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天骄-第2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说南凉与北林,就是荣兰那种小小的地方,都不会把东林的骑兵放在眼里。
东林的马一匹匹看着高大健美,但耐力差,负重弱,唯一的优点就是跑得还算快,但他们又不是赛马,战马光跑得快可不行,而且负了重后,东林的战马连这个优点也没有了……
“杀!”
“杀!”
“活捉北天骄!”
在一片喊杀声中,西凤的将领不合适宜的道了一句:“你们去围杀北王,我们就负责护送辎重粮草,请各位放心在前线厮杀,我西凤的兵马一定会安全的,将粮草辎重护送到下一座城池。”
“你什么意思?”
“粮食辎重总要有人看着,我来看呀。你们不用觉得愧疚,我知道这是一项艰巨而困难的任务,但我西凤的男儿,绝不是遇到困难就退缩的人,这个艰难的任务就放心交给我们西凤吧。”西凤将领坦荡无比,一脸挚诚。
“你……”北林和南凉的将领,从未见过这般不要脸的人,顿时被气到了。
“请两位将军放心,我们西凤一定完成任务。”西风的将领拍着胸脯保证,一副我不牺牲谁牺牲的无私样。
说完,也不等北林与南凉的人反应,就叫身边的副将去下令,调西凤的兵马护送粮食辎重,继续前行,并将路让出来,好让北林与南凉的兵马,折回去跟北王打。
有什么将领带什么兵,西凤的兵马收到命令,一点也不觉得这个时候退缩有什么不对,火速抢过粮草辎重,把路让出来,让北林与南凉的兵马上……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北王就带了几千人来,我们先行一步,立功的机会就让给你们了。”西凤的兵马,一脸正气的拍了拍北林与南凉士兵的肩膀,“苟富贵,勿相忘。”
“你,你们……太不要脸了!”南凉与北林的士兵,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厚颜无耻的人,还是军人。
说好一起打仗的,西凤一次又一次的躲在后面,这么胆小怕死,丢不丢人?
“要不……你也跟我们一起去护送粮草?”被骂的西凤兵马,没有一点不好意思,一脸真诚的邀请。
“哼……”北林与南凉的士兵同时冷哼一声,“我们才不做缩头乌龟,不就是一个北王吗?你们且看我们活捉他。”
他们两国的兵马足有十几万人,围杀几千骑兵,活捉北王有何难?
北林与南凉的士兵士气高涨,气势冲天,这个时候哪里会退缩,在两国将领一声令下,齐齐领命随大军杀了回去……
西凤的将领和士兵,押着粮草辎重就往前跑,速度飞快,就好像身后有鬼在追一样。
南凉与北林的兵马杀回来时,北王已带人,将坠在尾端的一个千人小队干掉,并全身而退。
没办法,东林的战马没有别的优点,就是速度快……
两国的兵马杀回来,就看到满地血迹,还有一俱俱千百怪的、站立在地上的尸首。
这些尸首都是他们两国死去的士兵,长枪从他们的腰腹穿过,深深地插在地上,支撑着他们的身体,让他们无法倒下……
他们的双眼只余一个黑乎乎的血洞,暗黑色的血在惨白的脸上凝固,诡异又恐怖,只看一眼,就叫人打从心里发寒……
啪嗒,啪嗒……鲜红的血落在混着泥土的白雪里,一脚踩下去便溅了人一裤脚。
“北王!此仇不报,我誓不为人!”北林与南凉的将领怒吼,两国的士兵看着死去的战友,亦是愤怒又悲伤。
“给我追……活捉北天骄,重重有赏。”受了刺激的两国将领,顾不得其他,带着人就往回冲……
西凤的将领收到消息,回头看了一眼,这一眼虽然什么也看不到,但不妨碍他鄙夷北林与南凉人的智商。
蠢成这样,也是没有救了。
北王的人已接手了那座城,他们现在回去,就不怕有诈吗?
要知道,北王可不是什么仁义君子,对待他们这群敌人,会讲君子那一套。
这些人,怕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传令下去,加速前进。”西凤的将领再次下令,让西凤的兵马加速。
西凤的兵马没命的往前冲,而在他们走出不到百里,身后就传来一道冲天的火光。
那火光大得映红了半边天,千里之久好似都能看见。
隔得远,他们听不到惨叫声,但可以想象身后那座城,发生了什么事……
第591章 中计,北王的空城计
北林、南凉和西凤三国,以“空城计”吓北王,以为北王不敢入城,结果……
北王没有上当,东林的士兵没有流一滴血,就了进城,占了城。
北林、南凉和西凤三国,拿城中百姓的尸首,摆出各种姿态,作为“迎接”北王入城的大礼,借此羞辱、刺激北王。
结果,北王确实愤怒了,带着兵马追出百里……
然而,北林、南凉和西凤三国布了局,却没有万全的应对之策,落在尾端的将士死伤无数。
北王以牙还牙,将死去的北林、南凉士兵的尸首,摆出各种姿态羞辱两国,激的北林与南凉的将士失去理智,不管不顾就杀了回去,结果……
落入了北王的圈套。
北王同样以“空城计”诱之,北林与南凉的兵马杀回去,见城门大开,城内一片死寂,一个人影也看不到,轻蔑大笑,笑北王拾人牙慧,故作高深莫测之姿。
“给我冲进去!”北林与南凉的将领被先前的“小胜利”冲昏了头脑,以为北王在学他们,不管不顾就下令身后的士兵冲进城。
数万大军涌入城中,却见另一头的城门紧闭,而不等他们反应过来,无数火箭射入城内,随着狂风大起,整座城瞬间就被火海包围。
“起火了!快,快跑呀。”
“不好……四面城墙皆是火,我们跑不出去。”
“怎么这么大的火?”
“是火油……城墙上全是火油,北王把火油全部留了下来。”
“啊……救命呀。”
“快跑,快跑……”
……
城内,北林与南凉的士兵乱成一团,转身,疯似的往外跑,可前面全是人……
在大火燃起来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吓慌了,乱作一团,你挤我,我挤你,前面的人不动,他们在城内的这些人,根本没有办法跑出去。
“快跑呀!快跑呀!”城内的士兵高声大喊,转身就往回冲,却发现这时还有人往城内挤,不惊大喊:“你们疯了呀?还往城里跑,会死的,会死人的……”
“外面,外面……好多鸟,出不去,我们出不去。”
“北王带来的骑兵就在城外,拦住了我们的去路。”
“该死的……我们上当了。”
……
北林与南凉的大将军,带来的兵马有十万之多,一部分进了城,还有一部分在城外来不及进去。
城内的兵马,被火海包围,无路可退,在城外的兵马也没好到哪里去。
他们发现不对,正要撤退,就见一群雄鹰,从半空直击而下,啄的他们无反手之力……
待到他们手忙脚乱的把雄鹰挥退,就见雪地里杀出一只骑兵,不管不顾的横冲直撞,把他们的队伍冲散了。
他们倒是想要反击,但……
那群雄鹰一击就飞上天了,他们人再多也无法上天。
东林的骑兵一冲出来就跑了,他们北林和南凉的战马耐力足,负重能力强,但在速度上稍逊东林的骑兵,且北王这次带出来的是轻骑兵,战马没有任何负重,速度更快,他们根本追不上。
“快,快,快撤退!”北林与南凉的将领发现自己上当了,当即立断的下令撤退,以减少损失。
两国的士兵反应也算快,但是……
东林的轻骑兵时不时就来骚扰两下,那群雄鹰似通人性,每当他们整理好队伍,那群雄鹰又会再次冲下来,干拢大军前行。
如此反复,让人烦不胜烦,却又莫可奈何,只能走走停停……
这么一来,他们撤退的速度就慢了下来,身后被困在城内的士兵,拼了命的往外挤,奈何外面无路可走,你挤我推之下,难免会出意外……
“啊!啊!”
“救命!”
“扑火!快扑火!”
“不要踩我,救我,救我……”
身后,传来一道道无助的呐喊声,城外的士兵听在耳里,急在心里,可越急越乱,一乱,东林的轻骑兵与那群在半空中飞翔的雄鹰,就有了可趁之际。
等到北林与南凉的兵马,好不容易摆脱了东林的轻骑兵与雄鹰的干扰,身后那座城已被大火包围,四面城墙全是火,城外的人进不去,城内的人也出不来……
北林与南凉的士兵狼狈而逃,一路狂奔,直到天亮才停下来,而一停下来,他们就发现……
他们昨晚还没有跟北王正面交锋,就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马,足有三万人之多死在那座死城里。
“怎么会这样?”逃出来的北林与南凉的士兵,一个个你看我,我看你,一个个两眼呆滞、无神……
他们就想不明白了,明明是他们用“空城计”吓退北王,吓得北王不敢动。怎么到最后,就成了他们中了北王的“空城计”?
而且,他们当时为什么想不到,用火油把那座城给烧了呢?
“前后不过一个时辰,北王从哪里找来那么多火油?”北林与南凉的将领,在亲兵的保护下,狼狈的跑了出来,他们一个个满脸乌黑,胡子拉茬,一脸萎靡。
南凉的将领脸色一沉,问道:“你们在收集物资的时候,那群百姓用的豆油、菜油、荤油,你们带走了吗?”
“什么?”北林的将领脸色一变,“这,这能……那能有多少?大的粮油铺子,我们都抄干净了。”
“积少成多,是我们疏忽了。”那座城有近十万人口,上万户,一户一壶油也不少。
且,这几些城靠近边境,时有战乱,城中的百姓大多会建地窖,指不定他们就把东西,藏在地窖里。
“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破城而入时,城中的孩子很少?”南凉的将领一脸阴狠的说道。
他们先前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现在反应过来,才发现这座城有许多不对劲。
东林执政的方针是藏富于民,百姓一向富饶,就是边陲小城也不差,他们进城后,虽然收集到不少粮草,但……
谁敢保证,城中就只有这么一些粮草?
也许,有更多被藏了起来呢?
不然,怎么解释这场烧死他们三万大军的大火?
第592章 功过,千古罪人北天骄
死十人,伤百人,灭敌军三万人马,收回一座城!
前线大捷的消息传回朝廷,同时北王毁了一座城,害死城中数万百姓的消息,也传回了朝廷,引得朝野上下震动……
北王的功劳无可否认,但同样北王的罪过,也无法抹去。
“北王确实在短时间内,收回了嘉云关,收回了四座城,但是……有多少无辜百姓,因他而横死?不说这一战,就前面几场战役,北王不顾我东林百姓死活,执意攻城,为成全他的无尚功绩,眼睁睁的看着无辜百姓横死而无动于衷,这真是大丈夫所为?”一个蓄着小胡子的中年文臣,站在大殿下,趾高气扬的道。
为了证明他的话,他还将前线战士,还有收回的那三座城中百姓的口供呈上。
“陛下请看……这是前线百姓与战士对北王的评价。北王确实是赢了,确实是收回了四座城池,但他的胜利是踩着我东林百姓的尸骨获得的……他的眼里只有胜利,根本没有百姓的死活,他这样的人不配带兵。”那人一脸悲愤,好像北王杀了他们全家一样。
“陛下……话不能这么说。我东林十八城落入敌军手中,城中百姓尽皆落在西凤、南凉和北林三国手中,成为三国的俘虏。北王带兵收回失地,如若西凤、南凉和北林三国一拿人质威胁北王,北王就不动,那一座城也别想收回来,且城中的百姓会死得更多。以极少数的代价,换取更多人的生存,北王没有错。”
“是呀,陛下……北王要是投鼠忌器,因北林三国手中有人质,就不敢进攻,这仗也就不用打了,直接投降算了。”
“要是顾忌对方有人质就不能出兵,要保证每一个落到敌军手中的俘虏都活下来,那就不用派北王去打了,直接接受三国的意见,割地谈和。”
在京城经营了一年,跟老丞相交好,北王也收获了不少文臣的支持,再也不像以前那般,皇上一开口训斥北王,文武百官都跟着骂,没有人为他辩驳一句。
现在,一有人指责北王,就有文臣武将站出来,为北王说话。
但,比起为北王说话的官员,指责北王的官员更多。他们当中有的是了为了指责而指责,但更多的还是因这件事,而对北王的行为不满……
“北王这是不顾忌人质的死活吗?打仗必然会死人,这一点我们都清楚。死几百、几千人也就算了,可这一次呢?一座城的百姓呀!近十万人呀!如若不是北王狂妄自大,妄自尊大,不将百姓的生死看在眼里,北林、西凤和南凉三国,又怎么会对我国无辜百姓下手?”
“那满城的人都是因北王而死!如若不是北王用兵不当,错失先机,城中的百姓又怎么会无辜枉死?”
“要不是北王从来不在乎城中百姓的生死,从来不在乎人质的生死。北林三国又怎么会随意杀城中的百姓?正因为北王的不作为,让北林三国的人认为城中百姓无用,才会毫无顾忌的杀了他们。要知道,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
“陛下,城中的百姓虽不是死余北王之手,却是因北王而,请陛下下旨降罪北王。”
“请陛下下旨,严惩北王!”
大殿上,有大半的文臣武将,都认为错在北王,纷纷跪下请旨,求皇上重惩北王,以儆效尤。
不可否认,城中近十万百姓的死,北王有推卸不掉的责任,但是……
听到这些人把责任,全部往北王身上推,老丞相的门生不干了:“我说你们这群人真是好笑……你们不怪杀人的北林、西凤、南凉人,你们不怪守不住的城窝囊将军,反倒怪起收回城池,保护了余下百姓的北王,你们摸摸自己的良心,不会痛吗?”
“那些人的死……真的全是北王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