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农媳当家 >

第52部分

农媳当家-第52部分

小说: 农媳当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伯娘也要吃。”二丫歪着头笑的甜甜的说到,“二伯,爹娘跟姐姐都要多吃,咱们一起壮壮的。”
  说着,小人儿还探着身子把跟前的鱼饼给身边几个人都夹了个遍。
  见到孩子这么可心,林青蕊别提心里多妥帖了,脸上的笑意也更浓了。又照顾着两个妞妞喝了些肉汤,才笑眯眯的夸赞了她们几句。
  看着碗里的鱼饼饼,赵氏也很是欣慰,想想去年这个时候,还真没想过有一天自己的日子能过得这么舒坦。
  小年要祭灶王爷,除了要用糖瓜封了灶王爷的嘴,让灶王爷到天庭之后说好话以期望来见家里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之外,北方人家还要包饺子吃。就好像,在北方所有的节日不吃饺子不成节一样。
  所以等拾掇好了,夜幕降临了,一家人就又围在桌子前头忙活起来。
  李铁柱把媳妇洗好的白菜切碎,又剁了一斤多的肉馅。赵氏也没闲着,在边上看着自家闺女跟二嫂玩闹,顺便和了饺子面,还指挥了自家男人去往火盆里添些炭。
  自打分家以后,他们二房三房就没分开过吃饭。最初的时候是二房舍不得烧柴禾烧炭,就算二房隔三差五的都会给他们送过去许多烧炕的柴,也免不了因为舍不得用使得屋里冷飕飕的。
  后来林青蕊干脆就直接把赵氏跟俩妞妞叫过来,几个人凑在一起吃热闹是一回事,二房屋里暖和也是个原因。久而久之的,到现在两房都习惯了围在一块歇着吃饭。尤其是俩个妞妞,基本上不到睡觉时候,就舍不得离开二伯娘。
  因为人多,饺子一会儿就包好了。就连大丫跟二丫也学着二伯娘的样子包了好几个,虽然包的并不好看,可还是得了一屋子人的夸奖,让俩孩子又得意又有一点点的不好意思。
  煮好了饺子,两家人先是供了糖糕,然后摆了几盘点心,最后才盛上饺子。等到供案都摆好了,李铁柱才拉了李铁栓念叨着说了一遍自家媳妇教给的话。
  上一年经历了分家,跟大房撕破脸,又经历了王氏下葬,实在是波折颇多。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借着守孝他们安安生生的做起了酒坊的生意,不过一年就已经在镇上开了自家的铺子。
  总之,话要捡着好的说,等到拜完了灶王爷。大伙儿才再次开动碗筷准备吃饺子。
  虽然吃过晚饭不久,不过为了讨个吉利,两家人还是一人吃了几个饺子。尤其是林青蕊,更是兴致很好的跟大丫二丫说起了关于饺子的顺口溜,顺带着沾着醋吃了小半碗。
  外面冷风直吹,就连门外的帘子也总会啪啪啪的拍打在门上,混着越下越大的雪,是格外冷。可时不时的都会想起炮竹声跟孩子们嬉笑的声音,而屋里烧着火炕,又点着火盆,混着肉大多汁的饺子香味,一片暖洋洋的舒坦气氛。
  听着村里的炮竹声慢慢消下来,李铁栓才跟赵氏拉了自家闺女回屋睡觉去了。只留下有些精神奕奕眼眸铮亮的盯着自家媳妇的汉子,跟脸色通红被熏的浑身懒洋洋的林青蕊。。。。。。
第56章
  “媳妇,赶明儿没什么活儿,可以多睡会。”李铁柱暗着眸色,压着嗓音在自家媳妇耳边说道,粗糙的手指已经顺着衣裳慢慢往下了。
  看着那汉子眼里明显的暗示,林青蕊当即就红了脸,啐了一口故意清了清嗓子嘿嘿道:“今儿不方便。”
  正说着呢,李铁柱的手指就摸到了一根细细的带子,他愣了一下呆呆的问道:“怎么了?”边问心里还边琢磨,那根带子是个什么东西。
  “你身上怎得还绑着细绳子?”嘴上说着,还给拽开了。
  感觉到不对劲,林青蕊赶紧红着脸去捂那只大手,只可惜还是晚了片刻。接着,她就感觉到一股子热流顺着腿根留下来。
  原本想讨点甜头的李铁柱没想到会惹恼了自家媳妇,接下来他就赶紧的去端了热水给媳妇清理,虽然没再问,可血红的耳朵还是透露了些什么。
  。。。。。。
  外面的雪还在洋洋洒洒的下着,屋里热腾腾的。本来被赶在边上自个盖一个被子的男人,蹑手蹑脚的提起媳妇的被子角钻了进去。黑暗中,他没看见怀里的媳妇嘴角勾起个浅浅的笑。。。。。。
  又是一年了,他们的日子只会如感情一般越来越好。
  第二天,果不其然的林青蕊又是睡了大半前晌。原本还有些恼怒自家男人没叫自个,却没想到一向早早就起来的三房两口子,到现在了也一样没个动静。
  穿好衣裳,又换了月事带,林青蕊才慢吞吞的下地叠了被子,顺便把屋里整了一下。
  打开门,一股子冷气就扑面而来,让她不自觉地打了个哆嗦。还真够冷的,哈了哈手,她就出了屋。
  刚出门,就见大丫跟二丫脸蛋被冻得通红的跑回来,一人手里还拿着个大雪球儿。见到自家二伯娘,俩妞妞都甜甜的叫了人,然后说二伯给二伯娘留了吃的在灶房,还让她们看着别让二伯娘偷懒不吃饭。
  林青蕊搓了搓手,然后给俩妞妞捂了捂耳朵,笑着说知道了。想到自己屋里还有两个新做的耳套,干脆就把俩妞妞叫到屋里,一人给戴了一个。
  这耳套还是李铁柱打的兔子毛做的,暖和不说,瞧着也很可爱。见两个妞妞一起歪头凑上来亲自个,林青蕊真是被萌了一脸血。
  快到中午了,三房那边才开了门。赵氏见到自家二嫂时候,又被那闹了个脸红,眼神也飘忽着有些羞臊。她是发现了,跟自家二嫂呆的时间越久,越能发现二嫂整个人都是小孩子心性。
  想着家里还有昨儿的剩菜跟饺子,所以几个人就热了热凑合着吃了一顿。吃过饭,李铁柱跟李铁栓就又去忙活了。两个妞妞跟娘亲和二伯娘在屋里玩,顺便看娘亲给她们做新衣裳。
  看着两个妞妞稀罕新衣服的模样,林青蕊故意板着脸撇着嘴学着孩子的声音委屈道:“大丫二丫,二伯娘伤心了,你们只喜欢新衣裳都不喜欢二伯娘了。”
  大丫跟二丫抿着嘴,眼巴巴的看了看赵氏手里的衣裳,又扭头看了看皱吧着脸蛋的二伯娘,犹豫了半天才噌噌噌的跑到二伯娘身边。
  “二伯娘不要难过,大丫跟二丫还是喜欢二伯娘的。”
  林青蕊瞬间就被两个可心的宝贝逗乐了,伸手把俩孩子搂进怀里一边亲了一大口。
  “那二伯娘没有新衣服,大丫跟二丫能不能把衣裳给了二伯娘?”
  听了这话,两个妞妞探头看了看自家娘亲,又看了看周围似乎真的没有二伯娘的新衣服,于是齐齐点点头。最后还是大丫奶声奶气的说到:“二伯娘,大丫的衣裳给你穿。二丫的衣裳能不能让她自己穿?二丫的衣裳都是旧的。。。。。。”
  乡下人生活都困难,一般养孩子基本都是小的孩子穿前一个孩子穿的剩下的衣服。又因为孩子年纪小,长得快,所以一年四季也没件新衣服。就算是有,也是别人家给的或者是大人的衣裳改小了接着穿的。
  这话一落,林青蕊的心头就有些发闷了,看着对面坐着的赵氏脸上也有些悲伤。其实李家倒不是给孩子做不起衣服,只是以前有王氏压着,又有秦氏闹腾,就算是给俩孩子拉了块新布,大多时候也会被抢了去。
  有几次孩子外祖母偷偷往这边捎了两件女娃的新衣服,被秦氏看到了,阴阳怪气的闹腾了好一顿。最后还是婆婆王氏让他们三房忍耐一些,然后把那两件衣服要了去。
  到后来很久了,赵氏才见秦氏娘家的外甥女穿了那两件衣服来玩。当时大丫跟二丫眼眶红红的,明明很委屈,还对她说她们不穿新衣裳。。。。。。
  林青蕊知道赵氏又想起了过去的事儿,叹息一声小声劝说道:“都过去了,往后的日子指挥越来越好,你瞧遍着村里,哪家的孩子比咱们大丫二丫好的?”
  赵氏现在也不是一根筋了,听了二嫂的话,再看白嫩俏皮了许多的闺女,心里自然豁然开朗。就像是二嫂说的那样,光想着过去的苦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现在过得好那才是好的。
  其实林青蕊跟李铁柱的衣服早就做的差不多了,所以等两个妞妞跑出去玩以后,她就从炕柜里拿出来钩边了。有拿捏不好的地方,赵氏还顺带着帮她缝几针。
  到了半后晌,俩人的针线活儿也都干的差不多了。于是商量着打扫一下屋子,也算是除旧纳新了。
  俩人刚打扫完,寻思着要不要去找些黄豆磨豆腐。毕竟年前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些豆腐,过年时候吃个稀罕。还没说定呢,就听见李铁柱回来了。
  出了门,就见着李铁柱跟李铁栓带着大厚的瓜皮帽子进了院子,把车套子解了又把牛跟骡子安置好,才跺了跺脚往屋里走过来。
  “媳妇,今儿去镇上酒铺,碰见咱们旁边豆腐坊的大娘,听说咱家还没买豆腐,非得塞给了一大块子。”说着,李铁柱就把抱着包袱的一个盆子放在了桌子上。
  想着身上有寒气,自家媳妇又来了月事,所以他也没往媳妇跟前凑,自觉的站在火盆边上把自个烤热乎。
  赵氏也拾掇了东西准备回屋,毕竟自家男人过来招呼了声就回去了。加上二哥回来了,她自然也不好一直在这边呆着。
  到了傍晚,瞧着早上发着的面张开了,赵氏就开始准备蒸过年用的馍馍跟卷子。林青蕊就在边上帮着打下手,顺便跟她唠嗑。
  年前蒸干粮也是有讲究的,只能问蒸齐了没,绝对不能说蒸完了没。这不惦记着小花卷的大丫跟二丫跑进来跑出去的,一会儿就要来问一次,直到热腾腾的花卷出锅了才高高兴兴的等着吃。
  想着有了新干粮,而且今儿天的确是冷的很,所以林青蕊就帮着赵氏打下手炖了一锅羊肉汤。
  等忙活完了灶台上的事儿,天儿已经很晚了,外面隐隐约约又有几声炮竹声。不过应该是孩子们自个捡了放鞭时候没着过的小炮玩呢。
  大丫跟二丫端着碗拿着筷子进屋,顺便去喊自家爹爹吃饭。听着两个孩子叽叽喳喳的说着今晚有花卷跟肉包子吃,林青蕊的心情也好的不行。过日子,似乎就应该这样,一家人齐心协力热热闹闹的过着。
  两房的人围着炕桌,吃的是欢声笑语高兴的很。宣腾腾的馍馍吃在嘴里香甜香甜的,加上羊肉汤,让整个人都热乎起来。而肉包子也是汤汁很大,再加些醋进去,吃在嘴里满嘴都是油汁儿。
  从明儿起,他们就正式歇下来了。想着大伙儿都高兴,所以林青蕊特地拿了一坛子上好的雕花出来。大伙儿一边吃着一边喝着香醇的酒水,还念叨着家里的闲事儿,当真是融洽和乐。
  酒足饭饱之后,林青蕊就跟赵氏收拾了桌子。见俩妞妞都瞌睡的点着小脑袋了,就没再多歇就各自回屋休息了。
  随着腊月二十六的到来,年味就越发的浓了。
  作坊现在也停了酿酒,家里的体力活儿也都教给李铁柱兄弟俩看顾了。林青蕊跟赵氏也不再惦记别的事儿了,只管忙着准备过年的吃食。
  这一天是岔头镇年前的最后一个集市,想着今年挣了钱,家里又有牛车跟骡子车,所以两房就商量着带了孩子去赶集。买不买东西是其次的,主要是去凑个红火,也让两个孩子高兴高兴。
  前些日子下过雪,这会儿道上都是泥泞。都说下雪不冷化雪冷,所以两家人出门前都穿的厚厚实实的,甚至车板子上也铺了床旧被子。而大丫跟二丫也被赵氏和林青蕊分别用大袄裹着,只露着两只眼睛好奇的滴溜溜转着。
  路上时候,林青蕊跟赵氏低声盘算着家里还用买什么年货,又琢磨着给两个妞妞添些稀罕的玩物。
  依着赵氏来说,家里已经有了肉有了菜干子,而且馍馍跟包子也都蒸好了。除了再添些花生跟点心,也用不着别的了。
  不过林青蕊却觉得这是她们分家后第一个年,也该好好置办一番。
  见两个孩子瞪着大眼睛歪头听她们商量,赵氏心里一软,不为别的,只为两个闺女也该过得丰盛一些。
  家里准备的东西其实不少了,不过想着过年好几天呢,加上初二要回娘家,所以俩人就商量着再买些点心。而且都说年年有余,也该再买几条鱼冻起来,等年夜饭时候讨个吉利。至于别的,就买两只烧鸡跟烤鸭备上。
  至于别的,估计也就是给大丫跟二丫买点头花之类的小玩意儿。对了,白色跟黄色的对联要买几幅。这边的乡俗,家里若是带着孝,就要贴上白色或者黄色的对联,一来是过年都要贴对子,二来也是让大伙儿知道家里在守孝,不好迎接来串门的。
  有了对联,门神爷的画也要买几幅。总之,甭管信不信贴上也是个心理安慰不是?
  后边林青蕊跟赵氏你一句我一句的嘀咕着,前头赶着车的李铁柱跟李铁栓也会偶尔说几句话,路上倒是也不算冷清。
  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到了镇上,却发现来赶集的人摩肩接踵的,甚至比去年时候多了不知几倍。不过既然来了,自然也不能空着手回去。
  想了想,李铁柱绕着僻静人少的小道把牛车赶到自家酒坊后门。等放好了车以后,几个人跟田萧山掌柜的打了招呼,才一块出门去买东西。
  等见到满头是汗,甚至来不及喝口水嗓子都哑了的田掌柜时候,几个人才知道,这附近几个村子甚至是错过他们镇子上年前集市的人,这个时候都来了岔头镇。而且因为李记酒坊的酒水被不少人追捧,加上价格又不比别处的贵,所以大伙儿都挤着来打酒呢。
  林青蕊瞄了一眼来回搬酒的伙计,有些咂舌。果然人都有追大流的心理,甭管他们有没有喝过李记的雕花跟冬元酒,再听了别人神乎其乎的传言之后,很难不跟着追捧。
  听田掌柜的意思,不难感受到来买酒的人家,多多少少的也有从众心理。甚至还有股子,若是买到李记的雕花跟冬元酒,就能证明自家比别人家有面子的感觉。
  反正不管怎么说,也是让他们赚了。
  几个人在镇上转了一大圈,挤来挤去的身上的衣服都皱吧了,才买了几条鱼跟一些点心。回铺子的时候碰上个卖秋梨的,林青蕊有些嘴馋,就戳着自家男人往那边怒了努嘴。
  李铁柱看着那么多人,再瞧瞧自家媳妇的小身板,二话不说就抱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