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农门寡嫂:养个小叔当状元 >

第229部分

农门寡嫂:养个小叔当状元-第229部分

小说: 农门寡嫂:养个小叔当状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相信这世间有无数巧合,可朕不信,所有巧合朕都能看得见!”
  “既然佛珠与你有缘,那你便也收下朕的这一份的礼物如何?”
  “就当替朕了了一个心愿!”
  心慧抬眸,只见皇上眼眸一片晦暗,似有几分伤怀落寞!
  这世间,她相信有轮回。
  就如同她和青云一样,也有夙世姻缘。
  她直视着皇上的瞳孔,那里面,还带着一丝哀求!
  所有人都想求圆满,可这世间上,总有缺失!
  她伸手接了过去,叩谢道:“民女谢过皇上!”
  周乾闻言,心里松了一口气。
  看着玉佩,佛珠,好似又重回一人身上时,周乾的眼眸顿时湿润了。
  静姝,你看见了吗?
  在这世间,也有我们曾经奢望的圆满!
  周乾在心里默念着,心里一直惦念的定南府之行,终于给了他一个满意的结果晚安了,宝贝们!
  最后一章还是晚了!
  哎。。。


第411章 赐婚
  八月初五,阳光明媚,正值秋高气爽,定南府却再受震动。
  话说,这天一亮,府衙那边就张贴了告示。
  李氏心慧,因品行贞静娴雅,广施善举,特被皇上封为乐安县主,赐婚于陈青云。
  更有镇国大将军出面,收为义女,可谓一时间荣耀齐身,矜贵非凡。
  定南府众人津津乐道,本以为是这陈青云得见龙颜,一飞冲天。
  却不想,最后沾光享福的,却是他这个未婚妻。
  众人那等心痒难耐的,免不了是一番打听。
  且说那皇上来了定南府,见到陈青云以后,得知他要娶自己的嫂嫂,霎时好一通盘问。
  陈青云一一道来,嫂嫂怜悯,已经照顾他五年有余,故而不想耽误嫂嫂,请了自己的恩师,知府大人,里正,族老等写了放妻书,已经烧在大哥坟前。
  本欲送嫂嫂归家再嫁,谁知道《老李酸汤》竟然突发人命,嫂嫂深陷牢狱,他不得已只得上京告御状。
  可一身是伤回来,嫂嫂却心疼万分,不肯再嫁。
  他这才想倾心相娶,给嫂嫂一个正经名分,日后也算是真正的陈家妇。
  话说这些话让镇国大将军听到了,便念这陈氏叔嫂一个贤良淑德,心怀仁善,一个英勇无畏,重情重义,当即便要做主,只说要主持婚事。
  奈何外面污言秽语,说是这李氏已经被那狗官玷污了去?
  镇国将军夫人亲自验明正身,这李氏跟小叔相依为命,早已害怕流言蜚语污身,所以早就点了守宫砂。
  镇国将军和夫人见她年纪虽小,处事妥当,又处处彰显女子之典范,故而收为义女,皇上这又锦上添花,亲自册封为县主,还赐婚于他们二人。
  婚期定在八月初八,皇上扬言,这好不容易做了一回冰人,怎么也要饮杯水酒再返京城。
  许多版本的故事越传越烈,可众人却是再也不敢说,这李氏不洁了。
  笑话,皇家最重声誉,怎么可能封一个不洁的县主?而且皇上还亲自保媒?
  还有那镇国将军和镇国将军夫人,那都是大有来头的人物,怎么就轻易认下义女,还要主持婚事?
  细细想来,这陈氏叔嫂,都算是苦命之人。
  但人家命苦心不哭,面慈心也善,光是陈青云得明德大师亲自指点,赠予“譞雲居士”的称号就了不得了,一般人能入这明德大师的法眼?
  再则,你也不看看这李氏是什么人?
  人家可不是那等不知所谓的村姑,在乡下,一个甘愿梳了头发就去婆家守望门寡,侍候婆婆直到过世,又为婆婆守孝,跟小叔相依为命,为了避免流言,早早就点了宫砂的女人。
  那是何等的有先见之明啊!
  一个人创建了定南府十三家《食香阁》,教出的徒子徒孙把陈记开得遍地都是,闹饥荒时,米行趁机抬价,可人家呢,直接关门歇业,日日施粥,救助贫苦百姓。深陷牢狱后还不忘把家财都拿去修桥铺路,广施善举,如此心胸之宽广,为人之仁善的女子,如何不能称之为当世女子之典范,之楷模。
  诸位学子,整日加以诗歌传唱,又那等受到陈青云资助过的寒门子弟带头,这《陈娘子传》《乐安县主的由来》《当世女子之典范》《姻缘自有天定》等等书籍,逐渐问世。
  一时间,这李氏心慧之美名,便传开了去,众人直说善有善报,姻缘之事,果真不可违背。
  这李氏是陈家妇,得了放妻书都走不了,可叹必定是陈家祖辈地下有知,不想儿孙错过此等的好媳妇,故而虽然波折,但结局美满。
  不论外人如何热闹评说,心慧都已经归了李宅,在家中备嫁,也顺道帮帮娘亲料理亲事。
  李家亲戚并不多,远亲来的也少,之前李家发生命案,别人不登门的,现在也不好意思登门。
  柳家的亲戚也少,亲戚少,不代表客人少。
  这不,定南府有头有脸,甚至于周围的县衙,府衙,都纷纷派人上门送礼,李光庆请了几位夫子坐镇收礼,一番忙碌下来,大喜的日子还未开始,这送礼的人,都要踏破李家的门槛了。
  三进的小院张灯结彩,从北苑借来的下人们进进出出地忙碌着,李光庆跟女儿弄了两条矮板凳,父女两个正窝在伙房叙话。
  烧着的柴火堆里通红通红的,里面的柴灰下面,正捂着好几个大土豆。
  李光庆一边认真地翻着,一边感叹道:“当年你娘怀你的时候,梦见我们家后面的大石头里面,蹦出一条金龙来!”
  “她当时就说,一定怀的是儿子!”
  “谁知道竟然是女儿,她还说梦不准,哪里是不准,我看准得很!”
  心慧知道她爹说她被封为县主的事情,她知道,虽然空有封号,可至少在贫民百姓的眼中,她早已一跃龙门,矜贵不凡。
  心慧看着烤熟的土豆,咽了咽口水,不以为意道:“是龙也好,是虫也罢,不也跟您一起烤土豆吗?”
  “这世道,三纲五常,读书人礼义廉耻,叔嫂之别都恨不得一笔一划刻在脑门上。”
  “青云若是入仕,难免会有人用我们曾经的叔嫂关系攻击他,可现在这番荣耀,都是他自己用命换来的,我觉得我享受的不是荣耀,是披着一身他用鲜血浇注的华丽外衣,我唯有心疼,不曾愉悦!”
  李光庆听闻女儿这番话,到是高看一眼。
  没有被眼前富贵迷住,心智清明,很好。
  “你能这样想,我跟你娘日后才能安安心心过日子,不去为你们操心。”
  “你大哥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本事,可他厚道,踏实,勤奋,有你给的《老李酸汤》做基石,他们也会越来越好的。”
  “你嫂子没有什么大主意,甚至于还有些软弱,不过以后有了自己的孩子,慢慢就好了。
  “等你们兄妹两个都成亲了,我跟你娘就能真正地松上一口气了。”
  李心慧闻言,点了点头。
  自从得到那些记忆以后,她跟更是亲近爹娘和大哥。
  他们都是老实本分的人,心底善良,宽容厚道。
  她心里一直无法磨灭的善念,正是因为父母淳淳的教诲。
  她不挣昧良心的钱,也不欺行罢市,陈记的分店,一个县城开十家,一个府城开二十家,一个大的省府开三十家,都是有定数的。
  陈记就像是复制粘贴一样,越来越多,她拿的分红也越来越多。
  加上这几年出挑的张家,谢家,柳家,她和青云早就不用为钱财发愁了。
  更何况青云还在江南一代置下了产业,这一次青云大肆造桥铺路,虽然卖了十二家《食香阁》,但银子远远不够。
  而且她从长康的口中得知,青云花的都是现银,一箱一箱地从陈府当着众人的面抬出去。
  也就是说了,当初他们从西北回来,青云说给萧家保管的东西,应该是义母他们送的银子。
  那个从沙匪宝库中挪出来的,算起来也是青云用命换来的。
  曾经在求助无望以后,她曾经对那些施舍不以为意。
  可是经过荒灾以后,如今收到的回报,以及她能够再次回到青云的身边,都是因为她有意无意的善举。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既然青云选择入仕,从今往后,她会协助青云,一起为老百姓多多做一些善事,实事。
  “明日去柳家迎亲的人定了吗?”
  心慧问道,大哥成亲,跟她的婚期又这么近,她都没有帮上什么忙!
  “定了定了,打头阵的是柳公子他们三个,另外还有萧将军送来的两个武将,这等排场,十里八乡够看瞪眼了。”
  “如今我们户籍也迁出来了,以后除了清明,也难得回去了。”
  李光庆含笑道,儿子成亲,女儿要出嫁,后面挨着的几间民房都租来堆女儿的嫁妆,和儿子成婚收到的礼物了。
  青云也不知道从哪里弄来那么多的嫁妆,明明他们老李家,根本拿不出十分之一,却是把老李家的脸面,撑得足足的。
  心慧挨着她爹,父女两个继续唠嗑,心道这相处的日子,真是过一天,少一天了。


第412章 幸福没有走远
  柳晴雨坐在大红花轿里面时,感觉还跟做梦一样。
  这花轿好大,抬轿子听说是萧将军的亲卫,明明有些道路不平,忽上忽下的,可是她却感觉不到颠簸一样。
  她红唇上抹了口脂,脸上也上了妆,美美的模样,照着镜子时,她自己都羞红了眼眸。
  外面嬉笑的声音个个都是愉悦的,她听到了林子哥的声音,还是那副嘻嘻哈哈的样子。
  有点不正经,有点孩子气,还有点得意!
  她还记得,他刚到铺子里来打铁的时候,她去给爹送饭,一掀开帘子,便一头撞进他的怀里。
  他的胸膛极硬,把她的脸颊撞得生疼,眼眸忍不住就红了。
  她抬头看他时,这才发现他很高,正居高临下地看着她,嘴里念叨道:“好矮的小姑娘!”
  她哪里矮了
  分明就是他太高了?
  她那积蓄在眼中的泪水落了下来,一生气,将食盒往他手中一扔,便转身走了。
  他放下帘子,直接回炉灶上去跟她爹吃饭去了,从头到尾,都没有跟她多说一句话。
  再后来,她经常听她爹说,他很勤快,手脚麻利,不偷懒,肯下力气,是个好苗子等等。
  她与他见过几次,发现他每次不是在打铁,就是在烧铁,从不主动与她闲聊,不像之前招来的那些,一心想逗她开心。
  他爹娘经常会来看他,每次他都亲自送他们回去,还把攒下来的工钱,都给他的爹娘。
  踏实,勤奋,肯干活,又孝顺,她看着爹爹逐渐满意的眸光,心思也活络起来。
  天冷的时候,她会在意,他是不是没有厚衣服穿,冷着他,天热的时候,她怕那烧铁的炉火太旺,闷着他,那个时候,她每天都要去个三四次,每次都以送吃的,送喝的为由,就是想看看,他是不是还受得住。
  他其实是一个很善良,很感恩的人,知道她对他好以后,便也会给她买簪花,会给她带零嘴,甚至于还会偷偷牵她的手。
  那段时间,是她最期待,也是最快乐的日子。
  可是当爹爹气愤地从他们下寨村回来,让她不要再想,还把他辞退以后,她的心就凉了。
  爹爹自小就宠爱她,别人家姑娘有的,爹爹熬夜打铁也要给她买。
  那些花婆子要帮爹做煤,爹爹不愿,几句就将人吼回去,就怕有后娘会打骂她。
  爹爹上过战场,早已见惯生死,那等没有儿子传宗接代的话,他听都不会听。
  他跟林子哥说,要想娶她,除非上门。
  她看到林子哥暗下来的眼眸,觉得委屈又难过。
  所以当林子哥来找她的时候,她便赌气地决绝道:“我爹只有我一个女儿,我不能对不起他,如果你不愿意的话,你就走吧!”
  然后林子哥就真的走了,从头到尾都没有说一句话!
  她伤心地蹲在地上大哭,爹爹见了,也只是轻叹一声!
  后来,他们就这样僵持着。
  偶尔会有相熟的邻居说,林子哥家在府城开了生意顶好的《老李酸汤》,那些说媒人,去了一波又一波,可林子哥都没有同意。
  直到第二家,第三家《老李酸汤》都开了,林子哥还是没有成亲。
  往常若有人谈论起他们家,必定会说,那小伙子厚道,加的汤料都是足足的,人家老板娘也好,待人接物客客气气,还时常把临头抹去,一家人都是和和气气的。
  她听见爹爹轻叹的声音越来越重,眉头之间也越来越愁,她的心里又何尝不是在轻叹,林子哥没有兄弟,独子上门,到哪儿都会被别人戳脊梁骨的。
  她顾念自己的爹,他那么孝顺的人,怎么会不顾念自己的爹娘?
  可叹自己心里也委屈,为何他就不能说点好话哄她,让她心甘情愿地下嫁?
  如若不是姑父姑母一家混得厉害,如若不是爹爹重病缠身,也许,也许她真的会在心里跟他告别,然后做别人的妻子,唯唯诺诺的,跟戏文里面说的一样,夫唱妇随!
  从前她总是觉得自己是个好姑娘,会做饭,会缝衣,孝顺爹爹,娴静温柔。
  可是后来她才知道,原来自己还有很多很多的不足,不够坚定,没有主见,软弱又无能,就算招了上门女婿,她也绝对撑不起来。
  她以为那些苦痛都是她的折磨,她以为都是教训她自己选错的路,可是看到林子哥平安无事地站在她的面前时,他对着她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笑容,然后便是兴高采烈的欢喜。
  那一刻,她才知道,原来经历了这么多,不过是让她更加坚强,有那么一两分的端庄娴静,能够并肩站在林子哥的身边。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礼成,送入洞房!”
  “嗷呜嗷呜嗷呜”
  一群耍宝的年轻人到处撒下新鲜的花瓣,这婚事热闹得,连那院中的高墙都挤满了探头的脑袋,乌鸦鸦一片,让好不容易挤到前厅看拜堂的心慧心里一个哆嗦。
  这大哥的婚礼都挤成这个样子,那她的岂不是要把人都挤扁了?
  心慧下意识打了个寒颤,不过看到谢明坤,柳成元,张华,萧大哥他们一行人都来吃喜酒时,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