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盗宋 >

第90部分

盗宋-第90部分

小说: 盗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一战之后,小弟感触良多,宋金两国世仇百年,百年之中相互征战不休,看来是个不死不休的结局了,依我看来,金国这次攻宋,实为不智到了极点,他们太过小看我们大宋了!
    这一仗打下来,金国不见得能从大宋这边讨去什么便宜,只不过是空耗一番两国国力罢了,对于两国又有何好处呢?小弟想问一下孟兄可曾想过,当今的局势吗?”
    孟珙点点头,也用一块布擦拭着自己的腰刀,一边说道:“你怎么想到了这些事情,我们为将者,只知奉命行事便罢了,想那么多也是空想,金国欺我大宋良久,他们这么做也是咎由自取,现在不是他们金国新立之时了,还想吞下我们大宋,我看他们是痴人说梦罢了!这一仗定让他们撞个头破血流回去!依我看,金国现在来犯我们大宋,这是在找死,他们北有蒙古,东有红袄军作乱,西有党项人虎视眈眈,却这个时候来犯我们,正如你说的那样,我看他们金主这是自取灭亡呀!既然他们找死,那咱们就好好送他们一程好了!”说这话的时候,孟珙颇为豪气。
    高怀远点点头道:“孟兄果真豪侠也!今生能结实孟兄,真是小弟的福气!可是孟兄不知道又朝深处想过没有,当年金国立国之时的情景,金国当时新立,锐气十足,兵马十分强悍,于是便与咱们先朝签订了海上之盟,后来联手灭掉了大辽!可是后来呢?不知道孟兄可看出来,现如今的局势又和当初有些相似了!”
    高怀远也没直说,而是提起了当初徽宗和金国签订海上之盟,然后宋金两国联手灭掉了大辽那件事,以此提醒一下孟珙。
    孟珙停下手头的事情,扭头望着高怀远,脸上颇有点惊诧的神情,然后又低头想了一下,开口说道:“你这一说,还真是有点像!我看兄弟你似乎有话要说,不妨给愚兄直说好了!你我不是外人,没什么不好说的!”
    高怀远看孟珙也是个明白人,于是便说道:“在我看来,其实金国并不可怕,这一仗他们没赢的可能,只是如孟兄所说的,他们是诚心找死,但是孟兄可曾想过,一旦金国覆灭的话,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呢?我们北方将会如何呢?”
    听了高怀远这句话之后,孟珙立即陷入了沉思之中,渐渐的脸上浮现出了一种担忧的神色,然后抬头望着高怀远道:“兄弟你这是在担心蒙古的成吉思汗吧!你的意思是,金国一灭,那么接下来,咱们宋人便要面对蒙古大军了吗?你这么想,是不是有点担忧太早了呢?”
    高怀远呵呵笑道:“虽然小弟年纪不大,但是却听过不少蒙古大军的事情,如果说金军是豺狼的话,那么蒙古人绝对是一群恶虎,他们的野蛮程度,要远超过金国百倍还多,这一点恐怕孟兄也会有所耳闻,成吉思汗从崛起于蒙古草原开始,便从未停止过一天对四周国家的征伐,连他们的主子大金国,现在也被他们打得丢了中都,迁到了汴梁!
    那个成吉思汗是个英雄不假,但是他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畜生、强盗!他的逻辑是只要不臣服于他的所有国家和人民,都是他的敌人,那么他便要杀光这些不肯臣服于他的人,而他的那些追随者也被他教育成了一帮只知杀戮抢劫的畜生,他们对付起敌人的手段之残酷,恐怕令人无法想象!
    而我们大宋富甲天下,这是天下人尽人皆知的事情,蒙古人其实就是一帮强盗,他们和蝗虫一般,只知道烧杀劫掠,却不事生产,现在看来,我们大宋和蒙古没有什么利益交集不假,但是一旦成吉思汗领着他麾下的那帮蝗虫,啃光了金国、西夏之后,他们便会重新寻找下一个啃噬的目标,那么下一个目标是谁呢?这个恐怕我就不必再说了吧!”
    高怀远忍不住对孟珙将他所知的蒙古军的凶残告诉了孟珙。
    孟珙听罢之后,眉头一下便皱了起来,虽然他也听说过一些蒙古国、成吉思汗的事情,但是却没有人告诉过他,成吉思汗和他的蒙古大军是如此凶残的人,于是大感震撼,半晌才问道:“这倒还是真第一次听说,兄弟你年纪轻轻,又是如何知道这些事情的呢?”
    高怀远早就想好了托词,立即答道:“兄弟的授业恩师是个喜欢游历四方的高人,这些事情都是他亲眼所见,岂能有假,现在我就是为这个事情担心,怕是金国一灭,咱们大宋恐怕就要面对一个更加可怕的敌人了!”
    孟珙听罢之后这才释然,但是高怀远的话,也使他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刚刚一战的胜利喜悦,随即被冲淡了不少。
    孟珙不说话,高怀远也不说话,两个人就这么默默的各自擦拭着自己手中的腰刀,高怀远知道,自己今天的话,肯定对孟珙有所触动,希望孟珙在听完了他这番话之后,能看清楚远方那个庞大的敌人,以后当他掌握了兵权之后,能为汉人多做一些准备吧!
    高怀远伸手招过正在没事闲聊的黄严,从他那里要了一把高家庄自产的流云弯刀,伸手递给了孟珙,然后说道:“这是小弟的一点心意,虽然比不上孟兄送我的这把偃月刀,但是也算是马马虎虎吧!此刀名为流云,是小弟找人打制出来的,比起现在军中所用的手刀,更适合劈砍,也要结实一些,不敢说很好,但是确实是杀敌防身的好家伙!孟兄以后看来是要常年于战场之上了,拿去防身也好!”
    孟珙也不跟他客气,伸手接过这把流云弯刀,右手抓住长长的刀柄,左手一按绷簧,苍琅一声拔出了这把流云弯刀,看到刀身上那些细密的纹理和奇特的刀形,又伸出手指在刀身上弹了一下,这把流云弯刀发出了一声悦耳的清音,于是脱口叫道:“好刀!”
    说罢之后,起身用此刀随手舞了几下,挽出了几朵刀花,最后双手持握,用力大喝一声带着一定斜角猛然劈下,重重的劈在了一棵小树上,那棵小树只是微微一颤,马上便应声矮了下来,上半节树身原地落下,杵在了地上,再看树身上的断茬,平整光滑,连一点毛茬都没有。
    孟珙微微有些吃惊,将此刀捧在手中,赶紧打量了一下刀口,却看到刀口没有一点点损伤,光亮如新一般,于是大喜过望,对高怀远说道:“好刀呀!这把刀劈砍起来甚是趁手,没想到威力如此之大!恐怕此刀价值不菲吧!既然兄弟要送给愚兄,那愚兄却之不恭了!”毫不推辞的便收了起来。
    孟珙也是识货之人,马上便爱死了这把流云弯刀,将其视为宝贝一般,赶紧用软布擦拭了一下刀身,小心翼翼的收入鞘中,然后贴身挂在了腰间,拍打一下刀鞘,仿佛生怕丢了一般!
    “刀是用来上阵杀敌的,此刀孟兄只管放心大胆的用,万一折损了也不怕,兄弟自会再送孟兄新的便是,可不要让它留在鞘中,无痛饮敌血的机会呀!”高怀远笑着说道。
    “兄弟放心吧,你的心意我明白,今天你的话我记下了,只是你我现在都只是个小小的军官,这种事情我们也无法左右,现在我们只管打好我们的仗,假如真的有这么一天,蒙古人敢觊觎我们大宋的话,那孟某就要他们也见识一下此刀的厉害吧!哈哈……”孟珙豪迈的放声大笑了起来,伸手在高怀远的肩膀上拍打了几下。
    “我说兄弟,我看你手下的这几个少年都不错,很有点当兵的意思,假如你不能入军籍的话,不妨问问他们愿不愿意当兵,只要他们愿意,愚兄保证不会亏待了他们,锤炼一番,这帮小子们都能成大器呀!”孟珙和高怀远说笑了一阵之后,放下了成吉思汗蒙古大军的事情,勾肩搭背的将高怀远拖到了一旁,小声的对黄严等人努了努嘴,小声对他说道。
    高怀远脑门上立即拉出了几条黑线,孟珙这家伙倒是眼毒的厉害,眼看打自己的主意没指望了,便转而求其次,将主意打到了他手底下这帮少年的身上,捡便宜也没这种捡法呀!这帮小子们可是他耗费了不少心血才训练出来的,几仗下来,现在就剩下了这不到三十人了,这家伙居然想都给他挖了去,真是贪心的厉害呀!
    “我说孟兄,好歹现在我还是个辎重营指挥使,还跟着大军做事呢,你这么在我手下挖人,难道想让我当光杆司令不成?不成不成!我还要靠这帮家伙们给我帮手呢!”高怀远立即将脑袋晃得跟拨浪鼓一般,一口便回绝了孟珙的要求。
    “光杆司令?光杆司令是什么东西?”孟珙听不懂高怀远的这个名词,于是对他问到。
    高怀远马上意识到自己又说漏嘴了,司令这个名词,现在似乎还没有,而是后世对军事长官的一种称谓,于是笑道:“不是啥东西,这东西……不是东西,是……汗!我都被你搞糊涂了!总之,别说这个了,这帮小子可都是我的帮手,给你挖去了,我就没得玩儿了!回头再说吧!啥时候打完仗了,我要是回去的话,问问他们愿不愿意跟着你留在军中好了!这事儿就这么说!大营扎好了,咱们还是入营休息一下吧!”
    说完一溜烟便跑回了自己的辎重营,对那些席地而坐的乡兵们叫道:“全体起立,列队入营!”
    孟珙摇头晃脑的也去召集自己的麾下兵将,一路走一路念叨着:“司令不是东西?……”
第三十三章 家书
    在金军经过头一天的一败之后,枣阳之围实质上已经被宋军所解,宋军打通了枣阳县城西门和南门,并将囤积在七方镇的大批粮秣转运到了枣阳县城之中,大大缓解了枣阳县守军和城内百姓的困难。
    而金军主帅完颜赛不在经过这一败之后,知道枣阳县他短时间之内是无望攻破了,而且现在宋军士气如虹,自己大军新败之后士气低落,经过半年多的征战之后,他麾下兵将们也都疲惫不堪,于是高悬免战牌,连续多日不肯出战。
    而孟宗政这些天多次率军攻打金军大营,也都因完颜赛不防守有方,未能攻破金军大营,于是暂时双方在枣阳形成了对峙状态。
    眼看天一天天冷下来之后,军中也需要再次补充物资,高怀远也只能干回老本行,带上他的辎重营,辞别了孟宗政等人,回转襄阳,转运各种军中所用越冬物资。
    这一次因为宋金两军在枣阳对峙,而金军连遭败绩之后,将散布出去的游奕军都给收拢了回去,所以一路上走的倒是轻松,没有遭遇任何事情,高怀远轻松带着这批乡军平安抵达了襄阳城。
    而枣阳之战的消息已经由军中快马传递到了襄阳大营,对于这次七方镇大捷,又是令军中士气一震,而襄阳的百姓们更是欢呼雀跃,起码短时间襄阳是不会遭到金军的袭扰了。
    而对于这一战中指挥有方的孟宗政,朝廷自然是有所表示,当即擢升孟宗政为枣阳军使,其他诸将各有封赏,但是令高怀远不解的是,这一次他作为七方镇一战首功之将,却没有得到任何嘉奖,让他着实郁闷了一把。
    但是这件事他也没地儿去喊冤诉苦,反正他现在也不求升官,历练的目的达到也就足矣,于是便没在意这个事情,可是作为他手下的那些辎重营的乡勇们却不高兴了,在他们看来,高怀远此战可以说是居功至伟,却得不到任何嘉奖,实在是说不过去,于是私下里嘟嘟囔囔,很是不爽。
    幸好高怀远没得到嘉奖,这些人包括黄严等人,都不同程度的得到了一些奖赏,让这些人才多少心理平衡了一些,暗想跟着高还远干,还真是能得实惠呀!起码这一仗打完回家的时候,光是这些赏钱,就够他们各自购置几亩地度日了。
    至于这个事情,高怀远不在意,也没去深究,反正不赏就不赏,他也不在乎,在襄阳休整装运物资期间,他意外的收到了大冶县老宅薛严的一封信,同时还收到了卧虎庄送来的一车东西,甚至还收到了一封来自绍兴方面老爹高建的一封亲笔信,过来的人中,有几个是卧虎庄的庄丁,另外一个是绍兴高家的家仆,这些人已经在襄阳府等了好久了,整天呆在城外,等高怀远的消息,这一次高怀远率队回来之后,他们立即便找上了门。
    高还远有点喜出望外,安排他们先等一下,便迫不及待的先抽出了薛严的那封信观看,离家这么长时间,他还真是有点担心卧虎庄和大冶老宅的事情了!
    薛严虽然是个粗人,大字不识几个,但是却很聪明,找来了管账的周毅,让他执笔,将家中的情况告知了高怀远。
    从信中高怀远得知,老宅那边今年的田地,今年又喜获丰收,他已经按照高怀远当初的吩咐,将佃租收齐,储备在了卧虎庄粮仓里面,今年粮价因为宋金开战,再次疯涨了许多,卖粮不如储粮,所以干脆都自己存了起来。
    至于送往绍兴的钱,却没少一点,还随着粮价的增加,又多给绍兴高家多交了几成,请高怀远不必担心老宅的事情,再有就是薛严信中通知了高怀远,他擅自离家带乡勇助战的消息,老爷高建已经得知,派人到老宅查问了这个事情,被他打发走了,让高怀远想办法应付一下这个事情。
    而执笔的周毅也顺便将卧虎庄的事情也作了简单汇报,从他所述的情况看,卧虎庄在他和蒋鹏等人的打理下,卧虎庄的事情进行的很顺利,连高怀远稍微有点不太放心的黄真,也做事十分兢兢业业,没有出现任何纰漏,账目上没有做任何手脚!琉璃坊和肥皂作坊两个生意都很是红火,特别是肥皂作坊,在蒋鹏的努力下,产量连续翻番,又在扩建的后院里面,连续增设了几口大锅,赚钱着实不少,即便如此,王家还是连连催货,有点跟不上销售。
    至于那些留守卧虎庄的少年们,也都比较听话,按部就班的每日训练、劳作,即便有人不太听话,在几个最早来的少年的教训下,也都老实了下来,通往山里面的那条山道,也在逐步推进,年后应该可以全线打通。
    就是柳儿姐这段时间心情不好,整日偷偷的暗中落泪,对高怀远十分思念,也担心高怀远的安全云云。
    看完这些之后,高怀远想起来,从他五月离家,到现在已经超出了大半年时间了,眼看就又要过年了,时间如同过隙白驹一般,一年时间这么快便一晃而过,真是有些令人感慨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