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悦-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溪弯腰捡起扔在地上的钱,看着宋洪福慢慢说道:“大伯即是不想认我们,那我们也没有必要死缠着大伯一家不放。那请大伯到里正那里写下文书,以后两家贫贱还是富贵都各不相干。”
要做就做绝了!她不想以后再有什么无理的事儿缠上她们一家。
“走!”宋洪福这几年做了点儿小生意,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他有心搬到镇上去,却又怕被人说自己不念兄弟情义。这阵子正为这事儿发愁,谁知就有人送了枕头。顺水推舟,谁人不会?
宋老太太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宋洪福,二儿子宋年,三儿子宋和。她是跟着大儿子住的,其余两个儿子就是每月给些粮食银钱。
因为三家的地基并不远,所以不管什么什么事儿都能知道。有时谁家在院子里说话的声音大了,别家也能听个清清楚楚。
宋和的婆娘钱氏是个有能耐的,分了家之后,她凭着自己,硬是把小日子过得顺顺心心。平时把宋和管的服服帖帖,不管大小事儿都听钱氏的。如今,钱氏一听老大家要跟老二家绝了关系,心思顿时也灵活了起来。
“哎,咱要不也跟老大学着,断了这关系?”钱氏戳了戳闷不吭声编着竹筐的男人,寻思着说道。
宋和只是低着头,也不说一句话。
“唉,问你呐,咋不吱个声?”
“我家也就我二哥对我好。”说了这么一句话,宋和便抿着嘴,不再出声。
钱氏看着丈夫,犹豫了一下才又说道:“我也不是不知道。可是你二哥已经好几年没个音信儿了,刘氏又是个病怏怏的。虽说她已经大好,可她家里还有几张嘴要吃饭。”
顿了顿,钱氏又道:“你大哥想要搬到镇上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要是一走,这刘氏有啥事儿能不找咱家吗?咱家的钱留着有什么用处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娘没让你上过一天学堂,打宋元一出生,你就嚷嚷着要攒钱让他上学堂,考状元。这些你还记得吧?”
钱氏是一个见好就收的人,看丈夫神色动摇,便不再说什么。这事儿得让他心里有个衡量,不然这烂好人做下去可就不妙了。钱氏虽说不再开口,但眼角余光一直注意着宋和的一举一动。
“你既然不说话,我就当你是同意了。我先过去,你一会儿再过来。”说罢,钱氏手脚麻利地把东西搁置好,转身就往那喧闹处走去。
宋和神色痛苦地抹了一把脸,丢下手里编到一半的竹筐,佝偻着背走了出去。
而钱氏一边走一边在想理由。老大家跟她们断了关系是有理由的,他们家该怎么说才好呢?
仔细想了想,他们家还真跟老二家的没什么往来,该怎么说,还真得思量一下。
里正家。
里正刚写好文书,宋洪福就见钱氏远远地往这边跑,他低下头,立即用大拇指沾了朱砂按了手印上去。
见他按上了手印,宋溪扯扯刘氏的衣袖,示意她也按个手印在上面。
“里正,我也要跟老二家的绝了关系。”钱氏的一席话让众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胡闹!简直是胡闹!”里正觉得自己今天要被这一大家子给气疯掉,这一个一个跟上杆子似的,凑热闹也不是这么凑的!
宋溪倒是无所谓,被就没有往来的人,断了也就断了。“里正叔叔,就依婶婶的。她既然想断那就断了吧。”
里正看了看木着一张脸的刘氏,再看看眼神坚定的宋溪,袖子一甩,就开始写起来。“你们今天要断就断个清楚,以后别拿这件事儿来烦我。以后,那宋二家的就是发达了,你们也别想沾一点好处,就是闹到我这里,你们也没有一点理好说。因为这是你们今天求来的!”
“里正,我家从来就没想过沾上我二哥家的一点好处,就这么办吧。”钱氏心里嗤笑,她实在想象不到这么一家子要熬到什么时候才会发达了。
“都过来按手印儿。”里正绷着一张脸,冷声说道。
这些日子,宋二家的怎么样,老大和老三都是瞎子吗?哼哼!以后有他们后悔的!
按完手印,里正正色道:“既然你们要断了关系,那文书上我也写明了,你们之前‘借种’的麦田收完之后就得立即还回去,也就是五月底。如果多延迟一天,就要多给刘氏五百文钱。”
里正看了看众人的神色,心道:如今我给刘氏主持了公道,他日若宋二荣归故里,少不得得表示一二。即使宋二没了,这个情刘氏也得记着。再者,经此一事儿,村里的人应是对我更为信服。那对我也是有莫大的好处的。
“地还回去可以,但是刘氏每个月要孝敬我娘的东西不得短了一分。”
第二十三章 有向往
宋洪福这句话一出,刘氏的心凉了一大截。自从宋年走后,她不管多苦多累,都会把孝敬婆婆的东西送过去,有时实在拿不出来,她用不了多久也会补上。她万万没有想到,大哥按完手印不走就是为了说这么一句话。
“大哥,你放心。每月孝敬娘的钱粮,我不会短了一分一厘。就是……就是……”说着说着,刘氏不知想到了什么,哽咽地说不出话来。
“娘……”
三个小的一时也不顾上什么,扯着刘氏的衣摆轻轻晃动,眼泪汪汪地看着她。
摸摸孩子的脑袋,刘氏忍了泪意,带着浓浓的鼻音:“就是宋年真的死了,我也会替他好好孝敬咱娘的!”至此,刘氏终于说出了她一直不敢说出口的话。
“那就好!”宋洪福看都不看刘氏一眼,只是冷冷地应了一声。
转瞬,宋洪福又对拿着文书喜不自胜的钱氏说道:“以后甭管我宋大过得怎么样,三弟妹也同样不要忘记每月要给娘的孝敬。”
“这个我自是知道。我哪一回缺了娘的东西了?”钱氏知道在别人眼里自己就是个爱钱的,可再怎么着,该孝敬婆母的,她可是没漏掉过一回。孩子是个有样学样的,她可不想她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到她老了的时候不奉养她。
想想自家老娘,那就是一个例子。所以她从宋元小的时候就开始带着他给婆婆送孝敬。如此几年下来,效果倒也是喜人的。
“我也没别的意思,就是提醒一下。既然你们都明白,那我也没什么好说的。咱们就散了吧。”宋洪福说完,双手背在身后,一脸轻松地走了出去。
见没什么热闹可看,围着的人也开始迅速散去,毕竟地里的庄稼还等着收割呢。
宋溪扶着疲惫的刘氏,一时间也想不到什么好的安慰人的话。宋雪和宋裕似乎被这么一件事儿给吓到了,到了现在也只是低着头,默默走在两人的身后。
“二嫂,你可别怪我,我也是迫不得已。”钱氏紧走几步,追上几人,略有些别扭地说道。
“我不怪。”是的,她能怪谁?她似乎应该有很多可以恨的人,但又不知道该怎么恨,该恨谁。
“二嫂,你也知道,我家其实就是比你家强了一点点。来年我想让宋元去读书,这所有的事儿都要操持起来。大哥估计下半年就要搬去镇上了,你身子又不好,我这不是没办法才这样?所以,二嫂可别怪我。”钱氏说着,不时去看一下刘氏的表情。见她确实没有生气的意思,才急急地走开。
刚刚她在那里签文书的时候,看见宋和站在一棵柳树下垂着脑袋。这会子竟然连人影都找不到了。宋和是个老实的,她真怕他想不通走到死胡同里去了!这地儿就这么大,一时间他也远不到哪儿去,赶紧找找,说不定能找到。
“娘,其实也没什么的。别人帮你是道义,不帮你也不能勉强。不能同贫贱的人,想要共富贵更难。此时离了,反而是好事儿。”钱氏一走,刘氏的脸色好了很多,所以,她才会有这话一说。
“这话可是白老伯教你的?”刘氏真不相信这话是女儿自己想出来的。
“嗯,白爷爷说,生存的技能要学,生存之道更要学。所以,一空下来他就会跟我说说这些大道理。”宋溪是睁着眼睛说瞎话,白陌根本就是一个话少到极点的人,哪里会跟她说这些。偶尔能说一大通话,也不过是那话题对了他的胃口。
“我这身子现就这样吧。咱们下下劲儿,争取明年把你弟弟也送进学堂。”钱氏的一番话,让刘氏的心里也起了涟漪。
“娘,这个不用担心的。现在也才五月,咱还有半年的时间呢!秋天山上的东西更多,不管是药材还是野果,稍微整整也能拿出去卖钱。你的身子要养,弟弟这学堂也要上。”宋溪其实想说还有秋猎。可想到刘氏的承受能力,还是先这样吧。到时候再说也不迟,如今跟刘氏说起这射猎的事儿,她都是含含糊糊,一句话带过,生怕她会有太大的反应。
进学?宋裕一听这个词儿,尤其是姐姐话里的坚定,眼泪刷地流了下来。本想表表决心,可是那眼泪像是擦不干净似的,嗓子也像是塞了一团东西,让他想说的话却说不出口。
“好了,别哭了。真要是有能耐,进了学堂,你给我们看看不就成了?”宋溪笑笑地用手帕给他擦了擦眼泪,还有拉的老长的鼻涕。
宋裕使劲地点着头,忍着的哭音儿这时候也压制不住了,抱着宋溪“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他的小伙伴都说了,他们娘让他们或是今年或是明年进学,让他们好好学,争取考个状元。他虽然不知道状元是什么东西,可他知道,读了书识了字儿人们都会敬着。
他想读书,可他知道家里没钱让他读。现在娘的身子好了大半,只差养着了。可养着就是要花很多钱。他想让娘好,所以他不提读书的事儿。在娘面前,他一个字儿也不说。
现在姐姐说了让他去,娘也没有反对,那就是真的了!
哈哈哈!他也能识字儿了!
“好了好了!你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别人还以为你疯了。再这样,鼻涕都到你嘴里了!”看看湿哒哒的手帕,宋溪一脸的无语。这手帕即使洗过了,她也没勇气再用了……
宋雪也是一脸喜意的看着哥哥,哥哥进了学,她让哥哥教她认字儿,那她也像进了学堂了吧?到时候,她就能看好多好多的书了!
“进了学,你要好好听夫子的,不许淘气,知道吗?”刘氏微微笑着叮嘱,似乎已经看到儿子宋裕文文气气的样子。
这样就好,一家人不再如以往一样愁眉苦脸,而是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向往。宋溪看着她们,从心里冒出了抑制不住的轻松喜悦。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的推荐票。另推荐好友七明禾新作《婚色》灵魂的重生,婚姻的开始。
亲爹不问,假妈不柔。
从温饱线上挣扎变身为金钱一大把。
婚姻的颜色,分很多种。
他们的婚姻,大约两种。先甜后苦,苦尽甘来。
人性的优缺点,都是构成交叉爱情的主要因素。
我来,你往。你往,我偏不来!
第二十四章 犒劳一下
三个兄弟成家之后,宋老太太就将一大家子分的干干净净。除了村子里面分来的庄稼地,其余的就是几个兄弟和宋老爹一起开垦出来。因为这是靠山的村落,所以开出来的庄稼地也是有大有小。宋老太太留下了村子里面分的完整的好地留给了大儿子,其余的则是让老大和老二平分。
宋年是个能干的,成家之后也开出来不少地,那地经过他的捯饬,倒是肥得很,种的东西也能收获不少。自宋年走后两年,那几块大的庄稼地就被宋老太太和大儿子留意上了,自然也被他们得手了。
如今他们还有一小块地的麦子等着收割。收割完这点麦子,再种上庄稼,那她们的农忙也告一段落。若是地收回来,恐怕种粮也是不够的。
“娘,咱们今天索性就歇上一歇。待明日再去割那块地的麦子。你看好不好?”宋溪觉着,自家比着别人要早早地空闲出来,这事儿晚上一天也没什么。再加上大家的心情刚经过起起落落,还不如休息一下。于是就提议道。
刘氏看看宋溪晒得有些黑的小脸,再看看满脸喜悦的宋裕和宋雪,本来拒绝的话就变成:“好!咱也歇歇,今天吃顿好吃的。一会儿我去村头买块肉。”自从农忙开始,她们还真没有好好吃上一顿饭。有时忙得中午的饭都能快到晚上才吃。
听到有好吃的,宋裕和宋雪欢呼一声,一人扯着刘氏一边的胳膊,眼睛里透着明明白白的欢喜。
“小裕,你不是网的有鱼吗?一会儿带我去看看。”宋溪也感染了这种欢喜,兴致勃勃地要去抓鱼。
“好!”
于是,在太阳快要不见的时候,宋溪一家子却忙得热火朝天。
那池塘里面的鱼果真不少,就宋裕用的那个破竹筐也网到了三四条比筷子略长的鲫鱼,其余的则是一些手指长短的小鱼。这些小一点的鱼,宋溪一点也没有放生的想法。鱼啊,小的也有几种做法哪。
天气热,宋溪怕鱼腥味弄得满院子都是,就带着宋裕和宋雪到院子旁边去收拾这些网来的鱼。
“小裕,小雪,你们仔细一点。鱼肚子和脊背上面鳞可别漏掉了。”宋溪一边收拾着手里那几条大些的鱼,一边不时注意着弟弟妹妹这边的情况。
她本就喜欢吃鱼,所以在以前也研究了那么一些做法。葱姜蒜,这些是有的。众说纷纭的辣椒这个时候也有。现代的时候,有人说辣椒是明代才有的。另外一种说法却是随着丝绸之路来的。具体是哪一种,宋溪并不关心,反正有这些就好,别的管它作甚。
虽说地头种的也有一些葱蒜和辣椒,但还是不如自家院子里面长得好,毕竟家里面常常施肥浇水,长势自然是不一样的。
“嗯,我会小心的。”宋雪冲宋溪露出一个笑脸,然后又低下头认真地收拾起鱼来。
宋裕倒是没说什么,只是手上的动作更加小心仔细了些。
收麦子大多是赶在早上湿气未散去,或是晚上湿气渐起的时候,这样麦穗就不会轻易折断。那麦子是要拉到晒麦场的,万一太干,这几经拿放还不得损失不少?
只是也有那些不在乎的,于是就便宜了那些守在路边等着捡麦穗的孩童。庄稼地里的麦穗没有经过主人同意是不能去捡的,所以想要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