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娘子在种田-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浩然喜欢吃肉,穆扬灵也喜欢,但她也喜欢吃青菜,所以每顿青菜都少不了,齐浩然则是只要可以,筷子绝对不忘青菜盘子里拐弯,小熊小小年纪已经继承他爹的坏习惯了。
所以为了他的健康着想,穆扬灵每次吃饭都强制『性』的往他碗里放青菜,用眼神逼迫他吃下去,还警告想要扔掉青菜的他,“你儿子正看着呢,你看他小小年纪就光瞄着肉,再跟你学,岂不是一点青菜都不吃了?王太医可说了,青菜是人体必需补充的,赶紧吃。”
有她监督的情况下齐浩然都能那么便扭,要是没她看着,更不可能吃青菜了,所以穆扬灵想了半响,最后在做好菜后将青菜放在了两道肉菜的中间,饭菜都是照着齐浩然的量做的,她将食盒交给小亭的时候道:“你要看着王爷全吃了,告诉王爷不许浪费,要是剩下了以后我就不送了。”
小亭赶忙点头应下,屁颠屁颠的去给齐浩然送食盒,他到军营的时候正赶上午饭,齐浩然正拿着个馒头啃,见小亭提着两个食盒过来就微微蹙眉,“你怎么把食盒提这儿来了?”
小亭笑道:“爷,这是王妃特地给您做的。”
齐浩然眼睛一亮,觉得阿灵最近真是越来越体贴了。
小亭将范子衿的食盒放到一边,先打开齐浩然的,里面只上下两层,上面一层是还热乎的米饭,下面一层是菜,齐浩然探头一看,正是自己最爱吃的红烧肉,看那颜『色』就知道是阿灵做的,因为颜『色』不够红,也不够亮,甚至连肉都不够肥,但是齐浩然喜欢。
小亭笑眯眯的道:“王妃还说了,王爷要是喜欢,以后她每天都做菜给您送来。”
齐浩然高兴,“当真?”
“自然是真的,小的哪敢骗王爷,所以王爷,您得把饭菜都吃完,不然小的拿剩饭剩菜回去,王妃只怕还以为您不爱吃呢,到时候只怕就不做了。”
齐浩然立马不屑的道:“就这点份量也就够爷填吧下肚子。”
齐浩然夹了一块红烧肉,问道:“只有一道菜?”虽然他喜欢吃红烧肉,但一顿饭只有一道菜也稍显单调了些。
小亭立马道:“有三道,都在下面呢。”
齐浩然就撇撇嘴,“你们王妃第一次放食盒不懂,你们也不知道提醒,这菜应当分开放才是,府上要是没有大的食盒就去买一个。”
小亭嘿嘿一笑,站在一旁看,齐浩然才夹了两筷子红烧肉,就从底下扒拉出一大筷子的青菜。
齐浩然眨眨眼,筷子往下探去,青菜下面倒是一道爆炒斑鸠,齐浩然看了看那青菜,瞬间明白了穆扬灵的意图,回头对小亭道:“回去告诉王妃,她做的青菜我都吃了。”
小亭直愣愣的盯着食盒里面的青菜。
齐浩然撇撇嘴,当真老老实实地吃了,他当然知道光吃肉不吃素不行,但他就是乐意看着穆扬灵围着他着急,或是生气瞪他的样子。
小亭这才松了一口气,齐浩然就幽幽地盯着另一个食盒道:“这都什么时辰了,还不给表公子送去?”
小亭轻拍一下额头,忙提了食盒去给范子衿。
范子衿的菜可不是混着放在一起的,他的食盒大,横两排,竖三排,小亭轻轻地将食盒打开,先把饭拿出来,然后是上头的几道菜,最后是一道汤。
四菜一汤就摆满了桌子,量都不大,却比酒楼做的还要精致一些。
第621章 想法
范子衿微微挑眉,笑道:“你们王妃有心了。”
晚上齐浩然很嘚瑟的回来,亲了亲穆扬灵道:“爷就知道你时刻想着爷,放心吧,爷虽然不爱吃素,但只要是你做的,爷全都吃下。”
穆扬灵抿嘴一笑,第二天就不把菜都混在一起了,也和范子衿的一样,一样一样分开放着,都是四菜一汤,不过齐浩然的是三荤一素,范子衿是两荤两素,且,齐浩然的菜都是穆扬灵稍显粗糙的手艺,而范子衿的是厨娘精心制作的。
这样下厨几天,穆扬灵又认真和厨娘学习,多年不见涨的厨艺竟然越来越好了。
范子衿见这夫妻俩跟蜜里调油似的,很是牙酸,转身就给他们找了事情做,“这是苗寨送过来的帖子,吉安的长子和女婿回来了,邀请我们过去做客。”
齐浩然挥手道:“这种事情你去就好了,不然就派底下的人去。”齐浩然手底下虽没有二品的将军,三品却不老少,他们去参加苗寨的宴请也够格了。
范子衿却道:“黔南三分之一的汉人,近三分之二的苗人,剩下的极少数则是瑶族和其他民族的人,他们不可为惧,但苗人这边却要搞好关系。”
“汉人和苗人矛盾历来已久,但我是兵,只负责练兵与守住西南西北边关,这政事上应当是地方官『操』心的,大哥不是派了柳先生来当矩州知府?他什么时候到任?”
柳先生当年考不中进士,但穆扬灵请范子衿帮忙排队于举人的功名谋了一个县丞的官职,那个县城是在北地,柳先生自然而然的投入到齐修远门下,应该说,因为有穆扬灵的这层关系在,他早已被打上齐浩然的标签。
短短两三年时间,他从县丞升任县令,还不到半年,齐修远登基后就让他出任矩州知府。
矩州很穷,但再穷这也是一个知府,柳先生此时正感恩戴德,快马加鞭的往这里赶。
范子衿比齐浩然更关系政事,闻言道:“还有四五天就到了,”他道:“你以为大哥为什么会让柳先生来矩州?还不是因为他是我们的人,大哥明显是想让你调整一下汉苗之间的关系。”
齐浩然沉思,世宗皇帝时,朝廷对少数民族和汉人并无二态,税赋劳役一样,甚至因少数民族所处之地偏僻贫瘠,每年世宗皇帝还多有减税免税的政策,可以说,那时候算得上是万众一心,齐浩然虽不太喜欢读书,史书却也是熟读的。
后来高宗即位,高宗之后几位皇帝都有些奢靡,加上西北,北方和东北开始兴起战事,世宗皇帝积累下来的财富渐渐消耗一空,国库空虚,只能加赋税,朝中大部分官员都是提议加黔南,西北和北方一带少数民族的赋税。
世宗后将近百年的时间里,少数民族的生活越发困难,赋税越来越重,汉人被加的赋税已经够多了,他们的比之汉人更重三倍,要不是他们聚族而生,守望相助,只怕早饿死一大半了。
但也因为是聚族而生,更易兴兵叛『乱』,近二十年来,黔南不断有少数民族叛『乱』,这次大周国灭,他们也贡献了一番力量,要不是西夏兵入关时经过黔南,一番烧杀抢掠,齐浩然还收拢不住他们呢。
难道大哥事想仿照世宗皇帝,从心理上收服苗人?
范子衿道:“这两个多月,我时常在城中行走,见汉人和苗人都是分开居住,汉人对苗人等少数民族多有轻视,而苗人也多仇视汉人,虽然没有杀人抢掠的事情发生,但打架斗殴却发生过不少,浩然,柳先生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怎么可能管得了悍勇的苗人?大表哥将他派来做知府,只怕是属意你,毕竟他是你的人,不会阻拦你行事。”
“但军政向来分开……”
“军政当然要分开,但如果柳先生请求你支援,为了地方和国家的安全,你却是可以帮忙的。”
齐浩然沉思,晚上就抓了笔给齐修远写信。
穆扬灵在一旁给他磨墨,道:“我这几天把矩州城逛了一下,发现城中只有少部分的商户会通用语,大部分人都说着各自的方言,要是汉人和苗人买卖东西,就更是只能比手画脚,这样沟通,别说朝廷将汉人和苗人分开对待,就是一视同仁也会出问题的。”
齐浩然咬着笔头道:“黔南很少与外界联系,通用语用得少是正常的,他们都说矩州话。”
“可我看,会矩州话的也很少,汉人倒还罢了,大部分都会,苗人因是聚族而生,很少出苗寨,几乎没几个会矩州话,我觉得,你要是想管好黔南,头一件就是开学堂让大家学通用语,年纪小的可以慢慢学,孩子学语言也很快,年纪大的只要学一些日常交流需要用的就行,剩下的可以让他们自己家里面的孩子教……”
齐浩然皱眉,道:“那这完全是针对苗人,只怕苗人不愿,何况,开学堂花费也不少,矩州衙门好像很穷。”
不是好像,是根本穷得不忍直视,府衙破破烂烂的,后院的墙虽没塌,但也斑驳不已,屋顶年久失修,没见齐浩然现在都是暂时借住乡绅的房屋,不愿意去住府衙吗?
穆扬灵轻咳一声,显然也知道这个原因,想了想道:“要不不用府衙出钱,我们募捐?我们府里有不少钱,到时候我们先出大头,我们出了,拿下官员士绅肯定会跟着出,进学的孩子不用交钱,直接进来念就行。”
齐浩然眼睛一亮,“除了教通用语,还应该教他们《论语》,教他们君臣父子纲常……”到时候所有苗人的孩子都学过伦理道德,十年,二十年之后,这些孩子长大成为新生代,他不敢说不会再有叛『乱』,但战事应当会减少很多。
穆扬灵结舌,她的初衷只是教汉语,让大家不至于鸡同鸭讲之下发生冲突,谁知道齐浩然直接来个文化侵略。
看着兴冲冲的给齐修远写信的齐浩然,穆扬灵决定下去给他准备一份夜宵,不然以齐浩然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的习惯,今天晚上他估计要饿肚子。
齐浩然的确越写越多,最后写了厚厚的一沓纸,本来想检查错别字的,看到这么厚,顿时没心情了,只等上面的墨迹一干,就折起来塞进一个大信封里。
第622章 共愿
齐修远收到齐浩然的信时大吃一惊,他不会把他要处理的公文当做信寄出来了吧?
等看完信,齐修远就深思起来。
他把柳清提拔为矩州知府的确是想让齐浩然方便行事,但他不觉得只凭短短几年的任期就能将少数民族的事撸清楚,世宗皇帝努力了将近二十年,好容易有点起『色』,结果后辈子孙只奢靡了一下就将他前面二十年的努力毁于一旦,所以齐修远更想做的是制定制度,将一些政策通过律法和圣谕固定下来,就算后代子孙不肖,朝政也不至于太过昏聩,齐家的江山就能保持得更久一些。
当然,这只是齐修远心中隐隐的想法,如今谈这些还为时过早,他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将国事撸顺,先把日子过好再说。
对于齐浩然的提议,齐修远只能回以四个字“徐徐图之”。
没有哪个皇帝不想当明君,不想名留青史,只看他们有没有能力,道德和自制力。
景炎帝没有做千古一君的雄心吗?
有,但他能力不足,道德不全,自制力更是为负数,所以才会如此一败涂地。
齐修远能收服军心,得到这么多人的拥护就可见他的魅力和能力,他也爱戴百姓,本身又是武将出身,出生入死之人自制力是最基本的,而他堪称其中之首,所以他现在什么都不缺,就看老天爷给不给他这个机会,给他的国家,他的臣民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
只要得到这个契机,他又不会搞个英年早逝什么的,他就有很大的把握成为名留青史的明君。
此时,齐浩然还不知道他大哥的思量,和即将被赋予的责任,他正鼓着脸瞪穆扬灵,说什么也不同意她穿苗寨送来的衣服。
再过不久就是苗年,到时候黔南比较大的苗寨会有一个聚会,今年刚好轮到吉安的苗寨举办,因为苗年是苗族人最盛大的节日,因此吉安提前送来了苗服。
给尊贵的客人送上苗族礼服是他们的最高格待遇,因为齐浩然这边也有意向和苗人搞好关系,所以就想穿上他们送来的苗服。
但齐浩然还好,穆扬灵的衣服却是中长袖,『露』出一小截小手臂,穆扬灵还没察觉到有什么不妥,齐浩然就不乐意了,那白嫩嫩的小手臂只有自己能看,在屋里穿穿也就算了,偏什么要穿给别的男人看?
所以齐浩然临时改变主意,他不穿苗服了,要穿自己的朝服,穆扬灵也穿着诰命服去。
“诰命服重成那样,你确定要我穿着走一天?而且,大热的天你穿朝服不嫌惹啊。”
虽然已是秋天,但黔南温度还是挺高,加上又闷热,齐浩然只穿两件衣服都觉得汗水“哗哗”的往下流。
此时他就一脑门的汗,他抹了一把汗,低声抱怨道:“你们来的时候江南不是已经开始冷了?都穿上夹的了,怎么这边还是这么热?”
现在是农历九月,就快要进入冬天了,穆扬灵前世今生都没到过黔南,所以还真不知道这个时候黔南的天气应该如何。
穆扬灵将苗服换下来折好,道:“要不让人改改吧,把袖子改长就行了,听说到时候所有黔南千人以上的苗人部落都会过来集会,我们身穿苗服出场好歹是个态度,最起码能让他们安心。”
穆扬灵没想以此挑战汉人的礼教,因此把自己的衣服退回去给吉安,将自己的要求说了。
吉安叫来大儿子和女婿,吉安勇蹙眉道:“改了就不符合礼制了。”
他们这一族女子的礼服就是以半长袖的衣服最尊贵,吉安的女婿陈家才却笑道:“汉人重贞洁,这是理所应当的,大舅哥也别觉得不符我们的礼制,只有符合两边共同的礼制才算是最好的,所以就叫人将礼服袖子做长吧,上面绣上我们的族花,以示郑重。”
吉安连连点头,“家才说的好,就这么办。家才呀,这事就交给你了,回头做好了,你亲自给王妃送去,上次你小姨子把王妃给惹恼了,还希望她不要介意才好。”
陈家才笑着点头,顿了顿道:“不如让大舅哥跟我一块儿去,也好谈谈朝廷的口风,虽然我们也能免税三年,但今年就是第一年,三年时间很快过去,也不知道我们的赋税会定得多高。”
说起这个吉安就发愁,惋惜道:“可惜当初西夏兵冲来太快,不然我们说不定真能脱离朝廷,跟大理合二为一。”
陈家才微微蹙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