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4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临清回来的江齐,似乎一下子成熟了许多,少了些之前的跳脱,多了些成熟和稳重。
七月初九,徐慧娘与王氏带了两儿一女,收拾行李,搭乘一艘官船,沿河南下,一路往川地去了。江夏特特地调拨了一个走川地的商队带路,又安排了十多位护卫,一路照应护卫着,将景家婆媳务必安全送到景谅身边去。
生母去世,守孝三年,江夏与江齐商议着,给他报了丁忧。
江夏将刘氏去世一事禀知大兴帝,只不过,大兴帝没等她说完,就摆手止住:“那等妇人,哪配于你为母,不用再提了!”
略略一顿,又补充道:“江齐,按继母守孝一年也就罢了。我这边缺人,明年就让那小子进翰林院,先从给事中做起吧!”
给事中,只是正七品,说通俗点,就是皇帝身边整理文书的人,品秩不高,却实实在在是天子近臣,比那什么编撰、编修前途要好得多。
当然了,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身边工作不好干,机会多,前途看好,却也危机重重,需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才行。
徐襄就是从裕兴帝的给事中做起的,后来一路升迁,才有了三十岁的年轻首辅。
大兴帝这一番话说出来,不可谓不推心置腹,不可谓不皇恩隆重,江夏作为臣,除了领旨谢恩,也说不出别的了。
一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刚刚经历了连续的大考,江夏也不想让江齐再憋在屋子里读书守孝了,与他商议之后,就开始着手给他收拾行李,索性让他离京南下游学去。至于去江越所在的湖州,还是去平王的南越,都由着他自己决定去,只一点,一年期限赶回京来就任就好了。皇帝连实职都给他了,这一去大可放松地游山玩水,开阔放松去。可比那一些还在京里等着实缺的进士、同进士强的太多了。
江齐八月初再次离京,气色已经恢复过来,江夏将他送上船,细细地叮嘱了几句,江齐一脸平静,却在上船之际,突然伸手抱了抱江夏,哽着嗓子道:“大姐保重!弟弟知道轻重,大姐不必牵挂!”
说完,吸了吸鼻子,转身登船而去。
江夏挥挥手,看着齐哥儿站在船头,那船渐行渐远,她的泪水也终于忍不住落下来。只不过,泪水流过的脸颊上,却挂着一抹释然的微笑。
☆、1010。第1010章 发生了什么
送走了齐哥儿,江夏的日子过得平静而规律,颇有些一成不变的意思。
时光匆匆,中秋节、重阳节、开炉节……一个个节日倏忽而过,从天高云淡、凉风送爽的秋日,转眼又到了大雪飘飞的冬月。
这一日,又到了江夏教学的日子,大雪飘飞,染白了目光所见的世界。
江夏坐在窗前的暖榻上,透过窗玻璃看着外边,恰看到红菱姑姑穿过风雪匆匆走过来,先在廊檐下拍了拍身上的雪,然后才挑了门帘子进门。
江夏连忙倒了杯热茶,递给红菱姑姑:“这么大的雪,姑姑也该穿上件斗篷才好啊!”
红菱姑姑重规矩,不仅是要求丫头婆子们,对自己也要求严格,穿戴礼仪上,从不逾矩。就说大毛斗篷吧,江夏给她的上好的皮子少说也能做上三五个大毛斗篷,她却不肯逾矩,最冷的天,身上最多也就时穿一件灰鼠皮褂子。
红菱姑姑一边接了热茶,一边笑着谢了:“夫人别担心老奴,老奴身上穿着新羽绒袄裤,一点儿不冷呢!”
说着话,她从怀里摸出一封信递给江夏,满脸喜意道:“夫人,公主来信了。”
江夏连忙接了信,扯开来看,片刻叹口气,暗暗摇头:小鱼儿不日就要回京……只可惜,这会儿本科大部分进士都授了实缺往各地赴任了。若是小鱼儿能早些回来,在今年的进士中挑个合适的做驸马也好啊。那么多人,相对来说,更能挑一个合心的人吧!
不过,这话也就在心里感叹一下,她眨眨眼,回头对上红菱姑姑期盼的目光,笑着道:“这丫头终于想起来回京了……”
红菱姑姑一听这话,立刻欢喜起来,连连点头道:“是该回来了,这都入冬了,再不回来,天就更冷了,带着两个孩子路上也遭罪了。”
一边说着,一边辞了江夏,匆匆下去又忙乎去了。
江夏将小鱼儿的信放好,穿了斗篷,转身往厨下去了。下雪了,下午给孩子们上的课就不能在户外了,只能上内堂了,她要去准备一下教材、教具……嗯,再过两日就是冬至,她就带着孩子们玩一次包饺子吧!
当然,要孩子们自己生火、和面、择菜、煮饺子……其他的生存知识教了不少,生火做饭的技能还没教过呢。
江夏打发进宫的人早早地就等在了御书房外,那边经文课一结束,就将孩子们带出了宫,并顺利护送到徐家来。
竹篱草堂那边,已经收拾出来,孩子们需要亲自去暖棚里采摘蘑菇、蔬菜,又有孩子们去鸡舍里捡拾鸡蛋……对于这些养尊处优的孩子们来说,这些活动虽然辛苦,却个别新鲜,一个个穿着鲜亮的孩子们,或去摘菜,或去捡蛋,其中一个孩子摸错了鸡窝,还被一只恼怒的母鸡追出去好远,引得孩子们哄笑一片。
渐渐地,孩子们有些笑不起来了——午饭没吃的孩子们,第一次尝到了饥饿的滋味。
江夏给他们示范和面、包饺子,看着那么轻松容易,甚至在江夏做来颇有些赏心悦目的活计,到了孩子们自己手里,却发现那么难,面粘在手上甩都甩不脱……菜要摘要洗要切……完了,还要擀皮儿,还要将馅儿包进饺子里……他们第一次知道,想吃一盘饺子,不再是吩咐一声的事情,而是需要这么多工序……这么难!
朗哥儿和迅哥儿也倒腾着小短腿全程参与了,相对于那些养尊处优的孩子们,迅哥儿年纪太小,没有参照性,只有五岁的朗哥儿,却比那些十来岁的孩子自如的多。有朗哥儿比着,这群半大小子们渐渐收了玩笑的心思,开始认认真真做起事情来。
江夏很有耐心,却只在旁边做适当的技术指导,而不会动手帮忙。
等孩子们吃着一锅奇形怪状的饺子时,尽管有好多饺子已经阵亡成面皮儿,却仍旧让他们感动的不行——有饭吃,真是太幸福了!
吃过饺子,江夏给孩子们一人发了一个小篮子,让他们自己进暖棚里摘菜去。她留了家庭作业,那就是拿着自己摘来的菜回家给父母分享。当然了,她没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做给父母吃……毕竟,那样太难为孩子们了。
朗哥儿带着迅哥儿小哥俩也去摘了些韭菜回来,拉着江夏的手道:“娘亲做三鲜饺子!”
江夏摸摸两个儿子的头,拎了儿子摘回来的菜,满心欣慰地点头答应着,带着自家孩子重新开始动手包饺子。
第二天,徐襄再去上朝,站在承乾殿里,等着皇上上朝的时候,就有大臣不断上前来与他搭话,徐襄心里很有些讶异,却不得不耐着性子应酬,渐渐地,他也明白了,这些人上前来搭话,竟然是因为自家媳妇儿让各家孩子摘了菜带回去……这些大臣们或许不稀罕别人送礼,但自家小子带了自己摘的菜回家分享,还是第一次,作为家长,孩子哪怕一点点回报,都会特别高兴。这种情感不会因身份贵贱、地位高低而不同。
冬月初九,冬至前一天,小鱼儿终于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了京城。
江夏得了消息,自然欢喜,因为天色晚了,她只打发了人过去看望了一下,并没有亲自过去。
去公主府,红菱姑姑自然是不二人选。尽管跟着江夏后红菱姑姑一直任劳任怨、尽心尽职,但她心里一直牵挂着小鱼儿,也从没藏着掖着过。让她过去见一见,也了却了红菱姑姑的念想和牵挂。
只是,等红菱姑姑回来的时候,江夏却从她脸上的笑容后边,察觉到了一抹异样。
她没有问,红菱姑姑却在沉吟之后,还是主动开口道:“这一次公主回京,顾家二爷一路护送的……”
顾家二爷?顾青茗?说起来,顾青茗也三十了,却一直未婚……再联想起小鱼儿的情况,还有顾青茗与宋抱朴的关系……难道说,这两个人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发生了点儿什么吗?
☆、1011。第1011章 芳嫔有孕
小鱼儿回来了,气色很好。脸颊红润光洁,双眸明亮宛转,未语先笑、笑语言言……看起来真真是精神充沛、心情极好!
江夏一边端详着跟赵宝儿唧唧咯咯说着话的小鱼儿,一边暗暗琢磨着:她已经得了消息,顾青茗送下小鱼儿之后,并没有停留,继续去了辽地……难道,顾青茗仅仅只是顺路?
小鱼儿提也不提,江夏毕竟只是关心而不是八卦,也不会追问什么。毕竟,在她心里,婚恋都是相对隐私的事情,当事人不透风,别人真的不该多八卦什么。
不管别的,小鱼儿回来后,长乐长安也回归了,连带着宝儿家的韶娘和昶哥儿,还有林郦娘家的和王瑗娘家的孩子都凑一起,七八个孩子热闹欢喜,朗哥儿笑声不断,连安静的迅哥儿都倒腾着小短腿拉着昶哥儿,一脸小哥哥模样。
过了两日,江夏进宫给大兴帝请脉的日子。
自从她回了京之后,每逢大朝会日进宫为皇上请脉又成了惯例。只不过,与成庆帝时不同,她不需要再去后宫,也不需要给大皇子请脉,只需负责大兴帝一个人就好。
说起来,大兴帝的子嗣也不太旺,梁皇后生了大皇子后,又生了一个公主,承了恩的妃嫔们也有怀孕的,但陆续生了三个公主,竟再没有皇子出生。
如今,后宫中德妃有了五个月的身孕,但据王太医隐约透露,应该还是个女胎的可能性比较大。
对于这些,江夏并不过多理会,宋抱朴真正登基称帝,那一路的血腥,让她早就生了远离之意,若非到了这一步,她和徐襄退步不易,她都想着远离朝堂,远离京城,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悠游山水,怡然度日了。
有了金牌,她也不需要在宫门请见了,一路行到承乾殿前,到了这里,她总是守着自己的规矩,不请不会贸然闯入的。正想向门上的小内侍递牌子请见呢,承乾门外匆匆跑进来一个小内侍。
一见那小内侍一脸急切地冲上来,江夏和侯见的大臣们连忙往两侧退开些,给那小内侍让出路来。然后,就看那小内侍冲到门前,对承乾殿门外的内侍道:“请奏明皇上,芳嫔晕倒了……”
江夏眉头微微一皱,心道怎么这么巧让她赶上了?有前头那一场龃龉,她可不想对上裴芳卿!
心里想着,她往后退了两步,想着走到人群后边去。
却不想那两个小内侍效率快得很,眨眼功夫,就禀了进去,而大兴帝也明显很关注芳嫔,竟跟着奏禀的内侍就出来,大步流星直接往承乾门外去,看样子,是要赶过去看望那位芳嫔呢!
江夏暗暗撇了撇嘴,还真是标准的皇帝做派……这副样子,怎么看怎么像‘甄嬛’里那个脑残皇帝呢!
正暗自腹诽呢,大兴帝一回头的功夫,目光瞟见了人群后边的江夏,微微一顿之后,连忙招手道:“江爱卿,正好,跟朕去看看芳嫔!”
江夏愕然一瞬,只能答应着,跟在了后边。
她是太医,虽说是皇上专用,但遇上急事,皇帝一句话就是圣旨,她除了乖乖答应,别无他法。
芳嫔住在西宫的撷芳宫,虽是嫔位,却自己占了一座宫苑,而不像其他低等宫人那般,寄居在高位宫妃的宫苑中,可见其颇受圣宠的。
江夏被点了名,一路不紧不慢地跟在皇帝和他随从的最后边,半垂着眼一路进了撷芳宫。
皇帝径直进了撷芳宫正殿,她却知机地停在了门外,等候了盏茶功夫,这才得到召见,略略整了整衣襟,带着接替了石榴的水香,一路进了撷芳宫正殿。
随着引路的内侍一路进了寝殿,大兴帝就坐在床侧,芳嫔则是一脸苍白柔弱地依靠在大兴帝的怀里……
江夏的眼角抽了抽,随即垂了眼,恭声道:“臣江夏见过芳嫔!”
“嗯,江爱卿不必拘礼了,快过来给芳嫔看一看……”大兴帝出声应着,倚在他怀里的芳嫔似乎抬了一下眼皮儿,却不等人察觉,就再次垂了眼。
“是。”江夏答应着,却未动。
年丰很知机地拿了小锦凳放在床侧,大兴帝也略慢了半步,将芳嫔放到床上躺好,往后退开几步,站在那****凳的后边去。
江夏暗暗叹了口气,若是可以,她一点儿不想往芳嫔眼前来……
平复心情,调整呼吸,抬手搭上芳嫔的脉搏。
只不过盏茶时间,江夏就收了手,从芳嫔的床前退开来,对大兴帝拱手道:“恭喜皇上,芳嫔并非患病,而是有了身孕。”
“啊,真的么?”子嗣不旺,一直是大兴帝的隐忧。听得芳嫔有了身孕,自然欢喜。
江夏垂眼道:“依微臣判断,大概将近两个月了……不过,微臣不擅妇人经产,皇上还是令召擅长妇人经产的太医过来确认才好。”
大兴帝满脸欢喜,却还没有失了理智,连声答应着,扬声笑道:“朕隐约记得,江爱卿好像还有个‘送子娘娘’的雅号吧!”
江夏暗汗,垂首拱手道:“不过是玩笑话,皇上莫要再提那个!”
大兴帝笑着摆摆手,一边吩咐人上来照应芳嫔,一边率先走出了芳嫔的寝殿:“不管是不是笑话,江爱卿果然福运深厚,这不就给朕带来了好消息……朕要好好备一份谢礼,不知道,江爱卿可有什么要求呀?”
江夏下意识地想说:“放我离京!”
但这话也就在心里想想,却是不能直白地说出来的。再说了,她与徐襄夫妻敌体,一个人走,又有什么意义?难道再撇下徐襄一回?
见江夏沉默不语,大兴帝也不为杵,只好心情地笑笑道:“西山的皇庄梅花不错,这会儿开的正好,又有泉水数眼,就给江爱卿做谢礼吧!”
所谓:长者赐不敢辞!皇帝高高在上,为君为父,不是长者,却比长者更不容推辞!
江夏默了一瞬,暗暗叹了一声,规规矩矩挑了衣袍跪了下去,恭敬道:“谢主隆恩!”
这边,大兴帝正俯身扶起江夏呢,那边芳嫔的贴身嬷嬷上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