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甜丫头-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一只处女座熊猫拿起一根长竹子。
先将竹子咬成几段,然后再剥去绿色竹皮,漏出竹子的浅色内芯,边吃边吐,弄得满身都是竹子残渣。
这两只都是甜妹儿从森林里救出来的,他们被天敌咬伤。
“咳——”
听到熟悉的声音、见到熟悉的铲屎官,乖乖吃竹子的熊猫并未有任何反应。但那只处女座熊猫赶紧把身子转过去,把肥屁股对着铲屎官,赶紧舔自己黑白毛的竹渣。
已经形成条件反射。
几只熊猫幼崽正在旁边的游乐园玩耍,有的爬到树上、四肢悬挂在枝杈上荡着秋千,有的蹲在水坑里不出来,有的玩滑滑梯,没有进食压力的幼崽明显更活泼。
甜妹儿听觉视觉异于常人,自可以从碧山林里找到一些被抛弃的熊猫宝宝,还有的是从其它保护区动物园接过来的熊猫幼崽。
听到动静,熊猫幼崽们赶紧围过来,一个个芝麻饭团萌萌地往围墙边跑,笨得还滚几个圈,显然没站好。
它们很熟悉她的味道,那种与其他俩脚兽与众不同的味道。
每个熊猫幼崽都是天赐宝贝。
虽上京实验人工受精,但因为雌熊猫一年只排一次卵、雄性大熊猫的xx功夫太差、不能熊猫怀孕测试、怀孕时间不固定等各种原因,只有碧山村繁衍基地的熊猫幼崽最多。
而这些存活幼崽,甜妹儿都有参与它们最开始的成长,那些一开始弱小的无毛的小宝宝,需要数位饲养员精心的照顾,特别是在关键期的两周。
一开始,甜妹儿亲自照顾,不像粉团那样,只有在最严峻最关键时刻出手,否则都按照流程来。
后来,其它饲养员也参与进来,直到甜妹儿退居二线监督管理位置。也因此,他们知道甜妹儿会针灸。
尽管这样,由于缺乏设备等原因,几乎每个大熊猫幼年都有被她‘特殊’照料,所以才会对她的气味如此熟悉依赖。
但这样有很多好处——得到的有用资料也越来越多。
碧山村已经成为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要不是现在局势混乱,都有世界自然环境组织研究专家组团来参观。
川蜀去年在嘉州市提前成立一个部门,叫“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独特单位,简称保护局,即熊猫保护局。
它直接由国家林业部直属,省林业局主管,它的局长,居然跟市委书记平级,按照说法,比嘉州市长的官还大。
甜妹儿回家才知道。
叶甜甜与叶安诚、龚檀啸的档案都直接调入此部门,成为一名更有前途更有升职潜能的政府公职人员,兼职碧山村铲屎官实践,做这件事情的人是龚家父母。
莫名其妙有工作的龚檀啸:
“……”
也不知萌萌哒的熊猫能否软化这个少年。
甜妹儿与胖团轻轻松松跳入熊猫馆。
她把一团团芝麻汤圆搂起来吸吸吸,软软萌萌肉嘟嘟,感觉吸猫会上瘾,果然舒服地可以上天。
胖团把一个个小团子强势叼开,把自己肚皮展开。
“姑姑!”
说好的它是贴心小棉袄呢?
“甜妹儿回来啦,粉团又开始争宠。”
陈教授与其它饲养员们走进来,平日里爱抱大腿的团子们,完全把他们忽视,全都挤成一锅芝麻汤圆乱爬争宠,一个个表情不能更萌,在坚硬爷们也能化一滩水。
甜妹儿一边喂粉团,一边和教授们说说话。
不再有高中以后,
——但她的工作从小干起,一直上山下乡,连数位领导最近都有嘉奖,他们正在夸奖那些走到平民群众的学生。
时间渐渐过去。
对于碧山镇繁衍基地仅有的干部,熊猫保护局最近空缺职位得紧,甜妹儿三人似乎快要升职加薪。
瞧瞧这速度
——比火车还快!
**
山绅最近却纠结得画圈圈。
他终于明白自己的心思。
一开始根本不敢去见甜妹儿,但又忍不住往她哪里跑,却经常被跟他灵魂有接触的她,好奇打量,问他是不是生病。
他快纠结地上天。
直到听到村里妇人们的对话——
“听说甜妹儿当官了,比饲养员强得多,属于那什么什么熊猫保护局。”
“啧啧啧,瞧瞧人家,也不知道将来谁家能娶个金饭碗回去,长得标致,软甜甜的,村里男娃娃谁不喜欢她?”
“是啊是啊!彪悍算什么,能给全家带来大福气,你家二娃岁数合适,听说学手艺去,将来也未必没有可能。”
山绅整个人僵硬掉。
他开始实际思考自己有什么值得甜妹儿喜欢。自己是高中未毕业生。思丫头可以做裁缝、小二黑已经干起木匠、大海宝赤脚大夫不用愁、文阳熙子承父业。
唯独他——总不可能当农民,让甜妹儿养小白脸。
八字都没一撇。
已经考虑到婚后生活。
一番思考人生后,他终于没有时间东想西想,脑子里被她和他的未来占据。
后来听说甜妹儿工作隶属林业管理局,山绅立即找到父亲,询问保护区护林员工作问题,一切从基础做起。
同时兼职教师与护林员,他一定要靠努力配得上她。
当然,他不忘记给心情人献殷勤,与数十位假想情敌私底下对抗,武术倒是越练越好,甚至最后能以一对三。
有与文阳熙的斗智斗勇,他更是收获良多。
迟钝少女甜妹儿:
“……最近慢吞吞的三声好像很热血?”
数月过去,种花国数量众多没事做没工作的高级知识分子们,也开始面对现实问题,同样,种花国领导已经做出决定。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么么哒~~
这一篇文真的有花费很多精力去了解一些东西,一边写一边学习很多,也知道过去长辈们的生活^_^^_^,珍惜现在,感激还留着陪叶子的仙女们。
还剩下乡与大学,涉及空间宝贝也一点点显露出来,还有爽酷未来,当然还有各自的甜蜜归宿。
甜妹儿绝对是叶子亲闺女,看专栏头像就知道。
定来个完美ending。
叶子的停文《白富美的仙侠店铺》正在凭着爱发电,下周会完结。
下一篇接档文已经确定《玄学界盛世美颜》:
美翻众人,恐吓众鬼,超正超凶!!!
讲的现代都市的美苏爽甜灵异言情生活,里面帅哥美女有,爱□□业都有,鬼魔邪妖也有。
非种田长篇…_…#…_…#。
甜妹儿已经暂时把叶子所有种田文心血都收走,很独多小时候回忆都在其中。
偏向灵异口味,里面有一些独立又联系的现实或流言灵异故事。
想认认真真专门写一篇灵异爽甜文。
下篇主角是:
一身蜜糖仙女味的成长型鬼师——芊宝(小名,并非年幼,她可是肤白貌美腰细腿长小仙女一枚)
**
第314章 上山与下乡
二月份已经开春; 气温依旧很冷、空气中潮湿度不变; 甜妹儿搂着一堆的黑白小芝麻团,在村口平坝里晒暖阳。
有线广播喇叭里将东方红唱完之后; 播音员开始说一些高级领导; 支持中学生高中生甚至大学生; 去“下乡插队”、“上山下乡”; 参与实践工作的通知。
“上山下乡?”
甜妹儿不明晃一晃脑袋,把长竹筒拿起来,喝一口温热的果汁; 鼻间嘴里都是山葡萄的清香味。
她以为是领导们刚举办完串联; 又开始心血来潮; 干什么红色活动,也并不放在心上; 抱起一只糯米团子,狠狠吸它浑身上下的黑白软毛; 得到类似婴儿的叫声。
已经应聘上熊猫保护区护林员的山绅,正好把去碧山找到的几麻袋熊猫便便送过来,他还特意折一些山里罕见的野果枝回来; 给一直喜欢折腾野果树木的甜妹儿。
“都是顺便折的。”
哪怕长时间日晒,少年的皮肤还是奶白色的; 黑眸里都是如水的温柔,温润一笑,到不像是护林员,而是那家少爷。
已经把碧山都摸透彻的甜妹儿; 自是知道那些树枝在哪里,对于最近越来越合她心意的小弟山绅,她自然是开心收下来,准备明天带点自留地的柿子送给山爷爷。
正在一旁搬箭竹的铲屎官叶安诚,把工作交给史上最冷铲屎官龚檀啸,捏着拳头,准备找山绅切磋一下峨眉派功夫。
山绅一看‘未来大舅哥’,动两下手指,两只肥肥圆滚滚抱着叶安诚的脚,成为两只圆滚滚的毛筒靴。
等叶安诚再抬头,山绅那小子已经溜走。
“哥?”
甜妹儿看到自家大哥嘴角渗人冷笑。
“没事。”
叶家三姐妹花必须由自己好好看着。
广播里还在一片又一片重复宣传‘上山下乡’的事情。
**
与甜妹儿想的一样,由于最近红星活动非常多,变幻着花样玩,今天谁又反派,明天学生们进工厂实践。
这导致有的地区,尤其是远离二三线城市、家里没有后门关系的城市居民们,居民们以为这是出于政策宣传的需要,说说大话而已,未必当真,彼此都在观望。
起初,只有“家庭成分不好”、“家庭有成员犯过错误”的学生们,被街道主任聚在一起,举办什么“上山下乡学习班”,每日都把他们叫去开会学习。
而且,不许任何国营单位收留他们,直到他们答应去农村,才算学习班毕业。
紧接着城市里,诸如上京,开始强硬实行政策。
一开始比较人性化的。
学生有重病、独生子女、家庭生活困难、父母需要照顾的城市青年,都可以申请留在父母身边,被送到工厂里面学徒,商业、公安局、公交公司和政府机关,他们被叫幸运的“留诚知识青年’。
像是真正有势的人家,都会找到一两个借口,把家族子弟留下来,最多怕被举报,送一两个去附近郊区的生产队。
但岌岌可危的人家,只能用积极响应号召,来保全自己的家族。
城市居民开始慌乱起来。
怎样让孩子留下来?
怎样让孩子利用后门留在离家最近的农村?
怎样让孩子去熟悉的农村、而不是去被随意安排?
怎样……
当他们意识到事情是真的时,开始各种托关系,但由于这件事是全国性的时候,托后门人数太多,已经为时已晚。除非真正硬后台,谁也改变不了什么。
反倒是那些提前被‘街道管理处’、所有邻居们,劝慰提前去登记下农村的部分不良家庭分子学生,得到更好的安排。
福也祸也。
居民们必须含泪送自己的孩子们离开故乡,去完全陌生、可能相对落后、生活条件相对低很多的农村生存,甚至不知道还有没有返回的时候。
悲伤与痛苦的事情发生在很多城市家庭中。
学生们打包着行李,甚至有的还按照风俗敲锣打鼓,送孩子们去完全不同的地方,这次不同于串联的短期,看不到尽头,看不到曙光,未来完全是个想不出的变数。
城市里搞得热火朝天、慌乱不已,落后镇上居民又不一样的风格。他们没法子去兵团、农场集体安置的资格,全部实行就地分散插队的原则。
即按当时区革委会分配给各公社指标,由个人到公社了解指标分配情况,自行到生产大队和小队寻找插队点。也就是,知识分子学生们可自己找生产队。
于是有大熊猫国营基地、在当地算是有名的碧山村,成为众学生哄抢的香饽饽,碧山镇、童水镇……方圆十里,都有学生走路前来探听事情。
张队长已经接到数十位学生的自荐。
有的还是村民们的亲戚朋友,谁都不好拒绝,谁也都不好同意。
主要是他有些怕这些学生们。
串联红星队的余威还在,都知道这些是不怕死的小将们,谁还敢去接纳,村里各种‘封建社会’分子那么多。别一粒老鼠屎怪一锅汤,弄得整个生产队风气下降。
倒是隔壁的碧水村率先接纳一堆青年学生,碧土村惯性观望。
直到上面有文件下来,碧山村需要空出一些名额,听说是有上京的知青们以及一些动物学专业的知青们,要被送过来。
张队长把‘一些’字眼巧妙去掉,有光明正大的借口拒绝镇上的人家。
在人群中央,甜妹儿托腮思考。
王舅舅家的表哥表姐们全都托关系,在工厂里打工。除去大表哥王溢阳,他自动代替妹妹弟弟辞职,提前一步去水湾县隔着一城墙的生产队农村当知青。
王家都在水湾县。
他也不需要拖关系来碧山镇,其主要原因是他已经成亲,有自己的同镇居民媳妇儿,听闻已经快有第一个孩子。
因此,叶家完全同意张队长的决定。
有最有威望的几家同意,村民们也不敢有意见,倒是碧水村来的人最多,碧土村收极少数熟人。
**
知青下乡活动进行得风风火火。
气温还没完全变暖,碧山镇红色革委会,已经通知碧山村去领分配来的知青。
此刻正是水稻种植的最佳时间,张队长便委托甜妹儿去接知青们,正好她可以赶车、可以揍人,还与知识分子有共同话题,相貌绝对是村里最标志的。
翌日清晨,甜妹儿背个改装军用包、带上绿色帽、穿上一身军旅装,英姿飒爽,骑着俊马在村里飞驰一圈,惹得娃娃们羡慕不已。
然后,她才驾着木板车,叼着一节甜甘蔗,慢慢悠悠离开碧山村。
**
碧山镇,此刻正领着知青们搞最有名的‘忆苦思甜’活动。
穿着破棉衣、带着红袖章的红色革委会组长,正站在镇门口正中心,滔滔不绝,讲诉着关于红色主义,关于咱们如今的幸福生活,关于封建社会的苦苦苦。
知青学生们整整齐齐地立在平坝里,穿着发下来的破旧棉衣,冷风把学生们冻得一个个瑟瑟发抖,有的女生被冻成红鼻头,清鼻涕不住地流着。
他们当中有的人哪里受过这样的苦!
必须听着穷人们,用本地乡音土话,描述旧社会地主有多蛮狠、农民生活有多苦,甚至还有真原地主小脚老婆婆被迫跪在学生们的面前,可怜兮兮。
对于有的学生,他们曾经做过比这还过分的。
对于有的学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