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断簪记 >

第17部分

断簪记-第17部分

小说: 断簪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氏思索着说:“敢在府门前这么问,却不进来,看来那边已经猜是梁氏和她的两个孩子,这是在等着侯爷表示一下。”
  龚嫲嫲点头,小声说:“侯爷这是向着夫人呀!不出去应答,就是等着对方求上门来的意思呢。”
  孙氏面皮绷得铁硬:“我觉得,这些人该不是来自平常之家……”
  龚嫲嫲忙问:“难道是和五皇子有关的?!”
  孙氏马上摇头:“这种小事何劳皇家过问?成何体统?况且,夏贵妃的外家就在晋元城,无须要京城来人打听。”
  龚嫲嫲疑惑道:“晋元城里,咱们侯府可是官阶最高的府第,知州到来,都要到府中拜见。谁能不将侯爷放眼里?来了这城中,不马上来府里访求,反而在街上打听,想让侯府去迎合,这是故意要让大家都知道呀,会是谁呢?”
  孙氏想了片刻:“贺相的小儿子,是和五皇子一起来的晋元城。”
  龚嫲嫲吓了一跳:“哎呀!如果是贺相,那可就不得了了!”
  孙氏沉思着:“侯爷这次解了围,老侯爷守城而亡,理该被奖赏,可朝廷一直没有动静,还不是因为贺相掌着文官,武将之封赏,要由朝臣审夺……”
  龚嫲嫲着急了:“贺相这是什么意思?卡着不赏侯爷?要替梁氏出头?!夫人哪!这可怎么办?!”
  孙氏蹙眉想了半晌,冷笑着说道:“有什么不得了的?既然提到梁氏耍刀,必然不是平时见的梁氏,很可能是战乱时,梁氏帮了他们一把。可到底,贺相可不是梁氏的亲朋故友!来找她,大了,是为了她的孩子在侯爷前争个脸,小了,就是给些银两,助他们一把。还能为梁氏做到什么程度?”
  龚嫲嫲放心了:“对呀,幸亏夫人早就下手了,不然,那姐弟得了贺相的帮助,侯爷也会另眼相看了!他们不更猖狂了?……只是,过两天,若是北边来了消息,说他们死了……”
  孙氏哼了一声:“今夜侯爷回来吗?”
  龚嫲嫲说:“大概会宿在前院,城中重建,实在太多事务。”
  孙氏吸口气:“给侯爷做几个清淡小菜,我一会儿亲自给侯爷送去。”
  龚嫲嫲连声说好,问道:“要不要挑一套好看的衣服?”
  孙氏说:“虽然皇上夺情,毕竟还是在孝期,给我那件白纱裙……”
  龚嫲嫲说:“我知道,浅绿绸边的那件,夫人穿上特别秀美温柔。”
  当晚,孙氏前往侯爷夜宿的净心斋,为侯爷奉上夜点,细问冷暖。侯爷感怀丧父之痛,被孙氏好好抚慰了半宿。
  见孙氏对自己如此体贴,安国侯也会对她偏护,自然不会告诉她那些来自京城的烦心事,以免孙氏担忧。                        

  第10章 祭奠

  韩长庚和杜方在云城中分头做事,韩长庚打听到了云山寨的老寨主和夫人儿子的坟墓所在,杜方则去雇了城中镖局的十来个人,订做了祭丧所用的东西,说好了要去护送梁老寨主外孙和外孙女祭奠的日子,定下了那日早上要去城中的旅店前见面。
  过了两天,云城中的人都知道了云山寨老寨主的外孙女外孙要来祭奠坟茔的消息,到了日子,镖局的人们还没有到,已经有了其他人在店门前等候了。
  杜方和韩长庚这两日很警惕,夜里也轮流守夜,可店中根本没有出现过可疑的人,韩长庚甚至觉得自己有些大惊小怪了。当然,他不排除他们平安无事,许是这个客店比较大,住了百十多人,有些是带着彪悍护卫的商人,那些人不敢动手。只有杜方深深地相信那一卦,一点都不存侥幸之心。这天一大早他就在店外来回走,并对前来的镖客再三叮嘱,一定要好好保护姐弟两个人,尤其在坟前的时候!
  韩长庚让凌欣姐弟和韩娘子在前院上了车,杜轩驾了马车,韩长庚骑着匹骡子在前面开路,一行镖师随车而行,杜方走在最后。
  他们出门时,门前只围了十多人,可是才走出了半条街,就又多了二十余人,有些人还戴了白头巾或者披着麻衣。这些人多是老弱和妇人,其中有几个男子拄着拐杖或者被人抬着。韩长庚愣住了,杜轩那天说要散出消息,城中会有人来陪着他们去,可是韩长庚以为该是些看热闹的好奇之人,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有人戴孝而来,还如此严肃。
  一个老人颤巍巍地走过来,他发须全白,后背却还是直的,一只手臂已然不在。韩长庚忙行礼,可不及他开言,对方说道:“我等都是当初受过梁寨主恩惠的人,今日知道有梁寨主的后代前来吊唁,我们愿意随往,也向梁寨主敬一杯酒水。”
  韩长庚巴不得有人来,觉得在老人家面前骑在骡子上不妥,忙跳下了骡子,对老人说:“好,好,敢问老丈贵姓?”
  老人说道:“免贵姓程,人都叫我程老丈。”
  韩长庚行礼道:“程老丈有礼了!您可是需要车辆?”
  老人摇了摇头,说道:“壮士只需行得慢些,容大家跟得上。”他咳了两声,韩长庚见他脸色有些灰,就坚持道:“老丈还是骑上我的骡子吧,我替老丈牵着缰绳。”
  程老丈想了想,点了下头,叹息道:“老了啊……”
  韩长庚扶着程老丈上骡子,说道:“老丈说哪里的话?我看您身背挺直,过去定是军士。”
  程老丈呵呵了一声,骑上了骡子。韩长庚牵了缰绳,放慢了脚步,带着驴车沿着街道行走。后面,跟了越来越多的人,有人抬了纸马纸人,还有的甚至打了白纸长幡。等他们行到了城门处,已经有了近百人。出城后,有人等在路边,或者从林间走出来,加入了队伍。到了墓前,看着聚了两百多人,俨然成了一个大型的丧事。
  云山脚下的一处山坡前,坐北面南的平缓之处,并立了三座坟茔。坟上的石碑有半人高,上刻着合葬的梁氏夫妇和他们的两个儿子的名字。坟茔周围清理得很干净,小路平坦,坟前已经摆了香炉和供果。
  韩长庚掀起车帘,扶着韩娘子下来,然后两个人将凌欣凌成姐弟搀扶了下来。姐弟两个人都穿着素白的孝服,只是凌欣为了安全,将大刀背在了身后。一见了他们,人群里有人开始抽泣,凌欣现在一心二用,防着有人袭击,还算平静,可是凌成一见墓碑,想到了逝去的母亲,立刻泪流,马上就跑上去跪在了坟前,张嘴叫了声:“外祖父!外祖母!……娘……娘不在了啊!”哇地哭了起来。
  凌欣也赶快过去,随他跪下。
  凌成哭功无敌,韩娘子在他身后一下子就受不了了,拿出手帕捂了嘴,哭泣道:“孩子,我……我替你娘照顾你们……”
  韩长庚也流泪了,走上去说:“孩子们,给外祖和舅舅们磕头吧。”他蹲下身,将带来的瓦盆放在坟前,放入纸钱,凌成磕头,凌欣也跟着他叩拜。
  在他们身后,有人喊道:“梁寨主!夫人!您们的外孙外孙女,来看您们来了!”“梁大哥,二哥,外甥和外甥女来了……”
  一时,姐弟身后哭声大作,众人纷纷跪下。只有杜方还保持了高度的警惕性,在一片哭声里,拉着杜轩在凌欣姐弟的后方蹲下,不停地巡视周围。好几次,有几个人突然起身,杜方就会一眼看过去,那些人就又弯身在地。
  凌成哭了好久,凌欣怕他没力气说自己教他的话,只好拉了拉他的胳膊,凌成停下哭声,最后叩拜了一下,然后与凌欣一起站了起来。
  两个人转身面对众人,众人也站起来,但是还有人哭泣。独臂的程老丈上前对他们说道:“这些人,有的是得过老寨主的恩情,有的是随着老寨主下山的那些壮士们的遗孀孤儿,他们对老寨主的祭拜也是对他们故去亲人的缅怀……”
  凌欣惊讶这位衣着朴素的独臂老人竟然能说出这么文绉绉的话来,对他行礼道:“多谢老丈提醒。”她拉着凌成对众人深深施礼道:“谢谢诸位乡亲随我姐弟两人前来祭奠,我外祖父外祖母大舅舅二舅舅天上有灵,也会感谢大家的情义!”
  众人纷纷说道:“小姐多礼了……”“不敢当……”
  凌欣握了一下凌成的手,按照凌欣的叮嘱,凌成哽咽着开口道:“我姐弟如今来了这里,就想告诉外祖、外祖母,两位舅舅,从今后,我姐弟改姓为‘梁’,承继外祖一家的香火……”
  这是弃祖忘宗之举啊!可是归姓梁家,又是秉承忠义,让人不得不钦佩……
  前面的人们发出一阵惊叹之声,可是几乎在同时,人后林间有一声唿哨,凌成前方不远的三四个人突然从怀中抽出了短剑或者匕首之类的武器,推开面前的人众,猛地窜了过来。
  杜方早就防备着了,见状一跃起身就迎了上去,挥拳抬腿,一人拦住了几个。韩长庚也站了起来,将腰间佩剑抽了出来,挡住凌欣姐弟。镖师们纷纷亮出了武器,站在他们左右。
  人群后面,又有骚动,十来个人冲撞而来。围观的人们惊叫起来,来的大多是老幼妇孺,一推就倒,根本无法减缓他们的速度,有几个男子人赤手空拳地要阻止,也被这十多个人轻易地推开了。
  韩长庚对着镖师们一挥手,大家一涌向前,拦住了来人,乒乓地打在了一起。
  人群中一片混战。杜轩和韩娘子挡到了凌欣和凌成面前,韩娘子喃喃地说:“别怕别怕呀,我护着你们……”
  杜轩手握着把短剑,眼角看着凌欣,小声说:“成弟已经说了呀……他们怎么还动手?”
  凌欣将背后的大刀抽出,匆忙地说:“他们大概没听见……”她也在心中暗恼:凌成已经说了不姓“凌”了,放弃了安国侯府的承继名分,他们怎么还紧逼不放呢?!她原来以为这些人一听凌成说改姓,就该走了!谁知道这些人这么没有理性!
  凌欣正想再说一遍,混战中有一个人挥着大刀,从几个镖师中闯了出来。他身外面的丧服已经撕开,露出里面紧身的黑色衣服,满脸狰狞,刀光闪烁,无人可挡。他向着姐弟两个冲来,韩娘子惊叫一声,张开双臂就要挡在凌欣两人前面,凌欣可不能让她这么干,用尽全力一手就把韩娘子狠狠地推倒在地,然后又用肩膀把对着来人胡乱舞着半尺长短剑的杜轩撞开了,一拉凌成,就往梁寨主夫妇的墓碑后面跑。
  到了碑后,凌欣一把将凌成推倒在石碑下,自己站在他侧面,将他挡住。瞬间,挥刀人已经到了墓碑前,凌欣练了一路的刀法,此时倚着石碑,匆忙地向对方挥出了一招,竟然让那人回避了一步。但是来人的刀法比凌欣精湛百倍,回刀一劈,凌欣只觉刀风夹着寒意,迎面扑来,她根本不敢阻挡,身体下意识地往石碑后一闪,对方的刀锋在石碑上翻刃掠过。
  刺客向石碑后跨步而来,凌欣一边举刀再次砍去,一边放声大喊:“诸位乡亲!今日我姐弟死在这里,要让我们以梁姓与外祖同葬!我乃梁欣,我弟叫梁成!……”她也没有想到,她的新名字“梁欣”,同音“良心”,一声喊出,如一石击水,在人们心中溅起层层波纹。
  凌欣话音未落,刺客闪过了她的招数,到了她的面前,凌欣再回刀抵挡时,对方一刀插入,两刀只轻轻一碰,凌欣的大刀就被磕飞了。凌欣手臂疼得像是要断了,半边身体都木了,站立不稳跌坐在地,忙扭身抱住凌成,将后背给了来人。凌成大声哭着,使劲想推开她,可凌欣大他两岁,自然比他力大,将凌成死死按住。
  凌欣在凌成的哭叫中咬牙,等着身后的兵器落下来。她心中暗想:这次若是死了,该不会去那个灰色的大坑了吧?她现在只担心被砍会不会很痛,但她自认在这次短暂的生命里,问心无愧!所以紧闭了双眼,准备回家了……
  与此同时,杜方也到了左近,将手中夺到的一把剑猛投过来,程老丈也正踉跄着扑到那个人身后,用一只手去抓刺客的后衣襟,大叫:“你敢……”
  刺客听着耳边风声,不得已收刀反手一挥,噹地一声鸣响,杜方的剑被打飞,可是刺客的刀也险些脱手,他不禁心惊……程老丈眼看就要抓住他的衣襟,刺客对着程老丈一刀劈下,可杜方已经到了他面前,一掌挥出,刺客不敢大意,挥刀与杜方战在一起……
  程老丈就地一滚,到了两个孩子身边,用一只胳膊护在凌欣身后,说道:“孩子们,孩子们……”
  凌欣抬头,扭头见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家挡住了自己,急忙说:“爷爷快闪开!”
  程老丈眼睛里含着泪:“老寨主的孙儿们哪……”
  杜轩在人群里嘶声大喊:“他们认了梁家为祖宗,是梁老寨主的后代呀!”
  有人喊道:“为了老寨主,大家拼了!”来祭奠的人们,捡石头的捡石头,找木棒的找木棒,有的就张着双臂向前,一时坟前,人头汹涌,哭喊震天。那些刺客们都有武器,可也不大开杀戒,只抡开架势对打。
  唯有在坟前与杜方对手的刺客拼尽全力,刀刀狠毒。可是杜方虽然空手,却与他贴得极近,掌掌相逼。刺客的大刀反而有些不适合近身搏击……大概觉得武器成了碍手之物,情急之下,趁着一个瞬间的空档,刺客对着石碑下的三个人,运力掷出了他的大刀……
  杜方大喝一声:“你没有人性!”一手虚晃,另一掌“砰”地猛拍在了刀客的前胸,刀客被打得趔趄后退。程老丈见刺客掷刀,一声大喝,用一只胳膊将两个孩子一把揽开,生生地离了碑下一尺。说时迟那时快,飞来的大刀“咣”地一声,正砍在了凌欣凌成方才依靠的石碑处,绽出了火花和碎石。
  刺客摔倒在地,指着杜方说:“你……你方才未露……”张嘴吐出大口的鲜血,却原来杜方一掌,击碎了他的膻中胸骨。
  杜方扭头看了看凌欣姐弟,回头对刺客说:“幸亏那两个孩子没事,不然我定追到你的家人,让他们随你前往!现在你就去吧,我不会寻仇。”
  刺客长出了口气,然后就一伸腿儿,不动了。
  一声唿哨,有人喊道:“撤!”如来时般的迅速,刺客们收了兵器,闪身就走,人们阻拦不住,片刻就让他们逃个干净。
  杜方不敢追,到凌欣凌成身边,问道:“没吓坏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