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甜丫头-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黑白大滚滚还搂着啃竹子,歪歪脑袋无辜盯着他们,‘唧唧哇哇’,意思像是在辩解‘不是我的错,是他先碰我的’。
温教授以及饲养员们:……
受伤饲养员赶紧被送医院,好在属于工伤,不要钱,还有补贴。
野生大熊猫几个巴掌,能把碗口大的树扇断,因为此类情况受伤的饲养员不在少数。哪怕它们被当作动物保护标志,武力值退化,但也不是人工能随便训养的。
得到温教授回信的陈教授思考:某非以后要给小粉团修个竹窝?
甜妹儿:陈爷爷放心,它揍不过我。
温教授以及饲养员们:……呵呵呵。
有的大熊猫天生脾气萌懒。
吃饭时乖乖靠近铁栏,坐下来,双爪握紧栏杆,像一个嗷嗷待哺的孩童,萌得人心软成一滩水。
但更多的野生大熊猫各种任性、扭来扭去、试图逃跑、脾气暴躁。
有的熊猫竹子不新鲜就不吃。
拿到竹子第一件事就是先闻闻,看新鲜不新鲜。甚至因为绝食抗议,死去的成年大熊猫并不是没有。
他们科学解刨一些因生病而死的大熊猫。
它们器官依然保留着食肉目动物的特点b消化道很短,没有盲肠等。
消耗与吸收能量可能不成正比。
这或许是大熊猫进化过程中,放弃狩猎活动,转吃素食原因之一。
不断得到小粉团信息,对温教授很有用。
信件往来里,详细记录着熊猫幼崽的爱好个性等,虽成年与幼崽不一样,个性化也不一样,但粉团的动物肢体语言,也能让它们更了解这类动物。
他们试图在动物园里也制作出一些新环境,让大熊猫消除一些暴躁不安。毕竟,上京环境不是它最适合生存场所,死亡率比省城动物园高。
比如关于区别大熊猫粪便。
还是碧山村护林员发现的,每只熊猫粑粑与它进化指节有关系。
虽然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但根据数据来看,饲养员的受伤情况确实有减少一些,大熊猫进食量生病率也有一些好的变化。
他们甚至开始给动物园里老虎狮子等其他动物,也创造出相对小自由人工环境。
关于大熊猫繁育问题,肯定需要关于动物的啪啪啪受精。
大熊猫性成熟发情并不容易。
有时候饲养员等啊等,就差点没下□□,围观各种各样的体位。
最新上京再增加一头野生雄性大熊猫,正好在发情阶段,每隔两天都在一群人类围观下,跟园里所有母熊猫,玩各种体位。
别看胖肥憨,它们体位灵活多姿,比这个年代羞涩人类会玩得多,而且不怕人类围观,当然有人要是想靠近,这时雄性大熊猫武力值塞高。
至于结果——一只受孕都未成功,难得有一只有异常现象,生数年都不会有结果,因为是大熊猫典型的“假怀孕”。
陈教授想骂熊猫:
“你这是蹭吃蹭喝呢?”
大熊猫的生殖系统渐渐退化,一百只大熊猫中只有数只有配种能力;即使配上种,只有三分之一雌性大熊猫能成功受孕;而此刻幼崽成活率几乎为零。
因为世界自然基金会与大熊猫的亲密关系,领导部门特别重视,关于人工饲养繁育势在必行,各种各样的资金哗啦啦投入进来,温教授以及饲养员的心却拔凉拔凉的。
他们肩膀上的压力不是一般大,但成果依旧进展缓慢。
“温教授,世界自然基金会成立是为保护野生大熊猫,可如今大熊猫捕捉越发困难,数量稀少,但人工饲养繁育遇到瓶颈……”
某位中年饲养员愁眉苦脸盯着一堆笔记本。
温教授正在低头看碧山村的信件,噗嗤一下笑出声来,揉揉头疼的额头,无奈道:
“碧山粉团可比咱们动物园里的大熊猫还调皮捣蛋,更闹腾,下水捉鱼、掏蜂蜜、偷鸡逮鸭子,什么都会。”
下水捉鱼偷蜂蜜?
这哪是人工饲养大熊猫!
饲养员们一个个瞪大眼睛,觉得十分不可思议,原来熊猫也能游泳?!他们翻开一篇篇论文报告以及珍贵照片,简直刷新三观。
幼崽活泼好动、机灵可爱,毛软得像棉花。
成年大熊猫更多懒或暴力,最爱吃和睡,交流起来特别困难,他们特别想见到那一只熊猫幼崽。
甲:人家熊猫怎么能这么厉害?!
已:这速度,赶得上园里的京京,跑得贼溜,爬到树上就不下来。
丙:快看甜甜这小姑娘,好可爱,这是穿着海魂衫吧,真合适,长得粉嘟嘟的,是我看过最可爱娃娃。
……
粉团的各种各样信息,总能给上京动物园带来惊喜与希望,许多人通过相片了解到碧山村以及碧山村饲养员们。
温教授咳嗽一声,认真道:
“碧山基地职工准备报考大学人数众多,暂且不说他们能不能考上,临时职工里除去叶甜甜叶安诚,其他人考不上,也会回城里工作。”
“你们考虑商量一下,需要调俩职工去碧山村,至少呆上一年,工资不变,有月职工补贴。”
更主要的是,需要他们近距离了解碧山野生大熊猫,能掌握其生殖方式最好,以及学会养育大熊猫幼崽,虽然动物园里还未存活幼崽,提前预备好。
众位青年饲养员们各有心思。
温教授带着各种各样资料,骑着一辆公自行车,亲自上交到领导部门。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爱心发射bububu~
**
中午吃得烤鱼,调料特别香,里面的土豆超级好吃,好想再去那家店吃^_^
第242章 华侨卷商店
自行车踩得溜儿; 穿过玉花胡同; 温教授将车停放在一个两层楼红砖红瓦建筑前; 门口有数个刷着红漆的大柱子; 他提起信封袋,办脚踏上台阶。
对面八十平米的大型国营综合商店里,忽而传来一声熟悉的中年男子声音,正是他要见的上级领导:
“老温; 看这里; 看这里!”
温教授眼皮跳两下; 把文件袋子往胳肢窝一夹,转身往国营大商店方向走去,与红色柱子相对,这商店外面; 是深蓝色大柱。
踏上最高台阶,他便看到几位中老年男子,坐在商店酒馆区,高高的柜台上放着装着散酒的大玻璃瓶,旁边的红木桌椅上。
面前放着酒杯与花生米、红枣糕等; 他们喝得面色红润,嘻笑颜开。
正好中午时间,几位老朋友在商店里相聚,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只是对于粮食物资供应稀缺的六十年代初,上京部分居民同样吃不饱饭,不爱贪图享乐、更惦记人民群众的温教授; 脸色微微下沉,转瞬即逝。
要说领导们如此花费,可不是贪污腐败受贿,花得都是正常手段,不犯法、不犯程序,请客吃饭花自己钱票。
嫉妒心谁都有,但他管不着。
“王领导,刘同志,这两位人民同志,怎么今天想到聚在一起喝酒?莫非有啥好事不成?”
温教授挂上客套礼貌的微笑,走向红木桌,下意识护着文件纸袋,笑着道。
王姓领导今日心情不错,笑眯眯招呼他坐下,还笑着将其他二位朱、林姓同志介绍一番,都讲究和气生财,气氛顿时热闹起来。
平日里他们也很难得聚在一起,上面确实有一些好事,又正好遇到,所以才来这华侨国营商店里消费一番。
在国内所有省级大城市内,除去国营商店、国营供销社,还有国营华侨商店,里面只能用外汇卷或华侨卷买东西。
最先从粤东开始,之后各地城市纷纷学习。
侨汇券是国内侨眷收到收到国外或港澳台亲人寄来的外汇后,依照官方汇率兑换成人民币,同时再领取不同的数量。
当然,庆祝喜事不会对动物园教授讲,他是科研人员,也不懂这些。
但王领导负责上报大熊猫这一块儿,知道上头说不上重视,但关注还是不断的,他跟温教授平日里工作关系挺和谐的。
因此,见到温教授,他想到某些事情,也把他请过来。
“售货员,再来一斤高粱酒,一碟花生米,一碗韭菜猪肉馄饨。”刘同志高声喊道,馄饨肯定是替新来客人点的。
温教授把文件放在安全地方,连连摆手笑着客气道:“不用,不用——”
他很少来华侨商店里,即使来也是朋友请客,因为这里虽物种丰富,精贵物品比比皆是,但只能消费外汇卷或华侨卷。
准确来讲,它是一种外币引进种花国的高消费手段,对于国家是有利的。
只是能进入华侨店买东西的人,在六十年代初,绝对不会饿肚子,这是令人眼红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刻,普通居民每月28斤、铁饭碗们月30斤;瓜子,过年每人限购二两;红糖、奶粉、鸡蛋、鲫鱼是特供产妇的营养品,每人不过一两斤,还必须凭婴儿出生证购买。
但按种花国银行规定,侨眷用侨汇兑换人民币后,每100元可供应粮食80斤,糖5斤,油4斤,猪肉3斤,棉布20尺等,不限量,仅需提供卷。
对比起来,有国外或港澳台亲人的人家,在红色关键严打时期以前,过得十分舒坦,精贵品粮食样样不缺。
温教授虽然是铁饭碗。
但也比不得这些有华侨亲戚的干部同志们,吃啥都有,家里什么都不缺,他亲人能填饱肚子,有一块手表,就算是大户。
华侨商店在短缺年代的致命吸引力,用知名作家一句话来讲,那就是要惹得人民群众“眼睛里渗出血来”。
王领导阻止温教授的发言,笑呵呵道:
“老温同志,这可不给我面子啦!花几张卷请朋友吃饭而已。”
温教授苦笑着接受,只觉得馄饨烫人,他实在不懂今天领导弄什么幺蛾子。
“要听闻温教授是国内最好的大熊猫研究人员之一,今日见到,果然一见,果然是人民好同志啊!”
旁边一位身穿中山装、高个子的中年英俊男子带着一脸客气笑容,双手恭敬举起酒杯,作禁酒状。
“林同志客气啦!”
温教授赶紧也跟着举起酒杯,笑着回敬这位一看气质不同的人,只是他咋觉得有些面熟,却不记得哪里见到过。
这好酒好菜,却不如家里老伴烧得白菜豆腐吃着舒坦。
王领导笑谈正事:
“这些资料是榕城水湾县碧山镇碧山村国营基地的最新资料?”
他似乎特意将一长串地名报出来,而且着重强调‘碧山’而字,林姓中年男子听到眼睛放光,温教授一头雾水。
尽管如此,还是将资料袋递过去,并解释道:
“是的,碧山村,陈教授他们发现许多关于大熊猫的最新经验。”
王领导用纸卷擦干净手,笑着接过那一叠资料,仔细看起来,涉及理论他看不懂,但照片介绍还是可以的。
林同志笑着抿一口白酒:
“听闻国内第一只健康大熊猫幼崽名字为粉红,是一位叶姓农家女童,首位发现,并且被大熊猫幼崽当作‘妈妈’。”
他不仅听过广播,还见到过女童资料照片,确实是个很有灵气的漂亮小姑娘。
“是的,当初我也在场,甜甜那丫头机灵可爱、聪明勇敢,比我家孙子孙女可强得多。”
温教授回忆起去碧山村的震撼,嘴角微微上扬。
那段神奇经历,他可是翻来覆去给孙女孙子们将许多遍。
林同志接话笑道:
“听侄女讲,她今年会考高小毕业证,还跟老解放军师父学习军体拳,做饭烧水样样农活都会,真是善良友好天真纯朴的好孩子。”
温教授表情龟裂:……什么??!
“温教授,忘记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林君国,林君英是我的小妹妹。”
“她从小调皮捣蛋,一直相当女兵英雄,家里老辈同意、父辈反对——哎!先不说这个,她已经两年没回过京,只有信件往来,所以才跟您打听一下。”
种花国女兵不多,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炊事员、通报兵、文艺兵等,偏偏家里犟脾气妹妹想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可女人在兵营里幸酸艰难曲折更多,家里舍不得她吃苦,多次想动用关系将她调回上京,遭到严厉拒绝。
如今听说林君英跑出一个深山老林里,但往来家书里飘荡着快乐愉悦,尤其是提到各样各样碧山村趣事。
做为哥哥,他自然少不了调查关心一番。
重点是林君英封封家书里,叶诚叶甜甜叔侄出现频率最高,一句话,两个甜妹儿,两句话,一个叶诚同志。
林君英生怕自己妹妹年幼单纯被人骗,家里长辈们同样担心,哪怕装作若无其事的老顽童们,无意中帮他联系‘关系后门’,才找到温教授这里来。
正在教室里认真写着算术的叶诚,狠狠打两个喷嚏,迎来全部备考生关心目光,叶安诚更是强拽着他去白家领一副感冒预防药,喝下才放心。
叶诚:……
温教授这下子彻底明白,今天这个‘饭局’意义,恐怕是兄长对妹妹的亲情关爱,他顿时林君国同志印象好不少。
他细细唠叨不少事情。
听到林君英经常与‘叶城’比武,林君国微微皱两下眉头,也没说话,继续倾听者温教授的话语,提炼出他想知道的信息。
这时候,王领导忽然大声惊讶道:
“原来大熊猫会游泳、爱吃甜食、还这么调皮,哈哈哈哈,这些洋人可不知道,还敢讲他们比我们更了解大熊猫,哼!”
他的惊叹,让在座各人对手上资料感兴趣起来,文件一一传阅各人。
“这是黑白团子是大熊猫?比动物园里长得好看,小小一团,真好。”
“幼崽在溪水里,天啊!白白胖胖的,动物园大熊猫都不愿洗澡,脏兮兮的。”
“碧山到处都是山,风景真好,这是古温泉,这可是好东西。”
……围观群众们纷纷惊叹不已,他们看得更多是图片,以及末尾列出来的特点,否管真心假意,一个个脸带笑容。
听得王领导温教授心里很舒坦。
朱同志笑眯眯道:
“这是广播故事里的叶甜甜小同志,家里崽特别喜欢她,长得真漂亮,上京都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小女孩。”
王领导点头赞同。
“这可是人民好同志!”
从侄女相貌来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