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大汉女学堂 >

第183部分

大汉女学堂-第183部分

小说: 大汉女学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廷可以不相信,但皇帝是一个聪明人,他找来附近县令的发展报告。别的不看,就看人口,还有附近乡绅出力的报告。
  要知道,乡绅是朝廷的根本,没有乡绅政令根本无法实施到地方,所以地方都会对地方有功县令加以陈述或报告。
  只是地方的报告有点陈旧,皇帝特别要求附近的郡县,第二、第三年都提交报告。
  有了皇帝的要求,朝廷脑子里也不都是长草的官员,他们自然也会看。
  看过以后,他们都感到惊悚,认为钱汝君此举为动摇国本。
  皇帝看到的,却不一样,他看到钱汝君进行的生活方式,吸引富有的人。甚至创造富有的人。
  这是长安和洛阳非常希望办到的。在长陵,还有他未来的陵墓,都将会这么做。
  只是,皇帝的做法,只能削弱这些富有者的财富,并没有办法让这么多平民,一起有钱起来。
  更难得的,是金麦城新实施的税法,让富起来平民的钱,真正的能回收。
  钱汝君收了这一部分钱之后,除了投入金麦城的再建设,把其余的钱完全没有截留,都送到皇帝手上。
  这是朝廷百官所不知道的。
  也就是说,钱汝君的忠心,是向着皇帝,跟朝廷没有关系。
  这种情形,虽然让朝廷不开心,但皇帝其实挺开心的。
  钱汝君把钱送来的同时,也送来了帐目。
  数字,真的会说话。
  不管朝廷百官怎么批评钱汝君的金麦城,甚至说金麦城意图造反的情形太明显,皇帝一直没有失去对钱汝君的信任。
  为什么皇帝信任钱汝君,就凭这个帐本。
  皇帝甚至能透过帐本,透视到金麦城的发展,百姓生活的面貌。不要问皇帝怎么办到。如果你能当一个认真的皇帝,当个十年,你也能办到。
  皇帝甚至觉得钱汝君最大的功劳,就在这个帐本手上,比起马匹的输送,帐本更为直观。
  毕竟马匹的输送,皇帝怎么知道呢?也是来自于帐本。
  看着数据的流动,尤其是阿拉伯数字的魅力,就是数字表现更为直观。
  收钱汝君当养女这么多年,对于钱汝君推行的阿拉伯数字,皇帝早就好奇的学会了。甚至让钱汝君花时间教会他更进一步的运算。
  要不是朝廷百官的脑袋太过于僵化,不太能接受这样的东西。即使丞相张苍本人,就是一个数学达人。也没有办法让这些视阿拉伯数字的魔鬼的人接受。
  其实,他们不接受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数字不好,而是因为阿拉伯数字最早起源于钱汝君的奴隶。就算后来这些奴隶,后来都成为人五人六的有成就的人。他们就是无法接受。
  然而,在商界却很快的传播开来了。因为商界最现实,阿拉伯数字能让他们负责算帐的人,实现速度加倍,所以他们为什么不用呢!
  只是想要熟练的使用阿拉伯数字,还是需要一点点时间,如此一来,能够使用阿拉伯数字的中央学堂学生,就成为大家追捧的对象。
  这几年,中央学堂在这种热潮之下,不断的推陈出新,达到了学堂效益最高化。
  成为贫门学子的目标。
  至于逐渐成为世家大族的家族,他们家里就有自己的学堂。甚至有家传的学问。
  可是,有些人发现,中央学堂的课本,竟然采用了他们的学问精华,让他们甚感威胁。


第三八三章 太学
  中央学堂的火热,让他们感受到极大的威胁。这种受威胁的感觉,表现在朝廷里,就是朝廷受到一股压力,必须成立一个广收学生,培养后进的大学。不再一个博士收五十个学生。
  在大学成立的过程中,他们不知不觉采用了一部分中央学堂的做法。这也算提前让大汉的学校成立了。
  贾宝就是在这样子的情况下,混到一个太学生的名额。
  太学,跟历史上大汉的太学已经有了很多的变化。历史的走向,或许在太学的兴起时,产生了不可逆的转向。
  眼下,大学还在筹备期。这虽然是朝廷方面给出的意见,皇帝还是颇为赞同,甚至太学需要的经费,皇帝出了三分之二。
  有出钱的就有话语权,以后太学的毕业生,要知道感恩的对象是谁。
  不是朝廷,而是皇室。
  皇帝这么支持太学,是有原因的。他很眼红钱汝君的中央学堂。
  钱汝君设立女学堂,以及其后的中央学堂的时候,在皇帝的眼中,就是个笑话。他们学习的东西,在皇帝眼中,就是不入流。
  经典,占用他们学习的时间太短,甚至被删节的不成鬼样。有时候一些学者在读中央学堂的标准解释的时候,骂的狗头淋血。
  偏偏中央学堂每一次上课,都提到,这些都不是唯一标准,欢迎学生提出见节。好的见节,会被纳入学堂课本里面去。或者成为学堂的书册,对外流传。
  也就是说,这些课本不是一言堂。这让一些学者很难受。
  偏偏学富五车的他们,混不进中央学堂教学。学堂要的老师,要求头脑灵活,对于学问,反而没有太多要求。能看得懂书就好。上课前,他们会接受课前统一教育。
  即使如此,学堂还是保有他们教学的自由。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教下去。如果真的让学堂不能接受。学堂会找你谈谈,或者请你换个工作。
  毕竟在大汉,总不能教一些革命之类的民主思想。
  皇帝在设立太学的时候,不是没想过按照钱汝君的中央学堂。但经过琢磨之后,还是不能照学。
  皇帝想不明白,但总觉得钱汝君学堂教出的学生,目的在简洁,也就是说,那些学生出来。不适合照顾全盘的大官,倒适合当个书吏。
  一个国家出来的学生,总不能教一些书吏吧?国家的官员,虽然有地方的推举,但毕竟不太够。很多时候,任人惟亲,都被朝廷的亲族占据了。
  皇帝不是很喜欢这种情况。
  不过,太学快要完成建立,但是皇帝看看一推荐的学生名单,也觉得不太对,这好像还是朝廷百官的亲戚啊?跟他的想法不太吻合。
  皇帝和钱汝君谈感情,不知不觉从金麦城,谈到皇帝最关注的问题。
  钱汝君的想法不重要,只是给皇帝一个建议,提供灵感。
  皇帝这算是每话找话,然后再回去金麦的话题,看能不能从钱汝君的口中,套出金麦的实际状况。
  被骗习惯了,皇帝都不太相信有人会诚实对待他。什么事情,都会怀疑一下。这已经是皇帝刘恒的习惯了。也是整个朝廷的习惯。
  即使是真的事情,在皇帝的面前,看起来也像是假的事情。
  假的事情,就像看起来再怎么真,在皇帝面前也是假的。
  皇帝面前,其实一片虚假。所以当皇帝很苦,非常受心理折磨。钱汝君不知道皇帝刘恒怎么样在这种情况之下,保持神智的正常。
  “太学的事情?真的要成立太学了啊?我今天遇到贾宝,从他那里有听到传闻。不过,贾宝这个人不适合当父皇的学生。”钱汝君想想说道。
  “你这是为胡茬找出路,还是真的这么想?”皇帝刘恒不在意的说道。其实,他真的不是很喜欢臣子在办事的时候,有私人的情绪。
  不过,钱汝君具体来说,不算臣子。而是女儿,还是神女。
  “都有吧!如果不是胡茬,我不会注意到贾宝,以前也不会帮他治病。其实,他早该死了。可是现在,他要跟我抢胡茬。”
  “你一个女孩子,跟人抢什么女人。”皇帝呵呵笑道。这个理由,他很愿意相信。
  “女孩子更懂得爱情。不对,其实男孩子也懂,只是真正有爱情的男孩子,太少。愿意付出的也太少。”钱汝君撇撇嘴,低声说道。
  “傻孩子,爱情都是传说,不真实。做人子女的,谈什么爱情。父母之命媒灼之言,能帮你们找到最适合匹配的对象。”皇帝皱皱眉头,突然想到,钱汝君也到了该找对象的年纪了。
  有哪个臣子适合呢?
  “看来父皇需要替你找对象了……谁适合呢?得好好想一想。”皇帝沉吟道。
  钱汝君很想给刘恒一巴掌,但是知道这种行为在大汉太大逆不道。只好强忍住飙脏话打人的冲动。
  “儿臣的婚事自有天命。不需要父皇的关注,时候到了,对象就会出现了。我们还是来谈谈太学吧!”钱汝君试图转移话题,她知道在皇帝眼中,天命是最重要的。但钱汝君不能常把天命拿出来用,用多了就失效了。
  “说说看,我倒想听听中央学堂学堂长的意见!”
  对皇帝来说,女儿的亲事,自然没有国事来得重要。坐稳皇帝的位置,他才有现在的生活,才有现在的权势,皇帝刘恒向来很知道轻重。
  “其实太学不需要学中央学堂,中央学堂的目的是培养民间需求的人才。而大学的目的,是为国举才。国家的官员,最需要的是一种心态。一种为国为民的心态。而这些,先贤的经典说得比较多。所以他们必须多读经典,让经典深他们的灵魂。至于一般人,倒是不需要多读。”
  “哦?那他们不用学你说的数学?物理?”
  “那是基本常识,他们本来就该理解。太学不应该收一些什么都不知道的傻子吧?所以我建议,朝廷可以辧一场举才考试。收一些年满十五岁的学生进太学念书。太学则最好六年制。”


第三八四章 正务与事务
  “你的意思是说,官员最好达到二十一岁以上吧?”
  皇帝刘恒瞬间抓到了钱汝君陈述的重点。
  皇帝刘恒喜欢青年才俊,尤其给他的儿子刘启安排的未来辅佐官员,更有许多在二十岁以下的俊杰。
  时代前进,累积的知识量,也愈可怕。在后代,一个人学到三十岁,遍览群里,都不敢说自己读遍了那个学门的知识。
  而在大汉,知识流传不易,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能收藏到的书简有限。
  有时候,一本书简,一千多字,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
  看论语的话有多简洁有力就可以知道这时期文字精简程度。
  所谓学富五车,根本只是后世一本大部头的书。
  所以这个时代,读会一本书的意思是,你要能倒背如流。跟人对话的时候,要能够原句引用。
  后世的文章,你背背看,能背个十几篇就了不起了。
  至于玄幻大神的书,你要背?自杀还比较快。
  后世,讲究得更多是读通。
  所以这个时代,十三、四岁的人把经典都读通,不是作梦,诸子百家,人家也没要你全会,会个四五家,读通一家,自成一言就可以了。
  然而,钱汝君认为掌一国大政者,采用一个性格还没有稳定下来的年轻人,简直是冒天大的危险。
  而三十、四十岁的人,性格稳定之后,就算再有外界的诱因,一般来说,性格不容易改变。
  也就是说皇帝能掌握臣子的个性。那时候,再用人,也比较容易判断这个人适合哪一种职位。
  “是。当官的人,必须掌握几种学问。地理、历史、数学、物理。而且他的了解,不能只是表面知识,而必须能够深入。学地理,能在家中坐,而通晓天下。知道山川河流的变化,知天文灾变。读历史,可以明兴替,知前代的得失,引以为戒。知数学,能运算统计。朝政,其实就是数字科学。把数字算明白了,就知道什么是缺少的,什么是多余的。而物理,能让百官明白万物变化的规则。依规则行朝政,就不容易有失。”
  钱汝君休息一下,继续说道:
  “除此之外,当地方官的人,可以读心理学。知百姓心理之变化。不过,或许不用教,有些人天生就能通心理变化。这几种学问,就是儿臣认为百官需要会的学问。自然,儿臣不是大学博士,说的话只是跟父皇之间的闲聊,父皇可以听过就算。”
  皇帝刘恒,怎么会听不出来钱汝君这是以退为进。其实很希望皇帝听进她的建言呢?
  钱汝君自从出现在皇帝面前,每一样的建议,或者奉献,几乎都对皇帝,或者大汉有极大的帮助。
  给他特别准备的蔬菜水果,别的不说,让他整天都能维持好的心情。
  就算不是给皇家的东西,而是给薄家饲养的马匹,卖给薄家军的食物,也让大汉出现了一支强军。足以跟匈奴单挑。
  如今,已经守卫边防的主力。
  至于给胡家生产的棉布,对大汉百姓的作用还感觉不出来。中产人家,倒是多了一种衣料选择。
  棉布比麻布穿着舒适多了。最重要的还是钱汝君给皇帝提供的棉甲做法。
  大汉的军事力量很强。做为后盾的少府,虽然有千般不是。但他的研发能力比起后世的相关机构,强上很多。
  钱汝君回到长安之后,看到的第一个变化,就是脚踏车已经出现,而且透过齿轮传动,水车又有别的设计产生。
  任何一个国家的先进科技,如果是官方研发出来,都会加以保密。钱汝君相信,
  大汉皇帝刘恒时代的少府,比起前世后世,都强上不少。
  有些发明,或许应用在军事方面,只是一般人,甚至她这个公主见不到而已。
  脚踏车发明出来,其他东西就不远了。
  可惜,后世贫民百姓都能骑上的脚踏车,以现在的冶铁能力,还不能大量生产。
  钱汝君一直纠结着,要不要把冶铁技术兑换出来。钱汝君知道,一旦冶铁技术改进,后多发明将涌现出来。
  但是想要冶铁技术改进,炼煤技术的投入,是不可避免的。
  而煤的大量使用,是污染的重要来源。
  看着大汉的青山绿水,钱汝君真的不想让环境恶化。
  大汉在战争对匈奴的弱势,其实不明显。钱汝君的做法是改良马种,改进士兵的身体。
  现在钱家农场生产的产品,有一半是奉献给军方使用。这也是朝廷虽然对钱汝君有些不满,但不敢动钱汝君。
  军方,不管是属于哪个阵营的,都承钱汝君的情。就算钱汝君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但是只要钱汝君一句话,又无关造反的事。他们就能派出一小队军人,让钱汝君指东打东,指西打西。
  皇帝也感受到这点,对于钱汝君因此感到纠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