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闺园甜居 >

第18部分

闺园甜居-第18部分

小说: 闺园甜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婶子,好多了,不下雨不阴也不疼。”
  麦家属于外来户,和村里的人没什么亲戚关系,麦穗儿嘴甜,问话的女子年纪四十来岁,便叫婶子。
  “姬老爷真是神医,也是菩萨心肠。”
  “那婶娘真狠心,好好的一个小姑娘,腿成了那样。”
  听着村民的议论,麦穗儿的眼睛看向那座神秘的院落,离泉水几丈远的红门紧紧地关闭着。
  她稍微往红门的方向靠了靠,竖起耳朵,里面静悄悄的。
  去的时候还看见盛老爷姬老爷指挥人往里搬东西呢,这才一会儿的功夫,就悄没声息的。
  能让姬老爷盛老爷亲自动手,院落主人一定身份非凡。
  不过据说这座院子建成就没住过人,主人从来没露过面,村里没人见过。
  麦穗儿一直以为这座院落其实就是为那眼神泉而盖的。
  没想到还是有主人的,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人家能拥有传说般的神泉。如果传说是真的,住进这座院落的人家一定是祖坟冒青烟的。
  转眼就到了年关,麦嘉慈还是没回家。
  隔壁就天天传来麦姜氏尖利的谩骂声,只不过挨骂的对象变成了麦秦氏。
  眼睛彻底瞎了耳朵也有点聋的的麦秦氏,摸着炕边的墙皮,天天以泪洗面。
  儿子不争气,连续几年不回家,现在连银子都不给了。留下她这个瞎眼老婆子,确实是个负担。
  以前麦姜氏还有点害怕麦嘉慈,就算他不回家也有银子捎回来,现在人不见人钱不见钱。她的脾气大胆子也大了起来。
  麦秦氏的耳朵有点聋,别的什么听不清楚,麦姜氏的骂声她却听得清清楚楚。
  “娘,你就少骂几句吧,奶奶她也怪可怜的。”
  “可怜,她可怜你老娘就不可怜了吗?你说你爹五六年没回家了,我一个人把你们几个拉扯大,现在你大哥在外面成家,把家里的钱全都用完了,你二哥也不小了,你那个没出息的姐姐整天哭哭啼啼半死不活的,她可怜有你娘我可怜吗?”
  麦青儿见娘一直骂奶奶,有点不忍心。劝了一句,便招来麦姜氏劈头盖脸的一顿。
  麦姜氏很心疼两个女儿,麦穗儿麦苗儿分开之后,不管多忙多累,她都是嘴上骂着自己干着,脏活累活不让女儿干。怕弄粗了女儿的手。
  平时一般也不说,麦青儿见娘真生气,也不敢多言,忙钻进了屋子。
  麦苗儿在这边听得实在不忍心,看着麦穗儿小心翼翼的问:“穗儿,奶奶真的很可怜,要过年了,要不我们把奶奶接过来,过完年再送过去?”
  现在家里主要是靠麦穗儿,再说她们也只是孙子辈,还是孙女,她有点不敢做决定。
  麦姜氏见女儿不吭声,二儿子还在先生家帮忙不回来。小儿子在外面玩耍,只有她一个人忙里忙外的。
  更加提高了嗓门,隔着一堵墙震得麦穗儿耳膜疼。
  “要是能行,接过来就接过来,就多双筷子的事儿。”
  麦穗儿叹了口气,自从分了家就没看见过奶奶。老人家以前总是想偷偷的塞给她吃的。
  大伯也太不像话了,自己的亲娘儿女也不管,一天的路程五六年不回家,这事儿搁谁身上谁心里都不舒服。
  “婶娘,我们商量个事儿。我知道婶娘这段时间忙,要办年货。大哥大嫂今年也要回家,。我和姐姐想接奶奶过去,在我们那边过年。”
  分家之后第一次进了婶娘家。
  麦姜氏倒立起一双倒三角眼,好半天才说:“怎么?嫌老娘我伺候的不好啊,那好啊。你爹娘也是儿子媳妇,虽然死了,你们还在啊,那你们就接过去尽尽孝心吧。”
  嘴里骂着,心里多少有点感激。
  总算有人替她分担了一点。

  第三十八章 一家三口

  阳春三月,花红柳绿,麦穗儿早早打开大门走了出去,她要去地头小径口将孙黑牛送来的一担水接着挑回来,顺便将两天前的另一担交给他。
  孙黑牛绝对是按照师傅的指示,作为一个守信的男人,每隔两天送一担水过来。
  他之所以只将水送到地头而不是家里,是因为麦姜氏总是满口胡言到处散播谣言,说麦穗儿麦苗儿不守妇道,**男子。连算是长辈的孙黑牛也不放过。
  他不愿意招惹是非,惹出闲话,坏了人家女儿家的名声。
  可是师傅的三个儿子又各自在外,只有他现在基本出师,大半时间为盛老爷姬老爷效力,帮他们修修补补做点泥水匠的活儿。
  他不愿辜负了待他如己出的师傅的委托,便和麦穗儿约定,将水送到麦穗家那一亩二分地的尽头。自家的水桶和麦穗儿家的水桶交换。
  麦穗儿刚刚将满满一担水很费力的挑到院门口,麦苗儿已经拿着䦆头出来了。前天刚刚下过春雨,趁着地松软,正好将这块面积太小,婶娘不肯用自家的牛帮着耕地,就得用䦆头翻一遍。
  刚刚分开那两年,麦长青会带着儿子孙黑牛一起来帮忙,用不了一个时辰。可是麦姜氏总是说长道短的,麦花儿麦青儿也跟着煽风点火。麦长青不想招惹麦姜氏,怕她说出什么有伤风俗的话,更怕侄子不回家她会再次纠缠,早早的带着儿子们去远处干活了。
  姬小童自告奋勇说派人来帮忙,人还没来,就惹来麦姜氏恶意中伤,麦穗儿觉得婶娘就是臭狗屎,可以躲着走,但是不能影响了别人。姬小童是有头有脸的人,好心好意帮自己不能坏了人家的名声。
  麦穗儿将水桶挑进院子,也拿起一把䦆头出了院门。
  姐妹两决定将这块地翻起一遍,还是种玉米豆子,萝卜瓠子什么的。
  麦秦氏自己摸索着提着小木凳来到大门前坐下,黑狗偎在她脚下不时的窜来窜去。
  已经两年过去了,麦姜氏从没提起过要接麦秦氏回去,麦秦氏自己也不愿回去,麦苗儿麦穗儿也不忍心送她。
  三人就这么过了下来,麦秦氏很慈爱也很勤快,虽说是眼睛看不见,耳朵不灵光,,却是天天摸索着自己梳头洗脸穿衣服,,甚至可以做饭。
  麦苗儿更是高兴,有了这么个老人,每天可以和她说说话,还可以教她很多东西,有些事情她自己拿不定主意,麦秦氏可以帮她。
  麦秦氏给她讲村里各式各样的女人,也讲娘的事儿,麦苗儿很喜欢听,只要一闲下来就蹭到她面前。
  这倒让麦穗儿更省心,家里的活不用她操心,她只管忙着每个集日去卖掉麦苗儿麦秦氏生好挑好的胖豆芽,夏天春天秋天还捎带味道鲜美的包子。
  老人年纪大了,爱清净,两人便将边上的那间空屋子收拾收拾,请孙黑牛帮忙盘了个火炕。每天都烧得热热的。
  三间不大的正房便中间住着麦穗儿姐妹,一边住着麦秦氏,另一边存放粮食。
  麦秦氏和两个小孙女在一起,不受儿媳妇的气,吃的穿的也算过得去,心情慢慢好了起来,竟然胖了一些。
  一天姬老爷来给麦苗儿把脉,看见老人的眼睛,便替她看了看,告诉麦穗儿,麦秦氏的眼睛是哭瞎的,也许能看好,不过的等他闲下来配点眼药水。现在可以先开几副药调理一下。
  麦秦氏听到了希望,心情更好了,她对儿子已经死了心,便尽力的讨好两个孙女。
  这让麦苗儿麦穗儿很难过,麦苗儿小声对妹妹说:“穗儿,我的病就这样了,不可能变回以前的样子,只要不疼就行了。我们给奶奶治眼睛吧。”
  “瞎说。”麦穗儿白了她一眼:“姐姐,虽说你的腿现在比以前好多了,药却不敢断。怎么着也要保持不再变形。姬老爷说了,现在病情已稳定,可以间断性的吃他配的药丸。不过你放心,你的药也不能断,奶奶的眼睛也得治。她可是我们爹的娘。”
  麦苗儿低下头:“可是穗儿,你太辛苦了。”
  “一点不辛苦,我不知道有多高兴呢。”
  她说的一点都不夸张,这两年多虽然是辛苦,确实是痛并快乐着。
  每个集日只要不下雨不下雪,她都会挎着竹篮去镇上,姬小童顺儿也去的时候就打捷路,她一个人的时候就去迟一点跟着赶集的人群。
  买卖倒是做的很顺当,第一次买她豆芽的成府管家成天成和她约定,只要她去就把豆芽送过去。
  她也不贪心,每次也只带一斤豆子生的五斤二两豆芽,连秤都不用带,而且她每次都收三十个铜板,比市场价便宜一个铜板。
  后来除了冬天她又捎带一些包子。而且她每次只带二十个,每个包子三个铜板,便是六十个铜板,抛去两斤白面油盐调料钱,菜是自家地里后院中出来的,也能落三十个铜板。
  当然做这种买卖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好几次都被小乞丐堵住将包子抢走,还有地头蛇要保护费的。好在她带的少,味道又好,多半是刚一到镇上还没去成府送豆芽,包子就卖完了。
  赚来的这些钱除了给麦苗儿看病,还有点剩余,偶尔也给奶奶自己和姐姐买点吃的东西。
  三个人过的倒也很快活。
  麦穗儿麦苗儿抡起䦆头,一下挨一下的翻着酥软的土地。地是去年收完了挖玉米根的时才翻过的,不需要很大的力气。
  挖了一会儿,麦秦氏摸索着进了院子,不一会儿又摸索着端出两碗水,站在地边喊:“苗儿穗儿,来喝点水。”
  小狗黑子便撒欢儿在麦穗儿麦秦氏脚下来回的撒欢儿跑着。
  “跑的再欢也没骨头给你吃。”
  麦穗儿走出地接过麦秦氏手里的水碗,看着跑来跑去的黑子。
  麦秦氏慈祥的笑了笑,一双没有黑眼珠的眼睛茫然四顾,感觉黑子咬着她的裤管,向前走了一步,对麦穗儿说:“它是在给奶奶说话呢,说你在地里面。”
  麦穗儿喝着水,对着黑子叫了两声:“黑子,狗儿啧啧,你还真是善解人意。好好的当我奶奶的导盲犬,做得好了我给你买肉吃。”
  黑子似乎能听懂她的话,更加撒欢的拽着麦秦氏的裤管,有让她坐下来的意思。
  “越说你越来劲,别告诉我你真听懂了。”
  麦穗儿笑嘻嘻的蹲下身子摸了摸黑子的头。
  狗通人性,这句话一点都不错、
  这条黑狗,爹娘在世的时候捉来的,现在已经长成一只大黑狗,全身通黑,只有鼻梁处是白的。
  以前在婶娘家养的时候,瘦的皮包骨头,整体天懒洋洋的趴在窝前,很少听它叫。婶娘家的那只大花狗经常欺负它。
  拉回来以后,在大门口给它盖了个窝,它便整天守在大门口,平时没什么人来。但是只要姬老爷姬小童来来复诊,它便撒着欢的欢迎,一点也不咬不叫。似乎知道是给主人看病。
  麦秦氏来了以后,它更是随时随地的跟着麦秦氏,只要麦秦氏感觉它在脚下,就是走对了。

  第三十九章 美人

  也许苍天不负有心人也许是地种熟了,在麦苗儿麦穗儿的精心照料下,玉米长的很茁壮。玉米杆很高很旺盛,,多数杆上都结有两个甚至有三个以上棒子的。行间套播的豆子也不示弱,豆秧上结满了饱满的豆荚。
  麦苗儿满心欢喜,她笑眯眯的坐在大门口看着远处热火朝天割麦子的人们,第一次没带着羡慕嫉妒的对麦秦氏麦穗儿说:“奶奶,穗儿,我们把玉米种的距离远一些看来是对的。你看看棒子多了还胖了。”
  麦穗儿有点得意指着玉米根:“我们这么伺候它,施肥除草拔苗壅土的,如果不好好结棒子的话,怎么对得起我们…”
  这两年两姐妹用在这块地里的心思实在是太多了,今年更甚。光是给玉米地壅土就用壅了几次,而且今年禾苗之间的距离拉开了,为了让玉米根能更好的吸收营养。
  “姐姐,玉米棒这这时候该有了香味,嫩嫩的正是时候,我们掰几个尝尝,味道好的话我明儿个带几个去镇上试一试,看能不能卖掉。”
  麦苗儿笑着看了妹妹一眼:“穗儿,真是做买卖之人,什么都想卖。玉米棒子谁家没有,还用掏钱买?”
  麦穗儿笑了起来:“姐,镇上大多数人家是都城权贵,不种田,也许就馋我们这土生土长的东西。我们现在要抓住一切商机,多赚点银子,以后买些地也做做地主。话说回来。每年都是玉米,吃的人胃酸,如果玉米棒真能赚钱,我们卖掉一些,换白面,剩下的搀和上也能对付大半年的。”
  麦秦氏微微低头不语,她在两个小孙女这边活得很开心,心里到底是内疚的,有儿子有孙子却要两个孤儿养活。
  她恨自己的儿子不争气,也想儿子,儿子以前是很孝顺的,虽然不经常回家,但只要回来总是第一个问媳妇对她怎样,所以前些年就算自己眼睛看不见,后来耳朵也听不见,麦姜氏也不敢对她怎样。
  这几年儿子再也没回来过,连家用也没有。麦姜氏渐渐地敢对她指手画脚,虽然她看不见,却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而且说话极其难听,每句话里都带着刺还故意扩大已经不能再高的嗓门,一个字一个字的都让她听得清清楚楚。
  “奶奶,你不用担心,我和姐姐能养活得住你。你能吃多少,不就多加一双筷子吗?再说了姬老爷还要给你看眼睛呢,以后你的眼睛好了,还要好好照顾我们。我常去镇上,也许能见到大伯。”
  麦穗儿看麦秦氏的表情,明白她的意思,小声安慰她。
  麦秦氏饱经沧桑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一丝无可奈何地笑,已经掉完了的后槽牙,只剩几颗门牙,脸颊陷了进去,显得很无助。
  笑过之后,干涩无神的眼眶内挤出几滴苦涩的泪。
  “苗儿穗儿,奶奶活着就是遭罪。老天爷不开眼,怎么不把我这把老骨头早早收了去。现在要靠你们两个,你那不孝的大伯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活着的,还活得好好的,我婶娘去找过他,听说是从外地刚刚回来忙着交差,说不定过些天就回来了。”
  麦穗儿忙将她道听途说的话说给麦秦氏,前几天她去集上,沿路听几个女人说的,她们有亲戚在姜老爷家帮忙。
  麦秦氏听儿子还安好,擦了擦眼泪气呼呼的吩咐麦穗儿:“穗儿啊,你一直去镇上,既然你大伯在,有时间去看看他,你替奶奶问一声那个丧了天良的,他还要不要他的老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