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甜丫头-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大黄狗的这些猎物,村民们只会眼馋嘴馋心馋,暂不会有啥保护动物的先进思想。
毕竟,山林里这类动物真的很多,只要不破坏生态环境,它们可以一直繁衍生息。
而生活在山林中的人,很少会破坏环境。
比如说砍树木,山里人基本都砍枯枝枯叶,因为它们比其他树木好砍好用得多,有很多古老经验,都是一种无意识保护自然环境的传统生活方式。
在这里,在此刻,人也是丛林生态环境的一部分。而大黄二毛,比三个‘废物’人类,似乎更适合丛林生存。
‘废物’叶爸爸目瞪口呆:
“白老爷子与夏老爷子,这是把它们当猎犬养的吧?!”
寻常的家养土狗很难在丛林间追得到小动物的,甚至被毒蛇毒蝎子扎咬。只有猎人从小精心养护的猎犬,才可以这么称霸三碧山的密林。
甜妹儿瞅一眼还在逮蛇捉鸟的大黄二毛,总觉得回程的时候,大背篓里恐怕都是一堆野味肉粮。
继续往东边林子走几步,耳尖的甜妹儿,隐约听到叮叮咚咚的泉水声,砍断外面两层的藤蔓,原来是一处天然形成的小山洞,里面黑漆漆很深。
在洞口处,有爷爷爸爸的掩护,甜妹儿眨巴两下黑眼睛,青山空间里满满的一大竹筐的野菜出现在丛林里,多数都夹着根裹土,里面还有一些山林常出现的野果。
野果有两三棵正结果的矮树,比如山桃树,野菜种类繁多。
除了蒲公英、蕨菜、苦菜,还有野韭菜、五加刺、五爪菜、马齿苋、枸杞树、淘金娘、水芹菜、刺芽菜、指甲菜、野蒜苗等等。
很多野菜都可以做成咸菜或泡菜,储存在泡菜缸里,随时取来吃,可以吃很久。
或者将水分去除,晒成野菜干,吃的时候用开水泡一会儿,也是一年四季都可食用。
所有野菜,包括苦味重的苦菜,用水烫一下,加入本地干辣椒或红油辣椒,洒上一点花椒面,都是绝对的美味。辣椒本来的味道就很好吃。
因此,各家各户基本年年都会囤货辣椒花椒,而本地也特别适合种辣椒,山里还有不少野生的花椒辣椒。
竹筐里都是本地常见的野菜,这一点没错。
只是——
叶老爷子扯扯孙女的棉帽,无奈道:
“暂且不管春季夏季,野菜种类这么多,它们不可能一片一片挨着长吧!”
也就是说,他们可能得抬着大竹筐,在密林里艰难前行,把里面的野菜野果树,都或深或浅埋入泥土里。而且还得防着外人,遮遮掩掩,以免别人发现。
坑爷坑爹的甜妹儿,嫩豆腐脸刷一下变红,把脑袋埋进爷爷的臂弯里。
青山空间里的菜园果园都是这么随意,东一坨西一坨,冬麦邻居可能是春玉米,两者同时开花、同时结果。
时间越久,她都忘记山里长的野菜野果,不是自家菜园子。
叶爸爸噗哈笑一声,与老爷子赶紧忙活起来,能‘种’多少种多少。总之,下午四点之前,他们必须出三碧山,为的是自身安全,夜晚的山林更危险。
寻常野菜,比如蕨菜等,村民们挖铲的时候,都喜欢留着根,来年再来挖。
而甜妹儿在空间里,都用铁楸连着野菜的根,一并铲出。
“爸,它们以后还能冒出土来不?”
甜妹儿把绿油油的野菜根埋入土里,忽然抬头问道。要是能长出来,山林里又多出一些新的野菜。
“肯定可以!”
不要小瞧野菜的生命力,它们有的本来就是野草。
叶爸爸此刻正在种山桃树。
这个季节开花结果也是醉醉的,他得把树种的更深一点。
相信就算有‘幸运儿’发现这棵桃树。
他只会偷偷摸摸把上面的桃子摘光,想法子藏起来,等这段时间过后,可能吹牛说出来,其他人能相信不,那很难说。
不当季的野果,也只能悄咪咪利用村民们的“松鼠藏粮”习惯。但是,这类果树在林子里种一两棵还行,太多特例就很打眼。
来到溪水沟边,这里最多的野菜是水芹菜与
地木耳。
野生水芹菜比种植的更香,味道更浓一些,用它来炒腊肉或炒辣椒等,都特别好吃,村民们见到,一定不会放过。
至于地木耳,它多生长在石头青苔上,喜阴喜潮,暗黑色的,很像泡水过后的黑木耳,所以本地人才称呼这个名字。
叶爸爸是没本事将地木耳种在青苔上,只能随意种一些在泥土里,在大石头上铺上青苔杂草,让它们接受太阳爆晒。
进山村民会越来越多,野菜都是越采越少,希望有人能来得及找到它们。
因不能消除人留下的痕迹。
每种植一处,叶家父子俩都会,胡乱破坏一些其他地方的泥土,然后将野菜‘藏’一些藤蔓或杂草,作为掩饰。
相信很多村民都会这么做,三五天都不可能搬完密林的野菜。
甜妹儿站起身,伸伸懒腰,扭扭小屁股,抖抖脚,耸拉耳朵叹息道:“明天我只挖两种野菜!”
“汪汪汪!”
伴随着二毛的叫声,顽皮的大黄,又叼着它的猎物回来。
这次它们出去浪很久。
而大黄叼着一只啃竹笋、圆滚滚脸的红褐色大猫?
叶老爷子厉声呵斥道:
“大黄二毛,你们是不是跑到西边的山脊去?这大家伙肯给是隔壁那座无名山的,赶紧把大猫放掉,在三碧山、二碧山不能逮杀它。”
作者有话要说: 大黄叼来一只野生萌物。
…_…#,三碧山不会出现“不该出现的动物”。
嗯嗯,原始森林动物多,偶尔会漏出来一两只打酱油的萌物。
**
野生小熊猫越来越少。
本地农户有一家跑来一只小熊猫,被当作黄鼠狼养着,嗯嗯嗯。最后警察叔叔放它们走啦。
还有偷猎人,不是专业的。六百块卖三只………………祝愿他们一直坐穿牢底。
小熊猫:……我像黄鼠狼???????
*
第174章 萌物与瘴气
大黄歪歪狗脖子; 无辜狗眼瞅着叶老爷子; 假装自己听不懂。
二毛‘汪呜’一声; 非常人性化的用前爪捂着一只狗眼; 另一只眼睛眯起细缝偷看; 悄悄往旁边走两步。
每次爬二、三碧山采药,白老爷子与夏老爷子都严格遵守本地山林规定; 不踩过线; 去隔壁几座无名山; 杀生啥的。也会将将无名山的特殊兽类; 带入二碧山里!
因为他们觉得有一点很神奇,明明一样的气候与环境,为什么偏偏这两座山上,不会有猛兽出没?
白老爷子现在山巅,曾经亲眼目睹,一只黑色金眼的豹子; 追着一头鹿来到三碧山,鹿明明可以逃入茂密丛林,却在某条线; 脚步一歪,栽倒在地。
而豹子咬着鹿的脖子; 用金色漂亮的兽瞳,瞅一眼对面树林外的肥野兔,转过身,迈着轻盈脚步; 回到那座无名山。
莫非真的有山神一说?
从那时开始,两只大黄狗都有被狠狠教育过,不可过线捕猎。况且,真过线,谁被谁捕猎还说不定呢!
暂且不管它们怎么捉到这只特别的‘大猫’,很明显,大黄绝对犯错了,还很不要脸地装无辜。
狗脑袋偏来偏去,被他叼着的毛绒绒小家伙,也动来动去。
甜妹儿眼睛瞪得圆溜,总觉得有点眼熟。
她猛的拍一下额头,终于想起来,这‘大猫’跟本就是当地动物园里的‘小熊猫’。
大黄把野生保护动物叼来啦!
话说现在,小熊猫还是野生保护动物吗?
总之,小熊猫应该不能吃。
它与大熊猫虽不是同一种物种,在本地山林可算得上友好的邻居。小熊猫也喜欢吃竹笋、竹叶、嫩竹杆类的食物,还吃其他野果虫鸟,是杂食类的萌物。
它外形似猫,比猫更肥一些,一身蓬松柔软的红褐色毛,看起来就比猫还好撸。脸也是圆滚滚的,脸上还有白色斑纹,粗尾巴有一圈圈深色环纹。
小家伙的听觉、视觉、嗅觉都微有迟钝,性子比很多动物都温顺,善于攀爬,行动却缓慢,所以才会被大黄叼走。
此刻,它茫然无措地打量四周环境,忽而一个激灵回过神来,不停摇晃尾巴、扑腾爪子,漏出脚底软厚的绒毛,害怕却强行憋着,硬是不发出声来。
尽管这样,爪子里捏着的嫩竹笋,依旧稳当没掉。
甜妹儿戳戳大黄的狗头,奶声奶气命令:“大黄,放开它!”
小熊猫用蓬松柔软的毛尾巴,扫得她手心痒痒的。大黄耳朵耸下来,眼睛眯一下,不甘心把嘴巴张开。
小熊猫一下地,刷的一下,爬到高高的树枝上。继续吃着手里的一小截嫩竹笋,边吃边用掌揉擦嘴与脸,再用舌头把自己全身的毛,全都舔洗一遍。
甜妹儿:……不逃跑,它脑袋秀逗了吗?
叶家父子俩似乎见怪不怪。
“爷爷,我们要把这只小熊猫,额不,大猫,送回去吗?”
“不用理它,有些动物在三碧山呆不久,会自己回去的。”
叶老爷子也看出大黄二毛的灵性,揪着它们的耳朵,吧啦吧啦训斥一堆,尤其关于这次跑过界的事情。
长得一摸一样的二毛:……这关我啥事?!
甜妹儿好奇地抬起头,刚好跟站在树枝上的小熊猫,来了个大眼睛相互对视。
小家伙瞅一眼嫩竹笋,十分不舍,嗅嗅鼻子,抓紧时间在咬一口,才把剩下的竹笋,扔给树下的某人。
然后,它从树上灵活地跳下地,故意踢一脚大黄屁股,迈着像熊一样蹒跚步伐,尾巴一扫一扫,渐渐消失在密林里。
甜妹儿看着指头大小的嫩竹笋。
这算是小熊猫的感激礼物?
**
午时已过,被狠狠教训一顿的大黄与二毛,终于被解放,头也不回冲向密林,它们完全可以自己觅食,特别好养活。
叶爸爸在溪水沟边,搭建起土灶来。
山间气温更低一些,最主要的目的是烧水喝,其次才是热饭菜。
今日饭菜很简单,用竹筒热得玉米汤糊,加上一小碟麻辣泡蕨菜,主食是用野菜与红薯碎面,揉成的一坨一坨可爱的菜团子。
甜妹儿还用黑芝麻,给它们点上两眼睛,瞧着特别可爱,越看越有食欲。
热菜的时候,甜妹儿拿着弩与木箭,一点一点挪至溪水沟边。
里面水不深不浅,有许多绿色飘荡的水草,她将一点点玉米渣碎屑,裹着青草,一起扔进溪水里。
玉米草团猛得一下沉入水中,但因密度重量等原因,大部分被水冲走,少部分渐渐浮起来,最后飘荡在水面上,水中水慢慢飘着诱人的味道。
约过五分种,几只水草里的溪水鲤鱼,从草里偷溜出来,在水沟里游来游去,却不敢浮上水面,去咬那些玉米碎面。
甜妹儿笑眼弯弯。
她轻轻拉开弩,悄无声息上木箭,瞄准数条鱼斜下交集方向,果断放手。
刷——
尖利的木箭射出,一箭四鱼,惊艳出手!
甜妹儿满意点点头,弯腰将长木箭提起来,像是一串烤鱼肉。
这招她已在空间里实验多次,不过空间里没有弩、箭也不够尖硬,比今天的条件要困难得多。
所以说,她需要一把弓·弩?
瞅到这一系列动作,叶老爷子眼睛猛然一亮,嘴里“好”字脱口而出,臭老头还算有几分本事。
叶爸爸:……甜甜蜜蜜、软软萌萌的小闺女,去哪了?
简单美味的午餐期间,甜妹儿大展身手。
即使不用弩与箭,她用树枝都从溪水里插十几条鱼,还有一条肥黄鳝,最后还是叶老爷子强行阻止,才收起玩闹心,往嘴里塞野菜红薯团子。
午饭后,叶家三代人,迁移到旁边的密林,将某些野菜零零散散埋入土里,‘种野菜’比挖野菜还困难得多。他们还十分幸运遇到令一队村民。
对方俩村民,看到甜妹儿小背篓里,漏出肥鱼的一角,笑着招呼一两句后,他们急匆匆赶往某条溪水沟边。
山上除去野果野菜等植物,还有野鸡野鸭野兔野鼠野鱼虾等动物。
溪水沟方向有不少野菜,不知道他们能否发现,不过望其沉重的大背篓,以及肩膀上勒得紧紧的麻绳,里面已没多少剩余空间。
看来今天是个丰收的好日子,真是太好哩!
直到下午一点,甜妹儿将隐藏着的大竹筐,放回空间,与劳累的爷爷爸爸,一起离开这一片密林。
这一天的行程,不比上工简单。
爬山、下山、砍路、挖坑、埋土……体力透支,注意力与精力也在强撑坚持,返程路上觉得越来越艰难。
上工干活人数减少,叶妈妈他们同样累得够呛。
幸苦的全部叶家人,回到家,胡乱刨两下热饭热菜,喝一口浓汤,拖着腰酸背痛的身体,坚持泡个热水澡。
往往背刚沾到床上,人已陷入酣睡。
家里最清闲的小五,眨巴眨巴大眼睛,玩着四姐姐的手指头,不哭不闹‘咿咿呀呀’,直到自己也迷迷糊糊睡着。
**
接下家的数日,尝到甜头的全村村民,坚持每日进山。
家里有粮,心里不慌。
哪怕是春雨绵绵,大家也披着蓑衣斗笠,捏着鼻子,一碗草药糊糊下肚,转身进入密林,寻找野菜野果野味。
草药糊糊在后现代武侠里,有个特别霸气的名字,“瘴气药”,它不是影视剧里的巧克力丸,而是由本地杂草药熬成的青草糊或者中药水。
瘴气并不代表着神秘。
本地的瘴气,多出现在春季。
在春天,万物复苏,细菌蚊虫同样。
一场新雨,山间空气更清晰,天更蓝、草更绿,似乎连心情都越来越好,却不是上山的好日子。
雨后山间雾多。
春雨春风空气里,还夹着陈泥和腐叶的味儿,甚至还有冬季雪埋下的延后腐烂的尸骨,而且春季,树林里一群群会飞的细蚊细虫最喜欢聚集……
当这其中的部分聚集,林雾流动传播,就会被本地人称为“瘴气”。
本地人长时间吸入雾气,可能会有浑身无力或头晕目眩之感,外地人更可能会反胃、拉肚子,甚至生病。
对付瘴气,本地人通常喝草药提前预防。
若在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