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六零小仙女 >

第87部分

六零小仙女-第87部分

小说: 六零小仙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轮到第三条肥料的问题时,众人都有点卡壳了。
  实话说,吃不饱饭的话,一个村的人口加牲畜每季能积攒的粪肥就那么多,根本就不够上地用的。
  你说学李家村用土法子沤肥?
  沤肥也需要先有粪便使啊,还得浪费人力,也不是所有人都会沤的,而且还得在特定的时间里沤肥才好,不然沤不成保不准还会烧死庄稼哩。
  众位大队长们思量来思量去,心想第一条就比不过了,如果再有一条还比不过,那何时才能超过李家村的粮产,得到领导的肯定和表扬啊。
  不行,前一条是人力不可为的,他们无能为力,后面那一条必须得找领导想办法给解决了。
  “领导,肥料的问题是个事儿啊,您可得给咱们支支招儿。”队长们一窝哄涌到县领导跟前去了。
  李老头被汹涌而来的同僚挤到了一边,和几个干事们擦把汗赶忙往一旁让了让。
  “乡亲们,同志们,静一静,听我说,这件事组织早就关注到了!”县领导挣扎着脱身而出,爬上高台挥手道。
  大队长们围到台前,全都安静了下来,等待他的后续。
  “同志们,组织一直重视咱们老百姓,粮食是群众的根儿,能增长粮食产量的肥料更是重中之重,现在呢……”
  县领导微笑着卖了个关子,等到下头的人按捺不住地争相询问时,他方才摆摆手道出后话。
  “现在上头准备在全国各处开办厂子,主席发话了,咱们国家要生产自己的化肥啦!”
  众人一听,神情激动之余又有些不敢置信。
  以往除了自家积攒的土肥,想用化肥根本搞不来,据说那都是从国外进口来的,价钱可不便宜,好不容易找到路子也买不起。
  现在国家要自己做了,那他们是不是可以便宜买了?
  有了化肥用,地里就缺不了肥力,提高粮产指日可待,大丰收还会远吗?
  这可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啊!!


第122章 
  时值傍晚吃饭时间; 一群熊孩子下工不回家; 却聚到他们村小仙女身边,怂恿她一起去参加他们的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荣锦奇怪小屁孩们还能有什么集体活动。
  孩子们偷偷摸摸地左顾右看; 看上去防着大人发现; 小心谨慎的很,更让她疑惑这群家伙想搞什么鬼。
  在一群小子们的催促之下,荣锦拉上小伙伴准备跟着去看个究竟。
  结果; 她就被他们领到了沟渠边; 看着几个会凫水的家伙脱得光溜溜的; 噗通跳下水去了。
  荣锦的双眼立马被陈向阳的一双手捂住了; 不让她污了眼睛。
  过了片刻; 哗啦啦的水响过后; 孩子们欢呼起来; 好像是有人成功捉到鱼了。
  荣锦扒着手想看; 然而陈向阳捂得死死的不放,直到那些在水里摸鱼的家伙们上岸穿好了衣裳,他才终于松开,却转而拉紧了荣锦的手。
  男孩子们这会儿已经捧着收获屁颠屁颠地跑过来了; 向小仙女显摆自己的成果。
  荣锦大眼一瞧,其实也就是几条手指长的小草鱼罢了; 还算有点肉; 与村后池塘里专门饲养的比起来不够塞牙缝的。
  然而孩子们就喜欢吃这种; 特别是瞒着大人偷偷摸摸捉上来烤了吃的; 感觉比家里老娘做的还有滋有味。
  荣锦瞅了瞅几条小鱼; 口头表扬了两句,孩子们立马高高兴兴地找地儿挖坑生火去了,拍着小胸脯保证,一定会给小仙女烤一条最好吃的出来。
  陈向阳冷淡地瞥了一眼,对方顿时感觉屁股蛋儿凉凉,不敢再多说,麻溜地跑了。
  “吃了会拉肚子,不要吃。”剩下两个人时,陈向阳将荣锦拉离沟渠边,还不忘重点提醒。
  荣锦歪头仔细瞧了他两眼,最后在他寸步不让的目光下笑着点头。
  不用他说,她当然不会乱吃啦,小孩子烧野火烤的小鱼仔,八成烤的半生不熟,味道估计也不咋滴,肯定没有家里做的红烧鱼好。
  那边的一群半大小子们还不知道小仙女已经嫌弃开了,正忙活着生火,不到半会儿,地头就升起来一股袅袅烟火气,已经被串在树枝上的小鱼随即被架了上去。
  李老头胸戴大红花坐在大儿子驾的驴车上,意气风发地从县公社回来,嘴里正哼着小调高兴着呢,车突然停下了。
  “爹,你看那边的地头咋飘黑烟了,可别着火了啊。”李治国指着冒烟的方向担忧地说道。
  上一季的麦子收了后,脱完粒的麦秸杆大都垛在田间地头,留到冬天烧火用,或者给队里的猪和各家家畜垫圈使,要是万一被点着烧掉了,那也是一项损失啊。
  李老头一听猛地爬起来伸头望去,果然见到几垛柴火垛中间有股黑烟正幽幽地飘着,有的烟气都飘到旁边的麦秸垛上去了,看着确实很危险。
  这要是真点着了,那就是一燃燃一窝一排的,灭都灭不掉,非得等它把东西烧完不可。
  “你快回村叫人来,我先去看看。”李老头跳下车就奔过去了。
  李治国立马赶着驴车往村里走,通知乡亲们拿上水桶洗脸盆等家伙,快去水渠边救火,慢一步说不定大家伙冬天就没柴火用啦。
  大家伙听到唬了一跳,女人们继续在家做饭,男人们拎上大木桶就狂奔出来了,朝着李治国指的方向跑,果见那里正冒着烟呢!
  李老头这会儿已经气喘吁吁地赶到目的地了,结果首先看到了站在一边好似正在看风景的自家两位小神仙。
  “福娃,你们在这儿干啥呢,咋不回家吃饭去?”李老头停下喘了喘,奇怪地朝宝贝孙女走去。
  荣锦唔了唔,和陈向阳对视一眼,双双朝身后一指,然后准备开溜了。
  死道友不死贫道,估计大概也许应该木有他俩什么事了,他们还是先走吧。
  在李老头神色疑惑地向那处冒着烟儿的地方走去时,荣锦动作麻利地爬上陈向阳的背,拍着他赶紧往村里跑。
  隐约中,两人都听到风中传来李老头的一声怒喊,紧接着是破小子们呜呜哇哇的求饶声。
  荣锦幸灾乐祸地哈哈大笑,在陈向阳背上扑腾了一会儿,骑着‘大马’气势十足地回村。
  半道遇上从村里涌出来的手提木桶水盆的青壮年们,小仙女还很好心地帮忙指了方向,然后乖乖巧巧地让到一边,等大家都过去后才悠闲地往家走。
  最后,当然是虚惊一场,村民们到了现场才知道根本没着火,是熊孩子们擅自偷了火去捉沟渠里的鱼烤,真是欠收拾。
  于是不可避免的,一起犯事的臭小子们在当晚就被各自爹娘赏了一顿竹笋炒肉丝,吃的他们呲牙咧嘴,嗷嗷直叫。
  这件事只是个小插曲,大家伙没多在意,因为还有更大更好的喜事等着他们呢。
  大队长去县城一趟,村民们表面不显,心里都提着呢,期盼他真能把公社的奖状捧回来。
  结果不负众人所望,李老头不仅带回了大红花大奖状,还讲了上头准备办化肥厂的消息,让大家伙欢喜异常。
  办化肥厂好啊,旁边有个化肥厂,那他们买化肥不就方便啦?说不定有了化肥用,地里的出息还能再上一层楼呢。
  李老头和老族伯几位老人商量了之后,安排大家伙在化肥厂没建好没卖化肥之前,他们村还是照着这一季的模式,先自己沤肥使,等化肥卖开了,再看看它的价格值不值得大家用。
  “这有啥值不值得的,咱们村又不是没钱,能买不起两袋化肥上地?”
  “是啊大队长,只要能提高田里的产量,花点钱算啥。”
  “大队长不是说这次是咱们国家自己建的厂子生产化肥吗,应该不会多贵的吧。”
  村民们听后议论纷纷,大多数还是对化肥厂很期待的,且对他们村能用上化肥的实力很自信。
  李红军笑而不语,那是,也不看看光他这边都能为队上增收多少了,买两三季化肥使使,绝对够用。
  知道了这件事之后,大家讨论一下也就过了,毕竟化肥厂还不见影儿,能不能建成都不知道。
  而当前最重要最高兴的应该当属他们村大队被领导表扬的大喜事,众人看着李老头身前还没摘下的那朵大红花,神情激动不已。
  “队长,庆祝庆祝!大喜事啊,咱得好好庆祝一番不是。”村民们嘻笑着高声起哄。
  李老头可不是那么容易妥协的,说了要低调行事那就得低调些,只不过队上既然有了这等好事,大家的甜头还是要给点的。
  “等地里的播种任务做完了,咱们就吃鱼,村后池塘的鱼长肥了,捞起来给大家伙分,也别让小子们去摸沟渠里的野鱼馋嘴了,你们说好不好?”
  “好——”
  众人狂欢之余,这件事就这么定下了,有了大肥鱼吊着,大家伙的干活热情空前绝后地高,平日里需要花一天时间做的工,这下半天就弄完了,速度贼溜。
  等到余下的农活在所有人的齐心协力之下,在几天之内迅速地被解决掉,李老头兑现承诺,当即带着村里的青壮小伙儿去村后抓鱼。
  空闲下来的村民们都跑过去围观,凑伙看热闹。
  村后池塘里正盛开着粉白的荷花,翠绿的荷叶铺展在水面,人下去后倒不容易捉到鱼,都机灵地躲起来了。
  李治国在岸上指挥着众人,让他们不要弄坏了荷花荷叶,秋天还等着挖藕吃呢,弄坏就吃不到喽。
  李治富和李治民哥俩儿已经忍不住甩开膀子下去了,专往荷叶底下扎猛子,一逮一个准儿,不到半天就摸上来不少大鲤鱼。
  虽然现在是夏天,不是鱼儿最肥美的时候,但是也不知道是不是上次经过天雷的原因,这方池塘出鱼又快又好,其他正常养鱼的河沟和它根本没法比。
  最后,大鱼抓了好几篓,算算差不多每家每户能分一两条时,李治国赶紧叫了停。
  先抓些吃权当庆祝了,剩下的留到秋收后再捉。
  随后两天,村里飘荡着鱼汤的香味,馋得竞相来烧香拜神的人垂涎不已。
  可惜,李红军卖供香卖石像,就是不卖大肥鱼,想吃?回去自己村养去呗。
  在那之后,确实有大队学着李家村开始往池塘里投鱼苗养起鱼了,秋收之后,县里公社倒是收上来不少草鱼鲢鱼鲤鱼等等农副产品。
  县城的居民工人们因为就近的便利,供应粮中能买到新鲜的鱼吃了,餐桌上多了鱼汤鱼肉,生活改善不少。
  县领导们那段时间个个吃的肚子溜儿圆,都胖了几斤,去县城开会都比其他县的同僚气色好有牌面。
  当然了,有这种好事,肯定得给省城的领导们上报上报,多出来的鱼顺便都当增收的政绩上交了,得到省领导的大力表扬。
  县领导于是在省会领导班子开大会时出了一把风头,不仅上台发表感言还得了领导的物资奖励,顺便和领导们合照再上上报纸。
  这是啥?这都是以后提拔上升的功绩有木有!
  县领导一想到这里就骄傲得笑成了花,惹得其他县的头头们那个羡慕嫉妒啊,恨不得上去以身替之,让自己风光才好。
  然而县领导交上去的是实打实的东西,是管的地界里出产的物资,其他人再羡慕也不能立马拿出比他还多的出息来。
  不过,拿不出没关系,粮产多了照样也能有功绩,某些想揽功劳的人开始在粮食产量上动起了歪脑筋。


第123章 
  又到一年丰收时; 当李老头再去县公社汇报粮食丰收情况的那一天; 家里先迎来了一桩喜事。
  当时李婆子他们大人都去地里忙秋种去了,小孩子跑的没影儿; 只有荣锦和陈向阳宅在家里晒太阳。
  闲的无聊; 荣锦找出便宜爹之前给她做的陀螺溜,还没玩两盘儿,西间那屋传来了呼痛的呻吟声。
  便宜娘的预产期快到了; 荣锦待在家里不出去的原因也在这儿; 大人小孩都不在; 她得帮忙多看着点。
  屋里的动静一传出来; 荣锦和陈向阳两人全支楞起了耳朵听; 确实是王月琴的声音。
  荣锦立马窜向西间门口; 趴屋里一看; 躺在里头床上的人已经抱着肚子十分难受了; 满头满脸的汗,身下的被单晕湿了一块。
  “福娃,福娃,去叫奶奶和伯母; 娘,娘该生了……”王月琴看到自家大闺女后; 慌乱的心中一定; 连忙颤抖着吩咐。
  荣锦转身跑出去让陈向阳去地里喊人; 她则进去先看顾着屋里的孕妇; 没人在万一出了意外怎么办。
  王月琴应该是羊水破了; 身下被单上的水迹越浸越大,有荣锦陪着,她自个儿倒是不紧张了,毕竟已经生过一胎,有点经验,只等产道打开,她就能把孩子顺利生下来。
  荣锦看她咬着嘴唇实在疼得很,想到她当初生自己的时候估计也没少受罪。
  恻隐之下,那双小手扒上去握住对方颤抖的大手,往她身体里输了一道微薄的灵力,保证她接下来有精力度过生产之苦。
  再多,母体就该承受不住了。
  王月琴阵痛之余,忽然感觉有点发凉的身体内涌进来一道暖流,从大闺女握着的手腕缓缓地流遍全身,几乎在片刻间就让她觉得有了使不完的力气。
  “福娃,是你帮娘的吧?”王月琴心里暖暖的,感动的想流泪。
  没想到在这样关键的时刻,陪在身边的不是恩爱有加的丈夫,也不是一直当作主心骨的婆婆,而是平时自己没抚养过多少时候的大闺女。
  荣锦没有回答,睁着琉璃眼静静地看着她,手上没有抽开。
  王月琴会意地点点头,眼角滑过一串泪花,这是喜极而泣了。
  谁说闺女不跟她亲的,即使是交给了婆婆养活,总归是从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孩子关键时候还是知道对娘好。
  这就足够了。
  “月琴,媳妇,你怎么样了?我回来啦。”李治民人未到声先至,慌慌忙忙跑进院,咣当在门槛绊了一脚,踉跄着进屋差点摔在荣锦身上。
  荣锦伸出一脚踢了踢他的腿,将人稳住了,顺便让开了床边的位置。
  陈向阳就在后面,随即跟着进来,将荣锦上下看了一遍,感觉像是出去了很久回来确认她是否还完好一样。
  荣锦朝他点点头,却被便宜爹的一声嚎给惊的吓一跳。
  “媳妇啊,你是不是很疼,咋还哭了,都是我不好,呜呜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