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2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只说徐襄年前离了京城,一路北上。尽管还没进冬月,但关外天气,却已经是寒气袭人,徐襄出关第二天,就赶上了这一年的第一场雪。
雪花飘飘洒洒,很快让眼见的世界拢上了一层白,仿佛瞬间净化了这世间的丑陋和肮脏。
徐襄身下铺的是江夏准备熊皮褥子,身上穿着江夏准备的鸭绒袄裤,只是裹着一层灰鼠皮斗篷,整个人就已经很暖和了,却不像往年那些御寒之物,那么沉重,压得人抬不起头。这一身鸭绒袄裤,里外用的都是密实的茧绸缝制,舒服轻盈又贴服。真真是好!
这样子,尽管一人离京,孤身在外,徐襄却仍旧觉得夏娘就在自己身边,时时刻刻陪着自己。
细碎的洒下来的雪花,在他的视线中恍惚变成了点点飘落的桂花,细碎的金色桂花,如碎金子铺了一地,这一片璀璨耀目之中,她的双眼如星,她的笑靥如春日的暖阳,她的声音如最清澈最干净的泉水叮咚……
她问他:好不好?
她问他:好不好?
她问他:好不好?
……他真想时光倒流,回到那个瞬间去,他要狠狠地抱住她,凝视着她的眼睛,告诉她,他的心早已经捧到她的面前,在他从鬼门关被她拽回来的那一刻!
那个时候,他浑身冰冷冷,满脑子雾煞煞,悠悠荡荡混混沌沌,栖栖遑遑,找不到归路,只在一片深重的的恐惧中,走向那无尽的黑暗。
是她,给他一丝温暖,唤醒了他的生命,睁开眼睛,看见了她,一眼,已是百年!
傻姑娘啊,难道还用问?
她对他无限的好,体贴温暖,照顾得无微不至,却没想到,在他终于踏上最后的征程,想要给她一个最好的婚礼时,她却因为别人的阻碍选择了放弃,选择了离开。
他高中状元,金榜题名,跨马游街,琼林三日……种种荣耀集于一身,他却欢喜不起来。因为,他最想要的那个和他分享的人,已经无声地离开!离开前,还遭受了那么多的苛待和委屈!
他想着,回家就跟母亲说明,这一生,他认准了江氏夏娘是他的妻,再无旁人。
可,等他回家,原本强势的母亲却病得昏迷不醒,他想做母亲的工作,却突然没了方向。
看着母亲昏沉沉不省人事,他突然放下了所有的怨气和不理解,他突然明白了,母亲或许有私心,但更多的还是为了他,为了她唯一的儿子!
他守在母亲病榻前尽心伺候,一边却在心里暗暗祈祷:夏娘,等着我,等着我来找你,千万不要嫁给别人去!
她放弃过,他也放弃过……好在,她没有率先离开,他也一直矢志不渝地坚持……
徐襄目光柔和,嘴角含着笑,他在心里暗暗道:夏娘,在京里等着我,等我回来。等我扫平一切障碍,许我们一个平和安然的将来!
“大人,前头就到辽河了,前头就是五里铺了!天色不好,咱们今晚要在五里铺投宿,明天才能赶到大宁了!”长贵在车外的声音,将徐襄从无限美好的回忆和遥望中唤醒。
他收敛心神,条起车帘子看了看外头。只是下半晌未末时分,天色却已经暗了下来,风大了,雪花也大而密集起来,一片片一簇簇一团团地落下来,仿佛有人在半空中撕扯着棉絮抛洒下来,让整个世界天地之间,都成了白茫茫一片,睁不看眼睛,也看不清路。
徐襄恨不能衬着天气还没到最严寒的季节,尽量多赶一些路。
可是,他更明白,这样的大风雪天气,硬是拗着队伍往前走,容易迷路不说,错过了宿头,大风雪地在野外过夜,可不是闹着玩的。在效率和性命之间选择,他还是果断地选择后者。
他答应了,安然而归!
“好,就住在五里铺吧!”
徐襄答应下来,车队的人们看到了希望,陡然加快了速度。两刻钟后,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中,渐渐有一片房屋的轮廓显现出来。
五里铺最前端,就是一家驿站。
这是京城向北出了居庸关之后,第一个驿站!
徐襄一行人进了驿站,立刻就有一名老驿卒匆匆迎上来:“这位大人,恁大地雪,您怎么还赶路呀?赶紧进屋,赶紧进屋,屋子里烧了火炕,暖乎着呢!”
看着长贵长福陪着徐襄进了屋,老驿卒简略指点了一下热水、冷水,就又匆匆出门,引着其他人去卸车拴马了。
这驿站建在居庸关外不到五十里处,往前走三十余里,就是会州。晴好的天气里,几乎没人在此停留,也就是大风雪、大雨大风天气,才有人临时落个脚。是以,这驿站特别简陋,统共也就两进院子,都是五间正房,东西各带三间厢房,另有马厩厨房之类。
徐襄进门,目光在堂上一转,堂上放着几组桌椅,门口一侧放着口大缸,另一侧则是洗手盆子。徐襄洗了手,就听得东侧的屋子里已经有了喁喁人声,在低声地说着话。
徐襄回头看了长贵一眼,擦了手,进了西厢。
西厢进门就是一盘临窗的大炕,果然如驿卒说的,炕烧起来了,屋子里暖呼呼的。脱了靴子上炕,很快,整个人都温暖着舒展开来。
长贵出门,不多时拎了茶壶进来,给徐襄斟了茶。
喝着茶,等着驿卒的时候,眼看着天色渐渐黯淡下来。隐隐有饭菜的香气从东边厢房里透过来,引得徐襄腹中空鸣一声。
长贵抬眼,跟长福对视一眼,长贵转而对徐襄道:“大人,小的去找找那驿卒,让他抓紧给咱们送饭来。”
徐襄却从炕沿的火洞上方抬起眼,淡淡道:“不用指着驿卒了,招呼咱们的人,拿来米粮肉干,耳房里应该就有灶台,咱们自己动手生火做饭去!”
话音未落,门帘子突然被从外头挑起,一张俊俏清理的脸从门外探进来,目光一转,就落在了徐襄身上,莞尔一笑……
☆、554。第554章 都使掌珠
进来的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妙龄女子,与关内女子的温婉柔顺垂眉敛目不同,这个女子却大胆的很,一双妙目亮晶晶笑盈盈地看过,眼波潋滟,却自自然然、活泼灵动,让人生不出一丝厌恶来。
“敢问可是徐襄徐大人?”女子的目光一转,落在徐襄身上,笑盈盈问道。
徐襄略感意外,却仍旧执礼道:“正是在下。”
他只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却没有询问对方,这样做,一是基于礼数,不好随意询问年轻女子;二来,则是自己投宿驿站时亮过身份文牒的,稍稍有心问一声驿卒也就知道了。
“原来,状元郎生成这样!”那姑娘满眼亮晶晶地看着徐襄,小小声地嘀咕了一句。或许是发觉自己失言有些尴尬,小姑娘突然吐了吐舌头,就在徐襄等人以为她要含羞而去时,她却不退反进,大大方方一步跨进门来,端端正正给徐襄曲膝行下礼去,含笑道:“婢子失礼,徐大人宽恕!我家爷听闻是状元郎徐大人到此,特派婢子过来相邀,请徐大人随我来吧!”
徐襄心中诧异,却见那小姑娘目光一转,含笑曲膝,下一步退出到门帘外头去候着了。
也就在这时,长贵从外头匆匆转回来,低声向徐襄回报:“东屋里住着的是北平行都都使毛兴功,刚刚那个姑娘乃是她的独女掌珠毛昙儿!”
听了这番话,徐襄心里略略有些诧异,却只是奇怪,据他所知,京城附近关内关外都使都尉因手握重兵,非令不得擅自行动,特别是走到距离京城如此近处……
他似乎在同僚口中听到过,毛都使原本是京城子弟,后因与外族女子相恋,与家里闹翻,自己出关到了北平行都投军。自此,再未回京。即便父亲去世,他也没有回来。
这时候,却突然出现在居庸关外的小驿站上,还带着女儿,究竟为了什么?
不管心里怎样疑惑,毕竟二品都使比他的品阶高得太多,好言相邀,他别说不能拒绝,就是行动慢了,都显得怠慢了,不够恭敬。
徐襄一边听着长贵回报,一边整理着衣衫,等长贵回完话,他也即是略一迟疑的功夫,就挑了帘子走了出去。
刚刚那个少女,也就是北平行都都使家的掌珠毛昙儿正坐在椅子上百无聊赖地玩着自己的小辫子,听得脚步声,立刻跳起来,笑微微地向着徐襄看过来,道:“徐大人,请随我来!”
说完,率先脚步轻快地走向东屋,一挑帘子,笑嘻嘻朝里边叫道:“徐大人来了!”
“快请进来!”一道沉稳的中年男子声音响起。
徐襄连忙整了整衣袍,抬步走了进去,躬身朝着炕上端坐的一个人长揖行礼道:“下官徐襄,见过都使大人!”
“哈哈,罢了,罢了,你我都是出门在外,又不是什么场面,就不用讲究这些虚礼了!”毛兴功说话声音洪亮,语气豁达,带着武将惯有的豪爽味道。
徐襄却不敢托大,又一次拱拱手谢了,这才直起身子,望向毛兴功,却见这位容貌竟不显粗豪,反而修眉俊目,鼻直口方,白净面皮衬着五缕胡须,竟是颇为儒雅俊秀。即便徐襄是个男子心胸,却也禁不住暗自感叹,原来生成这般模样,难怪当年泰宁都司的独女看中还一无所有的他,非他不嫁!
“嗤,原想着年轻状元好玩些,却不想也是这般迂腐不堪!一副老古板模样!”旁边看着的毛昙儿已经依偎到了毛兴功身边,小小声地跟父亲嘀咕起来。
“昙儿,不可不理!”毛兴功厉声喝止,脸上的表情却不怎么严肃,眼睛里甚至仍旧带着娇宠。
“人家就是说几句实话嘛!”毛昙儿嘟着嘴委委屈屈着,一转眼对上毛兴功不赞同的眼神,立刻乖巧地认错,“我道歉,我道歉还不行么!”
说着,起身,很应付地对着徐襄曲曲膝,道:“对不住了,状元郎,我不该说你古板、迂腐!”
说完,顾自回头朝着毛兴功莞尔一笑道:“爹,别生气了,女儿已经道过谦了!”
毛兴功抬手拍了毛昙儿一下,说是责罚倒不如说是抚慰,然后抬头看向徐襄道:“徐大人莫怪,小女被我夫妇宠坏了,言语无状,你只别跟她一般见识吧!”
毛昙儿性子活泼,神态娇憨,虽说多少有些失礼处,却并不让人讨厌,又有毛兴功这番话,徐襄自然不能再问罪,连忙拱手笑道:“毛姑娘天真纯善,些许玩笑之语,并无恶意,下官自然不会在意!毛都使实在是客气了!”
“哈哈,果然是皇上看重的人!”毛兴功豪爽笑着,指了指自己对面的位置道,“刚刚说过了,眼下不是什么郑重场面,你我不必拘泥虚礼,老夫聊发少年狂,就与徐大人做个忘年之交如何?”
徐襄倒也不再推托,躬身道:“徐襄恭敬不如从命,就叫一声前辈可好?”
“前辈?好!”毛兴功捋须笑道,“能做状元郎的前辈,老夫脸上也是有光的!”
两厢里又寒暄两句,徐襄也就顺着毛兴功的意思在对面坐了。
桌子上原本摆了饭菜,徐襄进来之后,又有随从快步上前,送了一套碗筷杯盏来。
毛昙儿也没退下,很自然地傍着毛兴功坐了在里侧边角处,很是带着些好奇意味地审视目光,打量着徐襄的一举一动。
长贵从对面过来,送了一只黑瓷小罐进来。
徐襄微微笑道:“晚生得蒙前辈所邀共进晚膳,也无甚物事能拿的出手的,只家里人给带的一坛自己炮制一坛药酒,舒筋健骨祛风散寒的,倒是有些效用,还望前辈不要嫌弃!”
毛兴功微微意外地瞥了那坛子一眼,随即笑着亲自起了塞子,捧着坛子送到鼻子跟前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连声大赞道:“唔,好,极好!再拿两只酒盏来!”
话音落下,毛兴功竟不等酒盏送上来,直接双手捧了坛子仰头喝了一口,咂咂连声地品尝着滋味儿,眼睛一亮,看向徐襄。
☆、555。第555章 金刀
“性烈如火,势如虹,好酒,好酒哇!”毛兴功大声赞叹着,却并不提药酒的药力,只评论酒液的猛烈火辣。
徐襄愕然一瞬,随即暗暗摇头,心道,自己这坛酒怕是明珠暗投了,早知道,拿一坛白酒过来好了!
连饮了两盏之后,毛兴功渐渐品出些滋味儿来。心中沉吟,这酒喝下去,口舌喉头食道,仿佛一道火线,烧下去,却不想,进了腹中之后,燥烈之性却突然不显了,反而是烘烘然一片暖意,从腹中散发开来,温暖和煦着躯干身体、四肢百骸、奇经八脉,就连他年轻时伤过的左肩伤口处,那一直如影随形的隐痛,也明显的缓解了,竟渐渐有些酥麻……以他多次负伤的经验知道,这是药力起作用了!
毛兴功大喜,连连向徐襄道谢。只是,对面略显文弱的徐襄,却不卑不亢,脸上一直淡而柔和的微笑,应承自如。
毛兴功暗暗感叹,这位果然不仅仅是书读得好,这份心计谋算,气度沉稳,都不是这个年纪该有的,难怪能得皇上赏识!只不过,又想起今日京中皇帝病重的消息,再结合仓促离京北上的徐襄,那消息怕是真的了,而且,皇帝的病情不好……
两个人喝酒吃饭,暗暗打量揣摩评估着对方,一顿饭吃了近一个时辰,方才散了,徐襄随即道了谢,告辞回了西屋。
第二天一早起床,雪已经停了,太阳出来了,毕竟还未到隆冬,昨晚下的雪基本没存住,仅剩的残雪也在太阳出来后,很快就化掉了。
徐襄昨晚已经知道,毛兴功带着女儿进京探亲,与他乃是相向而行。
收拾妥当了,他知道毛兴功还未启程,于是走过去辞行。
那毛兴功笑微微地命人拿来一只黑铁腰牌,交给徐襄道:“这是我北平行都的护符,在北平行都左近走动便宜些。”
黑铁腰牌,按制大概是总旗百户之类人物所用,交给徐襄使用不高,也不会完全没用,倒是真如毛兴功说的,地头上方便些,于是也不推辞,欣然接受了。道了谢之后,又让人将一坛二斤的药酒送上:“出门匆促,没带什么东西,这还有一坛药酒,送给前辈聊表心意吧!”
毛兴功也一脸欢喜地接了,两人就此别过,只说,等他从京城回来,希望能在北平行都见到徐襄!
徐襄告辞出来,长贵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