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长风 >

第95部分

长风-第95部分

小说: 长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三部的门前素来是门可罗雀,欠发部员工资是例假,每年都要闹上几次,在内阁中的也是可以突略不提,因此以民主之原则,最后少数被迫服从多数。
    内阁通过之后,由将军府再来一次审核,当然这是花瓶,总理点头了,内阁通过了,将军府还敢说一个:“不”字?
    接下去就要履行最后一道手续,这时候已经是中午了,徐又铮没吃饭,就带着柳镜晓一进了总统府,大声叫道:“总统在哪?总统哪在?”
    一应府方人员都是敢怒不敢言,最后有人指点道:“总统正在后间午睡!”
    徐又铮又带着柳镜晓闯进了冯黎的卧室,只见冯黎正躺在床上睡觉,徐当即走上前去,用力摇着冯的手,冯不久就醒了过来,伸了个懒腰,打了哈欠,徐又铮嫌他动作太慢,大声叫道:“盖印!盖印!”
    冯大总统一下子就清楚过来了,一看是徐又铮这瘟神,反射性跳下床来,也没穿外衣,就从一个抽屉里取出总统大印,准备盖下去,但盖印之前,又多问了句:“今天院方是什么公文要拿来盖印?”
    徐又铮不给他好脸色看,当即冷冷地说道:“我事情忙着,如果件件公文都要对总统详细说明,那我怎么还忙得过来?”
    一盖完印,徐又铮拿起公文转身就走,也不给总统施个礼,柳镜晓倒是十分知趣,进来时朝冯黎一鞠躬,出去前又向冯总大总统一鞠躬,他临走的时候想:难怪总统都和徐又铮斗争到底,现下府院之间能保持这种面和心不和的局面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如果他是冯黎,恐怕会立即回江苏做他的督军位置逍遥快活去了。
    十七师的番号搞定之后,徐又铮和段铁民又对柳镜晓百般拉拢,柳镜晓的嘴里也是好话连篇,因为这事情还没算完,中央师的军需供给归陆军部管,不得不和这位陆军次长搞好关系。
    不过唯一的遗憾就是柳镜晓的上校军衔还是原封不动,获将军封号并破格晋升中将的程序十分繁杂,虽然后半段是花瓶,可前半段却是十分繁琐,因为柳镜晓发了那一通反对参战的电文,所以段铁民把已经搞定的程序全部作废,现在要重头来过,没有个把月的时间是没戏的。
    总算是把一切搞定,柳镜晓也没吃饭,直接和郭俊卿骑着快马回朱雀军校。
    等近了朱雀军校,柳镜晓和郭俊卿都停下了马,此时已是夕阳洒落,柳镜晓看着整个军校仍是简陋的几排平房,几队学兵正在晚霞下列队操练,和自己离开的时候没有任何分别,不由感慨万千。
    他从童年开始,就是在度过了十多年的时间,那无穷无尽的往事顿时间涌上心头,郭俊卿也是一般感受,两个人都是饿得厉害,可一想到在这里度过的光阴,就什么感觉都没有了。
    这两年在外历练,什么风霜雪雨没有尝过,虽然到了现在这个位置,可回想这其中的艰辛,柳镜晓仍是觉得天下虽大,唯此最能容身。
    一想到这,柳镜晓的眼光含着无尽柔情,一动不动,只是把这景色扫在自己的眼里。
    军马统计科的熊科长,见到这般情形,虽然也是饿得厉害,却知道现在绝不能打扰了柳镜晓的兴致,他只是仔细端祥柳镜晓的神态,突然发现柳镜晓虽然神情如故,可是手却止不住地抖动。
    原来柳镜晓的目光突然落到一个朱雀旁边的饭庄上,熊曦仔细观察,才发现那饭庄的招牌上书写着三个大字:“白雀园!”
    柳镜晓猛地拍了拍郭俊卿的手,嘴里说了句:“十三条人命啊!”
    郭俊卿闭上了眼睛,许久才答道:“我弟弟也在那里面!”
    柳镜晓也同样闭上了眼睛,说了句:“对不起!”
    接着,两个人一齐下马,步向了朱雀军校,在校门口,燕傲霜正笑道等待着他们俩个,两个人走到燕傲霜跟前,一起跪下,齐声道:“老师!”
    柳镜晓心里暗念道:朱雀!我又回来了!
第十七章 群魔乱舞
    柳镜晓似乎又回到那个含蕴着无尽激情和梦想的时代,别人或许看柳镜晓现在的位置,恭称一声:“柳师长”,可燕傲霜却不一样同,对于她来说,无论什么时候,柳镜晓永远只是他的一个好学生而已。
    所以燕傲霜就纠住柳镜晓那贪睡的耳朵,硬是让他出去晨练,在那寒风之中,柳镜晓却依稀找到自己当年的影子。
    李后主有句诗不是说:“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可是在柳镜晓眼中,整个朱雀都是未改丝毫颜色,似乎和他离开的时候没有任何区别。
    清苦却充实,是柳镜晓在朱雀这么多年的生活感受,现在官做大了,位置高了,柳镜晓也失去了那么一点点冲劲,娇妻美妾,高官厚碌,万余雄兵,还有用不光的私房钱,这常人难以望及的一切,柳镜晓在二十四岁就办到了……
    正所谓权力让人腐化,一个军队的灰飞烟灭却只需要一天时间,只有在这种环境下,柳镜晓才会静下心来想这两年来的得失,他似乎又回到了当年,看到那个纯真而又痴情的少年。
    只是再也回不到从前了,正象郭俊卿说的:“你现在管着一万多嘴吃饭……”再也回不去,柳镜晓只能站在白杨树边站着后几届的学弟学妹身影,找回那一点点寄托。
    学弟学妹们对柳镜晓都十分客气,带着期盼的眼光,热情地称呼一声:“柳学长!”
    这当然是有缘故的,现在朱雀毕业出来的确实很难就业,朱雀一直被保定军校的学生压得死死,没人什么能出任高一级的带兵官,一般情况下要吗是在营连长一级的职务上提不到提拔,终老一生,要吗就是出任参谋、副官长之类的闲职,最后投置闲散。
    朝中无人莫造反,造反都需要有权有势,何况是从军,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六七年来,从朱雀出去的干部里,最得意的一个也只是广东做了副营长。
    可是上上届的柳镜晓柳学长,带着一班同学到东北去打拼,漠北纵横无敌,败柔然寇于林西,以后背奉归鄂,又在廊坊反对段总理,让一众学弟的眼里看到了莫大的希望。
    果不其然,柳学长就是柳学长,一个团到了湖北就扩编成一个师,以后在羊楼司和湘军大战八天,丝毫不落下风,又在宜昌破十几万四川贼军,可以说是本年度最出风头的年轻军官,不过两年多时间,已经从最底层一路晋升到师长的位置,而且还是一个中央师啊!全国也就是那么二十多个中央师!
    人家的上校军衔也是耀眼得不得了啊!虽然说以上校军衔出任中央师的师长,实在是海内奇闻,不过柳学长现下恩宠正重,估计晋升中将的时间也不会远了,所以学弟学妹就指望着柳镜晓了。
    再亲也亲不过自己人,都是同一个学校出来,说起来亲切了许多,到十七师去,自然是前程远大,可比起去什么杂牌部队强上一万倍!没看到和柳镜晓一起去东北的学长们,最高的已经是师参谋长了,低一点也有一堆团长、营长,连长、排长一级的更是双手双脚都数不过来了。
    就是上届的司马鸿学长他们,刚到十七师没几个月,虽然没赶上羊楼司的大战,可是在川鄂立下战功的几个,现下已经是副连长了,当排长和军士的更是不计其数,去十七师!这是朱雀校内一致的想法。
    柳镜晓也是十分欢迎,现在手底下五个团长,骑兵营扩建的第二团是自己的嫡系部队,怎么看都顺眼,其余三个团长,韩信海资格不够,李何一能力不够,萧如浪也是依靠自己的,蒙定国是自己提拔起来的,对这三个团,柳镜晓还是有些不放心,虽然说安插了一些朱雀出身的干部,可使用起来终究不如第二团放心。
    把这三个团建设成自己的基本嫡系部队,这可是柳镜晓的梦想,还是自己朱雀出来的校友可靠,因此柳镜晓许诺了:“凡来十七师的,一律优先安排!”
    此外,老干部也需要镀金,虽然说现下随营学校也在轮训干部,而且用的还是“朱雀陆军军官学校湖北分校”的牌头,可那毕竟是速成班,所以柳镜晓还准备挑出一些优秀的干部推荐到朱雀就学,对于这个提议,燕傲霜很痛快就答应了。
    对于两个学生的成长,燕傲霜是乐在心里,柳镜晓无论提什么条件,她都肯答应。昨天晚上,柳镜晓正式向她提了郭俊卿的亲事,燕傲霜征询了一下郭俊卿的意见,也答应下来。
    不过,他和郭俊卿朝夕相伴,虽然说暗生情愫,却始终保持着一种有公谊而无私情的关系,郭俊卿甚至一直还保持着处子之身,这确属奇迹。
    对于这一点,燕傲霜也是心知肚明,这两个好学生是因为敬重自己的原因,而她自己也不知道这种特殊的感情,到底能维持多久……
    只是就连这种欢乐的时间,持续不了多久,柳镜晓回校的第三天,丁权洤又来找了柳镜晓,依旧是十分客气。
    柳镜晓对这位前任府秘书长也很有好感,询问之后才知道丁权洤仍是为了对卡佩绝交宣战的事情来找柳镜晓。
    与段铁民的主战主张不同,各省督军的态度大多是反对参战,现在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各位督军仿佛都成了冯总统的同路人,口口声声:“万万不可对卡佩宣战!”
    偏偏在鄂奉战争期间,以山东督军王自齐为首,已经恢复了督团军的组织。
    所谓的督军团,说白了就是一个督军工会,以集体罢工为能事,他们十余个督军在反对宣战的电文上说:“非安内无以攘外……若一意孤行,唯有放弃治安之职责……”
    说白了就是威胁段铁民,平时一个督军请假辞职,段内阁都很难弹压下来,何况这么多的督军都列名于通电之上,此外尚有巡阅使、护军使、镇守使多人,段铁民就是想龙威大怒都不成了。
    柳镜晓本来就是一个不坚定的宣战派,一听说这么多人反对,他便说:“那看起来这么人反对,这宣战是万万不成了……”
    他是受丁权洤的鼓动,所以才倒向宣战派这边,意志也不算坚定,丁权洤就怕他说这个,连忙拉住他说道:“莫怕……莫怕!这么多督军并不是真心反对宣战的,这上面还有你的名字……”
    柳镜晓一看通电,没错!自己确实列名其中,立时明白丁权洤所说无误。
    共和以来,有一大恶习,就是通电之中拉丁壮胆,声势越壮也就表明在电文冒签的人越多,他不由说道:“王自齐真不是东西,敢与总理作对……”
    这倒是大大冤枉了王自齐,实际这不是王自齐,现在督军团的首领不是王自齐,而是中央陆军新编第二师的张克。
    这位鄂奉战争没和奉军开过一枪,倒和王自齐的部队打得火热的张克张老兄,时下正是督军团中最得人气之人。
    他的部队也是怪物一堆,他的职务是“四省剿匪会办兼鲁南镇守使”,可是人家讥笑他不是剿匪会办,而是抚匪会办,他把四省的土匪都收编到自己的账下,收做了自己的实力。
    不过这种兵匪不分的部队,虽然军纪奇劣,但是说完全没有战斗力,倒不是事实,这些悍匪出身的军人个个如虎如狼,一上阵就猛冲猛打。
    何况他的部队编为两旅六团之多,又附有炮兵团、骑兵团、工兵团、补充团、野战补充团、师属独立团、师属第二独立团、辎重团、守护营等诸多名目,总数多达两万五千人,而有他嗓门素来很高。
    所谓会叫的狗有骨头可啃,何况他叫的厉害,攻击国会最厉害的是他,攻击冯总统最厉害的也是他,把段总理骂得一文不值的也有他。
    当初冯黎能被顺利选为大总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张克此君拼命攻击于冯,甚至有“选冯莫如选莫敌”之语!好!这真是天外飞来之笔,国会正苦于此君干涉国会不遗余力,他越是反对的,国会偏要选要他,就在张克的大力协助之下,冯大总统就出笼了。
    当初督军团之复起,也有冯黎在后授意的结果,可是冯也不控制住这个群魔乱舞的团体了,张会办的嗓门最大,自然也无形中控制了督军团。
    时下张会办正驻于徐州,一时间华冠云集,张克俨然是北方军人的唯一领袖,而冯段两人反而退居名义上的领袖,倒让号称六朝金粉之地的南京觉得黯然无光。
    现在大伙儿称呼张克不是叫“张会办”、“张上将军”,而是改称“我帅”以示尊敬,而江苏是冯大总统的地盘,继任督军田直明因为这事而脸上黯然无光,在听了老部下的诉苦之后,冯黎费尽心机才想到一个理由逐客:“徐州是江苏的辖区,鲁南镇守使请回到你自己的辖区去!”
    可是张克的答复简直是气晕冯黎和田直明,他说:“江苏亦算华东四省之一,本人即兼任华东四省剿匪会办,江苏亦属本人之势力范围……”
    最后田直明也采用罢工的办法,连打向电报向段内总要求辞职,当然不是真辞,而是借内阁来压倒这个夜郎自大的张大帅。
    可最后张克张会办还是赖在南京不走,他可威风着!这次他拼命联合很多人对宣战案加以抨击,不过这其中大有奥秘,这其中列名的,有事后知情者,有主张宣战者,还有是随声附和的。
    当发出通电的瞬间,江西、湖北、江苏三省代表都说了一句“要请求长官”的话,不用张会办张大帅开口,安徽督军胡杰如已经开始跳脚了:“你们不敢代表,让我来代表他们吧!”当即提笔为了代签。
    因此这通电虽然声势如此之大,气焰如此之高,可是经过丁权洤一分析,柳镜晓倒觉得宣战案未必没有通过的机会,当即又坚定了宣战的立场。
    丁权洤对于这些督军的心理剖析得十分透彻,怕的是段内阁借宣战之机来个摘帽子,出钱出兵不说,让自己领兵到西洋万里之外出征,家里的老鸡窝却已经被人端了,所以都变作了总统的同路人,而执北方军人的段总理反而变成一只孤雁。
    丁权洤和柳镜晓当即发了一通通电,力主宣战,自然冒签的老把戏也不能免俗,同时说明,宣战之后,所有开支由中央政府负责,所有出征部队由中央直辖部队里抽调,暗里又向督军团疏通,表示决不用各省一弹一粟。
    听说不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