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穿成知青女配 >

第97部分

穿成知青女配-第97部分

小说: 穿成知青女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秋月打包行李时只把必要的被褥衣裳装进军用大包,看着大其实提着一点都不重。
  重要的东西收进了空间里,地柜和一些小家具被她留在养殖处,留给后来人用吧。
  菜园子的菜,她托付给了柳二媳妇,以后就给他们家吃用了,后续还种不种看他们的打算。
  分别的那一天终于到来了,临河村考上大学的六个人就要离开,去大学报道。
  队上欢送的场面比当初送工农兵大学生还要热闹,柳建国从县里借来崭新的拖拉机,绑上大红绸,拉着未来的大学生和行李,在乡亲们的欢笑声中,伴着鞭炮噼里啪啦的阵响,嘟嘟嘟地开在希望的田野上,驶向兰县火车站。
  中途接上了王晓红村里的三个,还有另外别的村里的一个,凑成十个人去赶火车。
  火车站里等车的人不少,基本都是去大学报道的,大部分是一片地方的人一起坐车,家里条件好的会跟着一个家长或者亲戚,帮忙照顾着拿行李,报道时也能有个人帮衬。
  江秋月身旁跟着卫龙小战士,他和她一起回京都,部队调令方面,彭敬业早已安排好了。
  大家在车站正式告别,彼此都知道学校是哪个,有事可以写信联系。
  下站的地方不同,如此到时就不用特意再告别了。
  上车后,江秋月带上卫龙直接去的软卧车厢,来回几次乘车,他们跟那里的乘务长都混了个脸熟。
  当江秋月坐在北上的列车,离开柳家湾,脱离知青身份,回归京都之时,家里关于她考上京都大学的喜事早已传开。
  这天江母提着一大块猪肉,从副食店回来,刚进家属院门,被收发室大姐看到。
  “呦呵,买了这么大一块肉啊,志国家的,你们家有啥喜事啊,难道是发退休工资了?”
  收发室大姐伸头瞧着江母手上那块猪腿肉,感觉嘴里的口水止不住,这可是猪身上的好肉啊,不光费肉票还贵的很。
  江母闻言笑了,脸上的喜意掩不住,好似不以为然地说道,“退休证明还没办下来呢,哪里领得到退休工资啊。”
  “这不是我家三闺女要回来了吗,前两天她打电话说考上了京都大学,马上就到家去大学报道了。”
  江母这么一说,收发室大姐震惊了,江家三闺女竟然考上了京都大学?
  那可是京都城里甚至全国数一数二的好学校,以后出来随便分配个工作都是油水丰厚的,铁饭碗有保障啊。
  江家三闺女这回是真有能耐,有大本事了!
  “不过我这里没收到你家三闺女那里的电话啊,都不知道这个喜信儿。”收发室大姐羡慕过后,奇怪地问道。
  收发室装了电话,只是平时一般很少用到,信件往来倒是多的很。
  她倒没想过对方说考上大学的事是假的,毕竟都是住同一个家属院的,上没上大学以后看得见,这个做不了假。
  “唉,当初忘了给她记咱这个号,秋月她给打到彭家那里去了,昨儿个敬业开车过来拜访,就是说的这个事儿。”
  江母说到三女婿,嘴上笑的合不拢,解释过后摆摆手上楼回家去,准备晚上做红烧肉吃,家里先庆贺一下。
  收发室大姐看她走远了,方才缩回头感叹江家两口子的好运势,以后家里出了个京都大学的大学生,面子里子都光鲜,谁家不羡慕来着。
  晚饭时,江母果真在门口煤炉子上做上了红烧肉,香甜的肉味儿飘满了整个楼道。


第134章 
  经过收发室大姐和一众邻居的宣传八卦,一时之间,江家三闺女考上好大学的事传遍整个家属楼上下,让江家在家属院的地位又提上一个档次。
  就连江夏日正在处着的对象口头都松了不少,紧紧抓住江夏日这个江家大儿子,开始谈婚论嫁了。
  彭家那边早早收到江秋月就要回来的消息,老爷子早已提前定好了机关食堂的位置,帖子都写好了,准备等她一回来就开场宴席,邀请老伙计们一块乐呵乐呵。
  到底是显摆还是乐呵,彭敬业表示随老爷子折腾,只要别忘了把他安排的事办成就行。
  老爷子拍胸脯保证,有他出马哪有办不成的事。到时候江家人肯定也要请过去的,等到酒足饭饱,两家人正好谈一谈两个小儿女的结婚事宜。
  于是江秋月回来刚歇了歇,就被彭敬业拉去百货大楼置办了一身新装,第二天参加老爷子举办的庆祝宴席。
  当天,江家一家子都去了,另外还有江家老族长和那位在军中任职的族叔。
  江父江母心里大概有了数,去之前都换上了过年的新衣。
  老爷子的圈子非同凡人,被他邀请过来的基本都是重量级的革命老一辈,他们都带着家里得意的子孙过来捧场。
  其实,捧场抬轿子是一回事,另外嘛,彭老头不是想显摆显摆他的孙子孙媳妇吗,他们也带上称心的小一辈拉出来遛遛,看看谁家的好。
  江秋月跟着江父江母到场后,被安排到彭敬业身边就坐,两人一起坐在老爷子旁边的位置。
  主桌上基本都是熟面孔,在彭家四合院里见过面,吃过饭的,江秋月还收过他们的红包。
  于是宴席开始后,江秋月先和彭敬业敬了老爷子,再一个一个地爷爷喊过去,一人敬一杯酒,礼多人不怪,一圈下来喝得她脸红扑扑的。
  与此同时,红包又收到一波,祝贺她考上京都大学,江秋月喜滋滋地收起来,以后当零花。
  江家老族长老当益壮,已经和大佬们喝起来了,就连那位一向严肃的族叔都和一位军中老司令酒逢知己千杯少,侃侃而谈起来。
  江父江母很少遇到这种全桌上都是大领导的饭局,一时有些局促,但为了给闺女撑起面子,夫妻俩心里再如何紧张,面上依旧保持着从容冷静的态度。
  期间,他们安静地坐在族长下位,偶尔跟人说上几句话,老领导们问什么他们答什么,虽说没有出彩的地方,但是人看上去安分老实不惹事。
  这种亲家在一众经历过风雨的大佬们看来,安心省事。
  至于说姻亲之间的互帮互助什么的,不是还有江家族里吗,那么大一个宗族,选拔几个顶用的人才出来不是难事。
  老爷子没考虑过这些弯弯绕绕的是是非非,他的那些老朋友司令委员什么的都已经帮他点拨好了。
  酒过三巡,彭敬业和江秋月被老爷子赶去年轻人的桌子敬酒,认识新朋友,他和众位老伙计则开始同江家长辈们谈起两个小辈结婚过礼的事情。
  江秋月跟着彭敬业到另外次桌上,跟同辈们喝杯酒,见一面认识认识。
  这些都是大院里长大的子弟,将来的军二代官二代,身份上不一般。
  然而他们态度上很好,没有所谓的骄矜和架子,或许是因为刚刚经历过那个动荡困难的时期,大家都一样,谁不比谁来的高贵。
  或许也是因为彭敬业镇住了他们,这位在爸妈爷奶眼里的别人家的孩子,还有他那位传遍大院的才女小嫂子,总能让这群小年轻们敬佩上几分,故意刁难的事是根本不存在的。
  江夏日带着两个弟弟坐在这群天之骄子里面,气势上倒是弱了不少,比不上人家举手投足间的风度和气魄。
  不过他很有自知之明,能凭借三妹的关系,到权贵子弟圈里混一顿饭,已经让他很是兴奋激动了,没指望再讨好巴结上人家什么。
  所以当家里其他人坐上主桌时,他就照顾着弟弟们在次桌上安分坐着,该吃吃该喝喝,随大流碰杯酒说些附和的话,不冒进不畏缩,表现的倒还好。
  江秋月过来敬酒时,彭敬业把桌上的发小朋友一个个介绍给她认识,同时也介绍了一下江夏日这三个小舅子。
  如此一来,算是让江夏日跟这些人有了一分面子情,以后只要他不作死,碰到了办什么事总会有点便利所在。
  江秋月感激彭敬业的细心,妥帖到连她的家里人都暗暗照顾到了。
  这一场宴席宾主尽欢,经过老爷子和江家长辈们的商议,选出了一个好日子,适合两人结婚。
  最后,江秋月和彭敬业被叫过去,老爷子问他们俩的意见,彭敬业当然愿意越快越好,江秋月看了后点头应下,只说老爷子做主就好。
  反正早晚都是嫁,她也过了十八岁,能领证了。
  这个时候上大学结婚的人不知凡几,她结婚早点,说不定还能在计划生育那项国策来临之前多生几个孩子。
  彭敬业家里人少,太冷清了,江秋月私心里是想多生几个孩儿的,这样以后过年就很热闹了,想必老爷子知道的话会很支持她的决定。
  当下,老爷子看未来孙媳妇如此乖顺,开怀大笑地跟在座的老伙计们再次炫耀了一圈,拍板定下今年国庆节那天给两个小的办婚礼。
  那个日子既喜庆又相当于响应国家的号召,再好不过了。
  在此之前,还有半年多的时间可以让两家过大礼,预备结婚的东西,不会显得那么匆促。
  老爷子更是暗戳戳的想偷偷拿彭敬业和江秋月的八字,过后找人去合上一合。
  江家老族长和族叔见江秋月这么得彭老元帅的青眼,而且她还和众位大领导们很是熟识,看上去关系处的很不错的样子。
  两人对望一眼,不由把江父一家子在族中的份量再提上去几层。
  宴席过后的第二天,彭敬业就迫不及待的带上礼物到江家递手绢。
  就是用手绢包着一些粮票和钞票,加上几件红枣果子之类的东西,走出聘礼中的第一步。
  走了这个礼,彭敬业算是江秋月的正式未婚夫了,转正的日子在望。
  江母在当天晚上把彭敬业送来的果子和水果糖,用油纸分开包了几十包,楼上楼下相熟的邻居全送了一份,相当于告知他们,家里即将有一个女儿要出嫁,到时候来帮帮忙凑份热闹。
  一般闺女嫁娶的时候,热热闹闹的才算是吉利兴旺,代表以后过得好,冷冷清清没有几个人围观的那种,会被人瞧不起说闲话的。
  江秋月了解到江母这一用意之后,想的是前世她回村碰上的几次婚礼。
  有的人家会做人的,家里孩子结婚时确实挺多人去帮忙的,热闹非凡,喜气盈门。而有的却是小猫两三只,邻里都当不知道一样。
  当时她还觉得奇怪,她妈说是那家人太独,没人愿意去帮把手。
  如今见到江母的举措,让她更深层次地理解了生活中邻里交往的重要性。
  其实江母根本不用担心,如果到时候送嫁真没邻居帮忙搞气氛,江家族人随便拉来一帮子都能凑的热热闹闹。
  谁让他们族里枝枝叶叶的,别的不说,就是人多呢。
  在这之后,两家大礼的事用不着江秋月操心,基本上都是江族长最后做决定,江父江母也只是打打下手而已。
  江秋月和彭敬业完全放手,交给长辈们去安排,到时候他们只要凑个人上去就行啦。
  当务之急,是江秋月到京都大学报道入学的事。
  那一天,彭敬业开车送她去京都大学报道,同行的还有江父江母,他们在家闲着没事,想跟去看看学习和住宿环境。
  作为百年老校,还经历过十年文化动荡,条件当然好不到哪儿去。
  教室还好,几层高重新粉刷了的楼房,宿舍就是那种老旧的筒子楼,比文工团的家属楼还要破旧一些。
  彭敬业带着江秋月去报名处登记报道,领学生证明和生活用品,江父江母在后面亦步亦趋的跟着逛。
  他本想让二老先去门口的饭店里坐着等,但是两位家长不放心,要跟着看看,还说帮忙拿行李。
  彭敬业当然不会在小事上让岳母和老丈人不喜,更不会让他们拿行李累着了,所以苦力交给随行的卫龙小战士了。
  于是他拉着江秋月在前面走,卫龙扛着行李包在一旁跟着,后面坠着两位东张西望的家长,这样送学的队伍在大多数独自过来报名的学生中挺显眼的了。
  等他们办完了必备的入学手续,领到学校发的生活用品,就去对应的宿舍找房间位置。
  到地方一看,果然对百年老校的宿舍不要有太多期待。
  只见宿舍里墙壁斑驳落灰,水泥地凹凸不平,门窗上生了好多铁锈,条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
  关键是里面摆着两张木架子床,上下铺,是个四人间。
  中间的空余位置摆上了两张原木桌子,像是刚打好的,簇新的颜色同破旧的宿舍很不搭。
  房间再往里有一间小小的卫生间,最里面是阳台,空间同样不大。
  这都已经是学校根据成绩,特意给她分配到的好房间了,更多的学生是分配到六人间、八人间。
  宿舍房间大小是一样的,想想再多放一张两张上下铺,可想而知会有多拥挤。
  江秋月是第一个来的,此时宿舍里面还没人,她可以选一个好床位。
  其实选的再好,也只是矮个儿里面拔高个儿罢了,都是一样的,再好能好到哪儿去。
  看到这样的生活环境,不说彭敬业如何反应,江父江母首先皱眉头了。
  “要不,还是回家住吧?”江母提议道。
  江秋月摇摇头,家里距离学校太远了,不住校容易跟室友和同学们生疏,而且她不太想住家里。
  江父看向彭敬业,见他已经着手开始给江秋月收拾床铺了,看来是要让她住校的。
  毕竟他是军人,讲究原则性,条件刻苦不重要,在这方面,江父能够理解。
  不过等收拾完毕,彭敬业却道让江秋月住他家四合院去,那里距离学校不远,房间多,环境好,他也能顺便早晚开车接送,多方便不是。
  至于学校宿舍,找宿管办个外宿证明,以后都不怕查寝,每个月偶尔住几天不脱离集体就好。
  江父听完侧目,这只大尾巴狼打的一手好主意啊!


第135章 
  对于彭敬业的提议,江秋月有点心动。
  彭家四合院确实就在京都大学旁边,虽然因为校区面积太大而离的不算太近,但至少比文工团家属院那边好。
  不过,江秋月还有些犹豫。
  没结婚前就住到未婚夫家里不好吧?
  “那咱就先去领个证,合法夫妻住一块天经地义。”彭大灰狼的尾巴露了出来。
  江秋月眼睛一亮,点了点头。
  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