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盗宋 >

第465部分

盗宋-第465部分

小说: 盗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边赶路,一边等候圣旨的送达,而吾皇英明,最终还是恩准我率军北上抗蒙,假如圣上不许我等北上的话,那么虽然微臣已经出发,但是完全可以率军返回,故此本官不过只是变通一下罢了!这又有何僭越之举?
    当初我出征之前,便蒙圣上恩准,准许我代圣上授官,凡是七品一下地方官员,本官便有权先行授官,然后呈交吏部备案并且奏明圣上批复!
    而张大人指责我越权行事,你可曾查实本官在此事方面,有过任何僭越之事吗?本官在授官一事上,可有任何假公济私,不符规定之事吗?假如有,请张大人拿出来呈给圣上,高某自甘受罚!
    至于贪墨军饷,本官懒得驳斥于你,你可以去军中查证,我可曾拿过半点不该拿的军饷,中饱私囊过?而且本次出征之后,本官为了激励士气,已经将所有圣上赏赐的钱财,乃至本官的俸禄都作为赏钱,赏于了那些有功将士,而你却说我贪墨军饷,证据何在?
    更可笑的是你还翻出本官早年在大冶为官之时,私铸兵器、豢养私兵,那么证据何在?我一个小小的县尉,做这等事情又有何用?假如说有的话,倒也确实如此,本官在大冶之时,便推行弓箭社,并且以弓箭社的乡勇多次剿灭地方匪盗,多次征调乡勇赶赴军前抗击金军,难道这就是我豢养私兵的证据吗?
    至于其它的那些你所弹劾本官之事,本官更是懒得反驳,朝中同僚之间礼尚往来,在你的口中却成了买官卖官,那么我来问你,现在的真大人也乃是本官向皇上举荐,包括朝中眼下不少大臣,本官也都曾举荐,你问一下他们,我可曾收受过他们哪怕一文钱财?
    高某不知道何处的罪过张大人,让张大人你等如此信口开河,对我污蔑中伤,更是血口喷人,我很想知道,你等如此作为,又是为何!
    吾皇圣明,微臣虽然不敢说自己行事毫无瑕疵,但是却处处都是为我大宋着想,还望圣上明鉴,还微臣一个清白!高怀远越说声音越大,终于将心中想说的话都给说了出来,只差上去揪住张昌寿的脖领子喝问他了。
    张昌寿被高怀远一通驳斥,搞得脸红脖子粗,仔细想想,他们确实没有什么真凭实据可以给高怀远定罪,虽然这些事情他们也分析了很久,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捕风捉影的事情,本来他们手中还掌握着一张王牌,就是他们搜罗来的那个曾经被高怀远赶出卧虎庄的一个年轻人,可是让他们沮丧的是,这个人却在高怀远返回京城数日之前,突然间消失不见了,他们本来是将这个家伙暗中看管在一个官员的后宅之中,但是没成想他突然间便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消失的无影无踪,连最后一个人证也没有了。
    他们纷纷猜测,这个人可能是被高怀远的手下绑架了,可是苦于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点,同时让他们无法攻击高怀远的是,刚好那个人失踪的当天,高怀远还没有回到京师,即便明知这件事于高怀远有关,他们也无法将其和高怀远扯上关系,而高怀远中气十足的驳斥他的这些罪名,丝毫不给他留一点面子。
    这个张昌寿被高怀远驳的有些无言以对。
    赵昀这会儿的脸色很是难看,他其实自始至终都不觉得高怀远有罪,现在可好,高怀远这一通驳斥,让张昌寿当场无言以对,而且高怀远所说的事情,大多他都知道,所谓的僭越根本就算不上一个罪名,虽然擅自在圣旨未到之前,提兵出发,有点说不过去,但是自己也确实是同意了他的出兵要求,并且他还一路奏凯的为国家收复了大片失地,即便有错,也只能说是功大于过,其它的更是小事,假如因此说高怀远有罪的话,那么别说朝中大臣不服了,就连老百姓也不会答应。
    郑清之看到张昌寿被驳的哑口无言,立即一使眼色,点出几个人接替张昌寿,出来继续攻讦高怀远,反正今天不是他挑起来的事端,皇帝就怨不着他了,而且他也看出来,今天他们也是骑虎难下,说不住高怀远,今天他们都不好收场不说,高怀远更会飞扬跋扈下去了!
    所以几个被授意的大臣立即站出来,接着引经据典的开始驳论高怀远的各种过失,什么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这样的话都被引用出来,力图证明高怀远这个人是有过失的,这帮人各个都是大文人,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其中不乏能言善辩者,许多事情被他们一说,仿佛还真就很有道理了。
    这方面可就不是高怀远的强项了,这不比上阵杀敌,凭的可是肚子里面的墨水,一时间顿时又把高怀远搞得处于了被动的地位,而他们的行为立即激起了一些高怀远一系的人的愤慨,支持高怀远这边的纪先成可不是一般的文人,同样也是一肚子墨水,立即带着一帮谏官,站出来对这些人的言论一一进行驳斥。
    这一下又热闹了起来,一时间大殿上又是一片唇枪舌战,最终忽然间梁成大又跳将了出来,大声的说道:启奏陛下,臣也有本要奏!
    赵昀这会儿满脸的不耐烦,抬手说道:你说!
    梁成大这会儿眉飞色舞的大声说道:今日听罢了张大人的话之后,本以为张大人乃是一个正人君子,其实不然,在微臣眼中,张大人只不过是个道貌岸然的真小人罢了!
    微臣今日便听闻一件和张大人有关的事情,恐怕就能说明张大人的为人,今日正好也要奏他一本,去年的时候,张大人曾经回乡探亲,而他的祖籍乃是洪州境内净安村,本来以张大人的身份,该回乡为村民做些好事,岂知张大人非但没有为乡邻做半点善事,反倒强征乡邻的土地,为他家修建祖坟,几户人家不同意卖地,他便驱使家中恶奴将几户乡邻打伤,逼得几户人家家破人亡,不得不流落他乡!
    张大人,不知道我所奏之事可是实情?
    大家本来都把注意力放在了高怀远身上,没成想梁成大忽然间跳出来来了这么一手,在大殿上当场奏了张昌寿一本。
    张昌寿这会儿本来已经恢复过来,正在搜肠刮肚的想要继续攻击高怀远,没想到梁成大这会儿会给他来这么一手,当场便傻了眼。
    一派胡言!我几时曾经为恶乡里了?张昌寿当即便怒道,不过背上却出了一身毛毛汗,这件事确有实情,只不过是当时为了修他家的祖坟,侵占了几户人家的田地,几户人家不干,找他理论,后来双方发生了冲突,他的扈从便出手打了人家几下,没想到这样的陈年旧账,居然被梁成大不知道从何处听来,现在被抛出来,成了攻击他的武器。
    梁成大微微露出一丝冷笑,立即从怀中掏出了几份诉状,捧在双手对赵昀说道:启奏陛下,这里便是那些张大人的乡邻联名写的状纸,只是因为地方不管此事,故此才送入了京城之中,正好投在了微臣手中,微臣今天便可以呈交给圣上亲自看一下,陛下便知道张大人是什么样的人了!
    赵昀心知这是梁成大要坑张昌寿,但是这会儿梁成大已经提出了这件事,他总是也要看看再说,于是令一个小黄门将梁成大手中的诉状呈到了他的面前。
    当赵昀看罢了诉状之后,顿时气的脸色发青,这几张诉状上可以说是将张昌寿说的一无是处,说他不但强买强卖土地,而且还在乡里仗着他的势力,放纵亲戚欺男霸女,总之把张昌寿说的是个十恶不赦之徒,假如真是如此的话,那么张昌寿这个人的人品就真的成了问题。
    张昌寿,你有何话可言?赵昀抖着这几张诉状,对张昌寿问到。
    张昌寿可不知道状纸上都写点什么东东,还以为只是祖坟的那点事,于是赶紧澄清,可是这家伙却把事情越描越黑,听得赵昀不由得便信了状纸上所说之事,于是当即下旨道:此事我看你不必再解释了,来人,将此事发于大理寺审理,假如此事果真如此的话,那么该怎么论处就怎么论处!张昌寿你就先回家闭门思过去吧!在事情没弄清楚之前,就不必上朝了!
    张昌寿两腿一软,扑通就跪倒在了大殿上,发大理寺审理,这件事本来他就有错在先,那岂能审出个好的,最终的结局他立即便料到了,吓得他这会儿哪儿还有心去攻讦高怀远呀!筛糠一般的便磕头求饶。
    成何体统,来人,把张昌寿给我赶出去!今日朝议就到此为止,退朝!赵昀再也无心坐下去了,当即便宣布散朝,在内侍宣布散朝的声音中,赵昀头也不回的便走回了后殿。
第十二章 权臣又如何
    众臣只得跪送赵昀,刚刚起身之后,高怀远斜眼看了郑清之一眼,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微笑,气的郑清之一抖袖子,大踏步的首先走出了大殿,而跟着他攻讦高怀远的那些大臣,也纷纷对高怀远冷哼了一声,紧随着郑清之离开了大殿。/
    而高怀远这才带着笑意,和一些大臣寒暄着也离开了皇宫,他辞别了那些为他道贺的大臣之后,直接便去了纪先成的府上。
    哈哈!今天梁成大这家伙表现不错!算是给郑清之来了个下马威!高怀远坐定之后,立即便对纪先成大笑道。
    但是纪先成却并无高兴的意思,反倒有些忧虑的对高怀远说道:这次我们这么做是不是太过激烈了呢?虽然郑清之他们攻讦于你,但是以我之见,他们最多也不过只是想阻止你继续升迁罢了!而我们假如这次太过凛冽的反击的话,恐怕会招致圣上对你的不喜!毕竟郑清之也是圣上的帝师,地位不弱于你太多呀!
    高怀远这才收起了笑容,摇头道:其实你这话我在楚州的时候,赵范便已经对我说过,希望我能暂避他们的锋芒,以免招致更多人的反感,此话确实有理!本来我在回来的路上,也基本上是这么想,不愿于他们正面交锋,令圣上为难。
    但是这次去和蒙古军一战之后,让我感到我们大宋的不足,此战我以优势兵马队阵蒙古大军,但是却险一险还惨败于他们手下,而且我还收到消息,现在蒙古大军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基本上快要将西夏国灭掉了,如此一来,西夏一灭,蒙古人在西北方向便与我朝疆土相接,恐怕利州路一带会有大事发生。
    更大的问题是恐怕这次我在京城留不了多久时间,便又要出去,而且据我所知,圣上也和郑清之已经商议过,让我再离京一段时间,正好我也想去利州一趟,假如任由他们如此嚣张,还以为我怕了他们,所以现在我也不想什么韬光养晦了!
    干脆就给他们来一次大反击,贾奇那边我已经安排好了,这段时间会有大量有关他们的糗事被贾奇查实,交给你来处理,我要让他们一个个都被弹劾的人仰马翻,让他们知道,于我高怀远作对没什么好处!
    至于郑清之,我们也扳不倒他,便将他的党羽先剪除再说!我不管别人如何看待于我,现在局势对于我们大宋来说,已经是时不我待了,我只想尽快让大宋强壮起来,假如再任由他们这么折腾,大宋岂不就要毁在他们手中了吗?
    原来高怀远在回来的路上,便在湖州先见到了贾奇,提前布置了这次大反击,他在安排好一切之后,在湖州故意盘桓了两天,这才放缓速度返回京城,也就有了郑清之一派丢掉证人的那件事的发生,此时那个被他们找到的所谓的证人,已经被沉入了钱塘江之中,冲到大海里面去了!
    也有了梁成大当朝弹劾张昌寿这一幕的发生,贾奇早已部属下去,开始四处搜罗这些参高怀远的大臣的劣迹,总之这次高怀远改变了主意,决定即便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得罪死这些文臣,也要掌握实权了!
    就连很长时间不说话的杨石,也被他暗中请出来,替他在朝上邀功,这都是高怀远在返回的路上作出的决定,而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立即展开反击,打得郑清之一党抬不起头来。
    高怀远算了一下,真德秀虽然没有帮他说话,但是这一次不会参与到对付他的计划之中,最多也就是乐见其成,算不上是威胁,大理寺方面的的人是他的支持者,而郑清之虽然掌控着吏部、礼部、刑部,但是兵部却在他控制范围之内,另外工部和户部在真德秀治下,假如这次他们反击成功的话,便可以控制吏部、刑部,基本上架空郑清之,使之成为一个空壳丞相,以后郑清之假如再想动不动就拖高怀远后腿的话,那么他就没这么大力量了。
    听罢了高怀远的话之后,纪先成捻着胡子想了想,点点头道:事已至此也只有如此了,不过假如这样的话,就很可能会让圣上对你不满,你还是要想好了!
    我一心为国,圣上当会体谅我的苦衷才是,我明天会入宫面圣,将天下大势再对圣上阐述一番,争取让圣上重视蒙古鞑子的威胁,也让圣上知道,我的良苦用心!高怀远微微皱眉想了一下之后对郑清之说道。
    可是圣上这段时间变化很大,恐怕不会如你所想那样轻易就全听从你了!你还是多加一点小心才是!搞不好的话,会让官家觉得你想要大权独揽,成为第二个史弥远!那样的话,对于你来说,将会造成你和圣上之间很大的裂痕!纪先成还是忧虑的对高怀远说道。
    高怀远微微叹息了一声道:权臣?权臣也好!那样的话我便可以放手做更多的事情了!经过于蒙古大军一战之后,现在我更是担心未来的战事,我们最大的敌人眼下早已不是金国了,而是对我们疆土已经虎视眈眈的蒙古鞑子才是!
    你没有到过北方,不知蒙古大军的残暴,他们铁蹄所过之处,可以说是一片焦土,他们的残暴程度,已经远超过以前我的预料,假如让他们有朝一日踏上我们大宋疆土的话,对于我们汉人来说,将会成为一场空前的浩劫!
    而现如今我们宋人却还绝大多数都浑浑噩噩,不知道已经有一把利刃悬于我们头顶,这些文臣弹劾于我,便是一个佐证,他们只关心到底朝中是文臣掌权还是武将崛起,根本没有几个人认识到未来的险恶!
    我佛有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域,假如为了大宋的未来的话,我甘愿当一回奸臣也罢!只要先生明白我的心意,我们大宋老百姓因我而而受益,我便知足了!
    纪先成用力的点了点头忽然笑道:你现在变了,变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