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香音变 >

第32部分

香音变-第32部分

小说: 香音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重耳本就郁郁满腔,提及此事,更是焦躁难耐:
  “明日我就去求圣上退婚,叫柔然使者回去禀报,让那襄星公主另择良配!”
  “胡闹!两国结亲,你以为是小孩子家做游戏?”
  “我不想娶她。不想!”
  室中的温馨暖意,忽然有些僵冷,仿若窗外吹袭的冬风,也卷入了这帷幕重重的深宫。一旁侍立的侍女红帛,不失时机地奉上刚刚煎好的热茶,阴凤仪接在手中,却没有即饮,只默默凝视着盏中袅袅升腾的白雾。
  “你须知道……”她缓缓开言,语声低沉,略带悲凉:“翟笙笙已经是梁国的皇后……”
  李重耳一言打断,仓促得声音都有些尖锐,仿佛再多听一个字都难以担承。“我知道!”
  “那你为何这样不想结婚?”
  “我不想娶和亲的公主!两国邦交,该和则和,该战则战,为何总是要以婚姻交换?逼迫一个又一个的好女儿远嫁他乡,与……与家人生离死别……”
  阴凤仪只默默凝视着儿子,只见他一脸无所谓的神情,按在膝头的双手,却已紧握成拳,发出咯咯微响。
  作者有话要说:  宗正和少府都是九卿之一,宗正管宗族事务,少府管宫廷内务,御府令是少府的一个部门,专管衣物。

☆、第41章 缘分已尽

  翟笙笙; 李重耳的表姊; 长公主翟李氏的女儿; 大李重耳两岁。
  当年初相识的时候; 他们还都是髫龄的孩童。
  那是在御花园柘枝园里,皇室宗亲的聚会上,满地都是小孩子乱跑,奶娘丫环,乱纷纷地跟在后面。四岁的李重耳; 脾气已经相当倔强,哇哇大叫着挣脱奶娘怀抱,自己奔去玩耍,结果没走几步; 扑通一声栽到阶下; 摔了个嘴啃泥。
  阶边正在斗草的一个女孩扶起他,帮他拍去尘土; 陪他玩耍; 送他回到母亲身边。
  那一日春风正暖,芳草初生,整个柘枝园都荡漾着清新的绿意; 那女孩一身深深浅浅的玉色绞缬襦裙,宛若一棵刚刚吐芽的花树; 小手细嫩温软,笑语轻柔,附在他耳边耐心劝慰:不哭; 不哭,姊姊来了,姊姊帮你。
  岁月倏忽,如白驹之过隙,一眨眼过了十一年。还是在柘枝园里,还是暖融融的春天,圣上寿诞,普天同庆,皇室宗亲也都前来贺寿,一起畅饮醇酒,欣赏春光。李重耳只见不远处花树下坐着几个女子,其中一人,一直在含笑向他凝望。
  李重耳生来俊秀,十五岁时已经是全城知名的美少年,早已习惯女子瞩目,故此丝毫不以为意,指手画脚地在席间欢饮。最后是二兄李重润不无醋意地开言:
  “笙笙表妹的眼睛,都快长在五弟身上了。”
  李重耳茫然望去:“谁?”
  众人齐声哄笑:“五弟可全不把人家放在心上。”
  要到后来去问母亲,他才知道,那就是他的表姊翟笙笙。翟笙笙自幼有不足之症,身体娇弱,生得腰肢细软,容颜纤秀,如春桃含怯,弱柳扶风,份外惹人怜爱。当年柘枝园饮筵,六岁的翟笙笙伴着四岁的李重耳玩了整个下午,形影不离,被长辈们取笑了好久,李重耳年纪幼小,早就忘在脑后,翟笙笙却一直都记得。
  李重耳也是个冒失脾气,当即就跑到花树下,作揖施礼,感谢当年照拂之恩。翟笙笙羞得满面通红,以团扇遮着面颊,一双秋波流转的眼睛,却在团扇上方,仍向李重耳脉脉凝视。
  那日圣上龙颜大悦,席间气氛,极是欢愉,这些少男少女们也都尽情畅饮,酒过三巡之后,聚在一起玩起藏钩之戏。十三个孩子,闹哄哄地分成上下两曹,剩翟笙笙一个单人,是为“飞鸟”。
  按照玩法,“飞鸟”可以随意依附于上曹或下曹,大家哄笑着要她自选,她悄然望了望坐在下曹的李重耳,含羞走来,坐在李重耳身边。
  藏与猜的输赢,李重耳都已经忘了。只记得有一藏,那玉钩正是藏在翟笙笙手里,她不善作伪,一张脸早红成朱砂之色,顿时被上曹猜中。上曹射出谜底,翟笙笙不知所措,羞得紧攥双拳,不肯交出来,直待李重耳伸手,才顺从地张开小小手掌,将玉钩放到李重耳手中。
  那是李重耳能记得的,第一次触碰到少女的手。柔细,温软,握得玉钩都温热着,放在他的手里,仿佛一颗小小的跃动的心。
  坐于上曹的三兄李重霄笑道:“拳手只为五弟而展,这可是一桩注定的好姻缘。”
  众人皆好奇问道:“这是从哪里说起?”
  李重霄不慌不忙,一一道来:“相传汉时钩弋夫人自幼双手攥拳,不能展开,只有见了武帝,方展其手,内有一钩,所以后人才有藏钩之戏。钩弋夫人展拳之后,即与武帝结合,后来生下昭帝,这是人人皆知的啦。”
  李重耳的心中,呯然一跳,侧头望向翟笙笙,翟笙笙也正抬头凝视着他,彼此视线相触,不由得都微红了面颊。
  少年情窦,迤逦初开。一阵温情暖意,将李重耳重重淹没,两人就这样傻乎乎地呆坐着,对视着,顾不上旁人的嬉笑与侧目。
  那天的游戏,后来被宦官王怀祖驱散,那老臣见他们在玩藏钩,又气又急,颤声叫道:
  “如此不吉利的游戏,怎能玩得!前朝海西公时,贵戚之间玩藏钩之戏,现大凶之异象,座中藏钩之人为桓大司马所杀,没听说过么?还什么钩弋夫人,不知道钩弋夫人是怎么死的么?你们这些孩子!”
  少年人的心里,哪理会那么多。
  一份深情,两颗痴心,三生因缘,自此深种。
  深宫礼法严明,见面机会不多,逢有时节、嫁娶、祭礼之类的大事才能相聚,但是少年人只觉来日绵长,倒也不在乎朝朝暮暮。儿时的李重耳,本是一门心思要效仿名将娶个天神,如今年纪渐长,早已知道这梦想幼稚荒唐,只要遇到心爱的人,如笙笙表姊这样,两心相悦,齐眉举案,共修百年之好,这漫漫的一生,也就十分圆满。
  谁能想到,老天给他们的时间,不到一年。
  就在去年春天,大凉同时与东北境的梁国、北境的柔然交战,无力支撑多方战事,只能与梁国商议和谈。梁国要求大凉遣公主和亲,嫁于梁国王子沮渠安昌,圣上李信决议,选一王公之女封为北宁公主,遣往梁国和亲,这个选定的女子,就是翟笙笙。
  李重耳闻此噩耗,如雷轰顶,焦迫,狂怒,悲愤,苦痛……几乎将他整个人绞成齑粉。
  “两国相争,该打就打,君臣将士为国死难也都罢了,遣派妇孺去献身、求和,是何道理?割地纳贡,入质和亲,奇耻大辱,让我大凉蒙羞!……”
  然而国家大事,岂是他一个少年所能阻止?向父亲进言,向母亲哭闹,都毫无用处,阴凤仪也心疼儿子,但是,只能温言劝说:缘分已尽,放下吧。
  “……阿五,这般大逆不道的言语,千万不可说与他人知道。和亲通好,乃是历朝惯例,强大如汉,也多次遣送公主和亲……”
  历朝惯例,听起来多么寻常,通顺,势不可挡,然而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是活活地毁了一生。
  “……封曰北宁公主,出嫁梁国王子,册日可敦。割爱公主,嫁与异域,尔其式是壹则,以成妇顺。服兹嘉命,可不慎欤……”
  朝臣宣读的金册,李重耳与翟笙笙,都听而不闻。他只看见朝服盛装下,她那双含泪的眼,始终哀怨地望向自己,含悲忍泪的神情,两年来都时时出现在他的梦境。
  他能做的,只是送她到敦煌城门,送亲队伍出了城,便不能再跟随。遥望那画辕金饰的翟车,在仪仗的吹吹打打中前行,渐渐消失在官道尽头,天空中凄风阵阵,黄沙滚滚,刮进了他的眼,他的心,湮没了人影,湮没了记忆,将他的少年情怀,那些温暖美好的一切,都湮没在漫漫时空里。
  缘分已尽。
  什么叫缘,什么叫分?人生多少相遇,都只能以挥别告终。
  他深知情势至此,理应各自为安,纵使只在自己心里,也绝不可藕断丝连缠夹不清,然而这腔愤懑,终究难以排解,自此刻骨地憎恶和亲,憎恶指婚,憎恶一切屈辱的契约。他立志要凭自己一杆金枪,保得大凉四境平安,再也不用牺牲妇孺来换取和平……
  然而最憎恶的那一幕竟然重演,让他自己,也被套上和亲的枷锁,锁得结结实实,动弹不得,拼尽全力都未能逃脱。
  大凉与柔然的激战,终于以凉国全胜而告终。年已七旬的大将军贺朝宗复出挂帅,率军大败柔然于七狼关,尽歼柔然三万兵马,俘获大将十余员。大凉近年国势衰颓,早已不复当年飞天护国时候的百战百胜,七狼关之战,是十余年未有的一场大捷,凉**心民心,为之一振,柔然对大凉觊觎多年的野心,也因此受了重挫。
  那丘伐豆可汗社伦王不得不亲自到七狼关和谈,与大凉议定三桩条款。第一桩:纳银,向大凉赔偿白银十万两、驼马二十万匹;第二桩,还俘,交换双方被俘的将领,将多年前交战中被俘至柔然的凉国官兵送回敦煌;第三桩,和亲,遣社伦王之女、十五岁的柔然公主郁久闾襄星来敦煌,嫁予大凉皇子。
  李信共有六个儿子,嫡长子、太子李重茂已于十岁夭折,二子恒王李重润、三子宣王李重霄皆已婚配,四子肃王李重华当时入质在夏国未归,六子宁王李重俊刚满七岁,尚是幼童……所以这迎娶襄星公主的重任,顺理成章地指给了第五子、韶王李重耳。
  若命运可以选择,李重耳宁愿征战沙场死一百次,也不愿娶这个陌生的异族女子。这襄星公主,人人都说是柔然第一美女,其肤白貌美名扬天下,和谈时候,为着争到这名绝代佳人,两国之间也是颇费唇舌;然而在李重耳的心中,那不过是个陌生人,人品性情,一无所知,志趣喜好,一无可谈,他连她的名字都读不清楚,两人甚至都不通对方的语言。
  他压根儿不愿意想起这桩亲事,平日里勤习弓马,热心求教军情兵法与朝政,常常错觉自己还是自由身,并不是一个已经订了亲的人。然而命运的车轮正在势不可挡地滔滔转动,将他一点点地碾进早已设定好的车辙中……
  “阿五,阿娘懂得你的心思。”阴凤仪低声开言:“你翟表姊也是以大局为念……身为女子,无法为国建功,能以和亲帮助两国邦交,正是好女儿本分啊。”
  “我不是为了她,阿娘。”
  李重耳摆了摆手,昂然望着窗外。
  “两年了,一切都过去了。孩儿也不是缠夹不清之人。我只是,憎恶和亲这回事。愿天下眷属,都是真正有情人。”
  “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有那么多的有情人?圣上将这桩婚事指给你,也是对你的宠爱与信任,你身为臣子,当守住自己的本分……”
  “我是男儿,我的本分在疆场,不是在洞房。”
  阴凤仪伸手捂在面上,用力搓了搓双颊,似乎要搓去满脸的疲惫与不安:“你是男儿,更是皇子,要承担起一个皇子的责任……”
  “皇子的责任是凭借文韬武略,辅佐圣上治理天下,不是以婚姻大事做交易!”
  来猗兰宫中探望母亲,本拟向母亲一抒胸怀,于那上不得沙场的失落与郁闷中脱身,却不想又被母亲絮叨和亲之事,李重耳这胸中,郁闷不减反增,直塞得整个胸臆都痛。当下霍然起身,便要拔足离开这令人窒息的深宫。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和亲这回事,历史上多是少数民族政权以娶到汉家女子为荣,中原汉族政权则极看重皇家血统,和亲都是往外送公主,基本没有娶进异族公主的。但是敦煌一带的情况有所不同,各民族政权交杂,汉族政权不占优势,需要通过和亲来巩固政权,亦没有中原那么强烈的大汉族思想,娶异族公主很常见。归义军统治时期的曹氏政权就娶了回鹘公主和于阗公主,还都比汉族夫人的地位高的。

☆、第42章 荒村惊奇

  呯的一声闷响; 是阴凤仪伸掌拍向面前书案; 震得茶碗一颤; 已经凉掉的茶水溅向四面八方。
  “放肆!你和郁久闾襄星公主成婚; 不是你一个人的事,亦不只是李氏皇族的事,这是和约,是关系到大凉国运和千百万百姓安宁的要务,你满脑袋自私、轻慢; 还想着什么退婚,有一点为国为民的胸怀吗,对得起圣上和诸位先祖的教诲吗?……”
  语声越说越急,渐渐呼吸也变得急促。阴凤仪手握胸膛; 喘息不止; 擎起案上茶碗啜饮,仓促之间却又逆了呼吸; 连连呛咳起来:
  “咳咳……阿娘也知你自幼有护国之志; 日日勤勉练功,只为沙场克敌,但是守护国家; 也未必要在沙场,而是各有各的职责所在!若是文官; 自当勤于政务,协辅帝王治理天下;若是武士,必当熟习武功; 奋勇杀敌;若是三军统帅,当精熟兵法,指挥军士大败敌阵。你既是皇子,就当牺牲一己之私念,将自身命运,交与圣上安排!……咳咳,咳咳……”
  “我知道了,阿娘,别说了。”
  李重耳凝立一旁,废然垂首,一双修长有力的男儿手掌,无处施为,无处发泄,只能自己慢慢地紧攥成拳。
  “你们都要我娶她,那我娶她便是。”
  “你明白了?”
  “不明白又能怎么办。一切都是圣上的安排。”
  阴凤仪长叹一声,余音悠长,满满的都是无奈。
  “阿娘累了,你退下罢。明日一早,传宗正寺问问,看看聘礼备得怎样。后日陛见……”
  “……我要抖擞精神,大方应对,送聘礼,定婚期,乖乖地娶了襄星公主。”李重耳声音生硬,一句句地接道:“我都知道了,阿娘,你放心罢。生在帝王家,凡事不由己,我已经懂了。该我承担的,我会去承担。”
  阴凤仪眸光闪动,在儿子面上细细打量一番,迟疑片刻,低声道:“最近……翟笙笙有家书来。你若惦记,也可以去你姑丈府上问问消息。”
  李重耳已经施礼起身,走到了门口,闻言停住脚步,微微怔了一瞬。
  “不必。”
  高大的背影,没有回身,径自穿过一重重打起的帘幕,大步走出猗兰宫。室中只剩下撑着头伏在案前的阴凤仪,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