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大嫂眼尖,看见江夏带着彤翎进来,立刻笑着道:“姑娘过来了。”
江夏笑着点点头,转着眼看着案板上的米粉,伸手捏了一撮,在指尖上捻了捻,满意地点点头。
在锅上忙乎的商嫂也看见了江夏,立刻笑着道:“姑娘放心,都按着姑娘嘱咐的,过粗细两遍筛,再过一遍罗子的,保证面子够细。”
江夏微微一笑:“咱们这米糕要的就是一个口感细腻,软滑甜糯,若是失了口感,砸了招牌,以后的生意可就不好做了。”
另一边正在烧火的孙嫂子,也就是邻家懋儿的娘,笑着抬头道:“姑娘放心吧,商嫂子哪一回都不错眼地盯着呢,出不了岔子。”
江夏笑笑,叫着商大嫂到了一旁,道:“上个月的利钱我已经算出来了,大嫂猜猜,咱们挣了多少钱?”
商大嫂眼底隐隐带着渴望,却多少又有些勇气不够,只下意识地吞了口唾沫,微微颤着声音道:“姑娘就别逗趣了,赶紧说出来吧!”
江夏伸出一个巴掌晃了晃,商大嫂眼睛一亮,又被她勉力压下去,嘴唇微微哆嗦着:“五钱?”
江夏笑起来:“大嫂也太没信心了!……我们一共赚了五两银子,按照咱们的契书,商大哥占四成,就是二两银子,这是抛去了房租、本钱和工钱的净利。也就是说,咱们六月份做了五天生意,折算到每一天,商大哥都能拿到四钱银子!”
“嗳哟……一天四钱,那一个月岂不就是十二两银子?”商大嫂被自己算出来的高额利润吓坏了,都不敢相信是真的,目光呆愣愣地看着江夏道,“姑娘,你是开婆子玩笑的吧?”
江夏嗤地一声笑了,直接伸手从袖口中摸出二两银子来,交到商大嫂的手中:“这实打实的银子到了手,大嫂该放心了?”
看着商大嫂一张脸瞬间笑开了花,江夏默默地看着她笑够了,欢喜过了那一阵,将银子收起来了,这才缓缓地开口道:“第一个月,咱们的钱就分了,也让家里人见见银子,欢喜欢喜。我的意思,以后挣得银子,咱们分一成过日子,剩下的八成,就充到本钱里去……以后卖的糕饼多了,粮米要多存一些,另外,我想过些日子去一趟临清府,寻摸寻摸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铺子……大概年前吧,争取在临清府将咱们的商记糕饼铺开起来……”
说到这里,江夏微微一顿,笑着道:“我之前已经与商大哥说过了,让他留意着合心意的小子找几个学徒,将来,就有他带出来的徒弟支撑门面,蒋大哥就只需在后边做师傅就成了!”
“姑娘,咱们真的能将糕饼铺子开到临清去么?”尽管银子已经到了手里,商大嫂还是觉得如在梦里,有些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都是真的。
几天前,她和男人还为了还债一个卖糕饼,一个出来帮佣,谁成想,这会儿,已经有人告诉她,以后她男人也能是师傅、东家,只管着收钱就行了……前后几天,却天差地别,让她怎么敢相信?!
江夏笑着点点头,拍拍商大嫂的手,道:“大嫂自管把心放地宽宽的,咱们的糕饼铺子不但要开到临清,还要开到德州府、济南府,以后说不定,还会开到京城里去呢!”
“哎哟喂,要真是开到京城里去,皇上是不是也会吃咱们家的糕饼啊?”商大嫂突然幽默了一句,说完,她自己和江夏同时笑起来。
这会儿,两人还只当这句话是个说笑,就连江夏也没想到,不用把铺子开到京城,某个将来当上皇帝的人,已经吃上了她们的糕饼,而且特别偏爱茯苓糕,每日都打发了人一大早过来购买。
☆、136。第136章 银针乞巧(4更)
吃过午饭回到徐府,江夏没想到,还是没能逃脱了几个丫头的执拗。
一进门,她手中就被塞了一根绣花针,彤翎、彩霞两人拉着她,就往院子当间儿,那大太阳底下的水碗里投针问巧。
江夏一脸无奈地被丫头们拉过来,临到投针了,想了想还是将绣花针递给了旁边的翠羽,伸手从自己的针包中取出一枚针灸银针来,轻轻地放在水面上……
那银针纤细如发,最初真的停在了水面上,只不过,银针顶端有针尾,明显比针尖儿重的多,是以,只停了一瞬,那针尾率先下沉,然后整根针就落入水中去了。
江夏不以为意,摊摊手道:“我说不来,瞧瞧,第一个就落下去了,多扫兴!”
相处时间长了,丫头们对江夏也亲昵的有些不拘礼了,特别是彤翎,冒冒失失的,最是敢说话。
江夏那话一出口,几个丫头就都笑起来,偏偏彤翎撇嘴道:“今儿乞巧,祈求的是心灵手巧,女红出众。姑娘却拿了根治病的针来糊弄事儿……”
江夏可不等她说完,抬手就敲了她一个爆栗子,笑着道:“你个丫头忒不讲理,你们求女红出色心灵手巧,对于我来说,给人扎针治病,就不要心灵手巧了?”
彤翎痛呼声被丫头们的笑声淹没,然后江夏就好整以暇地退开几步,看着丫头们投针。
到了后来,她才发现,丫头也有办法呢。她们拿了绣花针先在头上蹭上一会儿,绣花针上沾了发油,就不容易沉水了。到后来,竟然除了彤翎,其他丫头的针都停留在水面上一段时间,虽然有短有长,但总比彤翎的针一入水就沉底强多了。
江夏拉着一脸诅丧的彤翎,笑嘻嘻地往小厨房走。
刚刚丫头们说好了,谁投针输了,谁请客吃点心。
“行了行了,别哭丧着个脸了,挺漂亮小姑娘拉着脸多难看啊!”江夏一边塞了块面团在彤翎手里,一边道,“乞巧是一,想要一手好女工,还要多练多琢磨,我觉得前几天你给我绣的鞋子就很漂亮啊,比之前在珍汇坊里看的那些都漂亮呢。”
彤翎是个活泼开朗的性子,江夏开解了几句,她就重新高兴起来,兴致勃勃地跟着江夏做了点心,端着去与丫头们分享了。江夏看着天色,徐襄午休也该起了,也捡了两块点心,冲了一壶普洱茶,往正房里去了。
算着日子,离徐襄下场也没多少日子了。
这里考举人的乡试并不需要去省城,每个州府都设了乡试考场,故而徐襄只需去德州府参考就行。
算算徐慧娘,到七月底也到预产期了,虽说有惊无险地过完了孕期,但其实仍旧未能脱离危险……子痫病可有很大一部分是产后发作的。届时孩子是问题不大了,产妇却因为刚刚生产身体虚弱,一旦发病几乎就是无救的结果。
徐襄要去德州府下场考试,之前就与景谅约好了,在临清会合之后,一起去德州府。景家在那边有一座小偏院,三进的小院子不算多奢华,他们两个人过去住着备考,却是足够了。已经比那些辛辛苦苦赶过去,还要住客栈的学子们强的太多了。
与景谅约的是七月中就动身,过去熟悉熟悉环境,再调整调整心理状态。江夏却默默个景谅打了个差,妻子冒着生命危险给他孕育子嗣,他却毫不客气地搞大了通房的肚子,之后又接了母亲给的丫头……据芷兰说,那个丫头其实已经被景谅收用了,只是因着徐襄反应激烈,这才不得已打发了……如今,妻子临盆在即,他却悠哉悠哉地跑去考试了!
他享受男人的权利,却丝毫不记得身为丈夫、身为父亲的责任和义务!真是渣男一个!
只是,景谅的所作所为,在这个时代并不违背道德伦理,反而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唉,不管她怎样努力,终究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啊!
江夏暗暗叹了口气,收拾心情,给徐襄送了茶点进去,也不多说什么,就转身出来,开始摆弄她种在门口的几棵‘红灯笼’去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她的悉心照料,几棵西红柿苗渐渐长的茁壮起来。第一朵小白花没能坐果,不几天就萎蔫凋落了,倒是后来的几朵花,终于结出了小果子,从一丁点儿的小青果子,渐渐膨大起来,如今,最大的一颗西红柿已经开始泛红……江夏估摸着,再过上两三日,这颗西红柿就能成熟采摘了。
果然,七月初九一大早,江夏终于郑而重之地摘下了她亲手培育的第一颗果实。红彤彤的果子其实并不算大,远没有现代培育出来的西红柿那般透红漂亮。江夏捧着这颗稍显丑陋的果子,却格外高兴,笑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关于西红柿留种子的方法,她专程去询问过园丁。摘了这颗西红柿,她第一时间自然是留了种子,然后,才将没用的果肉切成薄片,然后撒上一些绵白糖,捏了一片送进嘴里,那种久违的酸甜味道瞬间充满了口腔,也成功让她红了眼。
吸吸鼻子,江夏端着一碟子糖拌西红柿去了正屋,一见徐襄就笑着招呼:“快来尝尝,我种的红灯笼终于熟了。”
“这个可以吃的?”徐襄随口问了一声,手却在询问的同时,已经捏了银叉子叉了一片西红柿送进嘴里。“唔,还不错!”
“嘁,当然不错啦,我辛辛苦苦耕耘了三个月,才得的第一个果子呢!”江夏很得瑟地扬起下巴,从眼角里看着徐襄道,“等过几天,那几颗熟了,我再给你做道菜……”
徐襄温和地笑笑,心里却多少有些失落。
他与姐夫景谅约好了,七月十一出门往德州去了,这一去,要到八月半才能考完,若无意外,还要等着放了榜,看过成绩才能回来……他赶不上她说的果子成熟了呢!
不过,他记得,这东西还是他去年从景家带回来的,景家院子里种了不少……他待会儿写封信,打发长贵去景家跑一趟,说不定能赶在他离家赶考之前,让她给自己做做那道菜呢!
☆、137。第137章 与你一起去
江夏看着徐襄将糖拌西红柿吃完,就拎着碟子离开了。
当时,已是未中时分。徐襄却没耽搁,立时命人传话给长贵,让他骑马去临清一趟。自然,让长贵带了两匣子据说能够和脾开胃的‘商记茯苓糕’去。看望一下大姑奶奶,顺便问问景家的红灯笼结了果子么,要几个回来。
那长贵不明所以,只以为是因为大姑奶奶临产,特意打发他去探望的。至于什么红灯笼的,他倒是知道,原本随意种在园子里供人观赏的一种果子,据说夏姑娘喜欢的很,移栽到她的门前了。嘿嘿,二少爷这还没跟夏姑娘圆房呢,就这般心疼媳妇儿……
江夏定制的蒸馏器取回来了,下午她就在自己屋里折腾着蒸馏药材,调配风油精。
晚饭,仍旧与徐襄一起用了,江夏特意做的洋参天麻汤给徐襄补脑。
吃过晚饭,徐襄继续挑灯夜读,江夏却走出小院,去花园子里散步遛弯儿。
一切如常,略显平淡,却安详宁静。
酉时末,天边最后一抹霞光淡去,暮色笼罩了大地。
江夏带着翠羽彤翎转回来,临进小院的时候,江夏听着知了知了的叫声,突然想起一件事来:夏季虽然蚊蝇孽生,虫蚁为患,但还有一种东西却是难得的至上美味——那就是树上日夜鸣叫、不眠不休的知了。
当然,美味的是知了刚刚钻出地面的幼虫,有的地方叫知了龟,有的地方叫爬叉猴,也有的地方叫消息牛儿……不一而足,爱好这一道美味的人,在现代却大有人在,用手、用铁锹甚至用挖掘机捕捉,导致知了种群大面积减少。加上现代经济发展,多年老树越来越少,以至于知了猴也越来越少,甚至江夏隐约好几年没听到知了叫了——真真是被吃绝种的架势!
徐家倒是从来没有人提起过,以至于她白白错过了一个饕餮季。
枝儿正在院子里借着天光洗刷笼屉抹布,听江夏说起蝉虫来,也两眼放光,等听到江夏的惋惜后,笑着劝道:“姑娘也不用丧气,这会儿虽说没了知了龟了,却快到收秋的季节了,正是蚂蚱最肥的时候,一肚子籽,香的很。还有,豆田里有一种东西也好吃的很……”
江夏暗道一声不好,正要开口阻拦,却听枝儿已经说了出来:“那个豆虫啊,一根根像手指一样的,肉滚滚的,半点儿骨头没有,用火一燎,或者用点油炸一炸,哎哟,比知了龟颗好吃多啦,咬一口滋滋冒油啊……”
说着,枝儿连连吧唧了好几下子,仿佛无限怀念豆虫的美味儿……江夏却坚持不住了,捂着嘴巴直奔到石榴树下,蹲在那里干呕起来。
翠羽和彤翎也是面色全无,一个捂着耳朵,一个捂着胸口,难过的很。
但一见江夏呕成这样,也顾不上自己难受了,连忙过来给江夏拍背顺气,翠羽又跑进屋里倒了杯子水过来给江夏漱口……
枝儿也吓坏了,呆愣愣地看着江夏吐完,漱了口,这才反应过来,连忙上前认错:“姑娘,都是枝儿不好,害的姑娘……”
江夏这会儿都不敢看她,撇着眼睛摆摆手,有气无力道:“不怪你,别自责了。赶紧把东西收拾进去吧,天黑了就看不见了。”
强撑着说完,江夏就由翠羽彤翎扶着回了房,一进屋就又跑进屏风后呕了一回,再出来,她就觉得两眼直冒金星,双腿走路都有些打飘了。
也顾上换衣裳,就扑倒在床上歇着了。
迷迷糊糊,似睡非睡的不知过了多久,突然外头传来一阵急促的拍门声。
江夏睁开眼,看见屋里一灯如豆,翠羽和彤翎正在灯下做着针线。
挣扎着坐起身,江夏询问道:“什么时辰了?外头砸门发生了什么事儿?”
彤翎一听这话,立刻放下手中的针线,跳起来就往外走:“姑娘,奴婢这就出去看看去!”
翠羽张张嘴,想要开口阻止,却终究没有出声。
江夏休息了一回,身体的难受劲儿早就过去了,这会儿也彻底醒了,精神头儿十足的,自然就将翠羽和彤翎两丫头之间的互动刊载了眼里。
略一思忖,江夏也没说话,只起身下床,吩咐翠羽道:“去小厨房要热水吧,咱们洗洗也睡吧!”
翠羽答应着,搁下手中针线起身,走了两步又停住,转回头对江夏道:“姑娘,奴婢并非挑拨彤翎不听吩咐,奴婢只是想劝着她戒除浮躁,遇事沉稳些。”
江夏含笑点点头,挥手让她去了。
彤翎是冒失些、浮躁了些,却并非不知轻重深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