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六零甜丫头 >

第90部分

重生六零甜丫头-第90部分

小说: 重生六零甜丫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家伙穿得挺厚,咋一看,像是一团蓝灰球儿,摇摇晃晃不肯躺下午睡。
  甜妹儿心里可稀罕,坏笑着把右手缩回来,但见小家伙身子一歪,真的就像个团紫似的倒到了床上,滚两下。
  小五扑腾扑腾努力想起来,因衣服太厚,有点向翻壳的乌龟,这个动作对他来讲,实在困难得很。
  “坏!”
  “哈哈哈——”
  甜妹儿遭到奶奶与二姐的暴击。
  以及命令“不许捉弄小五!”,果然,她不再是奶奶姐姐的贴心小棉袄。
  这时,叶爸爸、叶三叔、叶安诚,仨大老爷们掀开帘子走进来,甜妹儿眼睛刷的一下,亮晶晶。
  三汉子都把衣柜里最好的衣服穿出来,依旧是蓝色灰色为主,补丁藏在内里,唯一外面的补丁,被家里女人的巧手,添加成衣裤兜兜。
  里面的高领毛衣样式也挺洋气,不同格子,叶三叔的毛衣竟是稀罕的鸡心领。
  果然人靠衣装,咋一看,大变活人啊。
  叶爸爸精气神最旺,男人力爆表,也最自在。
  叶三叔最腼腆,小麦色健康肌肤,最阳光帅气。
  叶安诚变身俊俏少年郎,跟村里毛头小伙子们,都不一样。
  甜妹儿化身“爸叔哥”小迷妹,夸张地双手捧心,狂热尖叫道:“三位俊俏山哥走进来,怎么能这样好看,啊啊啊,爸爸三叔哥哥,我爱你们!”
  叶三叔脸红得跟猴屁股一样。
  “瞎说啥啊!”叶爸爸抱起可爱小闺女,香一口,“妈,我们先去白老爷子家,你们在家好好的,咱们过几日回来。思丫头,你在家乖啊,大伯给你跟晓丫头带礼物。”
  甜妹儿无趣瞅哥哥一眼,转头继续逗玩三叔,“我瞎说的大实话,三叔真好看,肯定能迷倒未来三婶婶。”
  砰!!
  叶三叔红着脸撞到门框上,发出特别大的声音,吓得小五立马睁开眼睛,朝着甜妹儿歪来,被叶奶奶搂在怀里。
  啪啪啪!
  甜妹儿屁股挨三巴掌。
  瘦驴虽只叶安诚一人,但只要主人在驴板车上,叶爸爸叶三叔还是能帮忙使唤的,就像当初王二舅。
  甜味儿被哥哥搂着,坐在车子中央,两人身边是叶老爷子的大棉袄,装在着满满的温度,向叶家土屋挥挥手,瘦驴叫一声,踢两下腿,驴板车开始慢慢启动。
  白家东西不多,除去保暖棉袄,白老爷子的医药箱,还有炊事员白老太太准备的满满一筐食物,红薯苞谷腊肉泡菜调料等,以及一个小锅菜刀等,都是在路上简单的吃食。
  “安诚,甜妹儿,小心点别碰到这个。”
  白老爷子指着两个黄铜的汤婆子,认真嘱咐道。
  叶家也有汤婆子,因炼钢不敢光明正大拿出来。汤婆子顶上开有一小口,壶内装满开水,用布包裹着放在棉被里,既是用于保温,又是防止烫伤防止漏水。
  因盖子密封不好,白老爷子才再三嘱咐他们。
  通常这俩汤婆子装水特别重,不容易翻,也不会漏水。除非受到特别大幅度颠簸,过者大力捣蛋娃甜妹儿折腾。
  此刻,甜妹儿对汤婆子没兴趣,心思一股脑飞往山外头,想象着县城有啥好东西。几天的行程,她还不至于哭哭闹闹。
  “大黄二毛也去?”
  甜妹儿瞧着俩大黄狗。
  二毛的狗耳朵,紧紧贴在狗脑后面,眯着一双眼睛,谨慎防着大黄往前踏不。大黄张开大口,扯住二毛身子,把它掀翻在地。
  二毛一个起身,抬起前爪把大黄按倒在地,然后张着大口冲着大黄狗头,“汪汪汪”,几声咆哮!
  两只大黄狗混成一团,连板车啥时候走的都没发觉,直到修到熟悉的人味儿,当味靠近它们,立马停止打架,摇晃着尾巴装乖巧。
  “狗崽子!”
  这时,驴车已到村口,与牛二家的送粮队伍集合。白老爷子不准备带大黄狗们出去,却不知为啥,让两只闹出矛盾。
  “张队长,你们等久啦!”
  “白老爷子客气了,去县城还得路上过夜,你们肯定得多准备,万事周全才好。”
  两句客套之后,在村人们羡慕的目光里,驴车牛车一前一后,踏踏踏,离开碧山村,往碧山镇走去。
  山路很颠簸,上上下下、左摇右晃,暖阳晒得人懒洋洋,刚眯上眼睛,又被突然出现的泥坑或陡坡或石头,颠醒。
  青山绿水间多出一股浓烟味,没走到一处村庄,都能瞧见黑雾滚滚,人们围在一块激动着,好多些眼熟的百年树木都被砍掉,山体滑坡在不少地方出现,甚至有梯田的萝卜是真的烂在地里。
  甜妹儿瞅着可惜,问道:
  “咱们可以去收粮吗?他们咋不上交粮食?”
  对于第一个问题,所有碧山村人瞧着田里粮食,可惜又心痒。
  但在这年代这里,在自己队偷粮被抓还有活路,因为亲戚熟人关系。但被别队抓住,通常都会被挂出来狠批,甚至进笼子。
  至于第二个问题,张队长也想知道。
  可惜这村子看着近,按照山路,实际远得很,时间上来不及。
  白老爷子揉揉甜妹儿的头发,并没有回答。
  驴车继续往前,眼看到一转弯处,张队长理了理头发,清清嗓子,坐直身子,并请赶车的牛二娃在前面停一下。
  这里是一片红薯梯田。
  转过弯,看到这个村的红薯正在抢收。
  很多红薯被雨水泡烂,有的被寒冷冻成凉心。尽管如此,这个村的村民正在劳作,将焉掉的心叶绿藤割下来,搭在田埂边的桑树上,尽力风干。
  老人们在挥汗抡锄地挖红薯,小孩子坐在蓑衣上捂着肚子,努力将红薯按好坏程度分类捡拾。十月小阳春,如春光般的秋阳一垄垄梯田,却照出很多心酸。
  “大叔你好,我们村山体滑坡,消息得到晚,你们村没来得及收红薯?我们村也是,胡萝卜全都烂在地里,想着怎么按比例交,唉,坏的都不够啊!”
  张队长找一位面容慈善的老人,递给他一块被泡坏的萝卜,委婉打听道。
  那老人苦笑摇头,扯着张队长拉扯一大堆:
  “还不是炼——,咱们说不得,这是积极的好事儿。”
  “咱们村食堂从鱼大肉,变成红薯稀饭,掺着一点菜叶、杂粮、野菜之类的。这些东西喝进肚子后,就只是在肚子里报个到,马上就排出体外,实际跟没吃差不多。”
  “得亏当时交库里的,来不及上交地里的。……尽管这样,每个人里都是时时勒紧裤带,今天阳光好,出来看看把地里能收多少算多少,能够让食堂……”
  到后面,这位老人已经念叨着家里有几口人,几个儿子孙子,女儿嫁到那里,定亲定没有,村里小年轻们天天聚在一起……
  这些事外人没办法帮忙解决。
  张队长只能劝说两句,看一眼白老爷子,觉得不能耽搁太久时间,准备告辞走人。
  至于萝卜的事儿,老人说,他们还没来得及算产量,已经交给大队来的人。
  令人意外的是,老人瞅一眼板车上的粮食口袋,跟张队长小声咬耳朵:
  “八根胡萝卜给我,就告诉你咱村的萝卜收成。”
  作者有话要说:  码字完毕,么么么么哒,爱你们,笔芯⊙?⊙!
  抱紧所有宠甜妹儿仙女们,叶子会努力加油码字~
  ~~~
  话说,叶子第一句话说的(妈妈),特别普通平凡,仙女们呢?
  手僵啦,今天到这里,么么哒。


第127章 教师文景深
  八根萝卜!
  瞅一眼不停吞咽口水的老人; 想到大队长与碧山村的‘小恩怨’; 张队长一咬牙; 点点头; 给的相当痛快。
  也很肉疼牙疼心疼!
  今年胡萝卜的收成实在不好; 八根能做好多泡菜存着呢!
  哪怕这些萝卜不大,还有不同程度的泡伤碰伤; 老人浑浊的眼睛发亮; 环视四周; 偷偷摸摸藏在衣裳裤裆里; 拍拍两下,给消息也很痛快。
  不单单是产量问题,从他口中得知,碧山镇食堂办接近一个多月,已经开始限量供应。
  标准是壮劳动力每餐三两饭,六十岁以上老人每餐二两饭; 未成年小孩每餐一两饭。这时计量标准是一市斤合一十六两。
  一开始限量的还是干饭。
  暴雨过后,早菜饭一锅乱炖,也就是菜叶搀和一点少得可怜的米煮成粥; 加点红薯干,供大家填肚子; 中午晚上稍微好些,是红薯玉米稀饭。
  听此,张队长叹息道:
  “镇上食堂竟连红薯稀饭,都供应不上了吗?”
  老人神秘兮兮摇头:“镇上供销社员悄悄说; 大队肉粮都留着过年哩,让大家伙别慌,可谁知道真的假的!”
  交粮心里有数,再扒拉扒拉算两下,粮食给太多反倒是遭人惦记,比例跟其他村差不多就行。张队长与白老爷子一合计,将半麻袋好萝卜,藏到去县城的瘦驴板车上。
  多亏是秋天,板车上树枝、稻草、棉被再多,也不会惹人嫌疑。
  只是他们所做得的空间越来越小,窝着颠簸着,肯定腰酸背痛腿抽筋,白老爷子年纪不小,真是受罪。
  “这萝卜也跟着驴车走?”
  甜妹儿小声问道。
  胡萝卜空间里要多少有多少,却不能拿出来,只能看着心里偷偷欢喜?
  白老爷子无奈笑叹:
  “恐怕咱们得带着它们去走一圈。”
  还没到碧山镇,驴车马车就得分道扬镳,为不耽搁时辰,这半麻袋萝卜也只能‘幸运’地去县城转上一圈。
  马车驴车继续不紧不慢前行,甜妹儿四处观望,发现各个村落,大多数青壮力与小年轻们,都忙着“大炼钢铁”,天气转凉,他们在小高炉旁边,倒是穿着单衣,也能暖和,一有铁水出,必定笑闹成一团。
  而村里能走动老人们,很多扛着一架犁,牵着老黄牛或灰驴,挽着裤子,去犁旱地或水田,不论深浅均匀,边边角角都能耕得很仔细,浑身溅满泥土。
  一点一点,一块田耕完,再耕下一块,似乎在耕犁着希望。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叶三叔并没有一开始出村的兴奋,渐渐沉默不少,低头似乎在思考什么,纠结得五官都挤在一起,一副苦大仇深模样。其他村人也都若有所思。
  唯独一老一少有所不同。
  白老爷子眯着眼睛晒太阳,对一切不怎么有兴趣。甜妹儿小脑袋转啊转啊,对一草一木一村止不住的好奇心。
  **
  距离碧山镇还有一里地,牛车马车踏上不同路,前者去大队交粮,后者去县城买药。在分离之前,张队长将照顾白老爷子的重任,严肃交给叶家人。
  叶爸爸掷地有声保证。
  像队里这类护送任务,赶车、护送、做杂物的,都不是白工。
  每日汉子们十二公分,甚至叶安诚也可得八公分,比秋日在村里忙活一天还强,而且有额外的补助费,每日五毛钱。
  绝对是个体面活计,同样也看得出,碧山村对于白大夫的重视。
  甜妹儿揉着惺忪双眼,小声嘀咕道:“我就是那个做白工的。”
  白老爷子忍笑点头附和,“真的太幸苦甜妹儿,队长这这么做实在不厚道,一回村,白爷爷就替你唠叨他。”
  “哈哈哈哈——”
  驴车上响起大老爷们的善意哄笑声。
  下午四五点,懒惰太阳重新躲进云朵里,驴车继续前行,空气冰冰凉凉的,冷嗖嗖的秋风,刮得脸生疼,连呼吸进来的空气都是像带刀子似的,耳朵也痒痒的。
  依旧是颠婆的上坡下坡山路,却比中午出村要难受得多。
  叶爸爸赶紧给小闺女带上一个灰色遮耳毛线帽,帽子前面正中央织有一只大大的蓝色小猫,新款式,配上甜妹儿精巧白嫩小脸蛋,特别可爱。
  车摇啊颠啊,甜妹儿打个呵欠,困意止不住,眼睛湿漉漉的,更像一直猫咪幼崽。
  “这女娃娃生得好,进入县城你们得注意点,仔细花子拐了去!”白老爷子心里稀罕,忍不住多嘴嘱咐一句。
  这年头,有的偏僻农村单身汉娶不起妻,各地都有一种养童养媳的风俗。
  有的重男轻女的人家,甚至把家里头多余的丫头,仅用一碗细白面,就换出去。女童在别人家长大,后来过得好的也不是没有,但从小到大背后里吃过多少苦,谁说的清楚。
  那些花子就更可恶,活生生让亲人分离、父母刮肉,实在罪恶之极。
  “多谢白老爷子提醒,一进城,只要在大街上,否管她怎么哭怎么闹,咱都会让一个人搂着她。”
  话尽,正好瞧到把手操在棉大衣里、脚靠着汤婆子的白老爷子。
  叶爸爸直接把“真人小暖炉”递给他,笑道:“白老爷子,我家小娃娃阳活有点重,你可以抱着她暖暖。”
  驴车上,身板半数都在软绵绵的被子里,抱她也不需要多大体力,就是时间长会手酸。
  白老爷子接过甜妹儿,贴心地将她小脸转到背风面,用汤婆子暖暖手,才摸摸她的后脖子与两小手,确实暖乎乎的,且又不是异常的烫人,比他们这些大老爷们身上还暖和得多。
  这女娃娃阳火竟比男娃娃还旺盛!
  就快接近傍晚,温度越来越低,山风渐渐变大,驴板着周围没有挡风,说话是件特别消耗体温的事,接下来的行程皆是沉默。
  甜妹儿终于败给困意,裹着棉袄,在哥哥叶安诚的怀里,呼呼大睡,安心得很,沿路的颠簸与林里的嘈杂声都吵不醒她。
  “这丫头折腾一天,终于睡啦!咱们还有多久到冠山村?”
  “出村耽搁了一小会儿,路上稀泥太滑,可能要七、八点,我们才能到那地儿。”
  “不着急,慢一点,稳当些好。这瘦驴果然是头好驴。”
  天色渐暗,瘦驴叫一声像似在回应,得踏得踏,稳稳当当行驶在青山碧水间。
  山路约五尺来宽,路旁人家很少,两旁尽是杂草、树木,树影晃动,阴沉沉的。
  还未完全入冬,路上时不时会出现各种形状的四脚蛇,毒蛇无毒蛇,黄鼠狼、狐狸、獾子也偶尔会出现,还有各种怪异的鸟叫,乌鸦居多,怪吓人的。
  白老爷子从一堆棉大衣里,找出一盏简易版油灯,点上,然后把灯芯拉短,让灯的火焰变成黄豆般大小,然后使用玻璃罩罩上,防止风吹灭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