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她这么说,秦恪和沈曼不由愕然——裴熙懂得太多,没觉得啊!
虽说裴熙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星象占卜医药数算,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经史子集典律诏令……无一不通,但他可是裴熙啊!裴熙会这些不是正常的么?
在绝大多数的人眼里,裴熙虽然很惹人讨厌,却也与“无所不通”差不了多少,但这个“通”,似乎多在朝堂谋略,人心算计上,骑射?总觉得,完全无法想象那副场景呢!
这便是世人的通病了,老将文武分得很开,仿佛忽视了君子六艺中的射、御一般,也不想想,裴熙可是他的祖父裴晋当做洛阳裴氏的继承人培养的,裴晋岂会让未来的一家之主手无缚鸡之力?死士固然可信,自己也得有自保之力才是,毕竟凡事总有例外嘛,技多不压身便是这么个道理。更何况洛阳裴氏一向与道门走得近,“飞升成仙”的典籍都有好几本,呼吸吐纳的养生方更多,怎么着也得选些温和无害的让子弟修习,即便不能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也是好的。
据秦琬所知,哪怕没萧誉那等神乎其神的箭术,裴熙一人打四五个成年男子也是没问题的,陈妙手头上有外家功夫,这些年也一直没落下锻炼,又开始修习道家的吐纳功夫,精气血都极为旺盛,尚无胜过裴熙的把握。
秦琬甚至怀疑裴晋把自家孙儿扔到林子里去过,否则他怎么连怎么分辨野草野果也娴熟非常?莫要看裴熙衣食住行都极为考究,真到了要吃苦的时候,他也绝不会喊一声累。
圣人先前也不知裴熙武艺不差,还是商谈怎么留思摩的时候,裴熙主动请缨,大家才知晓的。饶是如此,圣人还是看了裴晋好几眼,见裴晋没说什么,才知裴熙所言非虚。
想到那一幕,圣人忍不住露出一丝笑,落在旁人眼里,便是对裴熙极亲近的表现,只听圣人介绍道:“这是裴熙裴旭之,出身大族,年纪轻轻,才名就传遍了整个大夏,骑射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苏摩公子若有兴许,不妨与旭之比划比划?”
思摩早已查清楚了裴熙是什么人,传言倒是一则比一则多,却没哪则说裴熙善于骑射的,可不等他说什么,裴熙竟露出一副兴味盎然的模样:“单比骑射多没意思啊!要不这样,我出个题目,咱们来比,你再出个题目,咱们轮着来?也不拘文的武的,随兴而已。”
他不过说了三句话,态度也破天荒变得平和,却让初次与他谈话,也算见多识广的各国使者都有些不自在。
思摩不知大夏君臣的打算,决定以不变应万变,便将自己放得很低:“裴公子谬赞了,苏摩就是半桶水,满不上却到处晃荡,实在无法与裴公子相提并论。”
裴熙挑了挑眉,声音有几许上扬:“怎么,你瞧不起我?”
与方才的温文有礼相比,此时的他下巴微微抬高,明亮而锐利的双眸直直盯着思摩,仿若一柄利刃,将思摩里里外外剖析了个透。
明明是比方才无礼得多的举止,配上华美张扬的眉眼,倨傲到近乎咄咄逼人的态度,不知为何,竟让人生出一股“理应如此”的感觉。
或许有的人天生便是这样,如一团烈火,靠近他的人皆会被灼伤,人们恐惧他,疏远他,却又近乎狂热地崇拜着他。正如裴熙,任何人都觉得他骄傲的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若有一日,他收敛了这份骄傲,旁人反会觉得极不正常,甚至坐立难安。
思摩还想自谦几句,裴熙却上前一步,双手抱胸,懒洋洋地说:“你叫苏摩对吧?我与你比试定了!你可不要想着放水就能过关,无论什么比试我都接下——”说到这里,他刻意拖长了音,仿佛想到了什么,“也别以为留在长安的日子不多,糊弄过这几天就能轻松,要是发现不对,我可是敢追到突厥王庭去的。”
圣人闻言,哭笑不得:“旭之,你在混说什么!”见裴熙告罪,他方望着思摩,解围道:“年轻人不懂事,让苏摩公子见笑了。”
思摩自是连称无事,却听圣人问:“听闻苏摩公子仰慕汉学?西突厥乃是大夏的友邦,西突厥的子民仰慕汉学,朕身为大夏天子,自无不应的道理。这样罢!朕命人在国子监一旁,兴建一座万国馆,但凡四境子民,只要仰慕我中原衣冠,又得了君主的许可,便可来万国馆读书!”此言一出,新罗和百济的使者立刻露出感激之色,高呼大夏皇帝圣明,争先恐后地表达本国对大夏文化的仰慕,君王愿受大夏册封,向大夏臣服。许诺回国后立刻着手筹备此事,立刻派遣本国最优秀的青年才俊来万国馆读书,学习大夏的文化、制度。裴熙见状,亦连声高赞圣人英明,这才似笑非笑地看着思摩:“苏摩公子既仰慕汉学,何不留下来?如此一来,大夏和西突厥必会越发和睦,世世代代互为友邦啊!”
第二百六十六章 何去何从
大夏与各国使者的比试,本就被百姓翘首期盼,听得大夏英才辈出,接连胜利,竟无一场败绩的消息,长安更是一片欢腾。接下来的好几日,无论街头还是巷尾,不管市井街坊还是深宅大院,都有人满脸自豪,眉飞色舞地讲述当时的情景。
“只见那东突厥人脸色一变,大喊‘怎么可能’?萧将军轻轻一笑,只说了三个字,‘你输了’,东突厥人‘啊’了一声,吐血倒地……”
纪清露坐在窗边,听着小丫头们说得兴起,竟是越编越夸张,越传越离谱,仿佛她们亲眼见到萧誉往那儿一站,敌人便被他的气势折服折服,纳头便拜。不由露出一丝既伤感又满足的微笑,腹部连绵不绝的疼痛也仿佛不存在了一般。
这便是她深爱的人,自打很多年前,他从闹市中拦下飞奔的骏马,将她救起,她的心里就再也容不下旁人。
你是雄鹰,迟早要一飞冲天,我却被小人所缚,困在小小的屋子里,不知人生还剩下几个春秋。
或许你早就不记得我了,可我从来没有一天忘记过你,从来没有……一想到此处,纪清露潸然泪下。
使女见她落泪,还当她是疼得狠了,急急地打了热水来,关切道:“主子,您好些了么?”
她们原对纪清露也有些怠慢,心道新人进府又有孕,你一个老女还能得意几日?不免有所怠慢,纪清露也不闻不问,更助长了这些人的嚣张气焰。谁料一日,纪清露生生疼昏过去,使女们却躲着偷懒,竟被魏嗣王秦宵发现。听见她“小产”的消息,秦宵雷霆大怒,发作了整个院落中的使女,直接换了批新人,也让王府众人噤若寒蝉,明白纪姨娘仍旧深受宠爱,不可轻易招惹,伸出的手未免缩了回去。
纪清露本也不想拿孕事来说谎,却实在是不得已。她这大半年来月事一直不稳,小腹隐隐作痛,夜间一冷便觉肚子嗖嗖冒寒气,一反往日的健康安泰。
她是何等精明剔透的人,怎会不清楚自己的反常?当下便有某种预感,明白自己十有八九*遭了暗算,却不对任何人吐露分毫——所谓的“小产”,不过是她自导自演的一场戏,左右她月事不调,已经近两个月没来“好朋友”,此番身体隐隐有了预兆,又见秦宵这些天忙着别的,这几日怕是要来安抚她,也好做给她身后的“靠山”看,便隔三差五往冰冷的地上、坚硬的桌子上一趴一倒,使女们习以为常,见到了将她挪到床上也就是了,谁能猜到刚好被秦宵看见,纪清露又坚持她是小产呢?
王府的水太深,纪清露和邓凝的身体状况又与外界相传截然相反,御医不明内情,一家人的性命又掐在魏王手里,哪敢多嘴?自是纪清露说什么,他们也说什么,关键得是,秦宵信,这就够了。
纪清露对秦宵本就无半丝爱意,只有满腔憎恨,自能看出秦宵的虚情假意,也渐渐琢磨出了自己的用处——她被困在后院,不能与旁人联系,左右便是生孩子,做靶子。偏偏肚子一两年没动静,若是再等下去,魏王父子会不会认为她没用,令新安纪家再送一个女孩子过来?
进王府做妾,对她们这等出身的女子来说自是天大的好事,却也要看伺候谁。纪清露不愿亲妹妹与从妹跳入火坑,只好佯作小产,心道你若要稳住那个与我有关系,我却不知道的大人物,便不能这样急吼吼地将我的妹妹接进来,能拖一段时间是一段时间,至于未来如何……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同一时间,魏王府的另一处,魏王妃苏吟挥了挥手,对邓凝说:“礼单的事情,你看着办,这些琐事,你决定便可。”
邓凝知苏吟不喜事的性子,却有几桩大事不好自作主张,便道:“皇长子殿下被册晋王,礼断不能轻。”说到这里,顿了一顿,又道,“蓝昭仪册丽妃的事情,似乎还没定下来,这礼……”
“先备着。”苏吟毫不犹豫地说,“外头的事情,你别去管,得了消息将礼物送上去即可。”
邓凝应了一声,便听有人禀报:“灵寿县主求见。”
苏吟一听,秀眉微蹙,想了想还是说:“让她进来,阿凝别走。”
邓凝本都起身了,听苏吟这么说,只好坐下,便见灵寿县主眼睛红红地走了进来,还未来得及落下眼泪,苏吟便指了指旁边的椅子,态度十分冷淡:“坐。”
灵寿县主怔了一怔,有些委屈地坐了下来,却听苏吟说:“若是与穆诚感情不睦,别告诉我,找王爷和你两个哥哥为你做主。”
“阿娘,穆诚他实在——”
苏吟看了一眼灵寿县主,没再说话。
她也不是不关心女儿,事关女儿婚事,她也看了许多青年俊彦,努力为女儿则一良配。听魏王说要将女儿嫁给穆诚,她坚决反对,说穆诚出身显贵,自幼生长在温柔乡中,也不见有什么太大的本事,女儿嫁过去定不会幸福。还不如选个性情相合的,或者门第没那么高,需要仰仗魏王府过日子的,女儿这辈子才能过得舒心,至不济也能将婆家整得服服贴贴,谁都不敢给灵寿县主添堵。
面对母亲的好意,灵寿县主是怎么说的?与父亲的大业一比,自身的幸福不算什么,她愿意与穆诚结为夫妻。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苏吟还能说什么?全天下就你最知书达理,我一心为你,倒成了无理取闹?行,既然你都做好了这等准备,那就别哭别闹,为了你父亲的大业,什么都给我忍着。就像海陵县主一样,为了维系两家的政治联姻,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受了委屈只字不提,也不在私下动卑鄙手段。与夫婿没有感情,生了个儿子,履行了传宗接代的义务后便给他纳妾,自己游山玩水,大宴宾客,各过个的。反正你也认为自身幸福不算什么,又为何视连名分都没有的侍妾为眼中钉呢?
苏吟可以不管灵寿县主,邓凝却不能看着小姑子哭,忙道:“不过是几个婢女,县主若不喜欢,打发了便是。”
灵寿县主一听,泪水如珠子一般涟涟落下:“穆诚他,他又迷上了一个小妖精,说我是毒妇,面目可憎,还说,说等他成了世子,有了纳妾的资格,他就要将对方纳做有名分的媵!”
苏吟静静地看着女儿,灵寿县主不住抽泣,本以为母亲会心软安抚几句,谁料苏吟神色如冰,语气也很不好:“这等眼巴巴盼着曾祖父、祖父快点没了的畜生,也值得你为他伤心落泪?”
穆诚是郑国公世子穆鑫的嫡长孙,他若要做世子,少不得郑国公、穆鑫父子俩一道去了。
这话要是传到外头,一顶不孝的大帽子扣上,穆诚这一辈子也就别想翻身了——穆家子弟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想做郑国公的多了去,不是非他不可。
瞧见灵寿县主如遭雷劈的表情,邓凝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快意。
她前世对灵寿县主千好万好,掏心掏肺,秦宵冷落她,忽视她,折辱她的时候,灵寿县主作为秦宵唯一的亲妹妹,却没帮她说过一句话。非但没有,还卯足了劲给秦宵送美人,那些美人入了宫,为讨好秦宵,又变着法子来折腾邓凝。
灵寿县主的“大恩大德”,邓凝一辈子都忘不掉,重活一世,她岂能让灵寿县主和穆诚不咸不淡地磨合几年,熬到魏王登基,一辈子幸福美满?穆诚不是刚成亲,对美婢旧情难忘么?时间久了,感情也就淡了,何不趁这时候出手推一把!
你不是喜欢给你哥哥送美人,让她们给你吹枕边风,以维持你“第一公主”的地位么?这种事情不落到自己身上,谁也不知道有多疼。我呢,也没你那么功利,只想看你过得不好而已。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看到你过的不好,我就觉得开心。
邓凝就不信了,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在,灵寿县主和穆诚还能好好过一辈子。虽说将来魏王登基,灵寿县主身为嫡公主,男人自是不缺的。可女人哪个不是这样,对第一个男人始终有些不同呢?穆诚出身高,容貌好,风姿气度样样不差,又惯会甜言蜜语的,灵寿县主芳心暗许,再正常不过。
苏吟见灵寿县主不可置信地望着自己的模样,淡淡道:“你是魏王的嫡女,没必要事事忍着,过不下去就和离,我为你做主。穆家势大,魏王府和苏家也不是好惹的。若能过下去,便不要在我面前诉苦,回你的郑国公府,关上门好生过日子。婢女挑衅,发卖了便是,良家女挑衅,看她年龄,年龄快到便让官媒上门说亲,不愿成亲就签卖身契,否则就告穆诚强抢民女。若觉得不够解气,出门东转,去找王爷和你的两位兄长,让他们给穆诚一个教训。”
灵寿县主未料母亲冷酷至此,讷讷道:“可……”
“你想挽回夫妻情分?”苏吟意兴阑珊,“你看得上这等人,我可看不上,莫要再问我的意见。”
第二百六十七章 陈氏修仪
邓凝见灵寿县主椅子还没坐热,就被苏吟端茶送客,只觉出了一口恶气,竟是前所未有的畅快。但见苏吟静静坐着的模样,不知为何,眼眶竟有些发热,忍不住轻声喊:“王妃……”
苏吟摇了摇头,示意自己没事,才道:“下次他们来,你就说我要修道,闲杂人等一概不见。”
闲杂人等包括谁?难道也包括您的亲生儿子、女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