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甜丫头-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队长去接人是因为他是碧山村头儿,文景深则是因为来人有大学教授,他至少可以跟人家说上一两句话。
至于叶三叔叶安诚去接人的原因,很简单——拖瘦驴的幅气; 村里现在托重耕田最厉害的是它; 黄牛什么的都是饿得无气无力; 为保障重要人员沿路的安全,它必须上。
至于瘦驴车上穿着大棉袄、带上围巾、裹着棉手套、抹上少许黄泥巴、仅留一双黑白分明水汪汪大眼睛的甜妹儿,可以忽略不计,或许因为她可以代表碧山村的山娃娃。
张队长皱眉不确定道:
“据说解放军里有女兵; 她们应该会喜欢长相可爱的女娃娃吧?甜妹儿可是村里最聪明的机灵鬼。”
女兵?
很多村民种一辈子地,只见过大队的民兵员,并未见过经严格训练出来的解放军,简直闪闪发光。
天刚亮,因为各种新政策的原因; 哪怕是冬天,队员们也开始在地里忙活起来,翻土、存肥等各种准备工作。
在大家伙儿的羡慕目光注视下,瘦驴踢踏踢踏,一点点行驶出村,甜妹儿兴奋地给小伙伴们挥一挥爪子; 山娃娃们追着驴车,跑上好一段路。
“甜老大,回来记得给我讲碧山镇的故事!”
“甜老大,别忘记替我瞅一瞅供销社的高级花生,它多少钱一袋,我妈说了,考上第一名过年就给我买一两。”
“甜老大……”
张队长无奈摸一摸身边丫头的蓝兔子大棉帽,他都没这本事,让一群村民送这么远,小家伙的本事越来越大了。
甜妹儿眨一下水灵的眼睛,回他银铃般悦耳笑声。
她已经将小弟们的需求全部记下来并且归类整理,除去‘外出历险小故事’,也就是供销社糕点年货问题。
张队长也需要去供销社采买一些东西,在旅程计划范围内。除此之外,解放军是娃娃们自己也能见到的,也就没什么好惦记的。
“放心放心,你们说的,我都有记住。”
如今她的记忆力也越来越好,虽还没到过目不忘的地步,但快速背砖块古书籍,基本没什么大问题。
瘦驴伸脖子叫两声,沿着环山方向,得儿得儿,清脆铁蹄声响,它踏上还被浅浅白雪覆盖的山路,消失在村人们眼中。
**
碧山镇很小,关于种花国新文件的告示,已经贴在镇外的大墙上,黄纸黑字,崭新的,一看就像‘文曲星’写的大字。
围观居民与村民里三层外三层,凑热闹指指点点,嘴里不停赞扬着‘红星主义好啊!’‘人民有饭吃啦!’‘好政策,好政策’。
这时正有一穿着破棉布、冻得发抖的老大爷,也凑过去在外围,瞪着两眼傻愣愣看一会儿,还是不知道写的什么,他随口问旁边的一位瘦高个子的村民。
“墙上那写的啥子?”
“这都不懂?大黄烧饼上糊一层密密密麻麻的黑芝麻,香着呢!”
老大爷一脸懵:……仿佛你在逗我?
“噗哈哈哈——他们真逗!黑芝麻……哈哈!”
一辆油光水滑的黄牛车,停在碧山镇外,刚好听到两位村民对答的一行人哭笑不得,崔玉涛直接从车上,‘哎呦哎呦’捂着肚子笑着滑下黄牛车。
王溢希、李勇峰、刘强龙,以及教授的两个大学生助手,同样憋不住笑,也没比他好到哪里去。
就连两位老教授,本来想探讨一下‘关于本地扫盲班具体实施问题’,但笑点就那么高,也被这两个可爱逗趣的小人物,逗得老脸笑开了花。
“这黄烧饼黑芝麻的故事,可不止在村里才有,记得以前咱们村那疙瘩都是这样,也就你们文化人才笑得出来。”
说这话的是一个身材高大、皮肤黝黑、背着绿布行囊、身穿军绿色工装的兵人,看其外貌不到三十岁,脸上沧桑与稳重成熟,是崔玉涛几个小年轻无法比的。
但见黄牛车上,除去教授以及王溢希等人,还有一溜烟身穿军绿色棉衣的兵人,简单点一点,总共有十个人,行囊装备齐全,看上去应该是来出任务的,并不是新兵蛋子。
“小李连长,我就觉得他们挺有趣的,君英,你说是不是啊?”
旁边一位二十来岁、短发干练的女兵,从黄牛车上干脆利落跳下来,对着车上另外一位更年轻的女兵道。
这是黄牛车上仅有的两位女兵。
这时候的女兵,花衣服不能穿,裙子不能穿,香水不能打,眉毛不能描,口红不能抹,连辫子都很少扎,素面朝天。
她俩是一色的齐耳短发,一色的白棉布衬衫,一色绿工装,看起来比女村民穿得蓝灰棉布,好看很多。
精气神就不一样。
女兵可不是说当就能当的,她们同样经历标准严格的训练。
“张姐,你说的对。”
车上另一位女兵林君英,也跟着跳下来,抿嘴一笑道。
她比一般女孩高许多,初步估计一米七五以上,比一些男兵还高出半个头,在此年代的南方很少见。
四肢修长均匀,小麦色健康肌肤,脸蛋小且干净,大眼睛双眼皮,柳叶眉较黑,高鼻梁,鼻尖稍有一点上翘。
不笑时英姿飒爽,与常人不同的气势。
笑时露出两个顽皮的虎牙,像是隔壁邻居家的俏丽小妹。
可能就因为这两颗虎牙,林君英很少会开口大笑,通常都板着面孔,一副生人勿进的严肃模样。
熟悉她的男兵也不敢轻易开她玩笑,因为她武力值不下于精英男兵,‘凄惨’大输给女兵,很有失身份。
黄牛车的到来,迅速吸引人群的注意力,连看‘黄烧饼黑芝麻’的告示都没有什么兴趣,或明或暗的目光扫过来。
那厚实的军工装!
那软松的军棉布!
那鼓鼓的军布包!
那着可是木仓吧?
……
不得了,不得了,连精神的大黄牛,都值得人们津津乐道。
更别提这些可都是可敬可亲的解放军,竟然还有女兵,而且两位女兵都这么年轻,比村花还漂亮。
漂亮这是肯定的。
因为饿得黄瘦黄瘦的,能活下来就是胜利,哪里还能注意形象。
镇上有大胆的小娃娃,在黄牛车旁边,吸着指头、流着鼻涕、歪着头牢牢盯着他们,更准确的说,盯着他们背包里的东西,娃娃们鼻子可灵验了。
里面绝对有荤油的味儿。
还没来得及跟人民群众打一声招呼,大队长、副队长、妇女主任等碧山镇大队所有干部,都穿着最整洁的蓝色工装,出城迎接省城来的重要客人。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欢迎大家来到碧山镇,我是大队长……”
大队长面色红润,激动地说话都结巴、毫无顺序,他也从来没见过如此大仗势,今天的经历恐怕能唠叨一辈子。
要说碧山村真的走了狗粑粑运,那什么大熊猫,勾的省城里都亲自派人探查,还有解放军护行,还有两位大学教授,那可是文曲星的老师。
他回头也要好好注意一下,碧山镇肯定不止有碧山村有大熊猫,这可真是了不起的动物,听说只有咱们国家有呢!
此行一行人的主要目的是大熊猫。
作为科研研究者,陈教授温教授也没闲心闲聊官方话,双方简单认识两下,便赶着黄牛车,在人群的目光下,往镇上走去。
一边走,还一边讨论碧山镇的气候、植物、动物等,听到去年的重大自然灾害,两位教授互视一眼,皱紧眉头。
大队长心里一紧,忙捡一些碧山村好话说,夸的那个天花乱坠。
比如碧山村山清水秀、队员们特别积极向上、去年收粮产量是全镇前茅、村民们勇猛顽强、碧山村历史悠久出过名人、碧山村张队长高小毕业……
毕竟省城的人去碧山村,也是给他这个大队长长面子,去公社一说,也能得到好些羡慕目光,说不定还能捞着一些好处。
崔玉涛与李勇峰俩人暗地里挤眉弄眼一番。
这大队长以前可牛气的很,骂他们都不带一个脏字的,既然当着外来重要人员都把碧山村夸成这样子,覆水难收,以后恐怕不能说碧山村的坏话了。
林君英扫一眼作怪的两人。
他们立马鼻子对眼睛,正经八百坐着。
听说这位女兵才不过十八岁,那周身的气势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唬人得很。
短发张姐偷偷直乐。
等大队长等干部们吹得口干舌燥,连碧山村喂的猪都夸两遍、养的鸡鸭夸三遍,听得陈温教授都快昏昏欲睡时,外面终于有人来报,‘碧山村张队长到了’。
双方各自狠狠松一口气。
大队长以及干部们:……省城里的人果然都不简单,太难伺候,一言不合就瞪眼。那个李团长那个女兵,实在太吓人了,吓得我们想闭嘴都不行。
教授兵人青年们:……耳根子终于清净,军人瞪眼他们竟然不怕。
一行人连忙出了碧山镇办事处,便看到门口停着一头瘦骨嶙峋的毛驴,毛驴旁边,正立着几人。
跟瘦不拉几的居民村民群众相比,他们确实不一样,不说身上裹着的旧棉衣,单单是那一对对的黑亮眸子,真的给人感觉很不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么么哒~
午饭后再回评论哈~
**
叶子有一个表哥当兵。
记得小时候,送兵哥哥是学校全部学生的事情,一定要把他们送上车,还要给大红花类的,中学开始就很少这类活动了。
**
第204章 高考速成班
张爱国队长自不必多说; 一对浓眉大眼; 正气凛然; 难得的是他临危不乱的态度与长期领导碧山村聚集起来的精气神。
哪怕相貌可能平平; 但气质此起李队长队伍里的士兵,也差不到哪去,又怎是在饥荒年代饿肚子的围观群众可比的。
而旁边的文景深是文家世世代代传承的文人,那股书生气跟教授们有一点类似; 还有他自己也没怎么意识到文人傲气。
还有旁边的叶家三叔侄; 外貌俊郎的高个子叶三叔、脸终于有点肉清秀俊小伙叶安诚; 以及短小精悍、浑身包裹严严实实、但有一双会说话漂亮黑葡萄眼睛的甜妹儿。
村人们可能看不出来,但年过半百的陈温教授俩人,单单这么一瞅,就知道这碧山村真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叶三叔; 安小子,我是王溢希啊,哈哈哈,怎么是你们出来接人。这是最小的甜妹儿吧,快叫大表哥; 表哥这有芝麻糖,还有美猴王油彩面具。”
最先打破安静的竟是王溢希。
他激动向前一步,一边招呼的同时,一边抱起甜妹儿,把背包里的小礼物送给她。
显然,在来碧山镇之前; 他已经将表弟表妹的喜好打听的一清二楚。
“溢希,都长成大小伙啦,记得小时候我们一起满山遍野跑。”叶三叔眼睛一亮,上前拍拍他肩膀,笑眯眯道。
“嘿嘿嘿,我还记得三叔你捉王蛇拔牙,最后吓哭我三姑姑。”
“你这小子,我是你长辈啊!小时候后还抱过你撒尿、扯过你蛋蛋的。”
“三叔,这你都说多少次,能给我一点面子不。”
“大表哥,原来你被——”
“安小子,礼物没你的份了。”
甜妹儿玩着玩着美猴王面具,忽而抬起头,稚嫩童音脆声声接话道:“扯过脸蛋,还是屁股蛋?”
王溢希只觉得有么子蛋疼,能别关注这个问题了行不。
旁边俩女兵忍不住噗哈一笑。
尤其是林君英,竟然破功漏出两个可爱俏皮的虎牙,将甜妹儿的注意力也吸引过来,对她甜甜一笑道:“两位美女兵姐姐好。”
林君英继续板着脸也不是,不板着也不是,在原地愣住好几秒,才跟着旁边张姐,尽量温柔回应这个小丫头。
她笑的原因是因为她外公是个兵痞子。
第一次见到老妈带着自己的老爸回家,老人家一时性子急,竟然不住开黄腔,说小时候把他的蛋蛋当作古董山核桃雕玩,这是他们家的唯一一个‘有颜色’笑话。
叶三叔揪一揪甜妹儿帽子上的小兔子,向两位女兵道一声歉后,才转过身,继续跟侄子侄女玩。
他跟王溢希两人年龄相差不大,基本一块儿长大的,又是亲戚,稍微一两句童年有趣回忆,就能熟悉热络起来。叶安诚与甜妹儿更不是怕生的娃娃。
旁边的几位年轻军小伙,对于他们的玩笑相处方式,倒是觉得很亲切熟悉,尤其是两人流露出的亲情,使他们想起家乡的兄弟姐妹,大家都是这么相处长大的。
张队长一见竟还有熟人,心里稍微放心一些,至少不是什么坏消息,他最怕的是,碧山村山神穿帮,给村民们惹来麻烦。
只要不害村民们就好。
他也是认识王溢希的,莫非这么大的跟这小子有关。
心中有猜疑,但面子一点都不显,张队长带着热情的笑容,走向两位白发教授,同时也热情招呼其他军人跟学生。
从崔玉涛李勇峰划开一个交际口子,让客人感受自己的热情,又不像大队长那样,让人反感,这也是的亏有熟人在中间搭桥的缘故,比刚在大队里好太多。
双方其乐融融认识一番。
趁着天色还早,将事情快速办完,简单吃一顿午饭,这还是大队在国营饭店里请客,甜妹儿他们跟着蹭一回吃喝,不得不说,热气腾腾的羊肉炖粉条汤还挺好喝的。
然后大黄牛跟着瘦驴,在镇上群众的围观下,往碧山村驶去,张队长将事先备好的俩汤婆子,以及棉被都交给李连长。
快到山路时,张队长笑着对驾黄牛的一位兵小伙道:“小兄弟,山上有雪,道路滑,不熟悉路况的话有点危险,解放军不如让咱们村民帮忙一起驾车,也好放心些。”
“师父说过,安全第一。”
被大表哥搂着的甜妹儿,眨一下眼睛,补充的同时,不忘把锅甩给夏老爷子。她已经明白在外人面前得藏拙。
此话一出,令数位教书人读书人眼睛一亮,简单朴实的话语中隐藏着学问,还没到碧山村,惊喜就一茬接一茬的。
只是比起大黄牛,这头驴也未免太瘦,感觉像是饿了数个月,真的能托重爬山涉雪吗?感觉更危险吧!
见到他们怀疑的目光,叶安诚伸手拍拍驴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