民颠沛流离,只为讨口饭吃活命的挣扎努力和麻木,他哪还有闲着的心思。
  在焦急等待的几天里,刘部长带上人去了另外一个同样闹灾的省市调查灾情,同时嘱咐了留守县委大院的人。
  一旦有京都来信,定要立刻给他发电报通知,他会迅速赶回来。
  在他启程后,被他寄予了无限厚望的包裹经过‘特殊通道’,被接手它的人们一路飞快地传向京都。
  直到,它在两天后到达京都城门,又迅速被人接手查验,在确保无危险因素的情况下,当晚就被秘书轻轻放在了某位伟人的案头。
  此刻,房中正亮着灯,书案后的人还在废寝忘食地忙着工作。
  他穿着一身洗的发白起毛的灰色中山装,手里批改文件的钢笔都是掉了漆的,显然使用很久了。
  他看上去已年至花甲,头发早已泛白,脸上已然苍老,却仍显得十分有精神。
  特别是那双明亮又疲惫的眼睛,时常闪烁着睿智的光茫,像是思考到了什么国家大事。
  “这是?”头发泛白的男人听到动静,抬起头看着包裹疑惑地问道。
  “主席,这是刘部长送来的加急包裹,说是关乎到灾区千万百姓的存亡。”秘书翻开文件夹,语气郑重地汇报道。
  主席怔了一霎那,转而露出了喜色,想来是灾情有了解决的法子。
  他揉了揉眉心,亲自将包裹拆开了,首先映入眼帘的却是个密封包装的盒子,看上去跟藏了个宝贝一样。
  秘书要帮忙打开,主席挥挥手,一点一点把盒子解出来,打开盒盖。
  却见,里面静静地躺着一枝青翠欲滴粉粉嫩嫩的喇叭花,如同刚从田间地头摘下来放在他桌上一般。
  花朵上甚至滚动着鲜活的露珠儿。


第69章 
  “怎么是朵喇叭花?”秘书十分惊讶; 难道是刘部长特意送给主席的礼物?那可真有心了。
  主席没有动盒子里的花,盒子拿开后,下面还有一个信封。
  “主席; 要不要找只花瓶来把花插上?”秘书殷切的提议被主席摆手拒绝,信纸上的内容让他读了后眉头深深地皱了起来。
  灾荒中的神仙宝地?有百里范围之广的神迹?那什么李家村里还出了个小神仙小仙女?甚至能召来天雷布施云雨?
  “呵呵……”主席好笑地摇摇头; 此事太过荒诞,小刘这家伙莫不是在逗他老人家开心吧。
  继续往下看; 刘部长在信纸末尾特别提示主席,一定要看看他寄的相片和喇叭花; 那即是神仙果真存在的证据!
  如此言之灼灼,倒像是亲眼所见过一般。
  主席折起了信纸思量; 念及小刘做事一向务实; 不是一个浮夸之人,根本不会在他跟前弄虚作假,对方说的事有待商榷。
  想起还在监狱关着的某些人; 主席舒展的眉头再次皱起; 他怀疑小刘是不是被那些个漏网之鱼耍花招欺骗了。
  重新将信纸装进信封时,里面掉落出一沓信上提到的相片,最上面那一张记录下的画面落入主席眼底,让他的瞳孔骤然紧缩了一下。
  天高地阔之下,世界像是被一道分界线分成了两个部分; 一边是黄沙漫天衰草遍地的枯黄寂寥之景; 而另一边却是山清水秀花红柳绿的繁荣富饶之象; 界限如此分明。
  其中还有许多衣衫褴褛的人在边界两边穿行; 没有一点违和感,证明真是实拍的。
  这张相片是刘部长离开李家村路过神迹边缘时拍下的,特意找了处还没被逃荒者扒的太光秃的地方照的相。
  主席手颤抖了一下,“去拿我的眼镜来。”
  秘书立即应了一声,转身从旁边的抽屉里取出一副朴素的老花镜,小心地递给了他。
  主席慢条斯理地戴上眼镜,苍老的手略微颤抖,开始拿起那沓相片一一翻阅。
  第一张是对比分明的边缘线,令人震撼惊叹。
  第二张是长势良好绿油油的庄稼地。
  田埂边遍布青草野花,地头栽种的树木枝叶繁茂郁郁葱葱,田里锄草施肥的农民脸上挂着幸福满足的笑容。
  第三张是生活安宁井然有序的小村落。
  整齐干净的屋舍之间,成群的鸡鸭晃悠着找食吃,一只只肥硕健壮,一看就是喂粮食长大的。
  羽毛雪白闪着光的大白鹅如同西方传说中的天使,仰着长长的脖颈漫步在其中,状态闲适慵懒,有个还在墙根处下了只蛋。
  相片中的一角,可见远处正跑来一位穿着朴素面色红润的白胖老妇人,手里拿着赶鹅竿,满脸带笑地伸手似要去捡那枚大鹅蛋。
  第四张……第五张……第六张……
  主席看着看着受到了感染,忍不住随着相片中生活快乐的人们露出了笑容,感觉工作了一天的劳累都随即散去了,浑身轻松不少。
  秘书虽然不知道刘部长具体拍了什么让主席笑成这样,但是只凭能给主席逗下乐解解疲乏这一点,这趟包裹就没白寄。
  主席将那些欢欣和乐的生活画面看了又看,直到跟着开心够了,接着翻下一张,直至最后。
  他的笑容凝滞在了脸上。
  只见干净的青砖瓦房背景下,门前站着一个身量极小的女娃娃,看上去还不到一岁,可她已经能独自站立住了,不过这也不算太稀奇。
  稀奇的是她脸上的神情太过庄重漠然,犹如高高在上的神仙俯视着众生,那双清明的眼睛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茫,隐隐透出一种漠视和悲悯。
  这看起来很奇怪,与她的身量年纪不符,就像一个小孩子的身体里装了一具成熟的灵魂,看起来令人感到诡异,却又不敢轻视之。
  她身上的穿着与众不同,完全不像其他相片中的村民那样基本会有一两个补丁,更不像逃荒者衣不蔽体那样邋遢窘迫,她的衣裳很干净,甚至可以看见里衣的边边是绸子做的。
  她的手上还拿着一枝花,枝叶青翠、花朵粉嫩的喇叭花。
  主席眯着眼睛仔细瞧了几遍,将盒子拉过来对照一看,正是这朵刘部长慎重提及的花。
  一朵据说被小神仙催发且融了黄鸟翎羽、能开过寒冬的灵花。
  凑近闻闻,还能闻到喇叭花散发出的淡淡清香,让疲惫沉重的脑袋为之一轻,令人如同处在原野之中,身周开遍了幽幽绽放的喇叭花,微风拂过,空气怡人。
  “主席?您该休息了。”秘书在一旁轻声关切地提醒。
  墙角的座钟已经指向了晚上十点,这个时间点对于老年人来说,已经是很晚了。
  主席从晃神中清醒,淡淡的花香还萦绕在鼻间,而他却只感觉到神清气爽,浑身疲惫尽去,就是再熬上一夜为工作忙碌也不会太累。
  他点头,再看了眼那枝绚烂的喇叭花,陷入了深思。
  国家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内忧外患,老百姓甚至还没解决温饱问题,再加上时不时的天灾人祸,他还不能倒下。
  但是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他已经将近古稀之年,身体在走下坡路,精力也跟不上了,繁忙的国事时常让他忙的疲惫不堪,熬夜基本都在透支他的岁数。
  他清楚地知道,却没办法放下不管,也放不下。
  这朵花给他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更是他目前迫切需要的东西,但是……
  主席不知道这种‘好处’对他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涉及到这种神秘莫测的东西,有些人终究还是得用上。
  “明天,先去监狱一趟。”主席按照作息习惯入睡,临睡前却对秘书这样吩咐道。
  秘书做着记录愣了下,再次确认地问他,“是……那个监狱?”那个关着一大群古里古怪人士的城北监狱吗。
  主席点了点头,稍后闭上了双眼,很快就传出了轻微的鼾声,看上去比以往任何一个夜晚都睡的香甜。
  秘书轻轻合上了文件夹,为他拉好床帘,留出一盏脚灯之后,他悄悄关门离开了。
  那朵绿意盎然的喇叭花仍然充满着浓浓的生机,在案头的盒子里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第二天一早,雕花老床里面的人就醒了,浑身舒适的状态让他刚睁开的眼里还有些迷糊地愣神,稍后反应过来又是新的一天。
  只是,从五十岁过后,他很少有这种一身轻松的时候了,令他仿佛回到了盛年。
  勤务兵听到动静进来帮助他洗漱,被主席赶到了一边,自己手脚麻利地简单洗把脸刷刷牙,动作迅速,就像当年打仗时一样。
  “有刮胡刀吗?”主席问了下勤务兵,对方被问得差点楞住了,赶紧说有有有。
  主席用毛巾擦着脸,考虑到自己的手艺不行,又转变了想法。
  “刮胡刀不要了,把给我理发的老师傅叫过来吧,我跟他一起吃个饭,之后再给我理理发刮刮胡子。”
  “是,主席!”
  等到简单的白面馍馍小米粥腌咸菜摆上桌时,一位同样上了年纪头发全白的小老头佝偻着腰穿着齐整地过来了。
  两人认识几十年了,主席请他吃早饭,对方也不推辞,谢过后入座陪他简单用了些。
  理发洁面时,小老头笑着赞道,“看你今天精神上佳,定是昨晚睡得早吧?以后就得如此,莫要太劳累,事情永远是做不完的。”
  “与平日的入睡时间无异,应是睡得好,睡眠质量高。”主席眨眼笑着回答。
  小老头对他的狡辩摇摇头,手上应用自如地耍着刮胡刀,仔细给他刮了脸,还修了修仪容,头发剪成他一贯喜欢的样式。
  等一切妥当,主席举着圆镜子照来照去,问小老头,“你看我是不是年轻了些?”
  “是啊,我的手艺几十年了,给你修一遍至少年轻十来岁。”小老头笑呵呵地自夸道。
  主席好笑地摆摆手,让警卫员将他送走了。
  秘书适时出现,先向主席汇报了今天一天的行程和工作,然后提到车子已经等在外面了,他们即刻就能去往城北监狱。
  主席带笑的脸色渐渐收敛起来,亲自拿上盒子和那张带有女童的相片,坐上红旗车开往城北方向。
  车内随行的还有秘书、勤务兵和警卫员,车外另有两辆同款的车子保驾护航,里面坐的全都是真木仓实弹的军装卫兵。
  京都的街道上还很少有汽车驶过,见着了也一般都是重要人物的配车座驾,没有人敢不识相地拦路找麻烦。
  所以,车队一路畅通无阻,很快到达目的地,位处京都城北山坳里的城北监狱。
  这里已经算是远离了城中心范围,位置偏僻,多山多谷,植被还算茂盛,少有人烟。
  这样的环境很适合关押一些特殊的犯人,看管的军队更容易驻扎生活。
  城北监狱里面就关着一群在秘书口中古里古怪的异人,一群被京都高层们称之为疯子的家伙。
  红旗车顺利到达监狱门口时,这座神秘不为外人可知的监狱展露在眼前。
  只见石头垒筑的高高石墙中间嵌了一扇大铁门,出入人员都需要验证身份才能放行,外面看不到把守的士兵,进去后却两步一哨、三步一岗,十分严密。
  空落落的大山谷中间建了几排石头屋子,周围一圈二层的包围着中间一片平顶的,就像牢头在看管着犯人。
  平顶房子里确实关了‘犯人’,就是那些疯子异人,也是主席此趟来找的目标。
  进去后,他将盒子打开放在一个童颜鹤发的老者面前。
  “我想,你应该可以回答我的疑惑。”


第70章 
  阴凉冰冷的大石屋内; 空间被木栅栏分成了十几个小格子,每一格都是一间关押犯人的囚牢,就像古时的监牢那般。
  这里很少有人问津; 在被关进来的大半年里,除了外面把守和送吃食的士兵; 他们很少见到外人。
  但是今天,石屋的门大开; 温暖的阳光照射进来,有个人从阳光中走出; 露出一张严肃沉重的脸。
  打头那人身姿挺拔,威仪不凡; 身后还跟着一群衣着笔挺的人士; 另有四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进来,在两旁护卫警惕。
  围到栅栏处看情况的‘犯人’们大致猜出了他的身份,眼中顿时不由自主地冒出了希望之光。
  然而他们不敢大声喧哗; 只能跟同个牢房的同伴窃窃私语小声交谈; 因为一旦惊扰了对方,他们今天的伙食恐怕就没得吃了。
  一行人在主席的带领下走过两旁或面带希冀或麻木的人群,直至最后那一间的位置。
  最后一间里面只住了一个人,一位鹤发童颜、雪白胡子很长的老者。
  他正盘坐在石床上闭目打坐,呼吸轻缓; 身上如同石屋内其他牢里关的人那样; 穿着一身破旧发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