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世子妃-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挺惨。”朱承清发表了一下看法,朱承瑾道:“我觉得你现在关注点怕是错了。”
朱承清咳嗽两声,“我是……突然得了这个消息,有些不可置信。”
“知道了也没办法,”朱承瑾道,“难不成丁侧妃还会将药留到现在?”
“您太瞧得起丁氏了,”朱承清算是了解丁侧妃为人,“这么贵重的药,她怎么舍得扔了,不定什么时候还能用上呢。”
“她敢用?”
“就咱们姐妹俩,说句大不敬的,贺贵妃与丁侧妃,谋算不算顶尖,为何频频得意。”朱承清似笑非笑,“还不是因为皇上和父王对她们的宠爱,纵容。”
这话有几分道理。
“姐姐的意思是?”
朱承清微微一笑,“咱们就要嫁人了,丁侧妃不会放过这个机会,郡主可否借匕首一用?”
朱承瑾像是知道了她要做什么,皱眉道:“这样太危险了,总有别的办法。”
朱承清面色坚定,毫不动摇,崔然见状,递上匕首。
匕首一出,寒锋凛人。
朱承清缓缓地,在自己颊上划了一道。
几乎是见到鲜血的刹那朱承瑾就呆了,道:“你做什么!你疯了!”
她以为朱承清顶多划个手背、手臂,没想到朱承清这么狠,上来就毁了自己容貌。“放心好了,妹妹。”朱承清沉浸在报复快感中,脸上伤痕都感觉不到太疼,“不在脸上,她们怎么敢冒险来害我。只有见了血,才能为人信。”
“你这样,若是姨母知道了……”一个能狠心毁去自己容貌的女人,娶回家,津北侯夫人也没那么大魄力。
“还请郡主美言两句。”朱承清为母翻案之心,由始至终,从未更改。
朱承瑾道:“我会让人看紧丁侧妃一系。”
“不仅丁侧妃,”崔然拿药来给朱承清敷上,朱承清这才感觉到痛楚,“二小姐最近,跟丁侧妃走得很近,不得不防。”
二小姐,都不说一句宛姐姐了。
宫里一派欢欣鼓舞,大多数人都是真心的——端云公主要出嫁了!
端云公主,可他妈要出嫁了!
端云公主自打定下闻家亲事,明明是个好事儿,那些天端云打赏下人都格外多了五两银子。但是自打闻公子纳了章家小姐为妾,端云公主的脾气就越发的捉摸不透。
她甚至还跟五皇子妃一样,弄了根鞭子来。
宁亲王妃是玩鞭子的行家,打小就跟着师傅学,手下有度,说打死绝不留活口,但是说教训,就绝不会出血。
端云公主新手,不伤着自己就是万幸了,奴才们每天被抽的叫苦连天,天气又冷,伤口难长,因着这事儿重病的好几个了,不过也算端云命好,没死人。又加上周皇后病重,没人管她,她倒是越发肆意妄为。
所以昭华公主找上门的时候,她还有功夫倒一杯茶,闲闲问道:“姐姐贵足踏贱地,什么事儿啊。”
“端云,”昭华眉目肃然,虽说五官与皇帝相似,但是现在却极为像周皇后,让端云公主心中一凛,“本宫来告诉你,你大婚在即,若是出了公主虐打奴才的传闻,我不会帮你收拾烂摊子!”
“姐姐什么意思呀,我贵为公主,打死两个奴才怎么了。”
“说得好!”昭华轻蔑一笑,“我贵为长公主,教训教训你也是应该的了?”
“你要做什么!”
“我不会打你,”昭华挑了个凳子坐下了,她看起来气度雍容,反而更像主人,“就是提醒你一声,别太嚣张。我可不是母后,为了照顾我和淳安的名声,还得忍着你。你真惹急了我,你做的那些事儿我全部抖出来,到时候看看是你没脸面,还是我与淳安被你牵连更多!”
“还有,给我收起你那点小心思,这还没出宫,就想着联系贺家、丁家?你还敢插手丁家女虐打百姓的案子,你有几只手,几个脑袋够砍得!”
端云冷笑道:“合着只有姐姐能参与朝政,我便只能躲在深闺绣花儿?”
“你想参与朝政?”昭华才不怕她,“你有那个本事吗?你若是有,也去求父皇给你个机会,我一个字也不说如何?”
“姐姐未免太瞧不起我?你又有什么本事,不过是父皇宠你。”
“是,”昭华丝毫不以为耻,“我为嫡长公主,这便是我的本事,妹妹不也一直不忿这点吗。我告诉你,自个儿有本事,即使不是嫡出,我也敬他三分,没本事的人,即使是嫡系,又有何处值得我看他一眼。”
“端云,我话止于此,咱们姐妹俩,总归有些情分,今儿一并摆在这儿了。”昭华喜欢速战速决快刀斩乱麻,“你若是觉得我有对不住你的地方,那便说出来。我扪心自问,不曾亏欠你端云什么,如今这些事儿,你想想,有多少是你自己贪心不足蛇吞象引出来的。”
不顾端云愣住神情,昭华拂袖而去,留下一句:“你真以为跟着齐亲王,能得了什么东西,我不怪你,各人各命,你有那个想法,便去吧。你大婚,正阳宫与我的添妆已经备下了,到时候,我去喝你一杯喜酒,便是了断。”
端云手中茶还温着,心已经凉透了。
☆、第一百零八章、脸伤
端云后悔了。
她抽奴才都抽的不过瘾了,因为她实在是不知道,不得丈夫喜爱、甚至是被厌恶的一段婚姻,这就是她苦苦争夺来的?
后悔也没用,该嫁还是要嫁。
闻家也是。
闻衍之再怎么不愿意,章迎秋再怎么希望时间晚一些,端云公主下降的日子还是到了。
按理来说,端云是要拜见完皇上皇后、太后再出宫的,可惜周皇后身子不好,昏昏沉沉,皇帝想了一下,女儿出嫁没必要搭上皇后的命,于是索性简短一些,定在寿康宫,他与太后见上端云一面就罢了。
这种日子,昭华、景豫甚至朱承宛都到了,唯独朱承清没来。太后还特意垂询一句:“婉和那孩子没来?”
朱承瑾有些遮遮掩掩,道,“姐姐身子不适,今儿还特意托我与皇祖母说一声,改日再来跟您请安。”
府里都传言,婉和县君伤了脸,要好生养着,生怕丢了津北侯府的婚事。
朱承宛听没听在耳朵里,不得而知。
太后道:“身子要紧,哀家难不成是小性儿的人,今天端云大婚,也算是了了一桩事儿,不多时,便轮到你们王府的婚事了,还有昭华……”
话还没说完,端云公主已经到了。
这个话题只得就此打住。
端云公主相貌是不错的,只是平日里仿佛总是不大顺心的模样,就是今天,火红嫁衣一片喜气,她眉头也有些愁苦。
不过还好,端云也知道这是什么日子,平平安安行了礼,出了宫,进了闻家的大门。
她虐打宫女的事儿,到底还是被压下来了,是太后的意思,闻夫人还做着自己公主儿媳是个菩萨的美梦。
可是眼看公主的轿子都到门口了,闻衍之还不见人影,一问在哪儿,仆人才支支吾吾道:“在……在章姨娘房里。”
幸好没别人知道,不然闻夫人这张脸算是丢光了。
闻夫人杀到章迎秋房门外的时候,闻衍之面露不耐,章迎秋却是哭哭啼啼的扯着闻衍之袖子:“夫君千万别忘了妾身……”
闻衍之冷冷道:“你该开心才是,这次你们‘姐妹’算是在闻府团聚了。”
闻夫人听到这话才迈步进屋,“你们难不成不知道今儿是什么日子?耽误了大婚,皇家怪罪下来,谁担着?”
看着是说自己儿子,其实那一双眼冷冷的全看在章迎秋身上。
章迎秋有口难言,只得看自己夫君,穿着大红喜袍,娶了别的女人。自己坐在原处,暗自垂泪。
闻夫人看儿子出门,也道:“章姨娘别哭了,”她这是第一次直呼章姨娘,以往都是温温柔柔叫秋儿,“公主嫁过来,你该高兴才是,这么大喜的日子,待会儿给章姨娘也送一杯喜酒,一桌子好菜来。”最后这话,是吩咐一旁奴才的。
奴才们称是,闻夫人端着笑脸,出去了。
闻家怎么热闹不提,朱承瑾等人出宫的时候,朱承宛叫住了她:“妹妹且慢。”几步走到朱承瑾身边,露出一个怯生生的笑,“妹妹可否与我一道,边走边说?”
朱承瑾不知道心里是失望多些,还是松口了气多些,“自然可以,姐姐请。”
“昨儿,我去清妹妹的院子里,想跟她说会儿话,谁知道她说自己身子不适,我也没见到。”朱承宛一脸担忧,不似作假,“过段日子,我也要去蜀中了,这一别,山高水远,不知何时再见姐妹们。”
“我知道,往日里,我心性有些偏执了。可是事到如今,我是真心想与妹妹们做个分别了断。”朱承宛脸色仍是不大好看,“还有一个,便是王氏,她纵有千般万般不对,也是我的生母,还望郡主,放她一条生路吧。”
这话说得可真是十分可怜,不知道的还不以为景豫郡主在王府里多么横行无忌。
朱承瑾笑了笑,并不答话。
朱承宛忙道:“郡主,我不是那个意思。”
“姐姐知道我这人,不爱听转着弯的话,”朱承瑾变了,无疑更让朱承宛捉摸不透,“蜀中是好地方,皇祖母特意选的地方,特意选的人家,姐姐可别是对这桩婚事有什么不满吧。”
给朱承宛十个胆子,也不敢在朱承瑾面前说不满,否则这婚事立马丢。也不敢再凄凄切切说一些酸话,“我并非这个意思……”
朱承瑾道,“不是这意思就好,今儿回府,我问问清姐姐可想与宛姐姐见上一面吧,若是清姐姐不愿,那我也没什么法子。至于王氏,姐姐出嫁那日,她定会出来喝上一杯喜酒的。”
之后的事儿,你朱承宛嫁去蜀中,正如朱承宛自己所说,山高水远,管不到。
“妹妹变了。”朱承宛苦涩道,嘴里仿佛充斥着中药味道,苦到心坎儿里。
“思危、思退、思变,三思而后行。变化一二,也不是什么坏事,不是吗,宛姐姐。”朱承瑾抿唇而笑,眼里仿佛有光芒在闪,她这个郡主妹妹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长的面容娇美,神态清雅。翠瓦红墙,宫殿肃穆,朱承宛一瞬间似乎理解了为什么太后宠爱朱承瑾,为什么皇上皇后对朱承瑾也有一份偏爱,从小养育自然有功。
但是偌大宫闱,满目冰冷,有这么一个鲜活的、温暖的少女,这是太后进宫以来就从未拥有过的,朱承宛一直觉得朱承瑾太过心软,没一点魄力。
可是此时,当朱承瑾的手腕用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她才忽然回想起郡主刚回府时,二人交汇目光全是默契,姐妹情深可不止讽刺意味。怪谁?
朱承宛垂首:“郡主说的对。”
朱承瑾不再说话,一笑置之,领着崔然先走了。
朱承宛还站在原地,崔然回头看了一眼,朱承宛的头低下去,看不清表情。崔然低声道:“郡主这招引蛇出洞,尺度把握的可真不错。”
局中局,戏中戏。
朱承瑾的这个态度,或许朱承宛会心生一些“郡主变了”的沮丧之情,但是对于朱承清的计划,是只有好处的。
“其他的无妨,我只是担心,清姐姐的脸万一毁了,那可……”朱承瑾总是忧心忡忡,她觉得疤痕没什么,现在的人却不是这么想的,尤其是津北侯府,人家可不缺一个毁容儿媳,要是真的因为这个事儿坏了亲事,那说不准结亲不成,反而结仇。
“清小姐做事,想必是有这个最坏打算的。”崔然既不怜悯朱承宛,也不心疼朱承清,按照她的眼光来看,这二人都不是孩子了,真没有她们做事儿,反倒让朱承瑾承担责任的道理。
“崔姑姑说的道理,我都懂。”朱承瑾道,“回府吧,今天接了几位夫人的帖子,要来府上作客,可真是一天忙过一天。”
“这是好事儿,郡主审了案子,入了朝局,以后只会越来越忙,没有闲下来的时候了。”
是啊,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章相那边则与白潋滟商量出了结果,以白潋滟的“义子”之名,先接回府,到时机成熟了,再向外人宣布身份、进家谱。
震儿由靖平侯府被接进章相府,若是一开始从庄子到府里,倒也真是会被章相府里富丽堂皇吓一跳,但是震儿进过瑞王府、皇宫也住过,章相府还真的就不算什么了。
殊不知看在章青云眼里,真是“虎父无犬子”的代表,荣华富贵过眼云烟,看着这样的儿子,再想想章俊彦,章青云也不由疼爱起这个年过四十才见上面的嫡子。
何况震儿长的本就讨喜,白嫩嫩水灵灵,一双眼睛就能透出这孩子的十分聪慧来。
章家老太太本还有些抗拒白氏生的儿子,但是一想,毕竟也是自孙子,震儿一叫“奶奶”,方氏心里一颤,就知道老太太肯定把持不住。
果不其然,章老太太绷着的脸,一点点软化下来,“一看这孩子,就跟云儿小时候一样,是我们老章家的子孙。”
震儿跟着亲娘,见人喊人,让笑就笑,十分的乖巧。
震儿便以“白震”这名字,以章相夫人义子的身份,正式在京中露了面。
太子的伴读、瑞亲王世子的玩伴、楚世子的徒弟,景豫郡主的弟弟,这几重身份一压,京城半数人都要捧着这个小祖宗。但是震儿也算乖觉,每天跟着楚世子练练武功,读读书也没什么其他的事儿。
至于朱承瑾,她第一时间找到朱承清,说了朱承宛说的那些话。
朱承清脸上疤痕还在往外渗血,这是朱承清可以作出的效果,不用药止血,伤口但凡有要愈合的模样,就用手指轻轻揉弄。
朱承瑾不忍道:“速战速决,清姐姐,小心这疤痕真的消不去。”
“郡主之恩,如同再造。”
“崔姑姑,你去告诉宛小姐,清姐姐同意见她了。”
崔然出去一趟再带来的,不止朱承宛一个人,还有凄凄惨惨的丁侧妃,这两人神情,看着就像朱承清要死了一样。
丁侧妃道:“到底我也养了清儿……”接触到崔然不善目光,慌忙改口,“婉和县君,婉和县君。好歹我也养育了婉和县君那么多年,总有份情谊,怎么好端端的就伤了脸,这可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