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甜丫头-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仿佛饿着的肚子都好很多。
黄老爷子跟张队长,带着大斗笠,在地里用硬木棍试着探测土壤里水分,将木棍深深地插进松散的土壤颗粒中,直没至柄,估计至少有半米。
抽出来闻一闻。
木棍湿度明显不够。
张队长皱眉问道:“黄老爷子,这春红薯长得咋样?”
碧山村的红薯最多长三季。
今年春季种的迟些,但六月底必须收第一批的主粮食。
“红薯算最不挑的粮食了,收获肯定还是有的,春季影响还不算大。咱们赶紧种下玉米吧!只是——”
话未说出口,张队长也懂他的意思。
如今只能祈祷降雨快点来,若是匀着来最好。慢着来、不可咆哮疯狂,否则刚种下的玉米苗得遭殃。
但暴雨若是不来,遭殃的恐怕就是整个庄稼,水稻更是受不得一点委屈。
狂风骤雨来也行,他们它们也捏鼻子认命,千万别不来雨。
最怕的是——‘旱灾’,村民根本想都不敢去想。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两章是空间升级,新地图解锁,外加旱灾开始,村人们努力自救活着。
最近叶子三次元有点重要的事情。
坚决保证日更,努力一点儿两更,抱紧仙女们,忙完这件事,叶子一定坚持恢复双更。
爱心给你们^_^,bububu~
白天努力边忙边写一章!!!!!
**
春节里,小学生表弟们玩狼人杀比大人溜,还有王者荣耀。
谁说小学生弱的?
明明叶子最弱——写文后就删掉这游戏了。
**
第178章 国语与科学
清晨; 公鸡打鸣三下; 甜妹儿睁开黑葡萄眼睛; 充足的睡眠让她精力充沛; 将盖在肚子上旧蓝布,抹一把细汗,翻个身,从床下爬起来。
夏季天亮的早; 此时此刻; 叶家大人们都听着出哨响; 到地里‘干活’,据说全都分配去种玉米。而娃娃们,被随带送到白家,跟着文景深学习工课。
甜妹儿的学板石也被思丫头带过去。
昨日; 在甜妹儿的建议下,文景深来一次自己出题的小学‘摸底考试’。
结果或喜或悲,叶安诚与甜妹儿都有小学生三年级的水平,思丫头是小学生两年级,至于学渣晓丫头; 跟小二黑一样一样的,一年级都未通红。
两人终于觉得丢脸,开始用功起来,周末也不休息,主动向文老师加课。这简直就是意外之喜。
文老师的课程跟着县学走,主科是 “语文” 和 “算术”; 算术必须会打算盘,副科是音乐、体育、图画。
从三四年级开始,加入“手工劳作” 课,包括搞过剪纸、和简单的木工。而到五六年级,还有“历史”、“地理”、“自然”三科。学习好的学生,可以提前增加课程。
还真是课程丰富多彩,而过期末,每一门都需要考试。
简单来说最难的语文课,文老师喜欢沿袭解放前,称呼它为“国语”。
兴致一来,老师还在什么解蒸汽机原理,给娃娃们做趣味小实验。
比如把一个鸡蛋抽空,只空蛋壳,在空蛋壳上面扎一个小孔,注进一些水。再一薄圆铜片上放一个用墨水瓶做的简易煤油灯,用铁丝支起来,把蛋壳里的水加热。
蛋壳里产生热蒸汽后,圆铜片在蒸汽的推动下,在水盆里转动。
看得娃娃们目瞪口呆、惊叹声连连,心底痒痒,很想拿鸡蛋做实验。只有某人偷偷在空间里,损坏五个鸡蛋后,终于成功后,心满意足了。
甜妹儿半月眼:……我敢堵一口干辣椒,这不是语文知识。
好吧,文景深喜欢把非其他课程的知识,统一归结成‘国语’。因此,甜妹儿的国语最薄弱,算术一门已经通过六年级的高小考试,历史自然等副科也不弱。
她终于有一门偏科。
既要背红宝书,还要将英雄故事,以及种花国法律法规,时不时来一场科学小实验,包括物理化学等等。在文老师心底,这些都是国语课扩展眼界,必要的学识之一。
至于县学期末怎么考试,文景深心底很得意,甜妹儿与文阳熙两小只,参加初小(小学四年级毕业),没有任何问题。
当然,他的自制考试题因人而异,难度系数也是不一样的,免得学生们太过骄傲。所有人都刚刚好卡在初小期末阶段。
“暂未通过自考四年级语文考试,被物理小实验难倒”的甜妹儿,不急不慌,周末也要在家好好休息。磨刀不误砍柴工,有松有紧才是好的学习方法嘛!
她的“逃学”借口,被文景深狠狠称赞一番,记录在不知名的笔记本里。
甜妹儿穿后衣裳、绑好高马尾,推开门开到院子里,太阳已经悬挂在东边山上,将破晓的金色阳光洒入院子里,周围的丛林能听到蝉虫叫声。
未到七点,温热的空气已经包裹碧山村。
简单洗漱完后,在院子里伸伸手、踢踢腿,再来到前院厨房,锅里盖着五个黄澄澄的南瓜饼,因为夏季热的缘故,竟然还有些发烫。
就着一小碗麻辣泡萝卜,吃完香软甜绵的南瓜饼,甜妹儿回到土屋里,将麻布窗封上,抱着一堆刚刚换洗的干净蓝布衣裳,忽而消失不见。
“咯呜呜!”
一到空间里,不远处的尖木陷阱里,正好捕捉到一只肥野母鸡,鸡屁股翘露在外面,上面的鸡毛掉好多。
旁边树上的某只小松鼠,歪歪头看戏,它把干松子放到嘴边,鲜红的小舌头一卷儿,松子进入嘴里,两边毛脸一鼓一鼓的。
松鼠已经明白,菜园药园以及葡萄架都是动物们不能去的地儿,那里有看不见的某个大魔王,连那只倒霉红狐狸,都差点滚进去‘无形木笼子’一次。
“看戏啊!”
甜妹儿把野鸡提起来,用麻绳系稳,扔到一竹筐里,准备等下打整它,储存起来,今晚可以炖半只新鲜野鸡汤补补。
小松鼠瞅到野鸡,小身板像是装了弹簧似的,突然从树枝弹起,嗷呜呜呜尖叫一声,抱着松子蹭蹭蹭滚到另一支树干,抓紧时间晒水果与虫子等。
甜妹儿满意点点头,将土灶台搭建好,把热水烧上。
再选择一个空旷地,铺上大竹席,备着一些野草莓野葡萄桑葚,先打夏氏拳法热热身,后才开始练习第一二三套小人舞。
“还差一点点!”
甜妹儿咬咬牙,擦擦身上的汗水,闭眼睛仔细端详多次第三套小人舞,膝盖弯曲,从头开始。
每一个动作她都非常熟练,衔接越来越得心应手,身体像黏稠软糖,转合扭曲翻转,越来越稳。
跟着节奏,一下,两下,三下……额头上的密汗汇聚成豆大汗珠,顺着脸颊两侧滚滚而下,一呼一吸却十分有规律。
当最后一个动作练完,在下丹田处,熟悉暖流 团,顺着经脉流转全身,忽然疲倦消失,骨骼吱吱作响,舒坦得忍不住呻·吟一下,比在炎热夏季喝冰可乐爽一万倍。
趁着暖流未消失,甜妹儿打夏氏拳法、走夏氏步法,两棵碗口大小的树木被无形气流折断,将“认真干活”的小松鼠,从树上吓得滚到地里。
而夏氏步法,竟可以踏叶借树枝,在林间飞舞旋转,像是武侠里的飞檐走壁,爽得不能再爽!
“啊——”
暖流消失,浪到天边的甜妹儿,从树上滑落,在空中翻转一百八十度,终于像树袋熊般抱着一棵粗树干,将上面的一堆鸟雀吓得惊慌失措,飞得远远的。
差点玩脱啦!
甜妹儿尴尬一笑,挠挠头,从高树上滑下来,迫不及待感受身体的暖流,却发现依旧空空荡荡。
但当她练第三套小人舞时,一丝很少很小的暖流会出现,跟刚刚不能比,练完后,它会自动聚集在丹田,而且可以自我运用,虽然暖流实在太少太少,可忽略不计。
这是不是气感呢?
也就是说,她可以期待以后成为江湖大侠。
这实在太棒了!
哪怕第四套小人舞,新动作变成一百二十个,都遮掩不住她激动的心。
“哈哈哈,甜老大天下无敌!”
甜妹儿插着腰板,仰天大笑,清脆悦耳的声音接近疯魔,幸亏青山里小动物们,听不到这疯狂的声音。
青山升级过后,每日进出次数翻倍增长,而且从空间里取放物品次数从日两次,变为日十次。
甜妹儿举着厚重的水利纺木车,在林子里走‘气喘吁吁’一小截路,发现她首先要做的是整理果园,倒拔树木,清理出一条路出来,才能安全到达溪水边。
这些麻烦事情暂且延后,她拿着小镰刀,迫不及待往某个方向蹦哒,一头钻入木林里。
这次升级后,在明媚阳光照耀下,青山空间的树林似乎明显变得旺盛,空气滋润肺腑,地上草叶青翠欲滴,光着脚丫踩上去,软软的、暖暖的,舒服得很。
当然也有可能是她皮变硬了,可仍然看上去白嫩白嫩的,一戳一个可爱的小肉窝,谁戳这种细节问题不太重要。
原始林里动物来来往往许多,有松鼠类打洞痕迹,还有野鸡野兔钻过的草木,猴子攀爬过的高树,吐出的几个桃子核,以及零零散散的紫色野蕉皮。
“哼哼!”
被滑一跤的甜妹儿,拍拍屁股坐起来,不满鼓起两边脸蛋儿,看她不去猴子窝里瞎折腾乱捣乱一番。
一边走一边瞧,直接来到一处高悬壁,上面有清凉的溪水岩壁流下,远处看着,像一处小型的瀑布。
而爬上近九十度的瀑布可不容易,而壁两边都是斜坡,上面是茂密的树木与草丛,眼尖的甜妹儿,瞅到一条黑黢黢的毒蝮蛇,缠绕在树木间。
怪不得很少有大型动物,来到她的菜园果园蛋卷。这应该是一处天然的山凹处,而现代的青山在链接处修不止一条山路,所以那时候的村民们才不会觉得难走。
爬上悬壁绝对是一个非常刺激的探险与挑战!
想到与爷爷父亲,在树林里学的知识,她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准备一些趁手的武器,至少保证自己的安全。
“嗷呜!”
“嗷~”
……
壁顶传来猴子乱窜的声音,甜妹儿与悬壁顶上的野狼们,来一下单方面的‘瞪视’,突然感觉热血沸腾肿么破?!
话说,她是不是可以吃到红石榴啦??
——来自小吃货的绝对执着。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努力努力努力去写下一章,么么哒~~~~
甜妹儿:努力提高武力值很有必要。
白天在外面忙得团团转,效率太低,到晚上七点回家才一千多字,泪…_…#…_…#
**
关于五十年代课程是问和查的,老辈们记得不太清楚。
只知道六十年代多有一门课是,每学期一个多月出外实践,有的下地有的进工厂有的当看守有的去供销社,还能挣钱……这不是大学实习吗,从小学开始培养动手能力,好像目的也是培养动手能力,所以才 有的地方有手工课??????感觉好先进。
话说咱们镇上的小学,也就是2000年以前,就有老旧的显微镜啥的,自然课都是单独的实验教室,里面有好多科学小知识分类。
而且上课不一定在教室里。
比如透镜实验,可以拿出去,一个小组必须在太阳下点燃白纸,才算通过。
不懂这些器材是啥时候在学校的。而且也不懂为啥现在的小学反倒是没那时候丰富^_^
**
第179章 她竟然能!
一出空间; 滚烫热气扑面而来; 甜妹儿皱皱小鼻子; 觉得有些不舒服; 但之前的‘温差变化’有一些区别。
她摸摸刚用皂角液、洗得白白嫩嫩的小脸蛋,还是干干爽爽的,出汗量明显减少,肌肤似乎能一点一点自动调节。
立马撅起屁股翻箱倒柜; 找出一面不太清晰的小古铜镜; 镜面是用黄琉璃做的; 在破旧的娘娘庙那里找到的。
镜子里面的女娃娃,湿漉漉的黑卷发披着、鹅蛋圆脸、水汪汪大眼、翘鼻子小嘴巴、浅浅小酒窝,白嫩白嫩滴,看起来很可爱; 没啥大变化。
感觉被自己萌翻!
甜妹儿对着铜镜,咧嘴笑得傻兮兮,起码臭美整整十五分钟,才抱着装换洗衣服的木盆、小板凳、棒槌、两个皂角,去后院里把衣服; 统统洗干净。
去年家里添置很多棉布、单布或粗布,主要是蓝灰色,也有花色或红色。但除去小辈们,长辈老辈依旧保持着节约布料,哪怕空间里有棉花,可以戳绵线、织棉衣。
本地村民们; 平日里大多穿得都是补丁衣物。这个冬季,为混入其中,叶家汉子们还是习惯性里面穿舒适的好衣服,外面补丁旧衣服,尽量保持低调。
尽管这样,但某些细节还是惹来不少羡慕目光,叹一句‘叶家债务终于还清,将来恐怕会发达哩!’,叶家人通常回以礼貌微笑,在巴拉巴拉称赞别人一番。
夏季一到,只能穿一件衣服。
除去叶安诚等孙辈有新衣服,叶爷爷他们还是舍不得扔掉那些褪色或补丁的蓝布,男人把旧大褂大裤衩穿上,女人们穿上褪色的宽大衣裤。
家里所有布料,被叶奶奶婆媳三人分类的好好的,并笑眯眯告诉甜妹儿:“旧凉快点儿,以前地主家都‘厌新喜旧’哩!”
被套被褥床单等可以偷偷摸摸享受,但衣服鞋子还是不能太打眼。粮食饭菜可以悄悄吃多,但味道最好不要飘出屋里,嘴里味道得用清水或青草去除。
甜妹儿隐隐约约明白,大概这些都属于‘低调发闷财’。不过家里的小裤头,啥的可以终于可以换旧的,用最舒服的布料,以前都磨得两屁股蛋不舒服。
踢着小草鞋、带上小草帽,将土屋院门关得紧紧的,甜妹儿背着专属小背篓,蹦蹦跳跳出门去。
叶家居住的地方,地势相对较高,周围环境都是绿树成荫,火红色朝阳从山头蹦哒出来,刚好被层层叠叠的绿叶挡住,遗漏出一两点半圆亮光。
气温并没有下降,甜妹儿却觉得比昨日前日舒服些许,并且确定不是心里敏感因素,总觉得要好好练小人舞。将目光抛向远处的山庄,在金色阳光下,看得清清楚楚。
村里被无数棵绿树穿插、包裹,土黄色的泥土墙、青砖青瓦被浓密的绿叶掩映起来,有时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