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天骄-第2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家怎么敢?
“小人不敢妄言,还请皇上派丹医前去为赵姑娘检查。”暗卫只报了赵如意与赵定南的事,旁的并没有说。
他看得出来,只有这件事他们家姑娘十分肯定,旁的并不能肯定。
如果是报给应颐听,倒是可以把楚姑娘其他的猜测都说出来,但在皇上面前,猜测的事绝不能说。
“混账东西!”皇上一脸铁青,看了一眼站在角落,极力减少存在感的应颐,眼中闪过一抹恼怒。
事关皇家的丑闻,他并不想让外臣知晓,但既然应颐知晓了,他也不可能为了这种事杀了应颐。
皇上呼了口气,平复心中的怒火,指着应颐道:“应颐,这件事朕命你去查。记住,切不可惊动任何人,明白吗?”
赵如意是他亲自下旨,为太子挑的未婚妻,虽说赵如意还没有嫁入皇家,但也算是半个皇家人。
赵如意与赵定南的事要是真的,皇室颜面何在?他这个皇帝的颜面何在?
“是,陛下。”应颐暗叫倒霉。
他只知英国公砸了楚九歌的小院,却不知还有这么一出事,早知……
早知道,他一定躲得远远的,任凭皇上怎么留,也不会呆在殿内。
此时,应颐还不知,楚九歌最先是让暗卫去找他的,他根本逃不掉。
暗卫做事干脆利落,禀报完后就自请告退,半句不提英国公的行为,也不提楚九歌受了委屈了的事。
应颐看了一眼,默默地垂眸,掩去眼中的笑意……
是了,就楚九歌那样的性子,她怎么可能跟后宫那些女人一样,只知依靠男人,遇事就只会告状,求男人为她做主。
楚九歌这一招,比装委屈告状不知高端了多少倍。
告状,皇上顶多训斥英国公一顿,过一段时间就会平息下来,英国公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而告发,却能让英国公就此从京城消失。
斩草除根,这才是报复的最高境界。
楚九歌有手段,有魄力,关键心也够狠心,不会妇人之仁,应池跟在楚九歌身边,只要学到楚九歌一二手段,就够他受用一生了。
应颐暗暗呼了口气,对应池的担心又少了几分。等到暗卫走后,应颐这才上前,向皇上禀报搜查袁家的结果。
袁家做事十分谨慎,家中没有任何可疑的东西,袁家主对袁五的行为,也表示半点不知,得知袁五竟有杀楚九歌的意思,连连喊冤,直喊他的儿子端方正直,虽喜爱研究暗器,但平时打猎连猎物都不忍心杀,怎么可能杀人?
要不是应颐阻拦,恐怕袁家主已经进宫,找皇上哭诉。
“没有任何可疑的东西?哼……袁家当朕是蠢蛋吗?世家根盘错节数百年,与各国商人来往密切,袁家怎么可能干净的了?”皇上对袁家起了疑心,这时袁家干净他不信,袁家不干净,他更是不会信。
这一点,应颐在查袁家的时候就明白了。
是以,他一点压力也没有。
查出了袁家有问题,是他有本事。要是查不到,那就是大世家手段太高超,横竖袁家都没有好果子吃。
“袁家的事,你慢慢查……袁五,让人看住他,别让他出事了。”皇上阴狠的说道,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笑。
袁家虽然为他所用,但袁家核心的冶炼技术,仍旧掌握在袁家人手里。现在,袁五倒霉的撞上来,他要是不把袁家的冶炼术拿到手,就不配做皇帝了……
第566章 小人,陛下在等您
接下来的事,就没有任何悬疑了。万能的应颐接下查英国公府的活,当天晚上就带人去了赵家,把赵如意和她身边的人都控制了。
未免给赵如意检查的丹医被人收买了,未免消息走漏,应颐直接把人带到了宫里。
一到皇宫,应颐就把赵如意和她身边的下人分开了。丹医给赵如意检查,应颐则亲自审问赵如意的侍女和赵家的老仆,结果不等丹医的检查结果出来,应颐这里就问了出来。
看着手上的口供,应颐有一瞬间不知该说什么……
在赵如意十二岁那年,她就与赵定南有了首尾,如今已有五年了。且赵如意小产过,还不止一次,甚至还有一次在英国公的眼皮底下。
应颐也问了,英国公和赵夫人就没有一点怀疑吗?
英国公还好,一个男人不过问后院的事,再正常不过,但赵夫人呢?
赵夫人统管后院,怎么可能半点不知?
然,他审查出来的结果,就是赵夫人半点不知,因为赵夫人生下赵如意后,身体便不适,英国公府的后院由姨娘把持。
但,皇上下旨赐婚的时候,他亲眼看到过赵夫人,根本看不出赵夫人病了,且平时英国公府对外的交际,也是那位赵夫人出来,他怎么也看不出了,那位病得管不了家。
不用想,这肯定是英国公宠妾灭妻,扶了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小妾出来掌家,这才让后院大乱。
应颐审查完,丹医与宫中老嬷嬷也给赵如意做完了检查,结果与应颐查到的一致。
丹医与老嬷嬷哭丧着脸禀报完,颤抖的的问道:“应将军,这事……皇上不会怪罪我们吧?”
事关皇家的丑闻,他们知道这么多,皇上会不会杀他们灭口?
“有本将军在。”应颐没有给出肯定的答案,但有这一句对丹医和老嬷嬷来说就足够了。
至少,应颐会帮他们说话,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横死。
应颐查完赵如意的事已是破晓时分,皇上并没有睡,叶公公一直在外面等着,见应颐出来,上前道:“应将军,陛下在等您。”
“知道了。”应颐应了一声,拿着赵家仆人的口供,和丹医、老嬷嬷写得证明,独自去见皇上。
皇上一夜未睡,面露老态,双眼凹陷无神,看着十分疲累,看到应颐进来,抬了抬眼皮:“你来了。”
“陛下,臣,查清楚了。”应颐亲手将证据呈到皇上面前。
皇上接过并没有打开,只道:“有多少人看过?”
“只有臣。”
“很好。”
皇上满意的点了点头,打开,随意的扫了一眼,便丢在一旁,面色不变的道:“英国公在哪?”
“如若没有意外,应该还在楚家。”应颐迟疑了一下,说道。
“围了赵家,带英国公进宫。”皇上云淡风轻,好似在说明天吃什么一样,面上不见半点怒容,语气亦是平静至极。
但越是如此,越是叫人害怕。
应颐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欠身行了个礼,便退了下去。
应颐前脚刚走,皇上就对着空气说了一句:“把宫里的人,处理一下。”
应颐在宫里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皇上全部清楚……
在皇上看来,应颐太重情了,太讲义气了,这是优点但也是缺点。
应颐不想帮他做事的人被灭口,那他就趁应颐不在的时候把人杀了,免得应颐求情,他答应不是,不答应也不是。
“是,陛下。”暗处,传来一道冷漠的声音,随即一道怪风刮过……
顾不得天还未亮,应颐点了人马出宫,直奔楚九歌的住处。
远远,就看到楚九歌的住处灯火通明,走近还能闻到血腥味。
院门大开,应颐也不敲门,带着人直接冲了进来……
院内,两只小老虎的尸体仍在,楚九歌坐在上首,身旁站着一个全身被黑衣包裹的男子。英国公也坐着,坐在楚九歌对面,他身后是英国公府的仆人。
双方各站一边,没有人开口,也没有眼神厮杀,不见火花,只有沉闷,让人窒息的沉闷。
应颐一进来,楚九歌与英国公就同时看向他……
楚九歌仍旧脸色不变,起身朝应颐点了点头。英国公眼皮一跳,忙站了起来,诧异的道:“应将军,你怎么来了?”
说完,他还不忘看看天……
此时,天色已渐明,能看到不远处屋顶的颜色。
不知为何,他突然想到楚九歌说的,天亮,英国公府破!
难不成,他赵家真要倒霉?就因为他得罪了楚九歌?
英国公连忙摇头,将这个荒谬的念头摇出脑海,但他刚一动,就听到应颐道:“国公爷,皇上要见你。”
“陛下?这个时候?”英国公一恍,险些没有站稳。
这个点召见,想来不是好事。
“陛下一夜未睡。”应颐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英国公又是一恍,扶着椅子才勉强站稳,张了张嘴,好半天,才干涩的道:“不知我女儿……”
“赵姑娘也在宫里,国公爷放心。”应颐不介意跟英国公多说几句,左右英国公跑不掉,也不敢跑。
赵家族人上千,几乎都在京城,英国公能跑到哪里去?
且赵如意那事,说严重也严重,说不严重也不严重,英国公完全没有必要跑,跑了反倒是只有死罪一条。
“咣当”一声,英国公一屁股坐下,将身后实木制的椅子撞得作响……
“陛下,陛下他……”英国公惨白着一张脸,嘴巴大张,半天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陛下在等您。”应颐又重复了一句,特意咬重“您”字,还不忘故作姿态的拱了拱手,险然是为了恶心英国公。
“我,我……”英国公想要站起来,但撑了几下仍旧没有站起来。
“国公爷,你该进宫了。”楚九歌优雅的走到英国公面前,笑容美的如画中人,但她的眼中却没有一丝笑,满目的冷意,叫人打从心底发颤……
“楚……”英国公看楚九歌的眼神,就如同在看恶魔,眼中闪过一抹惧意。
“我这人……一般有仇当场就报了。国公爷,不送了!”楚九歌脸上的笑容一收,冷目扫向英国公身后的亲兵,傲慢骄矜的道:“你们还愣着干什么?没见你们家国公爷累倒了,起不来了吗?还不快把你们国公爷扶起来。”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而她……
从来就不是君子!
第567章 弹劾,死在想太多
英国公和他带来的亲兵被带走后,楚九歌的小院顿时安静了,偌大的院子只有她与暗卫,还有……
两只被剥了皮,看着像肉老鼠一样的小虎崽。
看着那两只惨死的小虎崽,楚九歌忍了一晚上的泪,这才落了下来:“我终究还是没有救下你们。”
“呵……”楚九歌长长的吐了口气,抬手抹了一把泪,将英国公丢在一旁的两张虎皮捡了起来,仔细的擦干净,而后走到小老虎身旁,单膝跪下,将血淋淋的、看不出原样的小虎崽抱了起来,然后……
像是给小孩穿衣服一样,小心翼翼的将小老虎的头、手、脚塞进它的虎皮里。
英国公剥虎皮的手法十分高超,整张虎皮没有一丝伤痕,也没有半点破损,小虎崽“穿”上虎皮后,没有一点不贴合,看上去就像它身上的皮从来没有被剥下来一样。
给小虎崽穿好虎皮,楚九歌让暗卫拿来针钱,仔细将腹部的切口缝合了起来,这才放在一旁。
而后,楚九歌又如法炮制,为另一只小虎崽,穿好了它的虎皮。
“我能做的,就只有这么多了。”楚九歌替另一只小虎崽缝好虎皮后,将它们轻轻放下,并脱下自己的外套,将它们包了起来,交给暗卫:“把它们,埋在它们父母一起。”
她想,她这一辈子都不会再碰动物皮毛,不会穿任何带动物皮毛的衣物。
只要一想到这两只小虎崽,被生生剥下虎皮的惨状,她就觉得穿着动物皮毛的人,就是背着它们的尸体在行走……
暗卫抱着两只小虎崽的尸体,不放心的看了楚九歌一眼,有心想要安慰一二,可张了张嘴,却不知说什么,只能默默地在心里记下这事,等天后,把消息送去给王爷。
想来,王爷一定会有办法。
暗卫走后,楚九歌一个人在院外站了很久,直到天色大亮,她才转身,朝屋内走去……
此时,皇宫正门大开,等着文武百官进宫,上早朝。
文武百官分两列站好,这时众人才发现袁相与英国公缺席了。有与袁大和英国公关系不错的人问了一句,大部分人默默地别开脸,有少部分的人也跟着寻问,但……
没有一个人回答。
昨晚,应颐闹得动静不小,消息稍稍灵通的人,都知道袁家和英国公府出事了。虽然,他们不知具体出了什么事,但他们可以肯定,袁家和英国公府肯定要倒血霉了。
不说别的,就凭他们勾结王家二房,在王家别院兴风作乱,王相就不会放过他们。
收到消息的人皆是眼观鼻,鼻观眼,一个个保持微笑,沉默不语,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那些不知情的人、主动寻问的人一看,就知事情不对劲,一个个老实的闭上眼不安,忐忑的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皇上一来,就发现大殿上的气氛不对劲,但他却只当不知,坐在那里等着朝臣朝拜,而后便按平日早朝的程序,与朝臣议事,等朝臣禀报新的事。
能放在早朝上议的事,都是不小事,拉扯三五天才出一个结果那是再正常不过,但今日却很奇怪,几乎所有的事都以最快的速度通过。
就是皇上想要在户部等关键部门、关键岗位,安插自己的心腹,朝臣也没有一点意见,好像吃了亏、利益受损的不是他们一样。
皇上也不觉得奇怪,一连提了好几件事,等到朝臣一起通过,这才罢手。
事情一议完,皇上阴沉的面容露出几分笑,显然心情不错……
自打他登基起,在早朝上就没有这么痛快过,哪怕他再强势,杀了再多大臣,也总有大臣会反对他的命令,并且有理有据的一一驳回。
他虽不想做什么圣世明君,但也不想做那让朝野上下都不满的昏君。是以,他只能忍,只能跟朝臣慢慢拉扯,各自退让一些。
当然,他可以选择将反对他的朝臣都宰了,但宰了这一批还有下一批,哪怕是他的心腹,等到成长到一定的程度,也会有自己的利益团体,也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团体,与他这个皇帝争。
且,东林识字有才学能治理国家的人,就那么多,他不想做亡国之君,就不能随意的动朝臣,真要杀狠了,无人为官,他的国家怎么办?那些琐碎的国事谁来处理?
是以,皇上明知王谢二家,在国事上的话语权过重,仍旧没有立刻除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