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是首辅-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保定与京城之间,并无可据守的天堑,这些日子,无非是靠将士们搭建的防御工事死守拖延罢了。你们守得很辛苦,对不对?”她看着他,“倘若孟歌行率十几万大军全数进攻,明军可守多久,方退入城内?”
陆慎云微垂下头,“……不出三日,必溃。”
“这就是了。”她继续道,“我知道让大家退后,面子上不好看,士气也会受影响。但与其这样耗损兵力,倒不如直接退到城墙后。皇上即将大行的消息散出去后,你就立刻率兵全数退到外城内,城外及城墙上不留任何人。孟歌行是个聪明的人,但是疑心也重,看到明军一夜不见了,必不会一举进攻城门的。我想,他应该会在半路停下来,等观察妥当后再行决定是否进攻。”
“空城计?”
她点点头,“只是这么唱还不够。到了夜里,我们还得施行第三步,你让人……”
她附到他的耳边,把剩下的计划详细说予他听,“正好,如今正是流萤飞舞的季节。”
“好。我按你说的准备。”陆慎云点头,又有些迟疑道,“你如何能确定他会中计?”
青辰一时陷入回忆,“因为孟歌行跟我说过,他虽是白莲教的首领,可他心里,根本就不信佛。”
那个人的经历早就让他看透了,神与佛并不能保佑每一个人。
所以他只相信他自己。
十天后,蜀王十万大军抵达太原。
而在白莲教的主帐内,亦有探子来向孟歌行报:大明皇帝朱瑞病重,恐将大崩。
孟歌行将目光从沙盘上抬起来,复问:“可确实了消息?”
“确实无误。”那人道,“收买了宫里的一位公公,从他那确认的,说是狗皇帝这半年来缠绵病榻,这些日子更是重病不起,恐怕很快就不行了。”
孟歌行的嘴角露出笑容,“他也有今天。”
“老大,明帝病危,明军势必士气低落,倒不如趁此机会,一举攻下紫禁城。”
孟歌行沉吟片刻,道:“你说的没错,狗皇帝朱瑞他休想这么便宜就死了。去,传我令,全军整装集结,围攻北京城!”
孟歌行的命令很快被传达下去,一个时辰后,白莲教的军营内,举办了简单的誓师典礼。
高台上,孟歌行当着全军的面,端了碗酒举过头顶,然后又洒到地上,“敬天地,阿弥陀佛保佑!”说罢,他狠狠地摔了碗,士气高昂的将士们立刻发出山呼海啸的壮行之声。
不多时,行军的队列便已编排好,金戈铁马的大军整齐有序地,向京城永定门方向进发。
十几万大军浩浩荡荡,装备齐全,粮草充足,再加上将士们个个士气如虹,就像一头蓄势待发的猛虎。今日天气晴好,阳光普照,将战士们的铠甲兵刃照得发亮。白莲教的鲜红旗帜在风中高高飘扬。
孟歌行骑着马,走在队伍前列,心中是对紫禁城强烈的渴望,是一举攻下它的必胜信心。
而此时,陆慎云早已率大明的军队,全数从永定门进入外城,并将外城的各门楼角楼之门紧紧闭合。
北京城的建制分内外两城,外城有七个城门,内城有九个城门,城墙皆是又高又厚,易守难攻。用青辰读过的历史书上的描述来说,这般的京城规划设计,乃是“我国古代都城规划建筑史以及世界建筑史上的辉煌杰作,对称均齐、气魄之大、举世无双。”
等孟歌行的军队行进到京郊一带时,看到的,是空空荡荡却又整洁无比的街道。大明军队和百姓却是一个人都见不着,防御工事也全部不见了。
昔日刀光剑影,战乱倥偬之地,突然间变得清净无比。阳光落在平整的大地上,清辉素影,却显得有些出乎寻常的诡异。
将士们大都察觉了异常,队伍中窃窃私语声立刻响起。孟歌行勒住马,执鞭的手垂到身侧,皱着眉头打量周围的环境。
思虑片刻后,他便命大军停止前进,又对身边的人道:“你带一队人马,到前方去打探打探,看看狗贼是不是又使什么诈。”
那人领命去了,不消多久后打马回来报:“城楼上、城门外,看不到一个防守的兵卒。大明的军队,好像凭空消失了。”
“消失?”
那么多将士,一夜之间就凭空消失了?
第一个闪入孟歌行脑海的念头就是:空城计。
一千多年前的计谋了,难道大明如今还用?
反常即是妖,保守起见,不宜草率前行。
“传我命,就此安营扎寨。”孟歌行道,“再派一队人,去看看蜀王大军的行踪。”
他耗费了这么多年的心血,好不容易才带着十几万大军打到这里,与大明决一死战,他只能谨慎,谨慎,再谨慎。
……
与此同时,陆慎云一直在外城观察着敌军的动向,在听到孟歌行的大军原地驻扎的消息后,不由想起了青辰。
她果然是聪慧的,仅凭孟歌行一句随口说的话,她就猜到了他会做什么样的决定。如此细致入微,洞悉全局,不愧是明年入阁的热门人选。
倘若大明熬过了这一劫,明年,他就该唤她一声“阁老”了。
而此时的青辰却在沈府里,思念着宋越。
两人分别十几天了,他还是没有跟她联系。每天她都问小厮有没有人送信来,每天小厮的回复都是,没有。
她很担心他出事,也担心郑贵妃会不知怎么为难他。
偏偏,她还不能入朝去打探消息。
宋越现在还是大明的罪犯,而她救走了罪犯,同样触犯了大明律法。原本她也早该被缉拿入狱的,不过按《大明律》,属于八议的皇亲国戚、高官重臣,“法司皆不许擅自鞫问,须实封奏闻,取自上裁。”
现在朱瑞病得不省人事,满朝文武唯一有特权替皇帝拿人的,只剩下锦衣卫指挥使。
而陆慎云巴不得好吃好喝地把她供起来。所以,青辰才能安心的呆在府里。
过了一会儿,有锦衣卫上门来了,说是孟歌行大军已停,在京郊原地驻扎。
青辰点了点头,问他:“流萤可准备好了吗?”
“陆大人让卑职跟您说,都准备好了。”
“那麻烦你回去跟陆大人说一声,今夜云层遮月,天暗下来的时候,便可以行事了。”
第172章
是夜。
京郊白莲教军营的上方,厚厚的云层移动,遮住了月亮。
渐渐的,天空中出现了奇怪的亮光,是一群移动的光点,幽幽荧荧的。
孟歌行的军帐外,有两队人正执戈守卫。夜风清凉,将树叶吹得沙沙作响,其中一名守卫正是百无聊赖昏昏欲睡,抬头间,却忽然发现了那组亮光,眼睛登时就瞪大了。
他立刻拍了拍身旁那人的肩膀,指着脑袋上的天空道:“诶,你快看!那些是什么?”
被叫那人亦是抬头,“那是……那种亮光,好像是流萤的?流萤如何能飞得那么高?诶,你们大家快看啊,天上,天上!”
又有人道:“是流萤吧?你们看那它们排列的图案!”
“那是什么图案?”
“好像是个人?”
“不对,不对,你看他的手,那是不是法印的手势……”
“法印?如此说来,倒像是……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真是阿弥陀佛。是阿弥陀佛啊!”
“阿弥陀佛显灵了!”
夜空中,那些流萤缓慢地飘动着,排列成阿弥陀佛的身相,幽幽地闪着荧光。
白莲教的军营里立刻骚动了起来,金戈铁甲的战士们都抬着头,齐齐望向十几丈高空中的神奇景象,很多人加入了白莲教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神佛显灵,皆是激动不已。
“阿弥陀佛显灵了,手势的法印是与愿印啊,咱们的愿望就要实现了。”
“大家快看,阿弥陀佛施法印的手,指的是紫禁城的方向!阿弥陀佛在此时显灵,可是让咱们进攻大明?”
“阿弥陀佛以流萤显灵,让咱们进攻大明了!”
“进攻大明,杀了狗皇帝,咱们的愿望就实现了,就能翻身做主了!”
深夜的京郊,白莲教军营彻底沸腾了。一传十,十传百,在大战前夕,大家对自己亲眼所见的“神佛显灵”越来越相信,相信这就是阿弥陀佛给它们的暗示,是天意!
主帐中的孟歌行原是在与几人议事,帐外一时声响雷动,如营啸一般,他自然也被惊动了。
招来人一问,那人只也激动道:“阿弥陀佛显灵了!”
孟歌行眉头一皱,压根也不信,“什么显灵?”
“阿弥陀佛显灵了!让咱们进攻大明,保我们实现愿望。您快到外面去看看吧。”
孟歌行迟疑了一会儿,还是走出了营帐,他倒要看看,是如何个显灵法。
到了帐外,他抬头看向天空,只见空中果然如手下所说,流萤排成了阿弥陀佛的身相,施印的手指正好指向了北面的紫禁城。
夜风吹来,吹得他身后的披风不停翻卷,那流萤组成的佛像也飘了一下。
大明军队一夜之间不见了,他们原地驻扎,半夜就有阿弥陀佛显灵,以与愿法印指引他们进攻紫禁城……真的有这么巧?
他不信。定是明军在搞什么鬼!
与他一同出帐的几人亦是在嘀嘀咕咕。
“咱们拿不定主意,按兵不动静观其变,这个时候却出现如此景象,难道真是阿弥陀佛为咱们指引方向?”
“那些是流萤吧,流萤如何能飞那么高了?”
“今日白天所见,已是十分诡异,这般景象出现,我以为亦有些不同寻常,还是小心谨慎为上……”
听着身旁人的议论,孟歌行沉吟片刻,对身边的人道:“去,取我的弓箭来。”
“是!”
弓箭被取来,孟歌行立刻对空中那佛像拉了弓。身边的人忙拦住他,“老大,那是阿弥陀佛,此举颇为不敬,恐怕欠妥?”
孟歌行皱了皱眉。
在众教众面前,他一直是潜心向佛的,就算是心里不信,表面上也必须作出样子。可现在他管不了那么多了,局势千钧一发,他必须得弄清楚,明军究竟在搞什么鬼。
“我心里有数。”
他不再听劝,干脆俐落地对高空射出一箭。
“嗖”地一声,箭落入夜空,却是很快不见了,那些流萤还在。孟歌行有些恼地又射了两箭,还是射不着。
太高了。
这时,流萤的光却一点点地黯下来,逐个,逐个地消失了。天空中,又是变得一点亮光也没有。
“老大,可是刚才一箭,惹恼了阿弥陀佛……”
流萤寿命有限,到了那般高空,自然活不了多久。
孟歌行不理睬他,闷头返回了营帐,一屁股坐到椅子上,一声不吭。
阿弥陀佛显灵?
放狗屁。
他孟歌行身为白莲教首领,从来都不信佛,阿弥陀佛若是能保佑他,他何至于失去双亲,何至于要靠自己的双手才打到这一步。
先是明帝病危,再是明军一夜之间全部不见了,现在又来一出神佛显灵……如此巧合,好像一切形势都对他有利,他压根也不信。
明军太小看他了。这必是他们搞的鬼!
几个军师尾随入帐,谁也不敢再吱声。
孟歌行自顾思虑片刻,问:“探子来回了没有,蜀王的大军,如今行进到哪里了?”
“说是已陆续到太原了。他们应该是知道咱们要进攻北京城,又陆续往咱们的方向过来了。”
“多少时日可以此地?”
“按他们的行军速度,不出七日。”
“七天……”孟歌行沉吟道,“四天以后他们能到哪里?”
“大约能到真定。”
“去,传我的命令,五更时分全军整装,准备启程……”
……
与此同时,白莲教军营附近的山丘上,十几名全身黑衣的锦衣卫正在撤退。他们不紧不慢收了那“阿弥陀佛身相”,趁着黑夜绕道城冬,自京城东南角门入了城。
陆慎云与青辰早已在军营中等着。
见锦衣卫们回来,陆慎云问:“如何?”
“成了,大人。”
“阿弥陀佛身相”被扔到了地上,轻飘飘地拂起了些灰尘。陆慎云看着眼前那个纤薄的大风筝,与青辰相视而笑。
所谓流萤排成阿弥陀佛身相,不过是他们做了个阿弥陀佛模样的大风筝,把捉来的流萤系在了风筝上而已。
风筝被涂了墨色,在夜里与夜空融为一体,白莲教的人当然只能看见那些流萤的亮光了。谁也没想到,这不过是个障眼的小把戏罢了。
青辰知道孟歌行不信佛,必然是不会相信这样的小把戏的,所以,他一定会猜测是大明使计在诱他前行。
这是攻心计。
陆慎云安排了一下其他的事情,然后对她道:“不早了,我送你回府。”
“好。”她点了点头。
二人出了军营,他先扶着她上了马,然后自己蹬上来,坐到了她的身后。虽是夜里,身旁也没有其他人了,青辰还是觉得有些尴尬。
他的双手自她身侧提了缰绳,双腿一夹,马儿就跑了起来。
夜风吹过耳畔,微凉,他的怀抱却是温暖的。
路上,陆慎云心里藏着心事,故而一直默着,没有说话。
“明天一早,他们应该就会动身了。总算是可以喘口气了。”她打破了尴尬。
“嗯。”他回,“谢谢你。”
“也没什么。我只是想了个办法。你们在前线奋战了这么久,才是大明百姓应该感谢的人。”
“青辰。”
“嗯?”
他略微收紧怀抱,凑到她耳边,吸了口气道:“……要是仗打赢了,我们在一起好吗?”
马蹄声笃笃,夜风从他们耳畔溜过。她回过头,大声问:“你说什么?”
风声太大了,她没有听清楚他的话。
陆慎云垂眸看她,嘴唇抿了抿,“……没什么。今夜,好好休息。”
以后的事情,待仗打完了再说吧。
“好。”她笑笑,“你也是。”
……
次日一早。
陆慎云的人到白莲教军营附近打探消息,只发现他们竟出人意料的,在天还没亮时就已全军整备,掉了头,往太原方向急速前进。
如青辰所料,孟歌行完全不相信阿弥陀佛会显灵,疑心戒备下,果断更换了作战方案,直奔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