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剑傲江湖-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仇,幸好我及早走了,不然还不身首异处,如今郭子兴去世,他非但不和我相商,还擅自为统帅,实在是太小瞧我了。我将挥师而去,与他一决雌雄。”
其部将吴通献计说:“将军息怒,如今朱元璋并有滁州,气焰大盛,若是我军贸然出兵,恐怕难以取胜,不如如此这般这般。”
他将心中筹划的计谋和盘托出,孙德崖眉飞sè舞,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妙计妙极!吴副将,你即刻去办好这件事。”
“是!”吴通躬身应道,退了出去。
和阳城,朱元璋大营内,紧张地气氛,众将士面容笼罩yīn霾,都看着端坐虎皮大椅上、一副镇定自若的朱元璋,这朱元璋身高七尺,五官饱满,双耳垂肩,威严凛然,颇有一番处变不惊的气质。
朱元璋手底下第一员虎将徐达,风度翩翩,饱读兵书,才智过人,他首先发话:“孙德崖小肚鸡肠,此番修书宴请主帅,居心叵测,元帅实在是不宜前行。”
朱元璋毫无惧sè,斩钉截铁地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若是他孙德崖真设下鸿门宴,遥想汉高祖与西楚霸王对峙,项羽摆下这鸿门宴,汉高祖未曾罹难,只要有忠心耿耿的人愿意同往,我怕他孙德崖不成?”
一番话,朱元璋以汉高祖自喻,其胸襟豪迈,绝非常人能比,这也是成就霸业的先决条件,若是一个人做事畏首畏尾,终难成就霸业,适当地冒险,果断地做出决定,才是成就大业的必备条件。
朱元璋这番话激励着手底下的英豪才俊,果然,话音刚落,一旁闪出一人,拱手道:“末将不才,愿与主帅前往,誓死保卫主帅安危。”
朱元璋看了一眼,乃是吴桢,朗声大笑:“樊哙复活,鸿门宴,亦何足惧?”威猛虎将胡大海亦是闪身愿意跟随,“末将亦愿意随主帅同往。”
朱元璋心中早有乾坤,随即,他吩咐徐达等将士:“大海,你与徐天德等率军随后,若有不测,尔等急速杀出。”
徐达、胡大海自是惟命是从,当即挑选千名jīng壮兵士,紧随朱元璋以及吴桢之后,吴桢身为马前卒,和朱元璋直抵孙德崖的濠州。
孙德崖在濠州城内,听闻手下来报,朱元璋已经抵达濠州,他便吩咐吴通依计行事,一方面,吴通去布置好一切,另一方面,他亲自出城迎接朱元璋,远远看见朱元璋所带随从不过千人,心中窃喜道:“朱元璋呀朱元璋,枉你一世英名,真是天助我也,今天,濠州便是你的葬身之地了。”
他迎上前去,摊手笑道:“朱元帅,孙某恭喜阁下担任了滁州的主帅呀!”
朱元璋皮笑肉不笑地说:“哈哈……孙将军实在是太客气了,你这般热情相迎,真是折煞元璋了。”
孙德崖暗暗道:“待会送你上西天,你会更感激我的。”当即,也尽量掩饰住心中的欣喜,“哈哈……朱元帅智勇无双,他rì取天下者,必朱元帅是也。”
朱元璋笑而不语,与孙德崖并肩赴宴,寒暄已毕,孙德崖宣布开宴,并将朱元璋所带将士置于帐外,尽可开怀畅饮。
吴桢却是紧跟朱元璋,寸步不离,大有汉高祖赴鸿门宴,较于樊哙过犹不及。
当下分席而坐,各自斟满酒水,孙德崖举杯对朱元璋,感激道:“承蒙朱元帅rì前相救于滁州,助我脱离陷阱,这一杯孙某敬朱元帅,先干为敬!”他仰头一饮而尽。
朱元璋端起酒杯,笑了笑,亦是倾杯而尽。
酒过三巡之后,孙德崖语气中带有几分责备,脸sè有几分不悦,道:“虽然rì前朱元帅助我脱险,孙某感激不尽,但是郭帅谢世,兵权无主,以辈分相论,当由不才掌管,可孙某却是收到朱元帅檄文,并且做了滁州义军统帅,难道朱元帅眼里连一个长幼都不分了么?”
朱元璋自知孙德崖借故起衅,泰然自若,微微一笑,说:“这都是郭帅旧部厚爱拥戴,绝非元璋本意,况且这也是权宜之计,他rì必定重选。”
“哼,我看重选就不必了,今rì你便把这滁州统帅之位让与我,何待他rì?”孙德崖两眼大放jīng光,怒视着朱元璋。
朱元璋漫不经心地说:“深受郭帅旧部所托,今rì要元璋不义,让与孙将军,万万不可。”
孙德崖愠怒满面,摔杯大喝一声:“只怕由不得你,众将士何在?”
一声令下,只见帐外蜂拥而入,披盔戴甲,兵戎相见,将朱元璋团团围住,刀光剑影,尽取朱元璋。
吴桢勃然大怒,跳将而起,手起刀落,挥刀守卫着朱元璋,但是,毕竟势单力薄,一拳难敌四手,吴桢全身护住朱元璋,且战且退,急中生智,慌忙中,一跃而起,一刀劈向孙德崖。
孙德崖大惊,双眼一闭,岂料,吴桢的刀在离孙德崖的咽喉一寸之地,戛然而止,身影一闪,手腕一转,明晃晃的柳叶刀架在孙德崖的脖子上,大喝一声:“全部退后,否则,你们将军人头落地。”
吴通等人见吴桢身手非凡,害怕伤及孙德崖,只好蹑手蹑脚不敢贸然上前一步。
孙德崖亦是吓得两腿潺潺,从鬼门关捡了一条命,对吴通等人喝道:“不许轻举妄动。”
朱元璋心下大喜,与吴桢架着孙德崖一步步向城外挪动,吴桢柳叶刀刀背狠敲了一下孙德崖,骂道:“狗奴才,和你吴爷爷玩起鸿门宴了是吧?快叫你的手下闪开一条道,给朱元帅和我牵两匹马来。”
孙德崖惊吓不小,慌忙喊道:“全部给我退下,还愣着干嘛,牵两匹马来。”
吴通微皱眉头,只好吩咐一名手下,“快去马厩牵两匹马来。”
那名手下当即奔跑而去,不多时便牵了两彪悍的黑鬃马来,朱元璋首先上马,吴桢柳叶刀架在孙德崖脖子上,手用力一提孙德崖的腋下,纵身上马,骂道:“nǎinǎi个熊,你得护送我和朱元帅出城门。”
朱元璋心下感动万分,没想到这吴桢如此勇猛,当即也不多言,一挥马鞭,率先出了濠州城。
吴桢紧跟其后,一手架着孙德崖,一手挥舞着马鞭,两匹黑鬃马疾驰而出,出得濠州城,吴桢回头看了一眼吴通等人,一路奔跑而来,yīn冷一笑,“今天暂时留下你狗命。”说完,一脚将孙德崖踹下马来,挥鞭绝尘而去。
孙德崖被从马上踹下来,跌落了两颗门牙,待吴通等人赶到,早已是怒发冲冠,张牙舞爪地喊道:“给我追杀了朱元璋那厮。”
不待吴通等人去追,谁料,朱元璋、吴桢早已勒紧缰绳,调转马头,冲杀过来,孙德崖两眼通红,抢过手下一名将士的长矛,挺矛便挑向吴桢。
“不……不好了,将军,朱元璋……徐达……”吴通支吾地喊道,只见朱元璋、吴桢身后,旌旗遍野,徐达、胡大海等一干将士手持兵器,滚滚而来。
胡大海一马当先,挥起板斧,一斧子劈向孙德崖,骂道:“狗rì的,前rì,我家主帅待你不薄,你这厮却是恩将仇报,我不劈了你,难泄我心头之恨。”
板斧到处,虎虎生风,孙德崖大惊,慌忙挺起长矛相迎,只听见“呛啷”一声,孙德崖的长矛被胡大海一板斧劈掉矛头,不待孙德崖回过神,胡大海手起斧落,又是一板斧将孙德崖劈成两段。
吴通等人见主将孙德崖罹难,顿时,阵脚大乱,但狗急跳墙,吴通却是率领濠州军士,倾军迎敌。
吴桢见胡大海闯祸,忙让徐达及几位武艺高强的将士护卫朱元璋先行离去,自己挥剑率领将士一阵厮杀,两军对峙,不是你死便是我亡,屠刀所向,rì月失sè,血流成河。
第100章 濠州两军战 蛰居藏锋芒
濠州将领吴通为主报仇心切,勇猛异常,更是高呼将士:“为将军报仇雪恨。”濠州将士热血沸腾,顿时,士气高涨,同仇敌忾,作战犹如群狼吞噬猎物。
吴桢生怕寡不敌众,不敢恋战,只好且战且退,后退不过一里地,谁知,朱元璋端坐高头大马,一马当先,率领黑压压一片将士前来接应,其人数相较于吴通率领濠州将士数倍。
朱元璋为何如此短时间内聚集这么多人马卷土而来?并非天降神兵,而是朱元璋麾下谋士李善长担心朱元璋有失,便命郭兴、郭英等,带领万人,前来濠州接应。不料,刚到濠州城外,便遇到朱元璋仓惶逃走,于是,便将将士交由朱元璋亲自率领,折返回头,营救吴桢、胡大海等人。
吴桢、胡大海看见朱元璋率众来救,瞬时jīng神大振,更是手起刀落,将濠州将士如同削冬瓜一般,尸殍遍野,血腥味弥漫。
吴通此时自知不敌,飞马奔还,吴桢便是穷追不舍,吴通入城,吴桢亦是纵马入城,手中从濠州将士手里夺来了一柄长剑,顺手掷出,一剑贯穿吴通脑髓,吴通应头倒下,惨死于马下。
濠州将士见吴通都被斩杀马下,更是六神无主,慌忙之下便yù关城门,另商对策。
胡大海大吼一声,地动山摇,手中板斧上下翻飞,闪电般欺身直进,板斧随手一扬,板斧脱手而去,一板斧斩下正在关城门的其中一员将士,身影一跃,双掌宛若千斤坠,运劲于掌,狂澜四shè,将关城门的其余将士震得个脑袋稀巴烂。身子纵起,霸王举鼎之势,横贯身子,将城门推开。
朱元璋率众长驱直入,斩杀濠州将士众多,濠州将士走投无路,朱元璋下令,投降者,免死。
此令一出,濠州将士丢盔弃甲,竞相匍匐乞降,归顺者众多,增加了朱元璋的兵力。
朱元璋取孙德崖而代之,战后,安抚城内百姓,严整军纪,若有sāo扰侵掠百姓者,杀无赦,于是,濠州城民拥戴朱元璋。
朱元璋在濠州住了几天,便率领徐达、胡大海等人赶回和阳,刚回到和阳,便有属下来报,说有亳州来使前来送檄文,檄文称之龙凤元年,甚为大惊。
朱元璋高坐帐中高位,手中拿着着檄文阅览更是惊讶不已,檄文说封郭子兴之子郭天叙为都元帅,自己名下为副元帅等等,龙眼骤变,将檄文狠狠拍在旁边的桌子上,震荡得桌子上的杯盘摇晃不已,怒喝一声:“这檄文从哪里送来的?”
立即有一名儒雅中年老者闪身应道:“此檄文是亳州刘福通遣来使送来的。”
“将那来使给我传来。”朱元璋咬牙切齿吼道。
那位儒雅中年老者正是谋士李善长,其jīng通天文地理,运筹帷幄之术,相当惊人,威望极高,他对着旁边其他几位将士一使眼sè,叫其传亳州来使。
其中一员将士奔跑而去,不多时,领着一位身材魁梧的年轻男子走进帐中,这年轻男子不是别人,正是亳州城,刚刚晋升为刘福通副参将的聂谷。
聂谷随着将士进入大帐中,举目望向朱元璋,但见朱元璋威风凛凛,虎头大耳,倒有几分君王面相,此时他愠怒满容,双眼怒视着聂谷。
聂谷心里深知会遇到这番境遇,一点也不惊讶,因为这番前来,计谋还是他献给小明王韩林儿以及刘福通。
“诸位将士,眼下红巾军拥立少主韩林儿为小明王,对于将来发展,不知诸位有何见解?”刘福通一双贼眉鼠目,环视了一下军营中的所有将士,将士前方上位,韩林儿一语不发,看着刘福通组织将士讨论。
几乎所有的将士都垂首不语,正当刘福通略感失望之际,聂谷躬身道:“刘将军,末将不才,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福通本来心里都欣赏这个聂谷,当即欣喜万分,一抬手,道:“聂副参将有话,只要对于红巾军发展有利,但说无妨。”
聂谷心里颇有几分紧张,沉吟片刻,方才道:“如今,天下大势,当属红巾军兵力物力最为庞大,我们拥立少主为小明王,国号宋,建元龙凤,何不趁此招揽天下义军,归顺于我红巾军呢?”
“呵呵,聂副参将,让天下义军归顺红巾军?你是在痴人说梦吧?”刘福通对于聂谷这番见地却是持鄙夷态度,试问天下义军众多,分支各派,谁会甘愿屈服于红巾军。
聂谷微微瞧了一眼韩林儿,据理力争道:“刘将军,敢问若是我们发檄文招揽,谁敢公然与红巾军为敌?人心所向,谁敢不服?况且,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谁要胆敢唱反调,一不做二不休,将其铲除,大乱之际,当机立断,铲除异己,方能成就霸业。”
“啪啪……”刘福通抚掌褒奖道,“好,聂谷,本将军果然没有看错你,就依你之言,若是不归顺我红巾军者,那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是与红巾军为敌,对敌人绝不手软。”
聂谷没料到刘福通竟然接受了自己的建议,于是,自告奋勇道:“刘将军,那么,送檄文一事,末将愿孤身前往。”
刘福通不得不对聂谷又一次刮目相看,本想给他一个封赏,但是转念一想,这封赏一事,应该是由韩林儿来做,于是笑着对韩林儿道:“小明王,这聂副参将愿打头阵,您看若是成功……”
韩林儿自是聪颖之人,微微一笑,说:“聂副参将若是成功,回来之后便接受将军一职的封赏,当然刘将军rì夜为红巾军cāo劳,今rì,我就正式封你为兵马大元帅,统领所有义军将士。”
老狐狸刘福通心里明白,他几乎已经把韩林儿架空,当下,虽然不封赏他为兵马大元帅,他也会自封为兵马大元帅。可是,当从韩林儿嘴里说出来,他还是一番受宠若惊地俯首道谢:“臣谢主隆恩。”
“刘元帅,请起!”韩林儿心里亦是明白刘福通的狼子野心,心里嘀咕道:“好狡猾的刘福通,哼,这场戏,我韩林儿便陪你玩到底。”
刘福通站立起身,对聂谷吩咐道:“即rì,你便赶往和阳,将檄文送给朱元璋。”
“是!”
于是,聂谷一路从亳州赶到和阳,送递册封朱元璋为红巾军的副元帅的檄文,他一语不发,双眼却是无所畏惧地紧紧盯着朱元璋,扫视了一圈周围将士,暗想待会若是动手,以自己的武功,摆平这些人倒也不足为惧。
“谁让你来送这檄文的?”朱元璋有点明知故问地呵斥一声。
聂谷气定神闲,理直气壮地回答:“末将奉小明王旨意,特来对朱副元帅发檄文册封。”
朱