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姜姬 >

第647部分

姜姬-第647部分

小说: 姜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旦笑道:“孤一切都好。”
  孙菲说姜扬在路上受了风寒,有点生病,最好还是赶紧找个地方让他养病。
  姜旦连忙去看姜扬,还真不是瞎说,姜扬真病了。
  姜扬病得脸色腊黄,整个人没什么精神,见到他也奄奄的。在旁边服侍的是龚后。
  姜扬这次来凤凰台,随行的只有他的王后。他的其他夫人都归家了,姜扬还赠了金银财物当嫁资,传为美名。
  但等没有人时,姜旦才听孙菲说姜扬根本不想放他的夫人们走,但他的夫人们都想走。
  姜扬因此受到很大的打击。他与龚后感情不深,一直以来都十分宠爱那些夫人,除了太子之位不敢许出去之外,平时的待遇真的相当不坏了。
  但孙菲与龚獠商量好了送姜扬去凤凰台,根本都不必让他同意,龚獠通知了宫里的龚后,龚后就把后宫诸人都召来说咱们大王也要去凤凰台,不做大王了。
  因为有姜旦的例子在前面,倒是没什么人怀疑真假。
  于是众位夫人当时就向龚后说想回家。
  龚后就准了,还一人发了五百金。众位夫人回宫收拾好东西,通知了家人,离宫前去找姜扬辞行,姜扬才知道。
  他倒是已经从姜礼和姜良的口中听说了他要去凤凰台,这本来也不是他能做主的事,还不敢反抗,正郁闷着呢,宠爱的夫人们就联袂而来——还不是来安慰他,不是来说大王去哪里我们都追随,而是告辞说大王你保重,我们要回家去了。
  姜扬顿时大怒。
  但众夫人也有话要说啊,毕竟都是世家女,又有陛下珠玉在前,鲁女的地位在家中本来就不低,能进宫给姜扬做夫人也是为了家族考虑,现在姜扬都不当大王了,还让她们屈就?
  就有夫人当殿质问姜扬:“夫已非君王,视吾如婢乎?”
  ——你都不是大王了,还不放我走,是把我当小婢小妾吗?!
  众夫人哭着来辞别夫君,毕竟还是有快乐的回忆的,一见姜扬发怒,众夫人倒觉得姜扬实在太没有风度了,也太没有自知之明了。这种时候难道不该他先说“某不能耽误汝等之花期,今放汝等自去,日后多加珍重”云云。这不是也成一段佳话了吗?
  非逼着人把脸撕破,真是太过分了。
  孙菲笑道:“等出了莲花台就日日长吁短叹,离了鲁地更是缠绵起来,慢慢的就生了病。”这病说白了,就是郁闷出来的。
  姜旦连忙起身向孙菲致歉,代姜扬赔不是。
  孙菲也赶紧扶起姜旦,感叹:“大王如今大有长进了。”
  姜旦这位“大王”的动向还是有很多人关注的。毕竟他是陛下最心爱的弟弟,虽然平时很少见姜旦去凤凰台陪陛下吃吃饭、谈谈天,但姜旦的孩子,不管男的女的,出入凤凰台跟自己家一样简单,跟大公主和三公主的孩子一样,都是陛下的自家人。
  姜旦突然出城近一个月才回来,还带着另一行人进凤凰台朝见,很快这些人的底细就都被众人给翻出来了。
  众人才知道,姜旦让位的那个弟弟也因渴慕陛下,把鲁国一丢,带着妻儿臣子跑来了。而且一来就把一个名叫孙菲的人举荐给陛下,陛下见之心喜,立刻就授了二品官!
  太过分了!
  令人发指!
  上头的官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平白又被鲁人占去一个!这怎么能行呢?
  于是更多的世家都激动起来了,纷纷找门路自荐,于是姜姬就觉得最近几次殿试的人数好像越来越多了?
  人多也好,不愁没地方放。因为这前几批的人员全都可以算是“试用品”,最后能留下多少不好说,所以基数越大越好。
  殿试的考试也很简单,就只是考一考鲁律而已。
  不过入放的官员们却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更习惯以前人治时的方式,虽然会通背鲁律,却根本做不到每时每刻照着鲁律去做。
  姜姬对这种事的应对是:只看结果。
  只要结果上与鲁律的结果一致就可以,行事方法上可以不必太过苛求。
  毕竟鲁律并不能算是包罗万象,在很多时候它也有不足和不周到的地方。
  她现在也不可能去阅读每一条鲁律,更不可能都由她一个人去制定,她只能挑选和她心意相通的人去制定鲁律,并要求他们要按照事实来制定律条:就是出现一件事后,这件事是怎么解决的,就照这个例子制定法条。
  更接近判例法。
  这种情况下本来就需要给官吏们更多的自主权,只要结果合乎公序良俗就可以了。
  但也有的官员在做事时还是老一套。只好另设一部门专门进行审查,这个部门的人现在最招人恨,听说出门都要带上护卫。
  孙菲来了以后,姜姬也让他先去学习。毕竟凤凰台上已经出台了许多新的法典,他还都不熟悉呢。
  结果他就说要去审查局。
  她拒绝了他。
  这项工作目前不会考虑鲁人。
  凤凰台下的对立情绪已经非常分明了,分别以鲁人和旧世家,或女子与男子,两厢互斗。
  鲁人与旧世家这个就很好说了,一直以来就没见少,她登基后就越演越烈。
  男子与女子之间的斗争是从徐青焰入朝开始的。
  本来只是徐青焰一个人,看凤凰台下的世家女们看到后,纷纷入宫向她求官。
  这在姜姬的预料之中。
  世家女们天生的眼界与学识替她们明目,家族地位也令她们有更多的思考和更积极的性格。
  换句话说,就是野心家更多。
  她们立刻发现了徐青焰给她们带了一个好头!更加发现姜姬为帝对她们来说是何等的优势!
  世家女蜂拥而至,让世家措手不及。
  他们开始是找上徐家,希望徐公或白哥能“管束”徐青焰,让她辞官回家。
  因为其势不可挡,他们既不能明着去对付陛下——陛下的手段可不怎么软弱;更不可能跟几百个、上千个世家女为敌。哪怕按下自家的,别人家的也不可能都按下来啊。
  索性找上源头:徐青焰。
  只要徐青焰这个陛下竖起的标杆退下,陛下这场变革就会无疾而终。
  但徐公和白哥都严正的拒绝了。
  徐青焰为求安全,也暂时住进了凤凰台。
  姜姬也快刀斩乱麻,先逼着黄公送上自家女眷,又问毛昭家中可有姐妹,再找上花万里:他倒是没有姐妹,但有个妻子。
  等这些凤凰台本地著姓家中女眷一个个位列朝堂之后,她再选拔其他女子入朝就轻松多了。
  朝中甚至还有一件趣事,一个年约四旬的官员听说妻子回娘家去了,一直没回来,结果有一天,他竟然在朝上看见了他妻子!
  妻子身着绫罗,头戴钗环,浓妆艳饰,手执玉笏,就离他三尺之远而已。
  男人:“……”
  妻子:“夫君安好?”
  男人:“……”
  由于妻子已经选官成功了!也说什么都不肯辞职!男人万般无奈,只好自己辞职——他不辞职就每天都要面对别人的嘻笑与质问。
  结果辞职后发现嘲笑他的人和质问他的人能追到家里来!
  白哥派人一日三问:病好了吗?什么时候回来?我们搬家了,新的官舍特别安静!保证你一个闲人都碰不到!
  ……于是又销假回来上班了。


第793章 有妇如此,夫复何求?
  “我们到了!”晋王宣迫不及待的跳下车,还把车上他最小的儿子也抱了下来。
  他的小儿子在车上早就对眼前的市场好奇得不得了; 但真下车了; 反而躲在了晋王的身后。
  晋王大笑起来; 转头对马上的阿陀说:“阿陀; 孤想去市场里逛一逛,不知可否?”
  阿陀:“舅舅自便。”
  这个不请自来的“舅舅”在见识过郑国的惨状后就趁国中臣民没注意就带着妻小跑到魏国寻他庇护。
  阿陀虽然见识过不少了; 但晋王还是让他有耳目一新之感。等回到凤凰台,陛下一定会想听他说晋王的故事的。
  那天晋王对他说要交国; 他尚在疑心此言真假; 晋王就亲热的认了舅甥,还哭了一通他无缘再见的“王姐”。
  说起来; 晋王还真是头一个不但认识他的母后,还记得音容笑貌的人了。
  虽然晋王说他的母后在晋国王宫中一向深居简出,身边总是有一群世家女眷教导陪伴,平时也很少出来与众兄弟姐妹游戏; 所以这两姐弟估计说过的话都不会超过一百句。
  但阿陀还是听得如饥似渴。
  他以前一直对着陛下想像母后的模样; 不过听晋王说过之后,他发觉母后与陛下是完全不同的。
  母后是一个非常忠诚的人。
  阿陀听到晋王对母后的评价时; 不由得陷入了沉默。
  结果第二日; 晋王说要出宫一趟; 回来就把他的妻儿给带回来了!
  阿陀目瞪口呆。
  他才知道晋王听说郑国被大军围困就立刻决定带着妻儿出逃,逃到半路就听说郑国国都已经被破。
  所以他说交国; 是真心实意的不想再当晋王了。
  阿陀与晋王几番推心置腹的交谈后; 不得不承认; 这世上什么样的大王都不缺。
  此时鲁国那里也有信到,道姜温会来魏国。他就等姜温来了以后,听了陛下的指示后,才与晋王结伴前往凤凰台。
  姜温还要再去一趟赵国。
  赵国。
  姜温孤身一人,坐在阶下,上首的赵王听了“恶讯”后只是一开始震惊了一下,之后就一直偷偷观察旁边陈相的神色。
  陈相倒是一直都很平静,哪怕姜温说赵太子一到凤凰台就因感念陛下神威而交国了,陛下因此特意封赵太子为王,留其居住在凤凰台。
  姜温是来通知赵国的。
  陈相冷笑:“好个先斩后奏。”
  台上的赵王连忙缓和道:“陈相休怒,休怒,我儿……肯定也是一心为赵啊!”
  不出片刻,姜温就看出来了。这个赵王只是个傀儡,赵国真正当家作主的是陈相。
  所以从王宫离开后,姜温就前往陈府拜访。
  陈相非常冷淡,但也依礼设下酒宴款待贵客。酒刚端上来,姜温举杯遥祝远方的陛下安康,陈相端着酒不动。
  姜温于是也不动。
  二人就这么僵持着。
  陈相:“君为何而来?”
  姜温放下酒杯:“我为赵而来。”
  陈相步步紧逼:“为取赵而来?”
  姜温柔声道:“为赵国臣民的太平而来。”
  陈相掷杯,长身而立,怒道:“莫非我王若不应,你那陛下的大军会冲进赵国?我倒要看看,我赵国男儿是不是没有一敌之力!”
  姜温没有接话,两人之间沉默了下来。
  片刻后,姜温点点头:“如果陈相当真做如是想,那赵国生灵涂炭的一日不远了。”
  陈醒目眦欲裂。
  对面的姜温却是一脸平静,反问他:“莫非陈相以为,陛下无此雄心?天下十分,陛下已得九分。赵国若不肯降,陛下自然没有放纵的道理。难道陈相不懂?”
  ——如果陛下放过赵国,那已经归降的其他诸侯国就会反抗。只有全部收服,才能得来真正的太平。
  姜温:“若以赵国一国之民换天下九分之地……又有何不可?”
  陈醒心神俱颤,耳鸣眼晃,一屁股跌坐了下去。
  半晌,他恶狠狠道:“你在我府中这么说,竟不顾惜你自己的性命?”
  姜温自斟自饮,泰然自若:“若我在陈府殒命,陛下自当以赵为我送葬。”
  姜温自此在陈府住了下来。
  陈醒不见他,他也不在乎,每日在陈府中悠闲自在。
  倒是赵王,过了几日,终于鼓起勇气向陈相问起姜温。陈相早知这个赵王无用,但仍刻意试探赵王心性。
  赵王一边小心翼翼看着陈相的脸色,一边字斟句酌地说:“孤以为……不论如何……既以登基……我等……还是应该……”
  陈醒闭上眼睛。
  姜温又等了几日,陈醒才再次见他。
  “大王已失雄心。”陈醒道。
  姜温点点头。因为这对赵王来说并不难选择——他要是有雄心,早跟陈相这个权臣斗起来了。
  他既能伏就在权臣之下,也早就没有为王的自尊心了。
  这一点上,陈相其实不应该责怪赵王。姜温听说这个赵王也是陈相自己选的。他选一个懦弱的人当大王,现在又盼着他有几分骨气。
  这怎么可能呢?想得也太美了。
  陈醒似乎已经失去了全部的精气神。
  诚然,他可以不顾赵王的意愿,一心一意令赵国顽抗。
  但结果只能是螳臂挡卒。
  有郑国在前,他丝毫不怀疑凤凰台的新帝也会如法炮制赵国。
  何况赵国根本也就没有一敌之力。
  之前赵与鲁为盟,共谋郑国,耗费的人力、物力已经掏空了国库。
  后来先王骤逝,逝前并未指定太子。结果国中又因此乱了起来。
  现在的赵国,如果大军兵临城下,他陈醒也只能在家中自尽,以全臣节了。
  而百姓何辜?赵国何辜?
  横竖是他家的江山?与他陈家何干?
  陈醒咽下满腔愤愤,终于愿意与姜温一谈。
  “我王交国后,该当如何?”陈醒问。
  按例也要先问君王。
  姜温道:“当如安王、顺王、宁王之例。”
  陈醒这段时间也收买商人打听了一下,虽然消息不多,但确实交国的几个诸侯王在凤凰台过得也不算差。名分上仍是王,只是无国无民,无军无笏,就像一群被圈起来养的鸡,主人给吃给喝。
  “赵呢?此地之民呢?我等可需要献出项上人头?”陈醒最担心的就是像郑国那样,听说郑国望仙城中的望族被砍杀殆尽。
  固然是因为他们虐待郑王母子,其罪涛天,难以表述。
  ——但谁又知道这不是斩除异已呢?
  姜温正色道:“如陈相一般之人,当随赵王入凤凰台受封。若得陛下准许,若可回到家乡来。其余人等,遵行新律即可。”
  陈醒讶然。
  这比他想像得要好得多。虽然好像他自己会跟赵王一样变成阶下囚,但如果真如姜温所说,那赵国的人只要投降,就不会有伤亡。
  陈醒解下头发,拿剪刀剪下一缕,托在手中递给姜温:“愿与君盟誓。”
  姜温也解发,取下一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