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科举兴家 >

第67部分

科举兴家-第67部分

小说: 科举兴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一看,这次的试题倒是也不难,这次的试题出自:《管子·牧民》。

    “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愈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论礼义廉耻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章元敬有些捉摸不定,如果没有之前飞鹤楼的事情,他自然不会多想,但偏偏飞鹤楼的事情闹得很大。

    这会儿考官出这样的试题,莫不是为了遥相呼应?要知道他当时可是觉得行大于德的。

    但仔细看了看试题,章元敬又觉得自己想太多了,毕竟按理来说试题早就该定了的,元宵节的事情不该有所影响才对。

    章元敬看了又看,还是决定从心而论,对于民,对于官,对于士族,对于皇族,礼义廉耻的定义应该截然不同才对,这四个字包含的意义太过于广泛深刻,可以一一道来。

    大概是写到了兴头上,章元敬第一日破天荒的点了蜡烛,将大半的策论都写了出来,等到停笔歇息的时候,一股股的凉风一直往身上窜,章元敬忍不住哆嗦了一下,把炭盆拨了拨,但效果也是有限,最后还是将炭盆放到了板子下面才算是好一些,只是得谨防给点着了。

    及时这般小心,第二天醒来的时候,章元敬也觉得有些头疼,鼻子发塞,耳朵也有些嗡嗡作响,他暗道不好,索性用冷水洗了把脸,这才略清醒一些。

    章元敬生怕病的越来越厉害,趁着还清醒赶紧把昨天的稿子改了改,扫了尾,又仔仔细细的誊写了一遍,看着密密麻麻的文稿,这才略微安心一些。

    没等到第三天,章元敬已经有些隐隐约约的发热,摸着虽然还不烫手,但他自己知道,这会儿脑子里头一团浆糊,风寒已经开始影响思维了。

    看了看剩下不多的炭盆,章元敬狠了狠心,给自己热了晚水喝下去,虽然没有姜汤,但至少热水也能抗一会儿,总不至于整个人从里到外都是冰冰冷的。

    也不知道热水是不是真的有效,这么喝了几碗之后,他的精神倒是又好了一些。章元敬抓紧这个时间将卷子又检查了一遍,确定没问题就仔仔细细的收了起来。

    这时候他的炭盆已经用的差不多了,章元敬想了想,索性就撑着没有睡,他生病了,若是睡过去的话万一发烧反倒是更加糟糕。

    就这么混混沌沌的熬了一天,等贡院再一次打开的时候,随着大流往外走的章元敬只觉得自己的双腿都是软趴趴的,一出去就被余全扶着上了车。

    安从容和苏守则看着也不大好,三人对视一眼,打了个招呼就各自回去了。

    一上车,章元敬果然又被逼着喝了一大碗的姜汤,热乎乎火辣辣的姜汤一下肚,他倒是觉得舒服了很多,加上一晚上没睡,这会儿忍不住有些瞌睡起来。

    余全却连忙叫道:“少爷,这会儿可不能睡,回家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到时候您就是想睡一天一夜都没问题,空着肚子太伤人。”

    一旦有关身体,章元敬向来是拗不过余全的,好歹是撑着精神回到租房,喝了一碗早就放在炉子上闻着,熬得稀烂的肉粥,这才舒舒服服的睡过去。

    余全小心翼翼帮他塞好被子,也不敢走远,就在屋子里头待着,就怕少爷一醒过来想喝水什么的,到时候他在外头听不见。

100。重病

    章元敬到底是还年轻; 原本略有些风寒; 但他放松了心思; 喝了热乎乎的姜汤又睡了一觉; 第二天起来精神头就好了许多,只是人显得有些懒洋洋的。

    余全也是个会惯着人的; 不但服侍着洗漱; 还特意用小桌子将饭菜都端到炕上来,章元敬一边吃; 一边感叹道:“北方虽然冷,但有炕桌实在是太好了。”

    余全一听,嘿嘿笑道:“少爷真喜欢的话,咱们回家也搭一个,看着也简单。”

    章元敬享受着暖呼呼的炕,倒是也有些心动,不过随即摇了摇头; 无奈说道:“我们那儿不够冷; 真的烧了火就烤的慌; 这炕传不过去也是有原因的。”

    这话也对,青州不说四季如春吧,冬季确实是不算太冷; 至少在北方大热的熊皮虎皮,在他们那边是没有多少市场的; 相比起来; 还是兔毛之类的受欢迎一些。

    说到底; 还是南方不会太冷,江水都鲜少有结冰的时候,像是炕桌这样的东西用上的机会上,外加一个费柴火,这才时兴不起来。

    犯了懒病的章元敬慢悠悠的吃完了早点,肚子里头暖洋洋的,被窝里头也暖呼呼的,大概是有些热了,脸颊都熏得红扑扑的一片,被厚厚的被子簇拥着,倒是显得越发年纪小了。

    章元敬自己个儿不知道啊,斜斜歪歪的靠着,还使唤余全给他拿一些新鲜的果子过来打发时间,别说,躺在炕上吃橘子还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就这么度过了一个早上,章元敬才懒洋洋的打算起床,只是人越躺越是娇气,这会儿一掀开被子就冻得打了个哆嗦。

    余全一边帮他披上已经焐热的衣服,一边说道:“少爷,朱举人那边也没动静,不知道是不是还在睡,小刘倒是出来了几次。”

    章元敬点了点头,正想问外头天气如何,就听见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章元敬连忙套好了衣服,余全这才过去把门打开,却见门外是脸色惊惶的小刘。

    小刘就是隔壁朱举人的忠仆,其实年纪比余全还略大一些,只是每次都客客气气的让人喊自己小刘,一向都把姿态放的很低,看得出来被调教的很好。

    只是这会儿,小刘急的满头大汗,看见他们就说道:“章少爷,请您帮帮忙,我家老爷生病了,这会儿上吐下泻的,喝了姜汤也不见好,眼看着就要不行了。”

    章元敬心中一惊,那日他早早的回来了,倒是没见过朱举人,怎么这才一天的功夫就病的这么严重了,只是生了病来找他有什么用:“生病了怎么不请大夫?”

    小刘一听这话,差点没哭出来,苦着脸说道:“小的倒是也想要请大夫,但是这会儿实在是请不到,一大早我就出门了,跑了好多地方都没有,都被大户人家请去坐堂了,听医馆的小童说,得两三天后才得空,我家老爷哪里能等那么久。”

    章元敬一听就明白过来了,就跟当年县试一样,大伙儿都知道考完试考生容易生病,一些富贵人家有条件,就早早的把大夫请回家放着,万一考生生病的话就有现成的,若是没有生病,他们也不是付不起那么点诊金。

    但这么一来可就苦了那些没条件的人,幸运的还能找到大夫上门,不幸的就得自己熬着,偏偏这一年会试的时候还下了冰雨,可把一群考生折腾的够呛。

    章元敬心中也有几分着急,但也无奈说道:“这,我也不是京城人士,能有什么办法?”

    小刘急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这会儿抹了抹眼泪说道:“章少爷,您就帮帮忙吧,您认识的人怎么也比我多,我家老爷吐了好几次,这会儿连口水都喝不下去了。”

    章元敬皱了皱眉头,走到朱举人的房间看了一眼,只见他睡得昏昏沉沉,整个人泛着一股子奇怪的味道,脸色都有些发青了。

    看着他的脸色,章元敬也有些心中发慌,这人可千万别吐得脱水了,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余全,你带着小刘去安家走一趟吧,问问他们可有多余的大夫。拿上我的帖子,就说朱兄病重了,不得已上门求之。”

    余全一听,皱了皱眉说道:“少爷,我们都走了,谁照顾朱举人啊,总不能让您动手。”

    章元敬心中无奈,知道他这是怕自己在这里染了疾病,只得安慰道:“都晕过去了,还需要怎么照顾,放心吧,你们快去快回,朱兄情况怕是不大好。”

    余全听完,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出门了,脚步倒是快得很,主要是怕朱举人的病会传染,要是少爷在他房间里头待得太久,到时候被传上了可怎么办。

    小刘跟着一直跑到了安家,他体能显然没余全那么好,到了那边喘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心中倒是对章家心生好感,暗道老爷之前没看错人,章举人虽然年纪轻,却是个仗义的。

    安家这边,安从容出来之后也不大好,不过安家大夫候着,好汤好药的伺候着,今日显然已经好了许多。下人进来一禀报,安从容倒是没犹豫,笑着说道:“让大夫跟过去看看吧,好歹也有一面之缘,就算看在章弟的面子上,咱也不能见死不救的。”

    这也是他自己已经大好了,不然安从容可不敢让大夫离开。

    余全嫌弃老大夫走得慢,索性把人背起来往回跑,小刘在后头看的目瞪口呆,以前只知道余全力气大,真不知道这么个**,那老大夫看起来胖乎乎的,怎么看都不轻。

    不过也是他们出来的太急,连个马车都没有赶,这会儿要是由着老大夫慢悠悠的赶回去,怕是黄花菜都凉了。

    余全一路把老大夫背进了房门,一把人放下来,老大夫拍着他厚实的肩膀说道:“你这个后生力气真是不小,要不要来当我的药童?到时候只管背着我出诊就是了。”

    章元敬一转身正巧听见这话,心中更是哭笑不得,连忙拉着老大夫往床边走:“老先生,您还是先帮忙看看病人吧,这都吐得昏迷不醒了。”

    老大夫摸了摸胡子,倒是也没有强求,只是眼中带着几分可惜,一看见病人,他倒是专业起来,皱着眉头颇有几分专业精神。

    好一会儿,老大夫才收回了手,摸了摸胡子说道:“无甚大事,不过是在贡院里头受了寒气,所以才会上吐下泻的,吃一剂药止了腹泻,进一些米汤,喝上几日汤药也就会好了,只是切记不可再受凉,他看着胖,其实身体虚的很,可扛不住一次又一次的。”

    书生的院子,笔墨纸砚都是现成的,老大夫刷刷刷的写好了方子,吹了吹说道:“快去开药吧,再让他这么吐几次,怕是要糟了。”

    一听这话,小刘忙不迭的拿着单子就往外跑,生怕晚了一会儿就耽误了他们家老爷性命。

    老大夫收拾好自己的药箱,看着余全呵呵笑而不语。章元敬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不过很快的,这位老大夫挤眉弄眼的,他就明白过来了,连忙说道:“阿全,你送老先生回去吧,这么大冷的天,免得老人家磕着碰着。”

    余全也没反驳,自从老大夫说了这毛病不大会传染,他倒是放松下来了,也不拦着章元敬靠近朱举人了。听了这话,二话不说直接背着人就走。

    老大夫那个享受啊,他年纪大了,平时做牛车马车什么的,总觉得不太舒坦,就是轿子都觉得颠的慌,没想到这会儿被人背着走倒是不错,这孩子力气大,稳当的很,还热乎。

    一路上,老大夫还是没放弃劝说余全弃暗投明,拿出了种种好处,甚至说到了要给他相一个媳妇儿,生一群孩子,偏偏余全就是闷不吭声。

    等到了地方,余全直接那人一放,毫不留恋头也不回的走了,任由他在后台叫唤。

    别看老大夫看着挺不着调,但能被安家请走的,医术自然是没的说的,就像他说的,一剂药下去,朱举人眼看着脸色都好了一些,也不干呕酸水了。

    慢慢的喝了一碗米汤,朱举人的精神也好了许多,还能撑起身体感谢章元敬:“章老弟,这次可是多谢你了,若是没有你仗义出手,我怕是要毁在这一日了。”

    章元敬觉得这话有些夸张,笑着说道:“不过是举手之劳,好歹一个屋檐下住了这么久,难道我还能袖手旁观不成。”

    朱举人却道:“这种时候,谁不是怕自己染上病的,也就是章老弟你不计前嫌,还肯帮我,哎,前些日子我真是昏了头了,怎么就那么想不开。”

    章元敬连忙表示自己不在意,不过心里头怎么想他自己个儿明白,对于朱举人,当普通朋友倒是可以,再亲近却是不能了。虽然趋吉避凶是人之本能,但朱举人的举动实在是有些市侩,也实在是让他有些提防和心寒。

    大概是看穿了章元敬的想法,朱举人满脸羞愧,说了许多感激的话,但到底两人的关系不如从前了,那种疏远并不明显,却一直存在着。

101。会元

    考生们考试的时候备受煎熬; 其实考官审卷的时候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 天气冷,他们倒是不吝惜炉子和炭火,但也不能烧的太热; 以免一不小心起火烧毁了卷子,那可是掉脑袋的事情,他们宁可冷一些; 也不敢冒险烧满屋子炉子的。

    再有一个; 大兴王朝会考的规矩是; 考试完毕,第二日就得阅卷; 第三天就得出成榜单; 这可比现代的中考高考高效率多了。

    章元敬他们一走出贡院; 卷子就被封了名字; 直接送到了阅卷官的桌面上,第二日,全封闭的贡院内,阅卷官们几乎是脚不沾地的忙碌起来。

    按理来说,包括主考官在内,所有的卷子每个人都得过一遍; 曰为轮卷。这一**部分落榜的卷子就被扫出来了; 一叠叠卷子高高的堆起; 若是没有人对这些卷子发表异议; 之后排名次就没有他们什么事情了。

    当然; 也会出现某位考官觉得这卷子不成,中不了,但还有另一考官觉得还可,不能断了人家中榜单机会,这种情况,就会有第三人,甚至是第四人,第五人加入选卷子,一直到这卷子无所争议,或者某一方占据上风为止。

    这种规矩制定的时候,大约是为了尽可能的公平,不过制定人也不会想到,考官们到底也是在一处当官儿的,一般某一位考官觉得特别好,或者特别不好的,其余人也不大会与之争论,必定毫无关系的考生与同僚,大部分倾向于后者,除非这卷子确实可心。

    阅卷的时候,除了翻阅卷子发出的声音,阅卷室内基本是一片寂静,每个人都拿出自己最大的本事来,今年恩科,他们需要批阅的卷子越发的多,看状况不连着两夜批阅怕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