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臣 >

第173部分

明臣-第173部分

小说: 明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家中的清贫情况,白发苍苍的母亲,俞大猷心中一颤,正欲开口答应下来,可是却忽然迟疑起来,听张信的意思,让是自己进锦衣卫任职,可是大明上下谁都知道锦衣卫的名声,若是家中的亲人好友知道自己成为锦衣卫,那么他们将如何看待自己。
  “志辅,你不必急着回答我,回去再好好考虑一下。”张信微笑说道。
  “大人,在下告退。”俞大猷拱手点头,脸上带着几分挣扎之色离去。
  “这个俞大猷真是不识好歹,随大人进京即可保他前程,有什么好犹豫的。”王杰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说道。
  “说到底还不是因为锦衣卫地名声太差了。”白了王杰一眼,张信悠悠的回房,准备走人了,当然要收拾好行李。
  两日后,苏州城外河渡前。李时携着苏州府上下官员礼送张信起航回京。
  虽然说皇家船队已经率先运绸缎走了,可是以张信的身份地位,根本不用自己直说,苏州府的官员们已经为他准备好一艘豪华地大船,而且还备了划桨百多百船工,就是希望张信一路顺风,早点离开江南之地。
  “宗易兄,小弟告辞了。来日京城再见。”甲板之上,张信轻笑挥手,轻快的走进船舱。
  在船工的指挥下,大船很快就起锚扬帆,见到大船真的消失在北方天际,苏州府的官员们却没有感到多大地喜悦,眼前还有一位钦差要应付。在还没有了解这位钦差的性情脾气之前,他们还要继续绞尽脑汁呢。
  “王杰,随行的护卫安置好了没有?”船舱一晃动,张信就明白这是起程了,心中也有一些喜悦,随口询问起来。
  “已经安排妥当。”王杰神态自若地说道,待在江南的这段时间里,经常乘风破浪地,王杰早就已经习惯船上地摇晃。丝毫没有开始下江南时眩晕的感觉。
  “志辅最后还是出现,真是可惜了。”张信叹气说道,船都已经起航了,而俞大猷却没有露面。
  “俞兄弟说,家中还有年迈地母亲要尽孝,只能辜负大人的一番心意了。”王杰也在一旁叹息起来,为俞大猷放弃这么好地机会感到可惜之极。
  “算了,以他的才华,日后早晚要进京的。到时候看他怎么躲。”张信一笑,也没有再计较下去,而且问起其他事情来:“王杰,保山村的情况查得怎么样了?”
  虽然表面上不在意,可是张信还是惦记着。回到杭州的时候早就暗暗派人去调查那里的情况了。只是最近这段时间太忙,一时之间也抽不出时间来理会这件事情而已。
  “根据杭州锦衣卫都司罗纪探回来的消息说。事情与海匪有关,这两年不知道怎么回事。海匪经常前去骚扰保山村那一带的地区,保山村的村民担心害怕之下,决心迁移到其他地方去,上虞县令害怕负上安民不利地罪责,这才隐瞒起来,决口不提此事。”王杰回答道。
  “原来如此。”张信轻轻点头,偏头问道:“王杰,你觉得事情真是这样吗?”
  “卑职自然不相信,这分明就是借口,虽然东海匪徒侵扰繁多,但是卑职从来没有听说哪个村子,因为这个原因,到背井离乡迁到他处的。”王杰冷笑说道。
  “你说的一点也没错,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张信点头,古代的乡土观念可不是一般的固执,除非村子的人都死绝了,不然肯定有人要留在村子之中。
  “保山村的村民是被上虞知县下令强行迁移他处的。”王杰说道。
  “原因是什么?”张信淡然问道。
  “保山村不远处有个梁湖村,村子就在海边,这两年经常有货船从这里起航,一去就要数月才回,而且有商人商队在那里集聚。”王杰回答说道:“就是在那时起,梁湖村附近的几个村子经常受到海匪地骚扰,但是这些海匪从来不伤人性命,也不夺人财物,不过总是闹得村民不得安宁,上报县衙后,知县以安全为由,下令让他们迁移。”
  “那些村民们迁去哪了,现在情况怎么样?”张信问道,虽然王杰说得轻描淡写,但是张信也明白,让一群祖辈都生活在村子之中的人离开自己熟悉的乡土,肯定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但是在官府的高压之下,什么矛盾冲突都只能消逝无踪。
  “迁出时,县衙每户人家给了三两银子路费,把村民们迁到上虞最偏远地太平山一带,任其开荒垦田。”王杰说道。
  张信沉默不语,起身向船舱外走去,此时船已经驶进太湖,望着绿油油地湖水,清风徐徐拂面,张信轻闻清新的气息,认真地对一旁的王杰说道:“王杰,江南是个好地方,我还会回来地。”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三章 回家
     更新时间:2009…8…1 15:30:15 本章字数:3590
  大明嘉靖元年九月十五日,张信安然无事的返回北京,大船靠岸之时,迎接他的既没有亲朋好友,也没有官员同僚,对此张信丝毫没有在意,因为心中急切的原故,自己下令让船工们加快迅速,朝廷恐怕还没有得到自己已然到达京城的消息。
  虽然说河渡前而站着数百锦衣卫,可是京城怎么说也是锦衣卫的大本营,附近百姓哪天没有见过锦衣卫在京城里转悠,所以对此情况也没有感到惊讶,只是稍微瞄了一眼,又继续埋头做自己的事情了。
  “王杰,你带着他们回镇抚司报到,我先回家了。”张信微笑说道。
  王杰当然不愿意,挑了十几个锦衣卫,让其余之人自己返回镇抚司,决定先把张信送回府上再说其他事情。
  “那就随你吧。”张信轻笑,也没有理会随行的十几人,在渡前的集市上顾了辆马车直接朝城内驶去,有锦衣卫在旁护送,城门兵丁自己识趣的没有收进城税,而是让准备进城的百姓让出一条路来,恭敬的在前面引手牵马。
  京城仍然如以前一样繁华,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张信坐在马车之上,探头向外望去,熟悉的叫卖呐喊声传入耳中,让他心里也有几分激动。
  “大人回来了,快些向夫人汇报。”
  张府门前,当张信从马车上下来之时,眼尖的门房发现是自家府邸的大人回来,立即朝院里大叫起来,随后满面笑容的迎了上去。
  “大人回来了,快出来迎接啊。”
  张信府邸里的仆役闻迅赶来。争相给张信见礼,一路拥着张信进了客厅之中,其中自然没有忘记招呼一旁地王杰等人。
  “相公。”没有说上几句话,客厅外突然飘来一个女子惊喜的叫唤之声,嗓音娇美清脆,有若黄鹂出谷,喜鹊归巢。
  张信回转望去,只见一个纤巧轻盈的身子正从厅外疾步走来。淡青色衣裙随风旋转飞舞起来,就像一朵飘逸不定的流云,转眼之间就来到张信的面前,正欲有所动作时,却发现厅中挤满了人,小脸之上登时飞来两朵红云,粉腻的脸颊上蒸出一抹鲜丽的胭脂。显得格外妩媚动人。
  “见过夫人。”仆役们自己识趣的上前见礼,然后纷纷借口退去,只留下十几个不知所措地锦衣卫在旁,谁都知道眼前之人就是张信的亲眷夫人,纷纷垂下头来不敢张望,片刻之后锦衣卫们这醒起要给夫人行礼。
  “不用拘礼,都坐下吧。”见到仆役下去之后,绿绮羞色这才散去一些,见到锦衣卫鞠躬行礼后。不由嫣然掩嘴一笑,亮出了张府女主人的架势。“谢谢夫人。”虽然觉得眼前的夫人似乎有些熟悉之感,不过锦衣卫们却没有想那么多,只有王杰眼睛一亮,心中已经了然。
  “大人已经回到府中,卑职等人也该告辞了。”见到绿绮已经出来,像王杰这么机灵之人自然明白自己等人也该功成身退了,不能留下来让人厌烦。
  “嗯,告诉其他人。明日我在太白楼设宴,让他们务必前来一叙。”张信微笑点头,赞许的看了王杰一眼。
  “谢谢大人,卑职告退。”锦衣卫们相互看了一眼,脸上挂着喜悦之色离去。
  “绮儿。”张信热切的看着绿绮。眼看四下无人之后。轻轻的将美人搂抱着,一股怡人香自然风扑鼻而来。绿绮小脸红扑扑地。娇羞的倚在张信的胸前,虽然相别不过月余而已。不过两人的心中都彼此的在牵挂对方。
  “相公,听说你受伤了,没事了吧。”片刻之后,绿绮似乎想起什么,连忙挣脱出张信的怀抱,伸出纤秀的手指在张信身上抚摸起来,声音也有些发颤,小脸上更是带着几分惊恐之意来。
  “相公没事,别听外面的传言,我一直都是好好的,根本没受过什么伤。”虽然很享受绿绮纤手在自己身上抚着,可是不能让她为自己担心,张信连忙解释起来,如果不是时间地点不对,张信恨不得马上解开衣服让绿绮好好检查一番。
  “没事就好,当初听到你受伤地消息,差点吓死我了,幸好娘娘说你福缘深厚,必定不会有事的,而且皇上也说没接到你受伤的消息,我才安心一些。”绿绮拍着高耸的胸部,小脸带着几分苍白之色,心有余悸的说道。
  “我身前随时都跟着数百护卫,怎么会有事啊。”张信安慰说道,顺势拿起绿绮娇柔的小手细心的抚弄着。
  “相公,你奉命巡视江南,连日奔波,都显得清瘦许多。”小手被人拿住,绿绮怎能不知,熟悉的感觉让她分外安心,小脸虽然有些微红,不过厅中又无人打扰,绿绮自然不会挣脱起来。
  “大人,宫里有位公公求见。”张信还待说上几句甜言蜜语,以打消绿绮的疑虑,却没想到厅外传来仆役地高声叫喊,这仆役还算识趣,知道不能打扰大人与夫人相会,人根本没有进厅里。
  “相公,肯定是皇上召见,你快些去吧。”绿绮一听,小手自然的抽出,细心的为张信整理有些散乱的衣冠。
  “那我就去了。”张信无奈起身,依依不舍的告别绿绮,直接走到前院,黄锦熟悉地身影就出现在张信眼中。“张侍读,好久不见,见到你平安无事,奴婢心里就踏实了。”黄锦笑容灿烂地说道,话里露出真诚之意。
  “黄锦,前些时候我不是已经飞书汇报我的情况了吗?怎么谁都不相信我无事似地,还是个个都在盼望我出意外啊。”张信戏笑说道。
  “张侍读可别胡说,平安是福,怎么能咒自己呢。”黄锦连忙说道。
  “知道你在关心我。”张信笑了起来,看到院子之中还放着自己的行李,便走了过去,在包袱之中拿出一个巴掌大地方形盒子,递给黄锦说道:“这是我从江南给你带回的礼物,你看看合不合心意。”
  “张侍读,这奴婢可不能收。”黄锦一听,脸上露出笑意,可还是拒绝起来,朱厚的性情黄锦可十分了解,知道他最忌讳太监收礼,黄锦自然要小
  “黄锦,杭州的净慈寺你听说过没有?”张信微笑问道。
  “那是自然,听说那寺院香火顶盛,而且非常灵验的。”受到蒋后的影响,黄锦对佛教还是蛮信奉的,对天下知名的寺院也有一定的了解。
  “这是我在净慈寺给你求的,这可是经过寺里高僧大德开过光的,上面还有你的名字,你不收的话,我都不知道给谁好了。”张信轻手打开盒子,里面却是一串乌紫色的木质佛珠,较大的一颗珠子上确实铭刻着黄锦的名字,还有一些祝福的远吉祥话。
  黄锦拿起佛珠,只觉得檀香扑面而来,黄锦知道这是用上等的紫檀雕制的,那圆润的感觉居然比普通的玉石还要舒服。
  “大人的情义,奴婢紧记,怎么能再继续推辞。”看着佛珠上的刻痕,黄锦就知道张信并没有在骗自己,自然欢喜的接过礼物。
  “这才像话,若是皇上问起,尽可直言,皇上通情达理,自然不会介意的。”张信微笑说道。
  “奴婢明白。”黄锦细心的将佛珠带在手腕之上,亲切的说道:“张侍读,皇上知道你回京城之后,立即派奴婢前来请人,可见皇上心中是多么的思念张侍读啊。”
  “那怎能让皇上久等,我们快些进宫吧。”走之前张信自然不会忘记再从包袱拿出几样东西,吩咐仆役将自己的行李交给绿绮处理。
  乾清宫
  “张侍读,你终于回京了。”朱厚也不等张信行礼,自然已经率先微笑说道:“免礼,黄锦,赐座。”
  “皇上即将大婚立后,臣自然不能错过。”规规矩矩的行礼参拜后,张信安然坐在黄锦搬来的椅子上,悄然的打量朱厚之后,发现朱厚模样虽然没有多大的变化,可是越发显得成熟稳重了,身为天子的威势也日盛,这可以从旁边宫女太监的态度中看出来。
  “休息两天,你去担任朕的迎亲使。”可能是听过的原故,朱厚微笑一下,再也看不到羞赧之色,而且还给张信委派了任务。
  “那是臣的荣幸。”张信自然不会拒绝。
  “现在江南到底是什么情况,那些官员上报说,只不过是小灾不患,并不太严重,朕全然不信。”聊了几句家常后,朱厚脸上的喜色立即消去,眼睛露出凛利之光。
  “皇上定要严惩上此奏折之人。”张信也有几分怒气,这些人明显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一定都不理会百姓的死活,怒骂发泄心中的怨气之后,张信详细的把江南风潮水灾的情况如实向朱厚汇报,自然不会忘记抖出一出官吏贪污腐败,或者灾情来临不作为的事情。
  白纸黑字的证明摆在朱厚面前,他自然是龙颜大怒,拍案而起,吓得殿中的宫女太监们纷纷跪下。
  “皇上息怒,依臣之意,定要将这些贪官污吏全部革职查办。”张信恨恨的说道,当初是以大局为重,现在可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了,朱厚自然没有意见,让黄锦拿着证据交给内阁,让几个学士严加惩处。
    正文 第一百九十四章 喜庆
     更新时间:2009…8…1 19:31:06 本章字数:3614
  清宁宫
  “没有想到江南灾情如此严重,一会我要在佛祖面前祈祷,请佛祖保佑江南百姓平平安安,大明国风调雨顺。”蒋后叹气说道。
  “母后不用担心,朕已经命人给江南百姓运去百万石粮食,可解他们一时之忧,安然度过年关,待来年开春时,朕还要下令免去受灾地方的赋税。”朱厚安慰说道。
  “皇上能这样做,我就安心多了。”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