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宠卿入我怀 >

第51部分

宠卿入我怀-第51部分

小说: 宠卿入我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命不可违,即便陆予骞再难以面对,他也得带人去秦府。结果走至半路时,四皇子瑾王带着他的人马从另一条路上与他相遇。瑾王手里拿着皇帝手谕,命他协助陆予骞。
    陆予骞看过手谕后淡然一笑,这哪里是协助,分明是他们父皇不相信他,派老四来监视他。
    因嘉正帝手段过于雷厉风行,打了韩国歌一个措手不及,因此抓捕过程相当顺利。
    虎落平阳被犬欺,曾风光至极的韩国公,现如今已沦为地上的一摊烂泥。看着年过百年的舅父落魄被押,陆予骞心里翻江倒海。
    本以为由自己审讯韩国公,他也许能少吃些苦头,哪知韩国公甫一被捕,嘉正帝的第二则圣旨紧接而至,他急宣九皇子丞王入宫。
    第72章 别前
    陆予骞明白,大概是他的人在截信件时,被勘破了身份,嘉正帝已知他暗中派人潜伏在秦府之事。他不知道宫里等着他的是什么,不过他既然敢在风口浪尖顶风行事,此前已做过仔细分析和考量,并想出应对各种局面的相应策略,因此他的每一步走的还算沉稳从容。
    太阳落山后,屋内光线变暗,殿内十八根通臂巨烛高燃。陆予骞进去时,嘉正帝正盘腿坐在暖阁的坐踏上批阅奏章。他走近行礼,嘉正帝像没看到他一样,狼毫在朱砂里蘸了蘸,仍旧忙着奋笔疾书处理政务。
    此回情况特殊,龙心难测,陆予骞就算再成竹在胸也不敢放肆,嘉正帝不言声,他只得继续跪在地上静候着。
    作为皇帝来说,嘉正帝勤于政务,惇信明义,崇德报功。自太祖皇帝把江山交到他手里这二十来年,大昱帝国从战乱中逐渐恢复了生机和活力,如今的大昱国运昌隆,国库粮银充盈,人民安居乐业,商业活动发展繁荣,俨然已是一个不容他国小觑的强盛国家。
    作为父亲来说,嘉正帝威严与慈祥并重,他们父子间虽不像民间百姓父子间那般亲密,但该有的宠爱和教导,嘉正帝从来没有少给过他们兄弟。陆予骞更是他们兄弟中,敢在父亲面前卖乖撒娇的第一人,但仅限于日常父子相处不涉及政务时。如果正事上有懈怠,皇子犯错比臣工犯错,罚起来更加严狠。
    待陆予骞的双腿几近跪麻之际,嘉正帝搁下笔,目光淡淡的横过眼来打量他。他腰板子挺的笔直,微微低垂着脑袋目视地板,默默的承受着父亲那透穿人心的锐利目光。
    这时殿内众人都已退了下去,只余下他们父子两人沉默相对,过了一会儿,嘉正帝声音沉着简洁的问他,“腿好利索了?”
    陆予骞抬头回答父亲问话,“除逢天阴有雨,略有隐痛外,基本已痊愈。”
    嘉正帝严肃威严的眉宇间隐有笑意,他不冷不热地说:“基本痊愈?那就是还没痊愈。别跪着了,起来自己找个地儿坐下。”
    陆予骞站起来,但并未如嘉正帝所说找地儿坐下,他乖巧的立在嘉正帝身侧,为自己的举动解释道:“儿臣觉得如此站在父皇身边,双腿更舒适。”
    嘉正帝抬眼看看他,“如此说来,为父倒成你双腿的良药了?”
    陆予骞不置可否,只是咧开嘴没皮没脸的笑了笑,没说话。
    嘉正帝无奈地摇摇头,冷哼道:“儿臣?难得你还知道即是为父的儿子,又是朕的臣子。”
    这是要切入主题了,陆予骞不敢懈怠,又立即跪在父亲跟前,做乖儿子表忠心,“还有三月儿子年满二十,未有一刻不铭记母亲的孕生之恩,父亲的过庭之训。”
    嘉正帝闻言微微一愣神,随后抬手扶起陆予骞,把他拉到自己身边坐下。上下仔细打量他片刻,语气平缓而稍带苦涩地说:“除了眼睛,你的长相还是随为父的多。只这鬼机灵的性子像极了你的母亲,一样的令人头疼……”说到这里嘉正帝停下了,似是再也难以说下去,停顿片刻,他又说:“予骞啊,你姓陆,是我陆东黎的儿子。除了为父,其他都是外人,你明白为父这句话的意思?”
    陆予骞知道自己不该使心眼勾起父皇心头的痛,可此等关键时刻不打亲情牌,真的很难确保能全身而退。他目含抱歉的望着父亲,郑重地点点头,“儿臣明白,日后定不再犯错,惹父皇伤神。”
    嘉正帝嗤笑一声,沉默片刻,方又说:“前两年要你成亲,你以腿伤推脱,为父也能理解。现如今你这腿也愈了,年纪更是不小了,是该成家了。此前贵妇来求朕得空为你挑选一门亲事,择日赐婚。虽说唐秦两家出了如今这档子事,但此事与你无关,朕看唐家四姑娘不错,你意下如何?”
    一劫又一劫,陆予骞暗叹今日灾难重重。他一面小心翼翼的觑觑父亲的脸色,一面讨好似得笑笑,语气犹疑着问父亲,“既是谈儿子婚事,那儿子就大胆直言了?”
    最是无情帝王家,最是凄冷为帝者。高处不胜寒,登上这万万人之上的宝座,就意味要承受比他人无法承受的孤寂。可是再强硬的人,心里也有一处柔软所在,而且这人越年纪大,越眷恋儿女承欢膝下的安乐。
    嘉正帝冲着陆予骞后脑勺拍了一巴掌,责骂道:“混小子,何时不许你畅所欲言了,平日里你说的还少?”
    陆予骞捂着后脑勺“嘿嘿”一笑,此时可能是他们父子间,最温馨平常的时刻。因为性格原因,嘉正帝性子冷清,平日面冷不苟言笑,其他儿子对他又敬又怕,没人敢跟他如此调笑逗贫。只有这个老九,惯会装乖卖傻,鬼机灵一个。也因为对他有相较于其他儿子不同的感情,因此与这个儿子相处时少了一份帝王家的规矩,多了一份平常百姓家的烟火气。
    陆予骞敛起嬉皮笑脸,一本正经地对嘉正帝说:“儿臣明白父皇的良苦用心,请恕儿子不孝,不能答应这门婚事。儿子有喜欢的姑娘,此生只想娶她一人。”
    “哦?是谁家的姑娘?”嘉正帝问。
    陆予骞扑通一下,又跪在了嘉正帝跟前,言辞有条不紊地道:“儿子不敢对父皇有任何隐瞒。她叫言语,不是大昱人氏,既不出身名门之家也不生自富贵之户,年方二十一,我们三个月前相识。长久以来,我一直在暗中观察她,并未发现任何可疑之处,她不跟任何生人来往,来到我身边亦无不轨目的。她性子温婉安静,简单无心机。儿子觉得娶妻如此,再适合不过,望父亲不要嫌弃儿媳出身平凡,成全儿子的幸福。”
    “言语?”嘉正帝略一思索,“难道就是跟在你身边的那个俊俏小厮?”
    韩国公的问题上,陆予骞犯错不止一桩,从前种种虽被他处理干净,可嘉正帝暂时没证据,不代表不能责罚他。光他截杀送信人这一桩事,轻则给他一个包庇罪,重则把他打入同党,不管哪一宗罪,若真要惩治他一番,都够他难受的。如果言语的事情,他再试图粉饰太平不坦诚相待,日后被查出来更麻烦。反正他的言语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为什么不能实话实说。他说:“不瞒父亲,正是。”
    因为脸面陌生,当时嘉正帝看过言语几眼,当时她身着男装,他并未多想什么。如今这么一说,他仔细回想,小姑娘长相不错,面相令人看起来十分舒服,不过做儿媳……沉吟片刻,他说:“好好的一个姑娘家,抛头露面,既无婚约整日跟在男人身侧像什么话!二十一岁的年纪,未免太大了些。做丞王妃……不妥。”
    为人子女,婚事要听父母之命,尤其是他们这些王公贵胄,婚事更是由不得自己,不光要听父母之命,还要遵皇帝旨意。朝中关系错综复杂,皇帝为儿女择选成婚对象时,不会从他们的感情喜好出发,而是先从帝国的利益,皇帝集权统治的强化巩固等多方面考量。身为皇子,他们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也有难以向人诉说的愁苦。
    自从动了心思,想娶言语为妻的那一刻开始,陆予骞就知道自己的婚姻之路,必将走的艰难。不光要讨好他那没心没肺的媳妇儿,还要想法子征得他父皇的恩旨。他有时也想,不就是娶个女人成亲生子,为何他就非得自讨苦吃选一条最难走的路。但想想心上人,女人和女人是不一样的,与她在一起时的那种窝心的幸福,岂是随便领旨娶一个女人所感受到的。
    他领兵出征,主张“兵贵胜,不贵久”的速战方针。可娶妻这事急不得,既然父皇不同意,他也不急着辩一时之快。先把事讲出来给父皇一个心理准备,日后他再一点一点的因事制宜,寸寸瓦解缓慢攻克。
    陆予骞说:“儿子没大出息大想头,只想日后独善其身,安稳的守着丞王府过日子。相信父皇也希望儿子,过如此平安顺遂的生活。不管是父皇对儿子的宠爱,还是儿子自身的能力,如此生活不是难事。儿臣不想搅和进风风雨雨里,私以为言语是再合适不过的王妃人选,望父皇成全。”
    嘉正帝沉吟稍许,开口道:“此事日后再说。”话毕,他转头看了看窗外,窗上糊了俏纱,往外并看不真切,只知此时已夜色降临。他又说:“我看这天儿恐怕要下雨了,你既不想搅和进风雨里,就赶紧回府,老老实实在屋里待着哪也别去。”
    嘉正帝这是在警告陆予骞不要多管闲事,他垂首听训,恭恭敬敬地答:“是,儿臣谨记父皇的话。”
    嘉正帝满意的点了点头,又说:“前几日博川的叛乱你也该知道,本不是大事,可恨涂敬这个饭桶应付不了,过了十五,你带五千人前去平乱。帮他肃清整顿后,再择日回京。”
    陆予骞明白,事至此秦家算是彻底完了。此次表面上嘉正帝是让他去平息叛乱,实则是把他支出去,不想他与秦家的事沾惹上半点关系,也让他远离峪京不能再多管闲事。这既是身为帝王的嘉正帝对儿子的不信任,也是身为父亲对儿子的偏爱。
    这回不管陆予骞愿意不愿意都必须得去,除非他想与秦家这条大船一起沉入海底。他领旨遵命,临走前嘉正帝送给他两本书。嘱咐他,天儿不好,有心思想东想西,不如在家多看看书,最好平乱时也带在身边,没事时拿出来看看。”
    临了还打趣他,“腹有诗书气自华,你真该看看书了。”
    陆予骞硬着头皮和父亲玩笑几句,而后退出了大殿。
    一路上他看看手里的两本书,虽有把握这次有惊无险,但也不免事后想想后怕。此时不同往日,如若他因秦家事失去父亲的宠爱,日后拿什么筹码去攻克父亲,让他同意他与言语的婚事。因此这次平乱他不但要按时前去,还要完成的漂漂亮亮凯旋而归。
    嘉正帝给他的两本书,一本是《孝子传》,这是告诉他,作为陆家子孙,他要明白自己的身份,要他知道如何才是守孝道,该怎样才能做一个孝子。另一本是《少阳正范》,这是告诫他,虽是陆东黎的儿子也是嘉正帝的臣下。何谓孝子,何谓忠君,不管是父命还是君命都没有他置喙的余地,更别说擅自插手。一代女皇武则天曾把这两本书赠与他的儿子李贤,以示规劝。奈何李贤依旧我行我素,最终被贬为庶人。因此嘉正帝也是借这个故事告诉他,如果他不听规劝,李贤的结局就是他的下场。
    对陆予骞来说,这是极其严厉的警告。这就是他的父皇,他不会对你疾言厉色,喊打喊杀,他总是在谈笑风生间让你不寒而栗。
    秦家的明日,已超过他力所能及的范围。他自问不管是对秦家,还是对秦贵妃,都已问心无愧、仁至义尽。况且如今他有了言语,为了她,他也得明哲保身。
    忽然发现,心里有了牵挂的人,与自己一个人时的状态截然不同。想到言语,他归心似箭。
    。。。。。。
    夜色宁静,月光朦胧,寥寥无几的星子闪烁着迷离的光芒,微凉的夜风拂过脸颊,送来阵阵清淡的花香。
    陆予骞回府时言语还未用晚饭,她说是因为不饿,他知道她其实是想等他一起。如今这样的生活令他满足幸福,外出时心里有所牵挂,知道家里有人等着他回去。回到家第一时间便能见到她,即使两人什么都不说,彼此相视一笑,笑容里也是满满的喜乐。
    他命人把晚饭摆于他院中的石桌上,他们相对而坐。一起用过晚饭后,他托盏品茗,她静食水果。
    石桌不远处便有一个灯座,跳动的红色烛光,透过薄如蝉翼的细纱照亮他的半个侧脸,一张俊逸精致的脸庞在半明半暗间更加立体深邃。
    他姿态闲适的端坐在石凳上,低垂着双眸,不知道在想什么,手指一下下轻点那青花茶盏。官窑瓷器胎子薄,上面描绘着精美的图案,烛光下有莹洁的浮光。虽然他的手掌厚茧丛生十分粗糙,但他的手指很美,手背皮肤光洁,与那茶盏相得益彰。乍看之下,就像一幅耐人久久品味的画卷。
    只是今晚的他,较平日里两人私下相处时沉默不少,也严肃不少,收敛起他的蔫坏不正经,又变成了那个兵权万里气盛凌人的丞王殿下。
    她单手托腮若有所思,目不转睛的盯着他瞧。他察觉到她不知羞的目光,抬起眼眸去看她,朝她微微一笑,笑容如和煦的春风令百花齐放万物复苏。
    “怎么了,一个劲的盯着我瞧什么?”说罢,他朝她招招手,示意她到他身边。
    她眯起眼睛笑笑,听话的站起身绕到他身边。他拉着她坐到自己的腿上,双臂圈上她的腰,脸颊埋进她颈窝里蹭了蹭,复又抬头问她,“有话要跟我说?”
    她抚抚他眉心间的褶皱,柔声问:“你怎么了?是遇着什么不好的事了吗?”
    “也没什么事。”他玩乐一般鼻尖轻蹭她的鼻尖,“没什么大事,只是博川发生叛乱,父皇派我去平乱,十五过后就得走。这回不能带你去,你乖乖在家等我。下第一场雪之前,我一定回来陪你看雪,好不好?”
    第73章 幸福
    以她对他的了解,如果只是因为要外出平乱一段时间,他从宫中回来的第一时间肯定是冲着她一通撒娇,诉说离别相思苦。而不是一直沉默,等她发问才说起。不过既然他不多说,肯定是不想对她说,她也没有多问。只是她不知道自己还能留在这里多长时间,也许能等到第一场雪前他回来,也许就等不到了……她一下一下轻抚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