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甜丫头-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五年前,王家就整个大家子,全都搬到县里面去了。至于原因,王红霞的哥哥,也就是甜妹儿的大舅舅王国强,当上县里工厂小领导。
现在王国泰跟曾菊香也在工厂里做事,王家可以说是一飞冲天了。
五·六十年代的工厂,都是属于国营的工厂。
工厂的小领导们,不但旱涝保收,吃国家粮,而且,还有免费分配住房,免费申请看病等等各类福利,是真真正正的铁饭碗。
王姥爷也知道叶家的情况,叶家老俩口人都不错,叶奶奶也不是个恶婆婆,这么起来比他二闺女三闺女嫁的强多了。
唯一不好的就是,叶家太穷。
不过这过日子就得这样,哪有完美无缺的,闹闹哄哄才有努力使劲儿的地。不去实实在在生活,谁也不知道真的好不好。
县里离碧山村路途实在太远。
五年来,王姥爷见到王红霞的次数不到三次,外孙外孙女更是几乎没见着。哪怕是逢年过节,因为山地不好走,又很难借到交通工具,等各种原因,给耽搁下来。
王姥爷实在想大外孙想得狠了。
他才让大儿子来接叶安诚,二儿子送回来,驴车马车什么车,都是拖人情花大精力花钱给借来的。
因此,只要一有机会,他就赶紧往自家闺女那塞点东西,布票跟钱什么的不好拿,但是送点布糖之类东西还是可以的。
……
叶爸爸叶妈妈又是搬板凳、又是烧热水、烤红薯,忙前忙后,用家里仅有的好东西,热情招待王二舅俩夫妇。
叶安诚纳闷了,不禁吧啦吧啦问道:
“爸,你不是说晓丫头她们在家吗?咋不出来呢!不会是几天不见,就忘记我这个大哥了吧……”
得!家里话最多的人回来啦!
正准备回厨房的叶妈妈,估摸着两丫头的野草莓还没吃完呢!
果然不愧是亲妈!
屋里头,晓丫头跟甜妹儿,老早就听到动静,奈何手里的野草莓还没吃完。
晓丫头更是舍不得放下,干脆扒拉扒拉,一颗两颗三颗赶紧吃完,舔舔手指,才跟甜妹儿一起,蹭的一下冲出去。
叶安诚话音才刚落,叶妈妈还未来得及解释。
“大哥!二舅舅!二舅妈!快点儿,甜妹儿你快点儿!”晓丫头响亮的声音,能传到两里地外,两小辫子也一动一动的,将她的那股兴奋劲儿显露无疑。
虽然没有见过多少次王家人,但舅舅舅妈一来,按照以前的经验,肯定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
跟在她屁股后面的甜妹儿,迈着自己的小短腿,哼呲哼呲,努力赶上她的步伐。
“晓丫头,甜妹儿,你们慢点儿!”
叶安诚连忙跑去接这俩小家伙,两边人快遇到一起时。
甜妹儿在自家大哥二舅二舅妈面前,砰的一下,就摔了个大马趴。
曾菊香刚转身没多久,就看到一个穿着碎花衣蓝裤子、扎着两小冲天辫儿的漂亮女娃娃,趴倒在地上,便知道这是她没见过面的那个小侄女。
“哎呦喂,怎么摔着了呢!疼不疼啊?”
曾菊香连忙上前两步,弯腰下去,一把她捞起来,亲亲热热搂在怀里,面上心里都是稀罕到不行。
她心里不由暗叹,这大姑子果然不愧是王家最标志的闺女,瞧瞧生的这些娃娃们,也一个比一个好看。
就是命不怎么好,嫁到这穷山沟沟,吃不好穿不暖不说,干活又累,听说还要天天下地,可惜了!
王二舅倒是没她那么多想法,就觉得大妹妹家里的娃娃们,既懂事又可爱。
他蹲下来,拉拉晓丫头的辫子,转头对甜妹儿,亲切问道:“甜妹儿,你认得出我是谁不?”
作者有话要说: 努力努力努力努力~么么哒仙女们!
码子到凌晨两点,勤奋如我,手残如我~
……
唔~铁饭碗呀,一辈子都不用愁。小时候爷爷奶奶经常唠叨,说得都令人羡慕。
逢年过节不回娘家,这确实是真事儿,跨市嫁人就会,路途太远,过年冷风吹,孩子若是感冒了就危险,那时候还稀缺交通工具,山地比不得平地那么好走,运气不好掉下去时得摔断腿丢命那种。
还是嫁给附近村里的人好,有娘家帮你直腰板儿。
那年代妇女过的真不容易,喊着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她们做了两份活计,家里队里都干。但是对于老规则老封建,仍旧没有放开。
据某位老辈讲,她妹妹先生出一溜达女孩儿,养不起,从第三个开始,就被她婆婆偷偷摸摸扔到河里面,扑腾几下也就没动静了,谁会管啊!
后来她妹妹受不住了,找棵树上吊了,人家又娶了,生了个大胖小子,老辈说天不公啊……
现实比来的太过凄凉。
庆幸现在的我们,也希望未来男女能越来越平等。
第40章 瘦毛驴被嘲
甜妹儿眨巴眨巴几下黑眼睛; 小肉手下意识拍了拍新衣服身上的灰尘; 歪歪小辫子头; 奶声奶气吐出几个字来; “二舅?二舅妈?”
这小妮子太可爱了!
家里只有两个男娃娃的二舅妈; 对着白白嫩嫩的脸蛋皮儿,左右两边‘嗯嘛’一下; 各香一个。
然后; 她从衣服兜里; 拿出纸包裹好的三块小方糖; 平分给了包括叶安诚在内的三个侄子侄女手里,笑道:“晓丫头,甜妹儿都乖,舅妈给你们甜糖吃。”
糖这东西当然精贵,碧山村多户人家的小孩,到过年都不一定能吃到它。这三块糖跟王姥爷没有关系; 是二舅妈从自家娃娃嘴里,抢下来的。
王二舅暗地里瞥了自己媳妇儿一眼,心里有点儿小疙瘩。
这三块糖的事; 他也知道,这可是给叶家三个丫头的; 现在分给了已经吃过糖的叶安诚,叶家老二的闺女就没啦。
晓丫头眼睛放光,亮晶晶的像似暗空里的星星,她咽了咽口水; 揪着叶安诚的裤腿,对着这个很少见面的二舅妈,咧嘴傻笑,“谢谢二舅妈。”
“谢谢二舅妈!”
甜妹儿也跟着软软糯糯道谢。
她是真的一点儿也不眼馋手里的小方糖,因为从小幸运生活在物质丰富的年代,可以选择不爱吃纯甜味的糖类或饼干。
她倒是更喜欢带一点酸味的野果水果酸奶等,果要汁儿多皮薄那种。
二舅妈知道自己丈夫什么意思,没放心上,亲戚都讲究亲疏远近,她继续逗乐两小丫头,“你们怎么不吃呢?不喜欢吃糖吗?”
心里却暗想,哪有小孩子不爱吃糖的。
晓丫头小心翼翼打开纸,舔了舔糖果,果然甜甜的,好吃!尝了点味道,然后又重新包得整整齐齐,笑嘻嘻回答,“今天我已经吃过了,明天再吃。”
甜妹儿连忙跟着点头,“明天再吃!”
明天再分成三半,二姐三姐和她一人一半,看她们吃的香,哪怕不喜欢甜食,她也会有点儿嘴馋。
二舅妈脸上表情一愣,不知道说什么好,看着叶安诚也收起来,不由问出声:“安小子,你也明天吃?”
“二舅妈,我在姥爷家已经吃过了,这糖就留给二妹妹吃。”叶安诚不好意思挠头,腼腆一笑道。
他听过二舅妈家里的小胖子,为糖闹腾打滚的事儿,也知道这小方糖只有三块,思丫头也是他的妹妹哩!
二舅妈愣住了,这叶家的孩子——还真让人稀罕。
大妹妹性子腼腆害羞,大妹夫又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子,他们究竟是怎么教的这几个乖宝啊!
王二舅得意洋洋地瞥了一眼,愣住的自己媳妇儿,这么子外甥真给他长面子。
他抱起甜妹儿,跟抱着晓丫头的叶安诚,一起去拆开那些炒瓜子炒花生零嘴,吧啦吧啦,“二舅舅跟你们说啊,姥爷给你们买了好多好多好吃的,这糖夏天气温高,容易化,你们最多吃三天,不然就化了,下次二舅舅二舅妈来,还给你们买……”
外甥像舅,终于叶安诚的话痨属性,是打从谁那儿学的。
……
安顿好二舅子夫妇,叶爸爸把接待亲戚的重任,交给叶安诚后,转身回地里继续干活。
二舅俩口子来得突然,他们的活计都是提早接好的,多出一个人帮忙,就可以早一点干完,早一点歇息,更好接客。
叶妈妈一边跟二舅妈说说话,一边忙着把给他俩口准备的被单被子洗一洗,去霉味,再晾晒晾晒,顺便清扫一下屋子院子,让两人今晚上过得舒舒服服。
叶安诚则纳闷了。
几天不见,甜妹儿就不粘他了,还有些陌生感在里面,这还得了!
他开始一边回答晓丫头的花式问题,一边在甜妹儿耳边吧啦吧啦,跟个嗡嗡嗡叫的蚊子一样,念叨个没完没了,试图再次得到妹妹的喜欢。
“甜妹儿,你出生的时候,就跟小猴子一样,浑身上下都是红红的……”
“大哥,我呢!我呢!”
“晓丫头也是,然后几天不见,就变得越来越好看。还有甜妹儿,当初你还吐大哥一身奶呢!晓丫头也撒尿在……”
“哈哈哈哈,那才不是我!”
甜妹儿被他们闹得头晕眼花,连炒瓜子都少啃了几个。
王二舅看着有趣,把她抱在怀里,他也是个闲不住的,对着忙活的叶妈妈道:“我带这几个娃去逛逛。”
“那你们得小心点,天气热别晒伤了,让小安领路,别去太深山,那里蛇虫多,蚊子又毒……”
叶妈妈嘱咐了好一会儿,得到肯定的答案,才放他们离开。
舅甥四人的一路出行很是拉风。
王二舅跟叶安诚,在地上慢慢走,时不时左看看右瞧瞧,说说村里的趣事儿。
晓丫头跟甜妹儿一对小姐妹花,则坐在新鲜的的驴车上,叽叽喳喳讨论着。
时不时,叶安诚还用一个干枯枝,有一下没一下的甩在驴子的后背上。
四只驴蹄踏得小路咔咔咔响,声音很脆亮又好听,但它速度却很慢,差不多以龟速前行,似乎在等着旁边闲聊的人。
一路上,不知道吸引多少村民的目光。
“叶老大的二舅子,安小子,你们抽的这是啥驴,瘦的跟皮包骨一样?还只能载两个小丫头?这么不好使啊!咋不多喂点儿。”
驴车四处乱逛,来到村口井边,正在那儿干活的赵老四媳妇儿,瞧到他们驴车那样,毫不客气嘲笑出声。
要说这赵老四媳妇儿,在村里也是有名的泼辣性子、母老虎,在赵家里可是说一不二的主儿,婆婆跟老公都管不住她。
她在屋里头骂丈夫、念婆婆的声音,能从村头传到村脚。不过她虽然性子泼辣,干起活来却很麻利。
对自家男人骂虽骂,却不允许别人骂。
对婆婆那个软绵绵、老是被老姐妹欺负议论的性子,虽看不上,但是孝敬行动,还是乖乖照做,该维护的也没少行动。
娶了她之后,这赵家的小日子,倒是越过越好。
王二舅看了她一眼,摇头道:
“这位嫂子,你别看这驴长的不好看,它既温顺还有灵性,不过拖车拉磨驮重,样样外行,我借它还费了不少心思呢!”
“这么瘦,应该是饿的吧!这年头人吃不饱,畜生也难吃饱啰!”赵四媳妇摇了摇头,不相信道。
她的回答引得看旁边的人们直点头,是这个理。
这年头畜牲都难的活啰!
饿这么瘦,还得驮人。
村里面的消息最为灵通。
这隔壁村‘飞黄腾达’,一家子由农民转工人的王家儿子,来咱们村走亲戚的事儿,没多一会儿,就传遍整个村子。
这时候,遇到驴跟叶家小子丫头,村人心里自然就明白他们是谁。
有的村人们一边干活,一边就这件新鲜事,背后议论起来。
‘这王家怎么借着这样子的驴,我记得前几天还是牛车呢!’
“这王家不是吃公家粮吗?我看混得也不怎么样啊!”
“要是混得不错,叶家哪能穷成这样啊,怎么说都得帮衬一下?”
……
要说这些议论的村人,除去极少部分,大多数都没有多大恶意。
好奇心倒是有不少。
有的人还想寻求一种‘看,你怎么也这样,哪怕混在城市里,也过得不怎么好’类似的弱者平衡论。
王二舅无奈摇头。
怪不得一路上,遇到人,都觉得他们的目光怪怪的,原来是这头瘦驴引起的,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之前他说的话可不是凭空吹牛。
这头驴比什么黑嘴唇、四花驴类的,精贵着呢!
村人们说的也对。
寻常买驴,都看个头儿高矮,毛色光泽,四腿壮不壮。
但这头犟驴很特别,别看它瘦,骨架大啊,食量还不小,甚至挑草吃。它更是头好驴,干活勤快,驴脑袋都比其他驴灵光,它的旧主人还会用它来代替牛耕田。
卖驴的主人,要不是家里不得有人生病,驴的品相不好卖不出大价钱,他都舍不得将这头驴‘便宜’卖给王大舅。
是的,卖!
前几天王大舅来碧山村,来去路上的牛车驴车才都是借的。
他来叶家,正遇到王红霞大病初愈,甜妹儿跟叶小五老是围着讨奶水喝,叶小五一没见到妈就哇哇大哭……
王大舅心里不好受,回去就一直惦记着,要怎么帮衬一下大妹妹家。
恰好某日,偶遇到一卖‘瘦驴’的,听到看病什么的。
他是工厂小领导。
在这个年头,他可以去医院免费治病,称为记工帐,话费全部由工厂报销,家里没工作的家属,都可以报销一半。
而且工厂里,还有专门的小医务室,有什么头疼脑热小毛病,在这里就可以吃药打针好。
但对于老百姓,确实看病贵治病难。
对于王大舅,并不需要违纪,动几个人情,就可以帮助这个卖驴之人。
也因此,他一番头晕脑热后,就背着大舅妈,花私房钱,买下了一头‘便宜瘦驴’。
并且,私下嘱咐王二舅夫妇,给大妹妹家送来,走的时候悄悄留下就好,就当他这个做大哥的,帮一把大妹妹。
这一路上,王二舅都在有目的地‘教导’叶安诚使唤驴。没想到这次走亲戚,得,它的相貌倒是惹来不大不小的麻烦!
要是在别的地方或别的时间,遇到这样的议论啊,王二舅也不会在意这么子小事情,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