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甜丫头-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叶二婶跟思丫头也到家了。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半夜我想吃南瓜饼了,哭兮兮~
**
叶子是早产儿,一岁前是易碎品,我妈说,七个月出麻子,八个月出水痘……外婆抱着我哄的时候,被热水烫了,现在脚上都有印子,感激她!
小时候生病,家里老人们去庙里面磕头,求符,每天放在枕头下边儿,叶子印象很深刻,所以不知不觉写了出来。
感激长辈们,因为他们,才有现在活蹦乱跳的叶子,爱他们,祈福他们通通活到一百二,么~
第64章 旧秘山药井
思丫头刚进厨房; 就见在叶妈妈在摊南瓜饼。
她喉咙里使劲咽了一下口水; 连忙上前; 拿起靠在墙边的火钳; 帮忙把木柴夹到灶肚里。
叶妈妈见状; 对她笑眯眯点点头,道了一句乖丫头; 舀了一瓢水; 放到木盆里; 再让两个丫头洗手。
然后再把一旁凉的南瓜饼; 拿出来两个,一个给思丫头,一个给甜妹儿。
“谢谢大伯娘!”
“妈妈真好!”
接过南瓜饼,两姐妹花迫不及待地吹一口气,慢慢地咬上一小口,黄澄澄的外表; 香脆的边,软软的里肉,又香又糯; 她们都露出一副享受的样子。
“思丫头乖,帮大伯娘看着甜妹儿; 我把这南瓜饼给其他人送去。”
见思丫头点头,叶妈妈便站了起来,拿出一个碗,把南瓜饼放进去; 便出了厨房。
“甜妹儿,你哭了吗?”
思丫头看着她红肿的眼睛,伸出一只小油手,学着大人的模样,摸摸她的脑袋。
甜妹儿嚼着软甜可口的南瓜饼,不吱声,默默点了点头。
“你等着,我有好东西给你!”
思丫头从自己的衣服兜里,取出两颗小小的胡豆种子,念念不舍瞟了它们一眼,把它递给甜妹儿。
上次妹妹们还给她做鸡毛毽子呢!
想到这里,她神秘兮兮小声说道:
“这是胡豆喔!我妈说,以后咱家都可以有胡豆链玩和吃啦!这两颗先给你。”
甜妹儿眼睛雪亮,接过两颗小小的胡豆种子,认真点点头,保证道:
“咱家以后的胡豆链,长的可以把二姐全身,都包裹起来呢!”
两小只笑得甜兮兮的。
……
大榕树下,叶安诚搂着晓丫头,手里拿着一本书,正在与她分享着三国演义里,桃园三结义的故事。
“这是刘备,这是关羽,他们都是大英雄!”
叶安诚用手指了指,小人书上栩栩如生的人物,认真教导晓丫头。
小丫头瞪大眼睛,指着一大眼睛、络腮胡的人物,神气十足道:“我认识他,白爷爷家的年画上有他!”
“这是张飞,他跟刘备,关羽是好兄弟,他们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哪怕叶安诚讲的故事,跟小人书上具体的画对不太上,一个字不识的晓丫头也听得痴迷,用崇拜清澈的目光,盯着自己的大哥。
两人连香喷喷南瓜饼的味道都忽略了。
叶妈妈笑着摇了摇头,“先洗手吃饼,然后再看书。”
叶安诚跟晓丫头,左看看小人书,右瞧瞧南瓜饼,一脸纠结的样子。
“这书啥时候都能看,但饼凉了就不好吃哩!你们吃饼时不能看书,不然油会弄脏小人书哟!”
听到叶妈妈的话,两人乖乖当下小人书,小心翼翼将它合起来,放好,然后在叶妈妈端来木盆里洗手。
“爷爷奶奶他们呢?”
叶妈妈看着有些空荡荡的大院子,不解问道。
叶安诚挠挠头,不解道:
“爷爷奶奶,领着爸爸二叔二婶,回屋里头,骂他们去了,还让我守着,三叔若是回来了,千万不要让他进去!”
叶妈妈心有好奇,但惦记着锅里面,转身回厨房去了。
“那你就在这守着,听爷爷的话,别让你三叔靠近屋子。”
……
老俩口屋里头,傻爸爸懵二叔懵二婶,排排站成一列,对面坐着,日常严肃的叶老爷子与罕见严肃的叶奶奶。
叶二婶小心翼翼问道:
“爸,你是咋知道,这大锅饭前,队里要收缴粮食的事儿?”
猜的!
叶老爷子没有回答,板着个脸,竟从口袋里拿了包旧烟叶,慢腾腾的包卷,偏过头去,叭叭哒吞吐起来。
这还是叶二婶嫁过来后,第一次见到老爷子抽烟。
过了一会儿,叶老爷子才道:
“二碧山杨婶婆你们知道吧?她说咱们家即将有大灾难,推测就在大锅饭不久,全家差不多都走光了吧!”
叶爸爸,叶二叔,叶二婶瞪大眼睛:……这不是咒人绝户吗?
叶爸爸紧皱眉头,心里一紧,眼框变大,身体猛然紧绷起来。
之前因为甜妹儿的事,他就知道,这杨神婆可不是封建迷信,她说的话万一是真的呢?
“爸,这杨神婆的话可信吗?咱信的可是红星主义,那么子封建迷信肯定是说谎的!杨神婆可能犯迷糊了呢!”
叶二叔拉了拉自己媳妇儿的手,第一个开口反驳。
叶老爷子吞吐一口烟雾,厉声喝道:
“前几日暴雨雷电后咱村子里的收入,可是二十年难得一遇,还有这煞龙衣的事儿,你们都忘了吗?煞龙一出,必有大难!”
“爸,妈,这可能是巧合!”
“巧合个鬼!要是没有娘娘庙神婆,不说你俩小兔崽子,就连老头子,都不知道在哪呢!以后你们要是再敢说杨神婆一句,看老头子不抽死你们!”
又过了一会,叶奶奶扯了扯老爷子的衣角,他才开始讲起娘娘庙神婆,与叶家的那些往事儿。
建国之前,叶老爷子出声后的第三天,由于舌头被一根经揪住,以至都不能喝奶水,瘦得皮包骨头,眼看着就剩下一口气了。
当时,他爷奶父母急得跳脚,凡能想到做到的法子都试了,看了十多个赤脚大夫,结果还是不行。
那时候迷信风才是浓郁,村里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碎嘴婆们都在背后咬耳朵,说叶家生了一个大妖怪。
也因此,活马当作死马医,老爷子父母抱着他去了二碧山。
当时的杨神婆道:
“哪有什么大妖怪,不过是小事一桩罢了!经历这个小磨难,这小猴子以后必能儿孙满堂。只是——也没什么。”
后面的话,那位杨神婆并没说下去。
她用一个棉纱浸透盐水后,一点一点轻轻地把那根经脉磨断。
在这之后,老爷子就好了,能吃奶水,命也就保住了。而且,村里头流言飞语,也因为杨神婆的话,渐渐消散了。
甚至,因为那是混乱时期,能活到儿孙满堂,简直就代表这娃娃立住了,未来一定有幸福的生活,爷奶爸妈也高看他一眼。
叶老爷子一边吞烟,一边诉说着旧事。
“神婆对咱家有恩,明个儿,我们就去山上看她,送点吃的东西,以后也——”叶爸爸很是感触说道。
“这还有你说,你当每年咱家没去拜年?小时候,老大你还在娘娘庙里头撒了泡童子尿!明个儿,咱家当然得去二碧山,不为啥,为的就是以防万一,监督队打扰到她老人家……”
尽管听完神婆救命故事,对于恐怖灾难,叶二婶与叶二叔,还是有些将信将疑。
老俩口对视一眼,站起来,让他们把屋里头那张大木板床摞开。
然后,老爷子慢吞吞走到记忆中的角落,用尖石头在地上画了个大圈圈,回头问道:“你们知道这下面是什么吗?”
不会是叶家传家宝吧?
不敢说话的三人狠狠摇头。
“老大老二,你俩来用锄头挖!”
叶爸爸跟叶二叔对视一眼,拿起老俩口备好的锄头,弯腰挖了起来。
地上一层土很硬,跟土屋里其他地没有什么区别,但当他们挖到三寸多深的时候,沙土层变成了黏土层,容易很多。
叶二婶瞪大眼睛,不禁捂住嘴巴,不可置信道:“爸,咱家真有宝藏?”
叶老爷子斜她一眼,“哪来的宝藏,这是山药井,知道不?”
山药井,故名思义,可以保存山药的洞。
它不需要用砖石加固,只是在地上挖个空洞,井筒外直径通常一尺半左右,里头直径两三尺,深约一丈,上面是弧形,下面两边是立壁,端头是圆弧地面。只可融一人出入。
“山药井?咱家怎么回头山药井,还是在这屋里头?”
老爷子开始说起这山药井、叶家、娘娘庙神婆的离奇经历。
在混乱战斗时期,哪都不安全,咱们队的人,因为某种原因,来到碧山村这一代时,为了躲避敌人,进入当时的二碧山年娘娘庙。
当时的庙宇管理人杨神婆,神神叨叨念叨着:“煮山药,烤山药,山药井——”
村人们那时候相当热心,转身就在自己家里的角落,挖了一个个山药井。
那时候的敌人太过歹毒,一旦发现洞口,就会放水淹,放火烧,用烟熏……因此,这井口必须隐秘。
因为杨神婆的神秘建议,救了不少队友,也让三个村有了混乱时期,储藏东西之地。
叶老爷子提起旧事,很是得意,音调高了不少,“这事啊,老头子也是听老父亲讲的,据他讲,咱们家还救了两个同姓叶的好同志哩!”
叶奶奶忍不住叹息一句:
“眼看着要过好日子,本以为吃饱穿暖日子来了,谁知大家伙儿还是得跟以前一样,躲躲藏藏才能过活!”
这话一出,屋子里忽然安静下来。
叶二叔与叶二婶,心中的天平,偏向老爷子这边,也开始都担忧起,杨婆婆口里的‘叶家灾难’。
最后,叶老爷子道:
“老大老二,事不宜迟,这事情不做完晚上就睡不着。晚饭后,你们就把这山药井,连夜挖出来,家里头的瓶瓶罐罐放进我屋,以后粮食啥的都由孩他奶保管。”
“真正混乱时期,你们不是很清楚,缺的可不只是吃的。咱家还得去镇上赶趟集,把票跟钱都换成粮食棉衣,夏旱冬冷咱都要考虑……”
叶爸爸问的略微有些迟疑:“爸,为啥不让三弟知道这?”
叶老爷子旧烟已经抽完,解释道:
“老三太犟,比安小子还不靠谱,让他隐藏这些秘密,反倒是给他找罪受。再说,明面上咱家也需要一个‘积极分子’,万一以后还有啥监督员……”
叶奶奶补充一句,“到时候灾难真来,他也该长大了。”
“今晚你们动作快点,挖多晚,老头子就骂他多晚!晚饭后,就拎着他出门,正好上次帐,上上次,还有上上上……”
叶爸爸,叶二叔,叶二婶:三弟幸苦了!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山药井要是通了就是地道,地道战的某些村开始帮助战斗的原型,不敢细说,随便一提。
粮食归叶奶奶保管,她说有什么就有什么,哪怕井里面是空的?
**
先说一说三年大灾荒,没粮除去自然灾难,还有就是有的队里虚假上报风,把仓库里头装满一些假的东西,造成满仓假象,上头下来拉粮,不够的话,会把社员那年该分的粮食,也一起拉走——
虚假报实在是太~
咱不说这个。
地窖我家是没有,但是房顶上有个小空间,以前有放着一些杂物,需要爬木梯子才能上去,现在没放东西。
小时候对它非常好奇,有一次,跟着我妈爬了上去,然后一只蜘蛛?掉在我下巴上。
下巴开始起一种怪皮,成为一个小包,被毁容了整整一个月……然后,知道现在,我都没爬上去过。
**************
第65章 冬瓜鲫鱼汤
“铁锅留两个; 碗筷留十个; 锅铲菜刀铁锁…各留一个。鱼肉粮腌制部分暗藏; 其他全部上缴。”
“泡菜南瓜冬瓜玉米红薯留着; 盐油酱醋不仅留还得再买; 剪刀铁炉铁盆农具都留着……在老三回来之前,咱们统统把它们移到里屋头去!”
“明天家里头留人晒红薯晒南瓜晒鱼……”
叶爸爸; 叶三叔; 叶二婶; 三人开始快速清点; 转移货物,将太明显的东西,尤其是铁制品粮食调料厨房用具,通通抱进老俩口的屋子,或者暂时藏起来。
有些东西该放手果断放!
只要没有眼见为实,大傻子叶老三; 就特别好忽悠。
……
懵懵懂懂的叶安诚,被叶老爷子扯到院子外,挡住他的视线; 嘱咐命令加骗哄,让他一定要保住驴板车上粮食等秘密。
对叶三叔; 也不能讲。
“你是大老爷们了,应该知道保护家里头,这东西若是别人知道——”
叶安诚挺着胸脯,像个男子汉一样保证道:“会眼红的; 爷,你放心,我可比三叔他靠谱多了!”
若不是叶安诚知道镇上的事,小孩子身上就不该背负着什么秘密。
……
叶奶奶抱着熟睡的小五,提着不断挣扎的晓丫头,进入小厨房里头,一边看着孙女们,一边帮着大儿媳妇准备晚饭。
“妈,刚才安小子说你们在屋里头?”
问话的叶妈妈,手里也没闲着,她把一大冬瓜洗净外皮,用刀垛开,然后再一切四瓣,一瓣再切成方块,故意切厚。
叶奶奶扯了扯几个孙女的辫子,看着一个个小萝卜头,心情好了不少,回道:“今天驴车上的东西,咱先瞒着老三。具体这事儿,回头你问老大去就好,咱先做饭。”
叶妈妈不解,莫非三弟又犯傻了?
锅已经烧红,叶奶奶顺手舀了一瓢冷水下去。
滋啦!
原本干净的铁锅里头,猛然浮起一层,带着一些黑点的脏东西来。
叶奶奶再用力刷了几下锅,把它洗干净再擦干净。
然后,将已备好的鲫鱼先放入锅,加入姜丝,用大火炒至半熟,最后将新鲜的方块厚冬瓜们,放进去,再加入水,煮成一锅冬瓜鲫鱼汤。
“妈,今天添了油盐辣椒,咱今个儿做了一个炒鱼块。”叶妈妈笑道,她心里想到着大锅饭的事,这在家里吃也没几顿了,他们完全可以做顿好的。
晓丫头眼睛一亮,又蹦又跳欢呼道:“炒鱼块!炒鱼块!”
思丫头害羞地舔了舔下嘴唇。
“炒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