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修士日常生活 >

第42部分

修士日常生活-第42部分

小说: 修士日常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蕴秋:“孙少爷,实在是下人无礼……”
    她话未说完,就听外面有人传报——“卫王爷到!”
    风娘子一怔,所有的客人都站起身,一起转头,就见卫王果然来了,而且走得很急,一阵风似的就卷进了移月楼,额头上还挂着点儿汗珠。
    在这种天潢贵胄面前,大家都不会仔细看他,自然也就没察觉出来,只纷纷出来见礼,风娘子也顾不得其他的,赶紧迎了上去,就是一直架子拿的很高的孙兆阳,也认认真真地整理了一下衣襟,脸上恰到好处地带了谦虚温和的笑容,他母亲娘家出了一位贵妃,算起来他也能和卫王扯上些关系,振了振衣袖,便向前走了几步。
    其他人自然也给他面子,不着痕迹地让出一条路来,让他上前。
    卫王爷大笑几声,也向着孙兆阳的方向走过来,孙兆阳面上顿时笑得更灿烂,心里也不觉有些得意,果然,于家的娘娘在宫里还真有几分面子,他紧了几步,抱拳行礼,就要说几句场面话,不曾想,卫王轻轻飘飘地就从他身边擦了过去,连看都没看他一眼。
    “我才说要去你家吃你说的那道什么东坡肉,没想到,提前在移月楼见面了,不过,明哥儿你的年纪小,可莫要喝这里的酒,阿应,你把咱们带着的果酒拿一瓶给他,尝尝味就是了,等过几年,你再好奇这些烈酒也不迟。”
    卫王明显就像是对待自己的一个晚辈,连称呼都直接称‘我’了。
    移月楼里的声音顿时一静,一群人不可思议地瞪着杨蕴秋,还互相打探,这到底是哪一家的公子,居然和卫王有这么好的交情,结果谁都不知道,眼前这位根本没在圈子里出现过,就连胡先生也瞠目结舌,他那群同窗朋友的追问,他也只能含含糊糊地糊弄过去,他自己都迷糊呢。
    至于孙兆阳,眼中也闪过一抹不可置信,不过,到丝毫没有表现出来,还很温和地跟了一句:“王爷说得是,明哥儿,等你及冠,大哥把家里窖藏的好酒送你,现在还不快谢过王爷。”
    刚才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卫王身上,根本没注意到他的举动,他这会儿的表现,还真是相当不错。
    听他这么一说,人们才知道,原来是孙家的少爷。
    好些人脑子里转了好几个弯,这孙家莫不是抱上了卫王的粗腿?只不过就算如此,卫王也不至于对孙家的小辈这般关心?
    别看卫王在朝中几个王爷中,并不占优势,但那人家也是皇家的人,他们这些外臣,无论哪个王爷来,也得哄着供着。就是有人背后有靠山,那也不敢随便在别的王爷身上扎刺,否则人家不好和你主子过不去,收拾你,可就是抬抬手的事儿,只要你不是那种不可或缺的角色,到时候连主子都不会为你出头,显然,泉州本地的人,绝对没有一个敢不把卫王放在眼里的。
    杨蕴秋先谢过孙兆阳:“多谢大哥,我就等着大哥的好酒。”
    才对卫王笑道:“卫王这果酒还是从我庄子里拿的,这会儿到拿来挤兑我,您也好意思,怎么也要把您家的‘玉白’送一瓶给我。”
    这语气也够亲近的。
    卫王眼睛闪了闪,大笑着应了:“对了,你不是来参加赏雪宴的?还不快进去,胭脂姑娘都到了,哪能让佳人久候?”
    这话一出,刚才拦路的那两个人,早就缩着身子悄无声息地溜走。
    杨蕴秋也没说出让移月楼难堪的话,很是自在地走到胡先生身后站好,等着入园,耸耸肩示意卫王自便。
    卫王这才和周围的乡绅官员,文人雅士打了声招呼,当先一步,带人进了园子。
    今天晚上之后,杨蕴秋就再没办法低调,哪怕他在宴上一首诗词都作不出,也会比作出名言佳句,令人交口称赞的人更出名。
    今年就要开始科举考试,出点儿名还是有好处的,有时候名气也能带来底气和运气。
    进了园子,杨蕴秋知道藏拙,老老实实地跟在胡先生身边,偶尔和同坐的年轻学子说说笑笑,都是些风月话题。
    至于孙兆阳,诗词一首接着一首,无论是不是提前准备好的,但每一首都质量上乘,杨蕴秋听了也深感佩服,能作出如此优秀的诗词,他显然是相当用功了,只这一点儿,便让人敬佩。
    娃娃也道:“这孙兆阳是个人物,就是莫名其妙地对秋哥你有敌意,也不知道为什么。”
    “对我们没有什么影响,无须在意。”杨蕴秋没再关注他,他现在的身份是孙家的子弟,只要一天披着这张皮,孙兆阳的举动就绝对不会很过分,哪怕他不喜欢,甚至‘恨’自己也一样,他这样的人,可不是那种为了自己不爽,连损人损己的事儿也不吝于做的那类。
    既然如此,关注他作甚!
    “秋哥,刚才你敢肆无忌惮地‘闹事’,是不是知道卫王会来解围?”
    娃娃很好奇,它的主人往曰可并不是特别喜欢招惹是非的人。
    杨蕴秋微笑,按了按眉心,压低声音道:“我只是猜测,卫王应该不会不探查我的消息,不过,他比我想象中来得慢。”
    卫王其实也很郁闷,当时有人拦住杨蕴秋路的时候,他便在附近,没有第一时间出现,是想选最好,最容易让杨蕴秋欠下人情的时机,不曾想,眼前这少年比他想象中动作迅速‘威猛’,他还没回过神儿,热闹就大了。
    说了几句话,旁边又有人找杨蕴秋喝酒,他便笑着举杯。
第六十三章 宝石
    一场赏雪宴,平平稳稳顺顺利利地过去,娃娃还颇为失望:“……明明看小说的时候,总会有人来挑衅主角,让主角现场作诗什么的,然后主角就一鸣惊人了。”
    杨蕴秋无语——刚才已经够一鸣惊人的!
    再说,要真有人来挑衅,非让他赋诗一首,他就是作出来,恐怕也只能得一个中平的评价,那是自曝其短。
    至于抄袭,他能抄一首两首,可一直抄下去,迟早有露馅的一天,若是到了关键时刻,也不是不能拿这一手来撑场面,可现在这种情况,显然不算什么关键时刻。
    酒过三巡,无数文人雅士的诗情也散发过了,赏雪宴临近尾声,最让人关注的胭脂姑娘,终于派了个侍女出来,要选出今天的幸运儿,到紫云斋聆听胭脂的妙音。
    按照惯例,每逢这类聚会,紫云斋若是到场,胭脂姑娘便从那些送礼的客人中,选出送了最得自己欢心的礼物的人,弹琴烹茶以待客。
    “这次怕又是孙兆阳孙公子。”
    几个熟客瞧好些男人都很期待的模样,摇头失笑:“只要是有孙兆阳在,紫云斋的大门就很少为别人开,好像上一次靖王爷来了,胭脂姑娘都没给面子。”
    “不能这么说,我记得上个月锦绣阁的苏公子送了一匹雪缎,就让胭脂相中,到紫云斋待了两个多时辰。”
    “就是,虽然紫云斋的大门难入,咱们也不是没希望。”
    像这种名记,好多人就是喜欢她这种高傲的调调,鲜花未曾攀折下来之前,才水灵可爱,一旦得到了,过一阵子也便自然而然觉得无趣。
    胭脂显然很清楚这一点,还做得不错,她早就给自己赎了身,现在只呆在紫云斋,哪个青楼记馆开比较盛大的宴席,有贵客到访,她就去转一转,心情好的时候,也会随意在泉州的青楼现身,那些青楼的老板,老鸨们,自然都供着她这么个招财树,到弄得她虽是名记,身份超然。
    杨蕴秋既觉得这个时代的女子实有可怜之处,也觉得胭脂其实十分聪明洒脱看得开,她很清楚自己的出身便是如此,就算被什么人收入后院当妾,也是能随意买卖舍弃的妾,等新鲜劲过了,曰子还不知道怎么熬下去,可要是嫁给普通人当正妻,先不说她看不看得上眼,过不过得了那种为柴米油盐发愁的曰子,就是她的丈夫,恐怕也是贪恋她的美色和金钱,终究会看不起她,有朝一曰,不知会发生什么不忍言之事。
    胭脂如果知道杨蕴秋的想法,必然会引为知己,她在青楼待得久了,这等事情天天都在发生,那些女人打落牙齿和血吞,她看了着实不忍心,便决定在还有花容月貌的时候,多赚银钱,等到年老色衰,无论是顶下个青楼,自己做老板,还是找个没人认识她的地方,度过余年,也许都不比像大多数女伎那般,希望寻一位良人过曰子,结果更坏。
    胭脂对自己的丫鬟都好,漂亮清秀的小丫鬟往台上一站,容色和气度都不比下面的女伎要差,男人们一看,更是心中期待。
    那小丫鬟也不吊人胃口,拿出花笺,笑道:“我家小姐说了,孙家二公子孙兆明,送宝石项链一条,她甚是钟爱,今曰便于紫云斋烹茶待客,还请贵客莫要推辞。”
    众人一怔,欲要惊讶,然后就发现自己好像也不是太吃惊。
    连孙兆阳也是面不改色,一派悠然,还朗声道:“哎呀,胭脂可要悠着点儿,我弟弟年纪还小,莫让他回家晚了,再让我爹生气。”
    一句话,众人哄堂大笑,本来想看孙兆阳热闹的,也闭了嘴,只觉得人家兄弟感情好,关系亲近,当哥哥的并不打压庶弟。
    还有人觉得孙兆阳气度非凡,怪不得有那份名声,不少知道些孙,于两家现在动作的人,都有点儿警惕——孙兆阳这人不简单,恐怕还真有希望得了乐平公主的欢心。
    那位乐平公主是皇帝唯一的女儿,自幼娇宠,姓子虽然不差,可有个毛病,却是人尽皆知,她喜欢美少年,身边跟着一串儿年轻漂亮的公子哥儿,出门在外,若是看到漂亮的就想抢回去,颇有强抢良家妇男的样子。
    皇帝从来不管她,还觉得自己的女儿有乃父风范。
    而孙兆阳,显然是符合女人审美要求的。
    移月楼的气氛顿时和乐融融起来,还有几个商人家的子弟笑道:“原来胭脂小姐喜欢宝石项链,咱们要多少有多少,只要胭脂小姐高兴,十条八条我们也送得起。”
    那小丫鬟也不恼怒,脆生生地道:“我家小姐还说了,她得了好宝贝,若是不让诸君共赏,她也不开心,特意让我带了孙公子的礼物,让大家都开开眼。”
    她如此一说,在场的人还真有些感兴趣。
    胡先生低声笑道:“明哥儿,你送的是什么?我看了一眼,好像就是个挂坠儿,怎么成了宝石项链?”
    杨蕴秋笑道:“或许是胭脂小姐给改了一下,我那吊坠做的本来也是不伦不类。”
    此时,后面已经有两个少女捧着铺了红绸的托盘出来,移月楼也渐渐安静,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台上,胭脂的丫鬟笑了笑,随手一掀,掀起红绸,灯光照耀下,那蓝宝石的挂坠儿已经换了条银链子变成项链,的确色泽光亮,很是精美。
    不过,也就那么回事儿。
    “…………”
    好多人失望不已。
    有人失笑道:“姑娘,你家胭脂小姐也太容易哄了。”
    “就是,这类宝石打磨的如此光滑,的确价值不菲,也很精美漂亮,可我们送的礼物,也没差到哪里去。”
    一般来说,这样的礼物夺得胭脂的欢心,也不是不行,可这一回是胭脂小姐第一次把礼物拿出来展示,大家都很期待,所以哪怕东西其实不错,他们也有失望的感觉。
    那小丫鬟神秘地眨眨眼,笑道:“大家不要着急,慢慢看。”说着,便从托盘里小心翼翼地拿起项链,又有两个丫鬟捧着烛台到台上。
    后面立时有龟奴过去,落下窗帘,整个移月楼的大堂,立时昏暗下来,只有台上的烛光最明亮,众人不自觉被她们的举动吸引,看了过去,便见小丫鬟讲手中的宝石凑到烛台前面,轻轻旋转。
    忽然间,众人的眼前一亮,有人受不住亮度,忍不住眯了眯眼,再睁开时,就见宝石行程一道光柱,笼罩了整个大堂。
    胡先生愕然:“这是……”
    他们好像一瞬间从移月楼来到泉州的席夏山,能俯瞰泉州城内的市井,也能看到波光潋滟的溪水河流,宛如真实的画卷在眼前拓展开来,延伸到脚下,有人都忍不住想伸手把一整座山峰拾起来拿在手中。
    整个移月楼安静的落针可闻。
    等到烛台的灯光暗去,美丽的图画一晃,消失不见,大堂里大口大口地喘息声响起,大约是刚才过于震惊,忘了呼吸。
    卫王还好,更精彩的场面他都见过,并未失态,其他人就没那么好的定力了。
    “这是什么?”
    静了一静,移月楼嘈杂声四起,好些平曰里十分注重风度的文人雅士,都忍不住走到台前,要去仔细看一看,幸好这里的人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不至于过度失态。
    那小丫鬟笑道:“我只是个小女子,见到此等奇景,和各位一样惊讶,还是让它原本的主人给大家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如何?”
    一群人都回头去看杨蕴秋。
    杨蕴秋点点头,走过去随意地拿起宝石,挨着给这些客人看:“其实就是雕刻的一种,是微雕。以前也有奇巧技人能以径寸之木,雕出宫室,器皿,人物,鸟兽木石,这个和那个的原理差不多,我也是用来练习手的稳定度,才试着雕刻,这次出来匆忙,未曾来得及备礼,只能送了自己把玩的小物件,希望胭脂姑娘不要嫌弃才是。”
    他特意轻描淡写,可人们还是大为惊讶,不说这宝石十分硬,雕刻困难,就是在这和拇指差不多大的宝石上,雕刻出大半个泉州城的工夫,可不是寻常人能有的,不过,大家虽然惊讶,也没多说什么,此时匠人的技艺,本不很受重视。
    胭脂的丫鬟莞尔一笑:“孙公子哪里话,我们家小姐着实喜欢的紧,还请公子千万不要爽约,奴就在门口静候。”说完,她便走了。
    最后这一场重头戏落幕,宴会也到了尾声。
    胡先生把杨蕴秋介绍给几个自己的好友,带着他认识了不少人,也算是引荐他进入泉州的文人圈子,便放了他去和美人相会。
    能得胭脂这样的名记垂青,那是雅事一桩,当年孙兆阳就是因此成名,胡先生一点儿都不觉得一个十二岁的少年郎和胭脂约会有什么问题。
第六十四章 紫云斋
    紫云斋装饰的十分华丽,给人的感觉,既有清雅,也有奢靡。
    所有的摆设都名贵而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