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六零甜丫头 >

第200部分

重生六零甜丫头-第200部分

小说: 重生六零甜丫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子记忆不太好,那时候太浪,只记得拿过中国体育彩票与一家中德企、特步品牌男鞋的助学金资助,感激感激感激所有,万分感激~


第276章 佛道之争斗
  一天一夜的马车颠簸最累人,好在马车上人少位置空; 甜妹儿可以躺在软软的棉褥里; 闻着太阳晒过的清新味道进入梦乡。
  她一点都不嫌弃厚被褥热; 手脸脚依旧冰冰凉凉的。
  林君英稀罕此握在手里,呆呆愣愣道一句: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书中所写体质竟然是真的,没有一点夸大。”
  比起山绅体弱不健康的苍白肤色; 这如玉般白润天然嫩肤,更令人羡慕不已。
  并不用想着敷衍借口,未来三嫂已自动找到理由; 甜妹儿眨巴黑白分明的清澈眼睛; 挽着她手臂好一阵撒娇。
  “快到靑衣江边啦!”
  牛二叔高喊一嗓子; 擦擦额头上豆大的汗珠,停下马车喝一口凉白开; 换叶三叔接着走剩下一短截河边路。
  甜妹儿与山绅赶紧坐直身体; 掀开挡阳光的油布一角,看到一片波涛汹涌的江河面,河真的比水湾县碧山镇大很多,里面的几只摆渡船显得很小。
  “我们要做船吗?”
  “是的。”
  林君英与山绅并未坐过船,叶三叔高考前坐过。而甜妹儿对嘉州市对两江一河的船只非常熟悉; 因为她前世爸妈还未分开的家、妈妈再婚后的某一个房子; 都安在市里。
  可以说,马车上没有人比她更熟悉这里。
  那些街道小巷、古城墙寺庙、凌云大佛像……
  她以为自己可能因年幼与时间大九忘记的差不多。
  但当见到这江这河,那些曾经小时候的一幅幅记忆浮现在眼前; 甚至有穿之前都记不得的两三岁孩童回忆。
  那河边是她曾经爸爸周末爱钓鱼的地方,一呆就是整整一天。那些不高不低的青山是她妈每周末约闺蜜们登顶野炊减肥的地方。
  还有海棠公园海棠老街,里面有贵屋、碰碰车、海盗船、旋转木马……那是她喜欢过的地方,嘉州市图书馆、各种寺庙博物馆、嘉州学院旁边的幼儿园……那是她曾经最讨厌最不想呆的地方。
  此刻她唯一一次出生是在嘉州市人民医院,距离海棠广场特别近的地方,距离江河边同样很近。
  “我以为全部都忘了的。”
  甜妹儿轻声呢喃一句,两只眼框通红,鼻子里跟堵着棉花一样,眼泪像突得打开水库开关,哗啦啦流下来。
  山绅第一个发现的。
  他没听见她嘀咕什么,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她流泪,他惊慌失措,以为她是简单河江害怕,忙手脚乱安慰‘甜侄女’,甚至连心里从不承认的‘老大’都叫出口。
  这翻举动引起林君英与油布外驾车的牛二叔叶三叔休息,他们赶紧把车停到一边,跟着你一句我一句递水、安慰、讲承诺或笑话……因为所有人都不是温柔类型,劝解粗糙拙劣但真心实意。
  感受到亲人朋友乡亲的关心,甜妹儿破涕而笑,她眼泪还是止不住,带着浓浓哭音,一边打嗝一边辩解道:
  “我只是止不住,没想哭的!”
  她真的只是控制不住眼泪,一点都不伤心难过的。
  林君英不太会说话,只是把小姑娘搂在自己怀里紧紧抱着,手轻轻拍打她背部。而山绅执着于给甜妹儿科普河江一点不可怕的故事,真是抓不着重点。
  马车继续前行,因这里两江一河汇聚处,河边都是由一颗颗或圆或扁或方的鹅暖石堆积而成,车摇晃颠簸更盛之前。
  终于来到河边,甜妹儿被叶三叔接过去抱着,像孩子一样安慰,她一点都不想下地展现威武,把头埋在三叔结实有力的胸膛。
  林君英揉揉她头发,主动去码头问去凌云大佛的船只,得知只有官配,并且有一位阎姓干拖他转达‘九点来接’。
  还有半个小时,他们坐在离河远一点的鹅暖石上,吃饭等待。牛二叔已经挥手去最附近的县城马车站,准备休息一天再回村。
  甜妹儿看着越来越熟悉的地方,开始思考些什么打乱纷扰情绪。
  关于“凌云大佛”,她了解不多不少,总之它不会有事的,但据说流泪过好几次,每次都有不好事情发生,这是当地娃娃们听长辈讲的各种有趣故事。
  前两次关于‘粮食关’,‘领导人去世加什么大地震来着’……
  她不止去过一次被抱着爬大佛,谁叫那时候对嘉州市居民,峨眉山、凌云大佛等都有优惠政策,又闻名于全种花国。
  小时候的科学知识晕染都是被带去报国寺、三苏祠……对了,三苏祠所在地被分出去单独做市,当然现在还没有。
  每当家里来外地客人,都要去当导游转一圈,所以听她爸妈讲故事也就足够,基本都没有变化的。
  那时候真的年纪太小,还不到六岁,豆丁一只,在奶奶爷爷家里她又刻意把一切深埋心底。
  若不是见景生情,以及穿后的金手指,怕是一辈子都回忆不起来那些,想到爸妈只有那些吵架打架的模糊影子,还有对白胖子弟弟的嫉恨。
  至于嘉州市是什么?
  远远比不上奶奶家住的青山。
  不讲这个,话说因粮食关闭眼流泪她懂,看摆渡船上居民就知道。但闭眼流泪的第三次领导人去世与什么山地震?
  她也记不得具体时间与情况,毕竟谁小时候关心的不是武侠故事警察逮人洋娃娃过家家,而会留意这个。
  大约她只能看大佛流泪推测会有什么坏事情,毕竟历史上每次流泪,恰巧种花国都不太平,所以信仰浓厚的当地居民才将之归结“不祥预兆,佛心不忍”。
  甜妹儿正想着,远处传来‘山绅,三叔,林姐姐,甜妹儿’的熟悉声音。
  她抬头便能看见,大哥叶安诚站在一条摆渡船上挥手蹦哒,他身旁果然是一个有着仙风道骨气质的白发山羊白胡子老翁。
  叶三叔不满:……林姐姐是怎么回事?!
  甜妹儿立即不满:……为啥我是最后一个,山绅是最前一个?!
  她还记着那封求助信的。
  上摆渡船后,叶三叔简单与阎监工问候一番、双方各自简单介绍。
  整个途中,除去带哭音的‘阎爷爷好’“某叔叔早”之类的礼貌问语,甜妹儿还不忘记用红兔子眼睛,瞪着自家大哥,打算今晚私下与她切磋武艺。
  叶安诚见着小妹妹红红的眼框,里面还含着泪珠儿,心疼不行,赶紧把礼物拿出来,轻声轻语哄她。
  搂着叶三叔的甜妹儿傲娇别扭把头一转:……哼!迟了。
  她摸摸自制腰袋上的鱼剑,对着哥哥挑衅道:
  “三日比三次。”
  叶安诚整个人石化。
  她家妹妹可以轻轻松松把任何人折腾得死去活来,偏偏普通大夫都查不出来,白老爷子说是有益处。
  叶三叔自是永远都站在侄女一边。
  另外一旁,山绅被船上同样今日被接的一群青年中年男子围在一起,,此刻正摆出桃木珠以及五角星钱问东问西。
  这些是是从峨眉山县请来的同门或前道友,阎监工请来与前‘老秃驴’们对决的,也不知道他一口一个‘老秃驴’,会不会得罪凌云大佛。
  此刻阎监工也在与山绅交谈,真是越谈越令人惊喜,这孩子天赋太高,他恨不得立马收做弟子。
  往常他也不带犹豫的,因此他徒弟人数很多,但如今与山绅谈论一番,他才忧心自己能不能交好这个徒弟。
  摆渡船成为道学交流的场地。
  山绅第一次知道,原来搞‘封建迷信’的人如此之多,且种花国上层对此态度也很模糊,能人异士似乎认同这种模糊。
  而叶三叔被阎监工以及前道士们暗地里认定是‘监护人’,林君英是‘关系户加监护人’,甜妹儿是‘蹭玩小孩子’。
  的亏这丫头颜值高、讲礼貌,阎监工决定全部人都包吃包喝包住,哪怕她不干活,只要不哭不闹就行。
  至于林君英与叶三叔,肯定也是被招的俩志愿者,现在被簇拥的山绅小盆友肯定是高工资志愿者。
  此行唯一没有工钱拿的甜妹儿:
  ……呵呵。
  没过多久,他们到达凌云大佛脚下,在蹬佛山途中,恰好遇到一批身穿蓝色或灰色或绿军装的光头蓝工人,有老有长,青年少年反倒是没有。
  阎监工盯着前面的几位熟面孔,哼哼两声,笑容下沉。
  对面几位老人态度还行,一副‘前得道高僧’的模样,后面几位中年人同样遮掩不住不满神情。
  峨眉山盛唐是道家圣地,前所未有繁荣,后来山上全部变成佛教寺庙,徒留某些山坡上的几块乱草中的石碑,还斑驳地记录着道家依稀的辉煌。
  有一部后人电视剧《新百娘子传奇》众人皆知,它里面就包含着峨眉道佛之争的不光鲜历史。
  这个故事出自明代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白蛇传’篇幅。
  故事中的白娘子,本是峨眉山中修行的蛇仙,与许仙一见钟情,本想白头偕老,却不料半路杀出个法海和尚。
  白娘子与法海争夺许仙的情景,恰恰影射着现实历史中峨眉的道佛之争。
  最终道教的隐遁修仙的孤高风骨,未能敌过佛门贴近世俗、平易近人的教理,峨眉的道教也如白娘子般被法海镇压在宝塔之下。
  就连以吕洞宾的道号“纯阳子”之名修建的峨眉山上的道观,被道士奉为圣地,如今也改成佛寺。
  别被道佛融合迷惑,现实中部分道长与和尚也是做不到‘四大皆空’的。
  “没想到来这么多大师,稀客啊!”
  意思是你们不行,怎么来这么多人,老少都上。
  “阎施主,额,阎监工见笑,不过三十多位而已。”峨眉山数十寺庙,你以前虽是道长,住的却不是道观,你们人少怪谁?
  说好的得道高僧呢?
  说好的仙风道骨呢?
  旁人只能看到血雨腥风、刀光剑影。
  山绅被迫站在道家一派,他学的也确实主要是道学。
  年长的前和尚不说话,中年和尚与阎监工等人直接对上,场面一时半会控制不下来,基本快打起来。
  甜妹儿忍不住打个小哈欠:……我又没拿工钱,只是来蹭吃蹭喝的女娃娃,关心这个干嘛?!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白蛇传这个是很多解密里面说的哈哈,它确实在警世恒言里,峨眉山道观很多变寺庙的,道观都繁荣在历史长河中了。
  既然是人,不是仙佛,肯定有争斗。
  **


第277章 米勒与黑雾
  双方僵持许久,但终究没有打起来; 因为林君国周忠国等铁饭碗领导们; 得知消息后; 匆匆赶下来。
  他们也不愧是混官场的,几句恭维劝解的话一出,就说到阎监工他们心里去,然后顺着这个台阶下; 暂且放弃口舌之争。
  借着领导们的话语,甜妹儿等一干人才弄清楚为何请信道阎监工做修佛像领导,而且还是当地不待见和尚的前道士。
  术业有专攻; 比起寺庙佛教传承的清心咒超度咒侍佛咒求佛保佑理念等; 道教传承的平安符鬼神咒镇妖术等; 更能够护得修佛工人们的平安。
  凌云大佛当初花费九十年辛苦修建的原因,是为镇住这两江一河里的作怪水妖; 且佛像立起来后; 嘉州城市确实基本没有水灾泛滥,哪怕当地河多江多雨多。
  而且山顶凌云寺是一座“只许愿而不必还愿,一切随缘”的罕见寺庙。
  阎监工虽因峨眉道观,被寺庙打压千年而生气,但对于守护一方水土的凌云大佛以及完全不同理念的凌云寺; 还是很佩服的。
  他并不偏执于佛学信仰全部无一事之处; 只是讨厌和尚,特别是峨眉山寺庙和尚,尤其是峨眉金顶与历史道观如今寺庙里的和尚。。
  谁说和尚都是清心寡欲?
  虽历史远去; 过去事情与现在无关,那些远走的道士都已经随着逝去忘记曾经的故事,但委屈留守峨眉的阎监工一脉,世世代代的迁怒与摩擦不是那么容易能消散的。
  除非峨眉不再有道士的那一天。
  “你在想什么?”
  听到双方和解后,见到怀里小侄女那十分可惜的小眼神,叶三叔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扯扯她的黑马尾辫,小声在她耳边问道。
  甜妹儿瞟一眼人群中最年长、精气神十足、包括阎监工在内的几位老爷爷,拖腮一笑,同样轻声咬耳回道:
  “也不知道这峨眉武术怎么样,毕竟是大门大派,我就好奇一下。”
  所以你就盼着他们真的打起来?
  叶三叔轻弹一下她脑门,让她不要‘故意’捣乱。
  “那些前道士前和尚能后对峙那么久,本身就没想过打起来,不过缺少一个面子上的台阶而已。”
  听闻这分析,甜妹儿有点惊讶,回他一副‘三叔你智商明显变高’的吃惊神情,这要是放到几年以前,他大概会鄙视这些所有封建迷信人员。
  叶三叔偷偷瞥一眼在未来大舅子身边的未来媳妇儿:……我是真的很想娶妻成家,自然不能跟先前二愣子一样。
  他明白,要是十八、九岁那个傻乎乎热血青年,林君国是绝对不放心他的,更不谈给机会把林君英嫁给他。
  甜妹儿捂住眼睛,她家三叔去上京是读大学,还是向林家提亲的呢?
  总觉得后者占比例更多一些。
  叔侄俩走在人群的末尾端,私下互动并未引起太多注意。
  唯独中间一位长得眉清目秀的青年前道士与两位面容和善的年长前高僧老翁,好奇看他们两眼。
  阎监工等走在队伍前方,并未听到他们对话,让能听清楚他们所讲的甜妹儿,有一点高手寂寞的小失望。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甜妹儿这丫头长得精致讨喜,比城里姑娘娃娃更好看,但就是太娇气,不能吃苦耐劳。
  **
  一直爬到凌云寺,甜妹儿东张西望、打量一番,比起曾记忆中的寺庙,这里少大量和尚与游客,已经被迫改职业的太多,剩下啦坚持的不容易。
  在寺庙外有摆放一个红木供桌,桌脚雕刻着仙鹤的图案,桌上铺放着一块黄布,黄布上摆着插着三支香的铜制香炉,炉前还放着三个白瓷碗,分别是白糯米、高粱白酒、半肥半瘦白肉。
  “这是道家科学文化研究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