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侯门医妃有点毒 >

第454部分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454部分

小说: 侯门医妃有点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少府家令,仗着资历老,辈分高,当着面也敢称呼户部尚书为老抠,从不客气。
  户部尚书,那是公怨加私仇,对少府衙门上下十分看不顺眼。路过少府衙门门口,都要啐一口才舒坦。
  这两人,均是一部衙门主官,乘坐马车,一前一后追在顾玖所乘马车后面。
  顾玖所乘坐地马车上,正响着一阵阵算盘声。
  青梅拿着算盘算账,越算越是心急如焚。
  “夫人今儿又找少府借贷了两百万两。去年是三百万两,前后加起来五百万两。今年得还去年借贷的那三笔款子,利息都接近一百万两。如今账上哪有这么多钱。都快穷光蛋了,夫人怎还敢借贷如此多银两?”
  顾玖笑了笑,“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么大个项目,少说要投入一二千万两。这么多钱,本夫人哪里拿得出来。自然要找少府钱庄借贷,用他们的钱为我们做事。”
  青梅愁死了,“借钱容易还钱难。夫人借钱爽快,下个月贷款到期,从哪里拿钱来还?难不成要拿刚借出来的钱去还去年的借贷吗?这是借新账还旧债,迟早会出事的。”
  顾玖瞧着青梅发愁的样子,觉着有趣,“谁告诉你我要借新还旧?本夫人还没混到那么惨的地步,好不好?”
  “那夫人告诉奴婢,要从哪里拿钱还给少府钱庄?”
  顾玖抿唇一笑,“南边经营了两年,也该有些出息。江南那边经营时间尚短吗,加上又和周瑾那边翻了脸,断了合作,最近走货有些困难,暂时挪不出银子。”
  “夫人的意思是,全指望南边山庄那点出息?那点钱,还不够还少府的利息。”
  顾玖却摇头,“你错了。南边山庄的出息,不仅够还少府的利息,还够还本金。”
  “奴婢不信。”
  青梅管着账本,南边山庄是什么情况,她还是清楚的。这几年,就光看着投入,没看到产出。烧钱的速度倒是一点不慢。
  从西北买来的人口,全拉到南边山里面做矿奴,田奴,养着这些人也是一大笔开销。
  顾玖笑道:“我让南边山庄组织了一个车队到京城,算着时间,差不多也该到了。上个月,容信来信,说是和那些波斯商人,大食商人已经取得了联系。若是顺利的话,今年江南也能出一大笔货物。”
  “那些货也卖不到两百万两。”
  顾玖却神秘一笑,“别着急,等他们将账本报上来,就知道能卖多少钱。”
  许有四敲着车门,告诉顾玖,后面跟着两辆马车,而且跟了一路。瞧着徽记,一个是户部尚书,一个是少府家令。
  顾玖说道:“不用管他们,继续赶车。”
  出了南城门,就是新设的新民县。
  县衙治所,就在新民镇上,也就是原先的窝棚区,离着集市相当近。
  窝棚区那边,最近忙着强拆,整日里鸡飞狗跳。
  大部分流民还是很配合,咬咬牙,出一笔首府,买了新房拿了钥匙带着全家老小搬进去。
  体会到住新房的好处后,谁还稀罕住那窝棚。
  只怕是再也不想回到窝棚区,怕是看一眼都觉着碍眼得很。
  这些流民并非全都是穷苦百姓出身,其中不乏乡绅,秀才,略有家资的富农,有手艺的工匠,甚至还有大户人家。
  只因为老家遭了灾,地主家也没了余粮,又遇人祸,只能背井离乡出来逃荒做流民。
  本想着有朝一日回到家乡。
  可是领略了京城的好处后,有人便决定在京畿新民县落地生根。
  也有那小地主,所谓的大户之家,惦记着家乡,不肯落户。指望着还有一天能回到老家。
  这帮人就是闹的最厉害的钉子户。
  他们想法很简单,买了房就要落户,落了户他们就不再是家乡人。家乡的田,家乡的房,家乡的人脉关系,仿佛一下子都和他们没了关系。
  他们岂能接受。
  这帮人闹了好几场,抓也抓了,打也打了,却不顶用。
  这帮人死活不买房,也不肯搬走。
  家乡连年遭灾,逃荒逃到千里无人烟,回去总有一天会回去,但不是现在。
  现在回去,连个人都没有。没人,守着大片抛荒的地又有什么用。靠自家那点人,累死了也耕不了两百亩地。
  更别说还没地方买种子耕牛。
  当年,先是乡下逃荒,后来又听说闹反贼,闹兵贼,家乡县城都给跑得一个人不剩,官府也是空荡荡的,无人。
  那样的家乡,俨然已经是绝户县,绝户州。现在是万万不能回去的。
  不回去,他们就死守京城,同时绝不落户京城新民县,不做那新民县的百姓。
  这些人读过书,比寻常百姓有更多的执念。
  闹到最后,邓存礼脾气上来,就想将这帮人抓起来全都丢到矿上做矿奴。
  好在顾玖赶来了。
  顾玖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消息。
  她说道:“买房落户一事,全凭自愿,不必强求。想落户,必须买房。买了房,却不是非要落户不可。
  不过,不落户,虽说不用服徭役,不用缴纳口赋税,但是要缴纳借籍税。毕竟他们占着新民县的资源,不能什么好处都占了,却不用付出半点代价。”
  邓存礼问道:“这个借籍税,户部想出来的?”
  顾玖点头,“户部税曹那边已经办好了文书,只等收税。借籍税,不管收成如何,都是新民县当年口赋税的三倍。
  你将这些制度多刻印几张,贴在外面,派人讲解,叫所有人都明白。给他们三天时间,三天后不管搬不搬,工地都要如期开工。
  胆敢阻碍工期,全都抓起来丢矿山改造。男的下矿,女的在矿上洗衣做饭,小孩去就背矿。老人也别放过。矿上那么多活,不怕没事干。”
  邓存礼躬身领命,安排人去刻印张贴宣传户部新制度。
  顾玖又说道:“钱的问题你不用担心,我已经从少府借贷了一笔,全都放在账上。你要用钱,从账上支用就成。”
  邓存礼大喜过望,“夫人这笔钱,可是及时雨。原定计划,今年二期和三期同时开工。账上的钱却越来越少,老奴还在担心,会不会耽误了工期。
  三期若是不能准时开工,今年还能去哪里赚钱。正想着钱的事情,夫人就把钱给解决了。”
  在顾玖的计划中,一期二期都是薄利多销,让利给流民百姓。
  那点利润,真不够塞牙缝,只够拿来修建基础工程。
  偌大的新民县,基础工程,地下管道,铺桥修路,可都是极耗钱粮的玩意。
  真正能赚大钱的,是后面的三期工程,四期工程,五期工程……
  越往后面修,房子会修得越发奢华,售价越发昂贵。
  为了将房子卖出十倍,二十倍,甚至是一百倍的利润,打造配套的环境是必不可少的。
  周围的山林,全都被顾玖买了下来。
  那些山林,她可得好好利用。
  还有湖泊。
  这附近没湖泊,那就人工挖池塘,建湖泊。从山上,从上游引活水过来。
  保证打造出一个环境清幽,闹中取静,出行方便,购物方便,低调奢华的高大上住宅区。
  专卖有钱人。
  一套宅院,不卖个几万两,她就不姓顾。


第497章 过路费
  顾玖提醒邓存礼,“得抓紧时间把书院办起来。别的事情可以拖一拖,书院这事决不能拖。要用最好的材料,建造书院。”
  一套宅院想卖几万两,除了地段,还能靠什么?
  当然是靠逼格,靠需求。
  什么是需求。
  自古以来,人有了钱就想追求精神上的富足,俗称逼格。
  高逼格的书院,才有高逼格的房产项目。
  想让子孙到高逼格的书院读书吗?
  买房吧!
  没错,顾玖要干的事情,就是建学区房。
  工读院校,也就是后世的技校,她打算就建在二期后面,顺便提升一下二期以及三期房产项目的逼格。
  至于高逼格的书院,就建在那山上。
  她要建大周朝一等一的书院,吸引全天下优质师生入驻。
  山坡上,山脚下,山后面,就是计划中的四期,五期房产项目。或许将来还会有六期,七期……
  反正她买了足够的土地,足够建很多很多的房子。
  她还提醒邓存礼,“叫你寻摸那些致仕的老太医到这边开医馆的事情,也得抓紧。”
  除了教育,还要有配套的医疗。
  没有谁比太医院致仕的太医更有逼格。
  顾玖名下那个药铺,可以卖卖药方,卖卖药材,却卖不了身份逼格。
  请老太医给自己看病,多有面的事情啊。
  那些个富豪,世家大族,就喜欢请有身份的人替自己做事。
  大不了,太医开药,到她名下的药铺拿药。
  大不了她让药铺在新民县这边开个连锁分店。
  除了教育和医疗,剩下的就是交通。
  有了交通,才有更多的人流量,才有更多的商机,那些高档的消费场所才会主动入驻新民县。
  顾玖叫上邓存礼,“随去去见几位老大人。”
  两人出了签押房,朝集市那边的公房走去。
  两人皆是步行,护卫护送。
  顾玖看见大槐树坝子上,已经有小贩开始摆摊,她对邓存礼说道:“想办法引导更多的小贩游商到这边叫卖,不拘什么货物。”
  邓存礼说道:“目前来说,还是京城小民更舍得花钱。游商们更喜欢去京城做买卖。不过随着二期第一批人入驻,这边的商机会越来越兴旺。”
  顾玖点点头,“慢慢来。等这边住的人超过十万,二十万,不用我们操心,市场自会兴旺。届时还要修再修两个商业集市。”
  一边说一边走,终于来到公房。
  少府家令同户部尚书正在大眼瞪小眼,新民县县令顾喻夹在中间,苦不堪言。
  见到顾玖到来,好似见到救星,“小玖妹妹,你可算来了。”
  顾玖含笑点头,“我来了。两位大人,今儿怎么有空来这贱地?当心脏了鞋。”
  “诏夫人真会说笑,这地面干净的很,比京城某些坊市还要干净三分,怎会是贱地,又怎会脏了鞋。”户部尚书打了个哈哈。
  少府家令翻了个白眼,十分嫌弃。心道这老抠肯定又在冒什么坏水。
  不过户部尚书说的也没错,新民县旁的不敢说,卫生情况绝对是走在全京城最前面。
  顾玖爱干净,连带着她手下的人也见不得那脏兮兮的地面。
  最初卫生队只有五十个人,如今已经扩建到三百来人。
  这些人不干别的,就负责拿着扫把撮箕,从早到晚打扫卫生,确保自个负责的区域从早到晚都是干净的。
  集市上每天人来人往,就是靠着卫生队,才能保证地面时刻干干净净,垃圾落地不超过一刻钟就会被清扫打理。
  顾玖笑眯眯地说道:“两位大人都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儿倒是奇了,竟然一起出现在这里。
  老祖宗,一个时辰前,我们刚在少府衙门见过,你怎么又过来呢?你若是有事,使人唤我一声就成了。何须劳师动众,亲自过来。”
  少府家令哼哼两声,“嗯,老夫有话需当面说。”
  少府家令的那个下属实在是不忍卒睹,为了忍耐,脸都扭曲了。
  顾玖含笑问道:“不知老祖宗有什么话和晚辈说?”
  少府家令瞥了眼户部尚书,“让这老抠先说,老夫不着急。”
  户部尚书:你才老抠,你全家都是老抠。
  户部尚书很心塞,想他堂堂河东赵氏,传承了两三百年的世家,别的没有,就是大气。
  竟然被少府家令这个老不修的取了个外号叫老抠。
  别以为他不知道,少府上下私下里都跟着叫他老抠。
  哼!
  先不和这老东西计较,正事要紧。
  “诏夫人,上次你提起的税源……”
  他可是眼巴巴地望着。
  少府家令:我靠!户部又搞了什么新税源?过分了啊,有好处竟然不拿出来分润。今儿幸亏他跟来了。要不然这便宜就全让户部占了去,少府连汤都没得喝。
  少府家令又朝顾玖看去,满脸写着:小玖,你不厚道啊!这么好的事情,怎么不惦记着少府,光想着户部。老夫对你不好吗?几百万两都借给你了,全天下这可是头一份。你撇开少府给户部找税源,良心不会痛吗?
  户部尚书瞪眼:老贼,又想截胡。盐铁税收叫你们拿了去,这一回定不能叫你得逞。
  两个老家伙,加起来快一百四十岁,你瞪我,我瞪你,十足的孩子气。
  顾玖喝了口清茶,低头一笑,“谈税源之前,我想先请两位老大人看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
  顾玖说道:“外面春光大好,两位大人若是不嫌弃,不如随我到外面走一走。”
  “走走走,出去晒晒太阳也好。这把老骨头许久没动弹了。”
  顾玖打头,带着两位大人还有顾喻,走出公房,朝集市后巷走去。
  后巷这边是车马行,所有商铺的车马,全都寄放在后巷。
  故此,后巷的气味重了些。
  “小玖啊,不是说晒太阳吗,怎么带我们来了此处?”
  顾玖含笑问道:“两位大人,没发现这里有什么不同吗?”
  “什么不同?”
  顾玖含笑不语。
  顾喻眨眨眼,提醒两位大人能不能纡尊降贵看看那车马行。
  啥?
  为啥看车马行。
  顾喻轻咳一声,“过往,所有车马行,都是黄泥巴做地基,讲究点的铺点稻草就成。天晴还好,一到下雨天,那地面简直无法下脚。又是黄泥,又是牲畜粪便,要有多污秽就有多污秽。
  二位大人都知道,今儿凌晨,京城下了一场雨,地面都浇头了。可你们看看这车马行,可有半点污秽之处?”
  咦!
  这一提醒他们才注意到车马行的地面竟不是黄土。
  “这是什么?踩上去硬邦邦的。”
  顾玖神秘一笑,“两位大人随我来。”
  走出车马行,来到二期背面,这里是一条街巷。运送建材的车马,全从这条街上过。
  她指着路面,“两位大人请看。”
  咦!
  “这路面为何如此平整,结实?这么多车马负重行驶,这路面竟然没被压塌?”
  “看这地面,说是黄泥,颜色却又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