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娘子在种田-第2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让他大哥抢下的江山是一个破了大洞的烂摊子呢,这半年来,齐浩然和齐修远查探各地情况,这才知道大周把这江山给折腾成什么样了。
粮库差点被搬空,钱库干脆一文钱也没留下,虽说从秦相府中找出一笔地砖金子,但经过核算,那连秦相贪污的一半都不到,被搬空的国库金银铜板到现在都没找到。
加上大齐满目苍夷,百姓十中有六七人是流民,居无定所,家无恒产,更无粮食衣着,想要安定下来,需要花费大量的银钱。
三年免赋税,国库了没有赋税收入,齐修远只能从世家和前朝比较嚣张的几个贪官山上扒一些,但那些也是杯水车薪,现在世家被打压得动弹不得,但吐出来的油水也有限,收回来的隐田大部分被分给了隐户,而田地是长久利益,他们现在需要的是救急的粮食和银两。
整个大齐,现在也就未遭受过战火的兴州府,汉中府和京兆府能挤一点出来接济其他地方。
因在这三府当差的都是齐修远的心腹,又是新朝建立,并不敢贪污,但帮衬到的也有限,因为三府日子虽然比别的地方好过,但吃不饱穿不暖的人比比皆是,齐修远也不能太过压榨北地的百姓,那儿才是他龙兴之处。
所以只能齐修远兄弟和范子衿往里填这个窟窿,范子衿从做生意开始,赚到的钱花在自个身上是少之又少,除了北地的产业还能支付穆家的份子,其他的收益,包括给穆扬灵的那一份全被他们给投到国库中去了。
国家要安定百姓,组织民夫建造房屋,丈量土地,分永业田,花费是从他们这儿出,夏种时,江南劝课农桑的种子,农具从他们这儿出,入冬了,防寒防冻的银子依然要从范子衿这儿拿一部分,现如今,范子衿已经在准备明年开春给齐修远的银子了,因为开春意味着种子,农具,耕牛,水利,这些都需要花钱!
齐浩然有些害怕,他自个的钱往里填多少他都是不在意的,但如果把阿灵的嫁妆也全都填进去那他才混蛋呢。
所以他不愿意动用阿灵的嫁妆,他怕一用就停不下来,齐浩然抱着阿灵低声诉说自己的担忧。
穆扬灵就拍着他的肩膀道:“嫁妆在我手里呢,你用不得经过我这儿?放心吧,我没那么大方,你看除了子衿那儿的份子钱,经过我手上的生意我什么时候亏过?我虽然帮人,却一直量力而行,我还有你,还有小熊要养活,现在我们家钱也少,我还做不到白扔钱做好事的境界。”
齐浩然一想,还真是,阿灵做的好事不少,却好像一直没亏过。
在北地开了育幼院,给孩子们吃好喝好,还请先生学手艺,但租种那些孩子名下的土地收益同样不少,据说,收上来的粮食价值不仅能将育幼院的成本抵消,还能赚不少。
就算孩子长大要回自己的田地,但因有不少孤儿分了地后不断加入育幼院,育幼院的规模不仅没降,反而还多增开了一个。
因为育幼院影响太大,依然是挂在穆扬灵名下,现在穆家除了博文,谁都不管育幼院的事。
而江南开粮铺一事也是,她拿出那么多粮食平抑物价,又压低玉米种子价格,或赊或欠,外人看她要亏死了,却不知道她虽然没赚多少钱,却也一文钱没亏。
因为她是直接从育幼院租种的那些土地拿的粮食,是按北地粮食批发价给钱的,运到江南,加上运输成本再每斤赚上一两文钱,虽然千斤粮可能连二三两银子都赚不到,但总归是没亏本不是?
齐浩然意动起来,捏着穆扬灵的手道:“那以后我要是犯糊涂叫你拿钱给大哥平窟窿,你就揍我。”
穆扬灵“扑哧”一声笑出来,道:“我的嫁妆不算育幼院名下的田地,就江南那个庄子和开设的粮铺总共也才几万两银子,给大哥能塞个牙缝吗?子衿在江南的酒楼一个月就能赚到了,大哥才看不上我手里这根毫『毛』呢。”
“也是,你银子太少了,”齐浩然见穆扬灵说的轻松,倒有心情和她开玩笑了,笑着打击她道:“都是做生意,为什么子衿做的生意是日进千金,你却是日进斗银呢?”
穆扬灵就忍不住踹她,“我还能日进斗银呢,给你做生意不得亏死。”
“所以爷从来不做生意,说你笨还不承认,回头让家里的掌柜去和子衿的掌柜取经,我们家也多赚一点钱。”
“你要和子衿抢生意?太费脑筋了,要去你去,我才不去呢,”穆扬灵懒洋洋的道:“我就赚点小钱就好。”
齐浩然就说她胸无大志,夫妻俩拌了一下嘴,就相拥而眠了,我推推你,我捏捏你,就含含糊糊的睡着了。
第二天穆扬灵就精神满满的去苗寨找陈家才商量贡品的事,为了不叫人知道他们给皇帝送的是吃食,她还特意将人请到空旷之处商议,谁知道陈家才只听她说了个开头就拒绝了,理由很简单,敬献这么廉价的东西给皇帝,他们苗寨丢不起这个人。
陈家才虽然向着苗寨,但对皇帝还是有敬畏之心的,见穆扬灵这么随便,不由生气。
穆扬灵立马抛弃死要面子活受罪的陈家才,去找吉安酋长,一开始吉安酋长也扭捏,听到穆扬灵说,要趁机将黔南的这些“土特产”卖到京城,然后买粮食回来,顿时眼睛一亮。
穆扬灵给自己灌了一杯水,继续道:“……有皇上给我们打广告,就算这些东西廉价也能卖出去,而且能卖出不错的价钱,江南粮价比黔南要便宜,到时候肯定能换不少粮食。”
吉安意动,“这些东西真能卖出去?”
第650章 开始
穆扬灵点头,“七成的把握,你要知道,皇帝也吃了这些东西的。”
吉安咬咬牙,道:“这门生意我做了!”
“那苗寨这边我就交给您了,”穆扬灵笑道:“您看这门生意我们是交份子一起合作,还是您这边收了转卖给我,单算我的生意?”
“合作怎么个合作法,要是都算你的,这价钱又怎么定?”吉安问道。
“合作的话,成本我们五五平分,您在苗民这边熟,这边由您负责,汉人那里由王府负责,所赚的钱在京城买粮食运回来后一样五五分,”穆扬灵笑道:“至于路上的花费,我亏一点,我们王府全负责了。”
“这个,五成的成本得要多少啊?”吉安想到自己并没有多少家底。
穆扬灵就笑道:“我并不知道大家手中的存货,自然是能收到越多的货越好,我们预定有两种支付方式,一种是直接给钱,一种是给条子,他们拿来多少东西,核定价值后换算成粮食,直接给他们写上一张条子,盖上您和我们王府的印章,等粮食运回来后可以拿着条子直接来换粮,这样我们能直接节省很大一笔成本。”
吉安精神一震,觉得这个好,连忙问道:“这单价怎么定?”
“我们先把这些东西的成本算出来,怎么也不能让百姓们吃亏,收购价格比市面上的贵一两文也没什么。”
“那粮价呢?现在黔南的粮价可不低。”
“吉安酋长放心,这粮价必定不会高于现在黔南的,江南物价已平,现在一石谷子是一两三钱银,玉米杂粮更便宜,只要一两一钱八十文,就算运回到黔南,我们每石只加半钱银子也就不亏了。”
吉安酋长愕然,道:“那我们不是做亏本的买卖?”
“怎么会亏本呢?每石还赚了半钱银子呢。”
吉安酋长跺脚道:“王妃别骗我,这还没算来回的路费呢。”
穆扬灵道:“都说了路费算我的。”
吉安怀疑的看向她,“那王妃这一趟几乎分文不赚了,您图什么?”
“吉安酋长,您忘了我们的初衷了吗?本就是为了让黔南百姓能渡过明年青黄不接的时候,走这一趟,能让不少百姓增加收入,只这一点我们就不亏了,”穆扬灵认真的看着他道:“这也真是我要和酋长说的最后一个条件,运回来的粮食,不论是汉人,还是苗民前来购买,皆得一视同仁,价格公道,您看如何?”
吉安转了转眼珠子就明白了,穆扬灵是想让汉族贫民好过,他则是为了苗民,虽然做一趟生意不赚钱,但他是酋长,他的子民赚了,就是他赚了。
吉安酋长立刻笑盈盈的应下了。
穆扬灵立刻写下契约,双方将各种价格也全都写了上去,穆扬灵道:“为了互相监督,酋长可派一人来和王府的管事一起去汉人那儿收购货物,我这边也会派一人到苗寨来,吉安酋长以为如何?”
“就这么办。”吉安酋长爽快的应下。
穆扬灵一走,吉安酋长就把手下人全找来,道:“你们都去通知大家一声,明儿王府的管事过来,谁也不准提要换钱,全都换条子,王妃说了,粮食运回来,得先把条子上的粮食全兑换后才卖,她定的粮价只有黔南粮价的三分之二,条子比钱赚多了。”
陈家才匆匆赶来,急忙问道:“岳父,你们还真打算做这门生意?”
吉安酋长『摸』着胡子笑道:“家才啊,不要小看了王妃,我虽然不知道她的这个主意成不成,但我们总不会亏。”
“为什么?”陈家才蹙眉,“东西万一卖不出去,我们怎么跟乡亲们交代?”
“放心好了,王爷那么疼王妃,到时候我到他跟前哭两声,这些损失他就能给我补齐。”大齐唯一的王爷有的是钱。
吉安算盘打得响,穆扬灵也不蠢,下山后就把祝良找来,道:“派个机灵点的去苗寨,叫他盯紧了,别叫他们『乱』开条子,所收上来的货物价值和质量一定要严加把关,这可是送到京城里的东西,你们去和苗寨接洽的时候也警告他们一番,暗示他们,这不是一锤子买卖,要是砸了,责任不在我们。”
祝良应下。
穆扬灵又道:“再去府衙一趟,让柳先生出面找各地德高望重的老人出面,由他们帮忙收购货物,记住,提醒他们尽量要条子,不要拿钱,到时候粮食回来必定是先兑换条子,剩下的粮食才会拿出来售卖,苗民和汉人一视同仁,这一点一定要提前告知,并反复灌输给百姓。”
“王妃是担心他们后面会因我们卖粮给苗民而『乱』?”
穆扬灵冷笑一声,道:“我定的粮价低,到时候先兑换条子,而不是先卖,那些拿了钱的必定要闹,总要提前说好游戏规则,苗民那边有吉安压着,他威望又高,不会有什么事,汉人这边就不一定了。”
祝良一想就明白其中的严重『性』了,忙道:“王妃费心,此时小的亲自去办。”
“好,拿了牌子去取钱,全换成铜板。”
吉安先在自个的苗寨里搜刮一通,然后才向其他苗寨递出橄榄枝,他在各个苗寨中威望不错,加上前不久的苗年聚会又是在他那儿开的,和各个苗寨的酋长打过招呼后,他们就睁只眼闭只眼的任由他在他们的地盘上收购那些东西了。
黔南另一个苗寨里,吉鲁『摸』着黑往家里赶,一回来就急吼吼的问道:“婆娘,我们家里有多少腊猪肉和刺梨干?”
“腊猪肉没多少了,要留着度过汉年春节,刺梨干倒是还有不少,他阿爸,怎么了?”
“吉安的苗寨要收这些东西,把家里所有的腊猪肉和刺梨干收拾出来,明日我们拿去换条子,我和大伢子连夜把益肝草配好,也能换不少粮食。”吉鲁只要想到自己得到的消息,就是满脸笑意。
吉鲁妻子惊疑不定,问道:“什么条子?”
“换粮食的条子,矩州的王妃心善,和吉安酋长合作给我们苗民一条活路,收了这些东西去换粮食,过了汉年,粮食运回来我们就能拿条子换粮食。”
“该不会是骗我们的吧?王妃有这么好心?”
“吉安寨子的人总不敢骗我们,听说吉安寨子的早就收光了,轮了好久才轮到我们,我们的动作可不能慢了,不然他们收够了怎么办?”
吉鲁妻子一想也是,就算那王妃骗他们,那吉安寨子的人总不敢骗他们,大不了到时候去把吉安寨子给抢了就是。
这样的对话在各个苗寨里进行着,然后吉安就笑眯眯的看着不断运回库房的货物,心中既喜又忧,也不知道这么多东西能不能全都卖出去。
第651章 公信力
韦黑子蹲在角落里,听村里的人吵成一片,心里也不免有些焦急起来。
昨天里正来通知,王府要收盐酸菜和刺梨干等小东西,里正劝他们全换条子,不要换钱,因为换条子比换钱更划算,等王妃从京城里买粮食回来就会先把粮食换给有条子的,然后才卖余下的。
但村里人却不太想换条子,谁知道以后条子能不能换粮食?只有到手的钱才是真的,里正叹气,劝他们道:“王府难道还能亏我们这点钱不成?这次是衙门牵头,他们总不会赖我们。”
村民们不说话,心里暗道:就是因为是衙门牵头,我们才更不能相信。
到时候王府不给换,难道他们还能赖上王府不成?
里正见状也只能叹息一声,他在这一片是德高望重的老人,所以衙门才叫他出面,但大家都不怎么信任衙门,他也没办法。
等人都散了,里正就背着手晃悠悠的起身,韦黑子忙跑过来扶住他,里正眯着眼看了他半响才把人看清,“是黑子啊。”
韦黑子不好意思的一笑,“六叔祖,侄孙送您回去。”
里正慢悠悠的点头,到了家门口,韦黑子才问道:“六叔祖,你们家是换钱还是换条子?”
“换条子。”里正淡淡的道,倒不是他对衙门有多信任,他其实也是抱着赌一赌的心态去的。
韦黑子一听里正这么说,心一下就定下来了,回家后就和爹娘媳『妇』说,“我们家全换条子。”
韦母犹豫,“那万一他们赖账咋办?”
韦黑子咬牙道:“不会的,六叔祖都换的条子,他总不会让自己亏着,要是这都赖账,就算咱运起不好。”
韦黑子低下头道:“爹,娘,我算过了,我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